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
作者 | 杨端志著;殷焕先校订 编者 |
---|---|
出版 |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6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331·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090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编 训诂学概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小学与训诂学1
目录1
第二节 训诂与训诂学4
第三节 训诂的起因9
第二章 训诂的体裁与格式21
第四节 训诂的体裁21
第五节 训诂的格式30
第六节 释实词41
第三章 训诂的内容(上)41
第七节 释虚词47
第八节 注音54
第九节 校勘57
第十节 发凡起例69
第四章 训诂的内容(下)73
第十一节 解释语法现象73
第十二节 说明修辞手段79
第十三节 释句87
第十四节 释典制92
第十五节 补充事实104
第十六节 揭明章旨108
第十七节 解释篇题110
第五章 训诂的方法(上)119
第十八节 形训120
第十九节 义训139
第六章 训诂的方法(中)——声训148
第二十节 推求事物的命名之意150
第二十一节 推求同声符字之共训——“右文”说155
第二十二节 推求转语173
第二十三节 推求语根195
第二十四节 推求词族209
第二十五节 推求同源字213
第二十六节 推求本字238
第七章 训诂的方法(下)244
第二十七节 虚词的解释方法244
第二十八节 利用词汇学知识求词义254
第二十九节 利用语法关系求词义259
第三十节 常用解释术语(上)266
第八章 训诂常用术语266
第三十一节 常用解释术语(下)284
第三十二节 常用注音兼释义术语303
第三十三节 常用词例术语311
第三十四节 常用校勘术语322
第九章 训诂工作必备之知识——古书有关条例328
第三十五节 有关行文格式例329
第三十六节 有关用词例335
第三十七节 有关语法例(上)338
第三十八节 有关语法例(下)349
第三十九节 有关虚数例366
第四十节 有关人称例372
第四十一节 有关叙事例384
第四十二节 有关引书例390
第四十三节 有关错讹例392
下编 训诂学发展简史407
第十章 训诂的萌芽时期(先秦)407
第四十四节 萌芽时期训诂的内容407
第四十五节 萌芽时期训诂的方法417
第四十六节 萌芽时期训诂的术语422
第四十七节 萌芽时期训诂对后世的影响427
第十一章 两汉的训诂学431
第四十八节 两汉训诂概况431
第四十九节 关于《尔雅》453
第五十节 扬雄和《方言》475
第五十一节 许慎《说文解字》489
第五十二节 刘熙和《释名》509
第五十三节 关于《小尔雅》521
第五十四节 本阶段训诂概况525
第十二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的训诂学525
第五十五节 本阶段重点专著介绍539
第十三章 宋元明的训诂学568
第五十六节 本阶段训诂概况568
第五十七节 本阶段重点专著介绍580
第十四章 清代的训诂学605
第五十八节 本时期训诂概况605
第五十九节 本时期重点专著介绍636
附:参考书目679
后记687
1986《训诂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端志著;殷焕先校订 1986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训诂学引论
- 1971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
- 训诂学要略
- 1984
-
- 训诂学简论
- 民国73.02 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训诂学 下
-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 中学语文课外读物 散文小说部分
- 1979
-
- 训诂学简论
- 1985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 训诂学
- 1984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 训诂学要略
- 1984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训诂学概要
- 1943 国立华北编译馆
-
- 训诂学引论
- 193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趣味词义辨析
- 1982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训诂学要略
- 1984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训诂学概论
- 1988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训诂学原理
- 1996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训诂学
- 1994 台湾学生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