《中国教案史》求取 ⇩

绪论1

第一章 基督教入华之始及中国封建王朝的对策(唐代--清初)1

一、唐代基督教入传中国3

(一) 基督教初入中国的明证--大秦景教碑3

(二) 唐代帝王崇奉景教4

(三) 唐武宗禁教与景教的湮没6

二、元代基督教再传中国7

(一) 也里可温教即基督教7

(二) 元代基督教的盛行8

(三) 基督教在中国再次匿迹10

三、明代天主教各派传教士涌入中国12

(一) 耶稣会士沙勿略第一个来华传教13

(二) 葡萄牙传教士伯来笃、公匝勒始居澳门13

(三) 西班牙奥斯定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受阻15

(四) 意大利耶稣会士进入广东浙江传教15

(五) 利玛窦--杰出的意大利传教士17

(六) 天主教在中国广为传播20

四、天主教教义的儒学化26

(一) 适应中国民俗的传教方式26

(二) 天主教教义与儒学异同之比较30

(三) 利玛窦推行天主教教义儒学化及其结果33

(一) 导因--中国传统信仰与天主教教义的冲突36

五、明代南京教案36

(二) 黄贞等人反天主教学说的建立39

(三) 沈?反教奏疏与万历逐教41

六、明末天主教传教事业的再兴48

(一) 明末王朝及晚明政权对传教士的依托48

(二) 外国教会势力渗入宫廷、王室51

七、清初是在华传教士的黄金时代52

(一) 传教士在王朝更迭间的对策52

(二) 汤若望--第一个出任钦天监监正的外国传教士55

(三) 顺治帝的宽容政策及传教事业的发展56

(四) 传教士南怀仁主持编修历书61

第二章 西方传教士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推动(明未--康熙朝)66

一、传教士是西学东渐的媒介68

(一) 传教士著述与西学东传68

(二) 西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73

二、中华文化西传及其影响74

(一) 语言学75

(二) 经籍76

(三) 舆地77

(四) 中国史77

(一) 传教士对西方天文学的介绍81

三、耶稣会士修正中华古老天文学81

(二) 李之藻、徐光启等对守旧历家的斗争83

(三) 传教士对中国天文学的贡献85

四、欧洲数学入传与徐光启的贡献86

(一) 几何学87

(二) 三角学89

(三) 对数术90

(四) 代数学90

五、西方地理学的传入90

(一) 世界最新探险的成就与地圆说90

(二) 世界地理学92

(三) 天文地理学93

(四) 绘制地图术94

六、西方物理学、水利学、机械制造学的传入99

(一) 物理学99

(二) 水利学100

(三) 枪炮制造术101

(四) 机械器物制造术103

七、欧洲哲学与宗教思想的传入105

(一) 西方哲学思想的入传105

(二) 基督教思想与中国理学的异同106

(三) 基督教思想与佛、道思想的差异与斗争108

八、传教士在发展古老中华的医药学、音乐学和语言学中的作用111

(一) 医药学111

(二) 音乐学116

(三) 语言学118

九、中西绘画艺术的结合120

(一) 西方宗教绘画艺术的传入120

(二) 中西绘画艺术的相互影响123

十、早期传教士的功过是非126

一、在华天主教教派间的争斗愈演愈烈129

第三章 “礼仪之争”与康熙政策的变化(1644年-1722年)129

(一) 西班牙多明我教派的教士与耶稣会士之间的冲突130

(二) 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组建及其势力进入中国130

(三) 罗马教廷对于东方传教事业控制的增强131

二、康熙初年的大教案--“历狱”133

(一) 杨光先发难133

(二) 鳌拜兴狱134

(三) 康熙昭雪135

三、“礼仪之争”及其实质139

(一) “礼仪之争”的导因139

(二) “礼仪之争”的焦点140

(三) 多明我派等对耶稣会士的攻讦141

(四) 康熙与教皇对“礼仪之争”的干预143

四、康熙政策的变化147

(一) 康熙开始禁教的原因及措施147

(二) 教皇公文激怒康熙严行禁教152

第四章 雍、乾、嘉三朝教禁(1723年-1820年)154

一、雍正严行禁教与罗马教廷遣使来华154

(一) 疆臣斥教奏疏与雍正严厉禁教154

(二) 雍正为什么要严行禁教156

(三) 杭州《天主堂改为天后宫碑记》161

(一) 苏努家世166

二、苏努教案166

(二) 清宗室皇位之争与苏努家族获罪167

三、雍正教禁下的传教活动175

(一) 天主教暗中扩展教会势力175

(二) 传教不绝的原因177

四、欧洲教廷事件和乾隆朝的“闭关政策”179

(一) 罗马教廷取缔耶稣会组织179

(二) 乾隆朝禁教与“闭关政策”180

五、1784-1785年乾隆朝大教案186

(一) 教案起因187

(二) 教案经过188

六、1805年嘉庆朝大教案192

(一) 教案的肇端192

(二) 教案的经过199

(三) 教案的余波206

七、嘉庆中后期发生的重大教案208

(一) 1811年搜捕旗人教徒案208

(二) 1812年西藏马吝事件及贵州驱教案211

(三) 1813-1814年湖北、广东驱教案213

(一) 沙俄东正教在北京建立传教据点214

八、沙俄侵华别动队--东正教挤入中国214

(二) “布道团”及随团“学生”的不光彩行径216

(三) “汉学家”的真面目219

(四) 东正教士大肆进行经济掠夺220

九、雍、乾、嘉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222

(一) 缪勒、戴倍洛等对东方学研究的建树222

(二) 伏尔泰等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介绍与推崇223

(三) 中国文化对西欧社会生活的影响224

(四)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26

(五) 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论争227

第五章 鸦片战争前后的西方传教士(1821年-1844年)229

(一) 拿破仑支持法国天主教会与葡争夺保教权230

一、十九世纪前期天主教对华传教政策的变化230

(二) 法国天主教会鼓吹侵华战争236

(三) 德、意与法国争夺传教保教权的实质238

二、基督新教入传中国及其侵略活动242

(一) 马礼逊--第一个来中国大陆的基督新教传教士242

(二) 英、美教士的侵华活动248

(三) 《中国丛报》--侵略中国的喉舌251

(四) 传教士与鸦片走私贸易255

(一) 美国牧师伯驾的战争叫嚣258

三、“只有战争能开放中国给基督”258

(二) 英、美等国传教士在战争中的罪行260

四、另一个侧面的评说267

(一) 传教士在华出版书籍和创办报刊267

(二) 传教士在华办学、兴医270

第六章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传教运动”的兴起(1844年-1860年)275

一、不平等条约使禁教开始解冻276

二、“给还旧址”交涉与教士反攻倒算279

(一) 传教士擅自潜入内地传教279

(二) 传教士刮起“给还旧址”的风潮280

(三) 孟振生神父抢夺北京“教产”284

(一) 《天津条约》与清廷“传教宽容”政策287

三、“传教运动”的兴起287

(二) 在华各教派为争夺传教势力范围明争暗斗290

四、“洋兄弟”与太平天国295

(一) 基督教义对洪秀全的影响295

(二) “洋兄弟”的美梦301

(三) “洋兄弟”寄希望于洪仁玕305

(四) 罗孝全访问天京308

(五) “洋兄弟”的“庐山真面目”312

五、在华各国传教团体及其活动315

(一) 基督新教在华传教团体315

(二) 各差会来华传教的目的325

(三) 东正教的传教活动327

第七章 近代早期教案及民教矛盾的激化330

一、弛禁后的早期教案(1844-1860年)331

(一) 福州黄竹岐民教斗殴(1848年)335

(二) 青浦教案(1848年)336

(三) 定海教案(1851年)340

(四) 西林教案(1856年)341

二、“还堂”事件的恶性发展342

三、《栢德固协议》掀起掠夺房地产的高潮347

(一) 强买恶索348

(二) 强迫损献355

(三) 盗买盗卖357

(四) 低价骗索358

(五) 强占垦地359

四、一些传教士、教民的劣迹363

(一) 大肆网罗社会渣滓入教364

(二) 建立“国中之国”及教士干政368

(三) 大肆聚敛财富373

(四)“劝人为善”与“慈善事业”的背后376

(五) 列强的经济侵略激化了民教矛盾382

第八章 教案席卷神州大地(1861-1895年)388

一、第一多发期的典型教案(1861-1870年)389

(一) 贵阳教案(1861-1862年)390

(二) 南昌教案(1861-1862年)392

(三) 衡州教案(1862年)396

(四) 第一次重庆教案(1863年)397

(五) 第一次酉阳教案(1865年)398

(六) 第一次扬州教案(1868年)400

(七) 台湾凤山教案(1868年)401

(八) 第二次酉阳教案(1868年)403

(九) 安庆教案(1869年)405

(十) 建德教案(1869-1870年)408

(十一) 天津教案(1870年)409

二、第二多发期的典型教案(1875-1889年)413

(一) 延平教案(1875-1879年)414

(二) 建平教案(1876年)414

(三) 宁国府两次教案(1876年)415

(四) 邻水、江北、涪州教案(1876年)419

(五) 济南教案(1881年)421

(六) 呼兰教案(1882年)421

(七) 第二次扬州教案(1886年)421

(八) 第二次重庆教案(1886年)422

(九) 第一次大足教案(1886-1887年)425

(十) 第一次冠县梨园屯教案(1887年)426

(十一) 镇江教案(1889年)428

三、第三多发期的典型教案(1890-1895年)429

(二) 芜糊教案(1891年)432

(三) 丹阳教案(1891年)434

(四) 无锡教案(1891年)435

(五) 武穴教案(1891年)436

(六) 宜昌教案(1891年)437

(七) 热河东部教案(1891年)439

(八) 古田教案(1895年)443

(九) 成都教案(1895年)443

四、甲午战前三十年教案的趋势及其特点447

(一) 斗争的趋势及分期448

(二) 第一阶段斗争的特点(1861--1885年)449

(三) 第二阶段斗争的特点(1886-1895年)457

(四) 作用和影响461

第九章 义和团运动前的教案(1896-1899年)465

一、三大危机的加深466

(一) 信仰危机466

(二) 民族危机467

(三) 生存危机469

(一) 大刀会势力的发展476

二、大刀会的反洋教斗争476

(二) 曹县大刀会与曹州教案478

三、揭开义和团运动序幕的三大教案480

(一) 巨野教案(1897年)480

(二) 第三次大足教案(1898年)486

(三) 第二次冠县梨园屯教案(1898年)494

四、其它教案述略499

(一) 濮州抗教事件(1898年)499

(二) 永安教案(1898年)501

(三) 南充教案(1898年)502

(四) 合川教案(1898年)503

(五) 铜梁教案(1898年)504

(六) 宜昌、长乐教案(1898年)504

(七) 利川教案(1898年)505

(八) 沂州教案(1898--1899年)506

(九) 即墨教案(1899年)507

(十) 海门教案(1899年)507

(十一) 郯城神山教案(1899年)510

第十章 义和团运动中的教案与传教士(1900-1901年)512

一、以反洋教为导火线的北方义和团运动513

(一) 义和团在北京516

(二) 义和团在天津519

(三) 义和团在山西520

(四) 义和团在直隶522

(五) 义和团在内蒙古地区523

(六) 义和团在山东525

(七) 义和团在东北地区525

(八) 各省人民纷起响应528

二、传教士--八国联军的特种部队529

(一) 传教士在洗劫北京中的罪行530

(二) 传教士直接参加侵华军事活动536

(三) 传教土瓜分中国的叫嚣541

(四) 传教士与《辛丑条约》的形成545

三、义和团运动高潮中的北方重要教案549

(一) 巨野张庄教案(1900年)549

(二) 奉天教案(1900年)551

(三) 辽南、辽东教案(1900年)551

(四) 辽西、辽北教案(1900年)552

(五) 内蒙萨拉齐教案(1900年)552

(六) 内蒙四子王旗教案(1900年)553

(七) 内蒙鄂托克旗教案(1900年)554

(八) 冀中安平抗洋捐斗争(1900-1901年)554

(九) 陕西宁强燕子砭教案(1900年)555

四、“东南互保”与南方教案557

(一) 1900年初中国南方的民族冲突559

(二) 两湖人民的反洋教斗争560

(三) 赣、皖、苏人民的反洋教斗争562

(四) 浙江教案563

(五) 福建人民的反洋教斗争567

(六) 广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567

(七) 四川人民的反洋教斗争568

(八) 其它小规模的打教事件572

(一) 地主阶级576

五、各阶级、阶层在义和团运动中的态度和作用576

(二) 农民阶级588

(三) 会党590

(四) 资产阶级594

第十一章 义和团运动后十年间的教案(1902-1911年)597

一、教士、教民的复仇活动597

(一) 继续进行抢劫活动598

(二) 霸占估买民产600

二、危害亿万生灵的“庚子赔款”606

(一) 大赔款606

(二) 地方赔款610

(三) 无名的赔款613

三、清室覆亡前的重大教案614

(一) 广宗教案(1902年)615

(二) 辰州教案(1902年)619

(三) 第二次宁海教案(1903年)620

(四) 桐庐白布会起义(王锡彤起义,1903年)621

(五) 四川义和团的反洋教斗争(1902-1903年)623

(六) 施南教案(1904年)630

(七) 霍山教案(1905年)632

(八) 巴塘教案(1905年)634

(九) 犍为教案(1905年)637

(十) 南昌教案(1904-1906年)638

(十一) 开县教案(1907年)640

(十二) 大凉山教案(1911年)641

四、这一时期教案的性质和特点643

(一) 斗争口号和斗争方式的变化643

(二) 斗争形式的多样化及爆发地区广泛性644

(三) 参加阶层的广泛性及与民主革命的关系645

第十二章 中国教徒的自主运动与西方传教政策的变化649

一、中国基督教爱国自立运动与非基督同盟运动650

(一) 中国基督教爱国自立运动的兴起650

(二) 非基督同盟运动的产生655

二、天主教的“中国化”与基督新教的“本色运动”659

(一) 天主教的“中国化”661

(二) 基督新教的“本色运动”666

三、教会征服中国的新策略与中国民众的抵制671

(一) “迅速传播基督教”671

(二) 中国民众为何要抵制基督教675

第十三章 1912-1949年外国教会的侵略活动680

一、教会兴办的“慈善事业”680

(一) 教会学校的宗旨、目的及其发展681

(二) 教会医疗事业的大发展690

(三) 创办“慈善事业”的目的696

(一) 传教士破坏中国革命的活动699

二、大革命时期教会的破坏活动及北方人民的收地运动699

(二) 北方人民的收地运动703

三、天主教、基督新教在华势力的消长及其活动比较707

(一) 天主教、基督新教势力的发展707

(二) 天主教侵略手段的改变713

(三) 基督新教扩大教会势力的花招714

(四) 天主教、基督新教侵华活动的比较716

四、土地革命时期外国教会的反共政策721

(一) 天主教的“反共扶蒋”政策721

(二) 基督新教反对中国革命723

(三) 外籍教士刺探红军情况及三边人民的反抗斗争728

五、抗日战争中传教士是日军的帮凶733

(一) 基督新教教会扮演的不光彩角色733

(二) 天主教教会为日本侵略中国出谋划策736

六、解放战争中传教士的罪恶活动743

七、大陆解放前夕外国教会的“应变计划”748

(一) 天主教的“应变”手段748

(二) 基督新教的“应变”措施754

(三) 外籍传教士撤离大陆757

附录:中国教案及民教纠纷简表762

后记890

1987《中国教案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力,刘鉴唐著 198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英国史教学大纲  草案(1956 PDF版)
英国史教学大纲 草案
195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洋伦理学史(1925 PDF版)
西洋伦理学史
1925
实用英语语音学教程(1990.12 PDF版)
实用英语语音学教程
1990.12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教育( PDF版)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教育
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方案  草稿( PDF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方案 草稿
中国公案小说史(1991 PDF版)
中国公案小说史
1991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教案与近代中国(1990 PDF版)
教案与近代中国
1990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国全史  中国民国教育史(1994 PDF版)
中国全史 中国民国教育史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龙文鞭影》新释  历史典故一千例(1986 PDF版)
《龙文鞭影》新释 历史典故一千例
1986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天师道义略(1990 PDF版)
天师道义略
1990 北京:华文出版社
近代中国教案研究(1987 PDF版)
近代中国教案研究
198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案  高二年级(1999 PDF版)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案 高二年级
1999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案  中国历史  1(1993 PDF版)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案 中国历史 1
1993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第2册教案(1993 PDF版)
中国历史第2册教案
1993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
中国佛教史(1982 PDF版)
中国佛教史
1982 新文丰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