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细菌学》求取 ⇩

第一章细菌分类与命名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细菌的分类依据和方法2

一、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与细菌分类2

二、遗传物质特征与细菌分类3

三、其它性状与细菌分类4

第三节分类单位和命名法6

一、分类单位6

二、命名法6

第四节细菌分类系统7

一、伯杰氏细菌分类系统7

二、王大耜细菌分类系统8

第二章人类正常菌群和病原微生物11

第一节人体正常菌群11

一、正常菌群的含义11

二、人体主要的正常菌群11

三、菌群失调12

第二节 致病菌与疾病的关系13

第三章细菌检验的基本技术17

第一节形态学检查法17

一、非染色标本检查法17

二、染色标本检查法18

三、负染色法24

第二节培养技术24

一、无菌操作技术的基本要求24

二、接种方法25

三、培养方法27

第三节生化反应试验27

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27

二、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33

三、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38

四、各种酶类试验40

五、其它试验45

第四节血清学试验47

一、凝集试验47

二、沉淀试验52

三、其它试验53

第五节荧光染色及免疫荧光技术54

一、荧光染色技术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54

二、免疫荧光技术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55

第六节动物实验58

一、动物选择59

二、动物除毛法59

三、动物接种法59

四、接种后观察62

五、人工处死62

六、动物解剖63

七、用动物实验进行细菌性疾病的鉴别诊断63

八、动物采血技术63

第四章常见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6

第一节血液及骨髓的细菌学检验66

一、标本采集66

二、检验程序66

三、检验方法67

四、常见致病菌及其临床意义68

第二节脓汁及病灶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68

一、标本采集68

二、检验程序及检验方法69

三、常见致病菌及其临床意义71

第三节痰的细菌学检验72

一、标本采集72

二、检验程序72

三、检验方法72

四、常见致病菌及其临床意义73

第四节咽拭子、鼻咽拭子标本的细菌学检验74

一、标本采集74

二、检验方法74

三、常见致病菌及其临床意义75

第五节尿的细菌学检验76

一、标本采集76

二、检验程序77

三、检验方法77

四、常见致病菌及其临床意义78

第六节粪便的细菌学检验79

一、标本采集79

二、直接涂片检查79

三、细菌培养80

四、常见致病菌及其临床意义81

第七节脑脊液的细菌学检验82

一、标本采集82

二、检验方法82

三、常见致病菌及其临床意义83

第八节胆汁的细菌学检验83

一、标本采取83

二、检验程序84

三、检验方法84

四、常见致病菌及其临床意义85

第九节穿刺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86

一、标本采集86

二、检验方法86

三、常见致病菌及其临床意义86

第五章需氧及兼性厌氧菌的初步分群88

第一节分群的依据及方法88

一、菌落观察88

二、在液体培养基内的生长状况89

三、生化反应性状89

第二节需氧及兼性厌氧菌的主要菌群89

一、革兰氏阳性球菌群89

二、革兰氏阴性球菌群90

三、革兰氏阴性杆菌群90

四、革兰氏阳性杆菌群93

第三节 利用图卡进行初步分群93

第六章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鉴定96

第一节葡萄球菌属96

一、分类96

二、生物学性状97

三、临床意义98

四、细菌学检验99

第二节微球菌属105

一、生物学性状105

二、细菌学检验105

第三节链球菌属106

一、分类106

二、生物学性状106

三、临床意义108

四、细菌学检验109

第四节肺炎球菌113

一、生物学性状113

二、临床意义114

三、细菌学检验115

第七章革兰氏阴性球菌的鉴定117

第一节奈瑟氏菌属117

一、脑膜炎奈瑟氏菌117

二、淋病奈瑟氏菌121

三、其它奈瑟氏菌121

第二节布兰汉氏菌属122

一、卡他布兰汉氏菌122

二、豚鼠布兰汉氏菌123

三、羊布兰汉氏菌123

第八章革兰氏阳性杆菌的鉴定124

第一节白喉棒状杆菌124

一、生物学性状124

二、临床意义125

三、细菌学检验126

四、其它棒状杆菌128

第二节产单核细胞李斯特氏菌129

一、生物学性状129

二、临床意义131

三、细菌学检验131

第三节红斑丹毒丝菌133

一、生物学性状133

二、临床意义134

三、细菌学检验134

第四节炭疽杆菌135

一、生物学性状135

二、临床意义136

三、细菌学检验137

第五节蜡样芽孢杆菌141

一、生物学性状141

二、临床意义141

三、细菌学检验142

第九章分枝杆菌的鉴定145

第一节结核菌145

一、生物学性状146

二、临床意义147

三、细菌学检验147

第二节非典型分枝杆菌163

一、致病性非典型分枝杆菌163

二、细菌学检验166

第三节分枝杆菌菌型鉴定167

一、常见分枝杆菌菌型鉴定程序167

二、分枝杆菌菌型鉴定方法167

第四节麻风分枝杆菌174

检查方法174

第十章肠杆菌科的鉴定175

第一节 肠杆菌科的初步分群175

第二节埃希氏菌属和大肠杆菌177

一、普通大肠杆菌177

二、致病性大肠杆菌179

三、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180

四、肠侵袭性大肠杆菌182

第三节爱德华氏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183

一、爱德华氏菌属183

二、枸橼酸杆菌属183

第四节沙门氏菌属185

一、生物学性状185

二、抗原构造和抗原变异188

三、临床意义189

四、细菌学检验189

第五节志贺氏菌属197

一、生物学性状197

二、细菌学检验201

第六节克雷伯氏菌族204

一、克雷伯氏菌属204

二、肠杆菌属206

三、哈夫尼亚菌属208

四、沙雷氏菌属208

第七节变形杆菌族209

一、生物学性状210

二、临床意义212

三、细菌学检验212

第八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213

一、生物学性状213

二、临床意义217

三、细菌学检验217

第十一章弧菌科的鉴定219

第一节 弧菌科的特性和属间鉴别219

第二节 弧菌属的特性和种间鉴别219

第三节霍乱弧菌220

一、生物学性状221

二、临床意义222

三、细菌学检验223

第四节副溶血弧菌227

一、生物学性状227

二、临床意义228

三、细菌学检验229

第五节气单胞菌属229

一、分类229

二、生物学性状230

三、嗜水气单胞菌230

四、斑点气单胞菌231

五、杀鲑气单胞菌232

第六节邻单胞菌属232

一、生物学性状232

二、临床意义233

三、细菌学检验233

四、与相关细菌的鉴别233

第十二章非发酵菌群及其相关菌的鉴定235

第一节非发酵菌的初步分群236

一、辨认非发酵菌的基本方法236

二、非发酵菌的初步分群237

三、利用图表做进一步分群238

第二节假单胞菌属243

一、一般特性及分类243

二、绿脓杆菌244

三、荧光假单胞菌248

四、恶臭假单胞菌249

五、鼻疽假单胞菌249

六、类鼻疽假单胞菌250

七、洋葱假单胞菌251

八、嗜麦芽假单胞菌252

九、腐败假单胞菌252

十、斯氏假单胞菌253

十一、曼多辛假单胞菌254

十二、产硷假单胞菌和类产硷假单胞菌254

十三、微小假单胞菌和泡囊假单胞菌255

十四、食酸假单胞菌和睾丸酮假单胞菌256

十五、Va—Ⅰ群和皮氏假单胞菌256

十六、少动假单胞菌和Ⅱk—2群257

十七、Ve群假单胞菌257

第三节不动杆菌属258

一、生物学性状258

二、临床意义258

三、细菌学检验259

第四节产硷杆菌属260

一、生物学性状260

二、临床意义261

三、细菌学检验261

四、IVe群262

第五节无色杆菌属263

一、木糖氧化无色杆菌263

二、无色杆菌Vd群263

三、无色杆菌的鉴定264

第六节莫拉氏菌属及其相关细菌265

一、腔隙莫拉氏菌265

二、非液化莫拉氏菌265

三、奥斯陆莫拉氏菌265

四、苯丙酮酸莫拉氏菌265

五、亚特兰大莫拉氏菌266

六、尿道莫拉氏菌266

七、M5和M6群266

第七节金氏杆菌属267

一、金氏金氏杆菌267

二、脱氮金氏杆菌269

三、产吲哚金氏杆菌269

第八节鲍特氏菌属270

一、百日咳杆菌270

二、副百日咳杆菌272

三、支气管败血杆菌272

第九节黄杆菌属及其相关细菌272

一、脑膜败血性黄杆菌273

二、芳香黄杆菌274

三、短小黄杆菌274

四、黄杆菌Ⅱb群275

五、类黄杆菌275

第十节紫色色杆菌276

一、生物学性状276

二、临床意义276

三、细菌学检验276

第十一节人类心杆菌277

一、生物学特性277

二、临床意义277

三、细菌学检验278

第十三章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279

第一节嗜血杆菌属279

一、流行性感冒杆菌279

二、其它嗜血杆菌282

第二节布鲁氏菌属283

一、生物学性状284

二、临床意义286

三、细菌学检验287

第三节弯曲菌属290

一、分类290

二、生物学性状290

三、临床意义291

四、细菌学检验292

第四节军团菌属295

一、分类295

二、生物学性状295

三、细菌学检验297

第五节土拉热弗朗西氏菌301

一、生物学性状301

二、临床意义302

三、细菌学检验302

第六节巴斯德氏菌属303

一、多杀巴斯德氏菌303

二、巴斯德氏菌(新种1)304

第七节放线杆菌属305

一、伴放线放线杆菌305

二、其它放线杆菌306

第十四章厌氧菌307

一、分类308

二、厌氧菌的生理特性309

三、人体正常厌氧菌群311

四、临床意义311

第十五章厌氧苗的细菌学检验315

第一节标本的采取与送检315

一、标本的采取315

二、标本的送检315

第二节厌氧菌的分离培养315

一、标本的直接镜检315

二、初代培养316

三、次代培养和厌氧菌的确定320

第三节厌氧菌的鉴定320

一、厌氧菌的初步分群320

二、快速鉴定323

三、最终鉴定323

第四节气相色谱技术在厌氧菌鉴定中的应用328

厌氧菌代谢产物的分析328

第十六章酵母样真菌的鉴定335

第一节分群及鉴定方法335

一、形态学检查336

二、分离培养336

三、鉴定337

第二节白色念珠菌的鉴定339

一、生物学性状339

二、真菌学检验340

第三节新型隐球菌的鉴定342

一、生物学性状342

二、真菌学检验342

第十七章其它微生物346

第一节病原性支原体346

一、分类346

二、生物学性状347

三、微生物学检验349

四、血清学诊断352

第二节奴卡氏菌353

一、生物学性状353

二、临床意义354

三、微生物学检验354

第十八章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及体液中抗生素浓度的测定355

第一节 琼脂扩散法356

一、K-B法356

二、对比法360

三、纸条或挖沟试验法362

四、TTC快速纸片扩散法362

第二节稀释法(MIC及MBC的测定)364

一、试管稀释敏感试验364

二、琼脂稀释敏感试验367

第三节联合敏感试验369

一、纸片法369

二、平板纸条交错法370

三、梯度纸条试验法370

四、联合试管稀释法370

五、玻璃纸鼓转移法371

第四节厌氧菌药敏试验372

一、琼脂扩散法(纸片法)372

二、稀释法375

三、肉汤纸片法377

第五节体液中抗生素浓度的测定377

一、体液中抗生素浓度测定的适应范围377

二、测定时间的选择378

三、测定方法378

第六节血清杀菌水平的测定383

〔附〕一、青霉素酶的测定384

二、含药滤纸片的简易制备法384

第十九章临床细菌学质量控制387

第一节 细菌检验人员及其培养教育387

第二节 质量控制用标准菌株388

第三节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389

一、恒温孵育箱、水浴箱及冰箱等的监测389

二、二氧化碳培养箱及厌氧罐的质量控制389

三、灭菌器的效果检查390

四、其它仪器的监测390

第四节培养基的质量控制390

一、制备培养基的记录390

二、培养基外观的检查390

三、无菌试验391

四、培养基性能的监测391

五、培养基的保存392

第五节 染色液和试剂等的质量控制393

第六节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393

一、抗生素纸片393

二、药敏试验用培养基394

三、试验结果的质量控制394

第二十章细菌鉴定方法的新进展395

第一节小型快速培养基的应用395

一、尿细菌计数用培养基395

二、链球菌培养基397

三、微量生化反应系统397

第二节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在临床细菌学检测中的应用399

一、原理399

二、仪器400

三、培养基400

四、方法401

第三节气相色谱技术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401

一、色谱法的分类401

二、气相色谱仪的构造402

三、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404

四、气相色谱技术对细菌的分析404

五、气相色谱技术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405

第四节电阻抗技术405

一、原理405

二、检测方法406

三、电阻抗技术在临床细菌学中的应用406

第二十一章医院内感染及其监测407

第一节医院内感染和病原微生物407

一、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407

二、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408

第二节医院内感染的实验室监测410

一、建立控制院内感染的管理体制410

二、监测实验室在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410

三、带菌者与易感人群的检查412

第二十二章培养基的制备413

第一节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413

第二节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416

第三节 基础培养基419

第四节生化试验用培养基421

一、糖类代谢试验用培养基421

二、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试验用培养基424

三、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培养基426

四、其它生化试验用培养基428

第五节专用培养基429

一、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球菌用培养基429

二、革兰氏阳性杆菌用培养基431

三、分枝杆菌用培养基433

四、肠杆菌科用培养基437

五、弧菌用培养基442

六、非发酵菌用培养基444

七、嗜血杆菌用培养基446

八、布氏杆菌用培养基447

九、军团菌用培养基447

十、弯曲菌用培养基449

十一、支原体用培养基450

十二、药敏试验用培养基451

十三、厌氧菌用培养基及其试剂452

主要参考文献462

附录一英汉细菌名称465

附录二CDC细菌代号及其同义名称470

附录三高压蒸气灭菌压力与温度的关系471

1986《临床细菌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仲兴,郑家齐等主编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细菌检验与临床(1999 PDF版)
当代细菌检验与临床
199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细菌学检验法( PDF版)
临床细菌学检验法
临床隐球菌病学( PDF版)
临床隐球菌病学
临床细菌学检查法(昭和23年07月第1版 PDF版)
临床细菌学检查法
昭和23年07月第1版
临床比较中药学(1997年12月第1版 PDF版)
临床比较中药学
1997年12月第1版 云南科技出版社
简明临床细菌学  (第二版)(昭和1905年03月第2版 PDF版)
简明临床细菌学 (第二版)
昭和1905年03月第2版 株式会社金原商店
临床霉菌学( PDF版)
临床霉菌学
临床乳腺细胞学( PDF版)
临床乳腺细胞学
临床细菌学检验技术(1997 PDF版)
临床细菌学检验技术
1997 长春市:长春出版社
临床抗菌药物学(1985 PDF版)
临床抗菌药物学
198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细胞流变学(1997 PDF版)
临床细胞流变学
1997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临床细菌学基础实验室程序(1997 PDF版)
临床细菌学基础实验室程序
199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细菌检验与质量控制(1987 PDF版)
临床细菌检验与质量控制
1987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常见细菌鉴定手册(1993 PDF版)
临床常见细菌鉴定手册
1993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临床真菌病学(1986 PDF版)
临床真菌病学
1986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