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免疫学》
作者 | 龚非力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0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522094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1949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免疫器官1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1
一、胸腺1
二、骨髓1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3
一、淋巴结4
二、脾脏6
三、粘膜淋巴组织7
第二章淋巴细胞10
第一节T淋巴细胞10
一、T细胞的个体发育10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11
三、T细胞亚群及功能14
第二节B淋巴细胞19
一、B细胞的个体发育19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21
三、B细胞亚群及功能23
第三节大颗粒淋巴细胞24
一、NK细胞的一般特征24
二、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25
三、NK细胞受体研究进展26
第三章辅佐细胞29
第一节单核吞噬细胞系统29
一、概述29
二、Mφ的激活过程31
三、Mφ主要生物学作用32
第二节树突状细胞33
一、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化和分类33
二、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35
三、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36
四、树突状细胞与疾病37
第四章其他免疫细胞39
第一节血管内皮细胞39
一、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征39
二、内皮细胞的表面标志40
三、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间的粘附作用41
四、内皮细胞与疾病42
第二节骨髓干细胞43
一、骨髓干细胞的分化和发育43
二、骨髓干细胞的表面标记44
第三节其他具有免疫功能的血细胞44
一、中性粒细胞44
二、嗜酸性粒细胞47
三、嗜碱性粒细胞48
四、红细胞48
第五章免疫球蛋白及基因工程抗体50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50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50
二、免疫球蛋白的立体结构53
三、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其他成分53
四、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54
五、免疫球蛋白的表达形式及多聚体55
第二节抗体的异质性55
一、免疫球蛋白的类别56
二、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56
第三节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合成59
一、产生lg的组织细胞59
二、Ig的生物合成与装配60
三、免疫球蛋白的代谢61
第四节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遗传控制61
一、Ig的基因定位和基因库61
二、Ig基因片段的重组62
三、Ig类型转换(class switch)63
四、Ig的等位基因排除现象63
五、抗体多样性及其机制63
第五节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63
一、与抗原特异性结合64
二、激活补体64
三、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64
四、参与免疫调节64
五、Ig的免疫原性64
第六节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作用65
一、IgG65
二、IgM65
三、IgA66
四、IgD67
五、IgE67
六、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69
第七节基因工程抗体69
一、概述69
二、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原理70
三、基因工程抗体的种类71
第六章补体系统86
第一节概述86
一、补体系统中的诸类成分86
二、补体分子结构中的共有基序89
三、补体是重要的限制性蛋白解系统90
四、补体属于复杂的级联反应系统91
第二节补体系统的第一前端反应92
一、补体C1大分子92
二、补体C494
三、补体C295
四、补体第一前端反应的激活96
五、小结97
第三节补体系统的第二前端反应98
一、补体C398
二、B因子99
三、D因子99
四、C3的裂解及C3b的进一步裂解100
五、补体第二途径的反应顺序100
第四节补体前端反应的调节101
一、概述101
二、对补体两个前端反应均具调节作用的因子102
三、仅调节补体第一前端反应的因子103
四、仅调节补体第二前端反应的因子104
第五节末端补体复合体105
一、概述105
二、TCC的组成成分105
三、MAC的组装107
四、MAC的作用及其机制107
五、末端补体复合物的调节108
第六节补体受体109
一、Ⅰ型补体受体110
二、Ⅱ型补体受体111
三、Ⅲ型补体受体112
四、Ⅳ型补体受体112
五、过敏毒素受体112
六、C1q受体114
七、其他补体受体114
第七章细胞因子116
第一节细胞因子概述116
一、细胞因子的命名116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116
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117
四、细胞因子表达与功能的调节119
第二节细胞因子受体120
一、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120
二、细胞因子受体后的信号传递122
三、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123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124
第四节细胞因子与某些病理过程的关系125
一、细胞因子与炎症125
二、细胞因子与肿瘤126
三、细胞因子与移植排斥反应126
四、细胞因子与免疫性疾病127
第五节细胞因子各论127
一、白介素127
二、肿瘤坏死因子家族138
三、干扰素141
四、集落刺激因子143
五、趋化因子家族147
六、转化生长因子-β150
七、其他细胞因子151
第六节细胞因子与临床153
一、细胞因子与疾病的诊断153
二、细胞因子与疾病的治疗154
三、细胞因子与疾病的预防155
第七节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原则155
一、生物活性检测法155
二、免疫学检测法156
三、细胞因子核酸检测法156
第八章粘附分子158
第一节各类粘附分子的特性158
一、选择素家族158
二、整合素家族161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165
四、钙依赖粘附素家族166
五、其他粘附分子166
第二节粘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167
一、粘附分子的免疫生物学作用167
二、粘附分子的其他生物学作用170
第三节粘附分子与临床171
一、粘附分子与疾病171
二、粘附分子的检测173
第九章白细胞分化抗原175
第一节概述175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175
二、CD分子的主要生物学特征176
第二节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184
一、TCR-CD3复合物184
二、CD2-CD58187
三、CD4与MHC-Ⅱ类抗原189
四、CD8与MHC-Ⅰ类抗原190
五、B7-CD28/CTLA4190
六、CD45192
第三节参与B细胞识别抗原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193
一、B细胞抗原受体193
二、CD19194
三、C1D20195
四、CD21196
五、CD22197
六、CD40与CD40L197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Fc受体198
第十章抗原与抗原提呈202
第一节抗原概述202
一、抗原的性质202
二、抗原特异性204
三、抗原的种类208
四、其他参与诱导免疫细胞增殖的成分210
第二节抗原提呈214
一、溶酶体提呈途径(MHC-Ⅱ类途径)214
二、胞质溶胶提呈途径(MHC-Ⅰ类分子途径)219
三、非经典MHC分子提呈途径222
四、抗原识别的分子机制224
第十一章免疫细胞的信号传递229
第一节真核细胞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229
一、细胞信号传递系统的分子基础229
二、cAMP相关的信号传递系统230
三、DAG和IP3介导的信号传递系统233
四、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递途径233
五、JAK-STAT介导的信号传递系统235
第二节免疫细胞信号传递系统中的基本元件236
一、蛋白激酶及其分类236
二、受体型/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239
三、蛋白Ser/Thr激酶(PSK)241
四、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243
第三节TCR介导的信号传递系统245
一、TCR的结构245
二、TCR介导的信号传递过程中涉及的胞浆PTK246
三、TCR介导的信号传递过程的早期分子事件247
四、TCR介导的信号传递的下游过程248
五、CD45对TCR介导的信号传递通路的调节249
第四节BCR复合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系统251
一、BCR的结构251
二、BCR的相关成分252
三、共受体和BCR的功能252
四、BCR介导的信号传递模式253
第五节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系统255
一、细胞因子网络和信号传递255
二、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的信号传递256
三、膜受体PTK超家族的信号传递259
四、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家族的信号传递259
五、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信号传递260
六、趋化因子受体家族介导的信号传递260
第六节糖磷脂酰肌醇(GPI)连接260
膜受体的信号传递途径260
第七节免疫球蛋白Fc受体介导261
的信号传递途径261
第十二章免疫效应机制263
第一节T细胞的效应机制263
一、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263
二、T细胞免疫效应的分子机制263
第二节B细胞的效应机制268
一、抗体的生物学效应269
二、抗原提呈作用270
第三节NK细胞的效应机制270
一、NK细胞的活化机制270
二、NK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机制271
第四节单核吞噬细胞的效应机制272
一、免疫防御作用272
二、免疫自稳功能272
三、免疫监视功能273
四、抗原提呈功能273
五、免疫调节功能273
六、分泌功能273
第五节免疫记忆机制273
一、T记忆细胞274
二、B记忆细胞274
第六节免疫耐受及其机制275
一、免疫耐受概述275
二、T细胞免疫耐受277
三、B细胞免疫耐受280
四、淋巴细胞凋亡参与自身免疫耐受的机制281
五、人工诱导体内免疫耐受282
六、免疫耐受的破坏与自身免疫应答283
七、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284
第十三章免疫调节287
第一节粘附分子对免疫细胞移行的调节287
一、参与调节免疫细胞移行的粘附分子287
二、高内皮静脉上粘附分子调控淋巴细胞再循环288
第二节抗原提呈细胞膜蛋白对淋巴细胞的调节289
一、APC表面MHC分子对T细胞的调节290
二、APC表面粘附分子对T细胞的调节291
三、APC膜蛋白对B细胞的调节292
四、B细胞作为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292
第三节可溶性免疫分子的免疫调节作用293
一、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293
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系统的免疫调节作用295
第四节独特型与抗独特型的免疫调节295
一、独特型与抗独特型网络295
二、Ts细胞的抑制作用与Id-AId调节296
第五节Fas/FasL系统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296
一、Fas/FasL系统的分子结构、功能与分布297
二、影响Fas途径诱发凋亡的因素298
三、Fas/FasL清除外周血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作用298
四、Fas/FasL系统清除靶细胞的作用298
五、Fas和FasL基因突变与疾病300
第十四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303
第一节概述303
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303
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生物学基础304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研究的现状及意义309
第二节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310
一、应激及精神因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10
二、条件反射形成与免疫功能调节311
三、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11
四、外周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13
五、激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16
六、与神经、内分泌有关的其他因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18
七、神经、内分泌器官的免疫功能特点318
第三节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319
一、免疫系统的感受器作用319
二、免疫应答过程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320
三、细胞因子对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320
第四节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调节回路325
一、下丘脑-垂体-性腺-胸腺轴(HPGT)325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HPAT)325
三、松果体-下丘脑-垂体轴对HPGT和HPAT轴的调节325
四、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325
第十五章细胞凋亡与免疫328
第一节凋亡概述328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点328
二、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329
三、细胞凋亡常用检测方法329
四、细胞凋亡的调控330
五、细胞凋亡的诱导剂和抑制剂332
第二节凋亡与免疫生理333
一、凋亡与T细胞333
二、凋亡与B细胞335
三、凋亡与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336
第三节凋亡与免疫病理337
一、凋亡与自身免疫病337
二、凋亡与病毒感染339
三、凋亡与超敏反应340
四、凋亡与肿瘤341
第十六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343
第一节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343
一、H-2基因的结构和分类343
二、H-2抗原分子结构与功能特点344
三、免疫应答基因及其在H-2中的定位345
第二节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347
一、HLA基因座位的多样性347
二、HLA等位基因的多态性350
三、HLA转录调节区的结构变异352
第三节HLA多态性的分析和检测353
一、组织相容性试验的含义353
二、用血清学和细胞学技术确定HLA抗原特异性353
三、HLA的基因分型355
四、组织相容性交叉试验356
第四节MHC的免疫调控作用356
一、MHC分子参与对抗原肽的识别356
二、抗原肽-MHC分子的相互作用359
三、MHC约束TCR的识别361
第五节MHC的群体遗传学361
一、HLA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变化及其意义362
二、连锁不平衡和HLA单倍型363
三、多态性产生的基础和机制364
第六节HLA和临床医学366
一、HLA与疾病关联366
二、HLA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370
第十七章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375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基因375
一、免疫球蛋白基因库结构375
二、免疫球蛋白基因重组378
三、免疫球蛋白基因突变383
四、免疫球蛋白基因的转录调控387
五、免疫球蛋白基因转录后的调控389
六、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类别转换390
第二节抗原受体复合体391
一、T细胞抗原受体复合体391
二、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体396
第三节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398
一、MHC-Ⅰ类分子398
二、MHC-Ⅱ类分子400
三、MHC-Ⅰ类样及MHC-Ⅱ类样分子401
附:CD1分子401
第四节IgSF中的粘附分子402
一、依赖MHC抗原的粘附分子402
二、不依赖MHC抗原的粘附分子402
第五节免疫球蛋白受体406
一、poly Ig-R406
二、lgFcR406
第六节细胞因子受体408
一、IL-1受体(IL-1R)408
二、IL-6受体408
三、其他属IgSF成员的细胞因子受体408
第七节其他IgSF成员408
一、红细胞表面的IgSF成员——B-G分子408
二、血清中的IgSF成员——α1B糖蛋白409
三、IgSF中的病毒受体409
第十八章免疫药理学413
第一节免疫抑制药物413
一、免疫抑制药物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413
二、免疫抑制药物的分类413
第二节免疫增强药物418
一、免疫增强药物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418
二、免疫增强药物的分类420
英文缩写词汇424
1998《基础免疫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龚非力主编 1998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免疫学基础
- 1998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基础和临床免疫学
- 1981
-
- 野战外科学讲义 试用教材 上
- 1979
-
- 免疫遗传学基础
- 198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鱼类比较解剖
-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临床免疫学基础
- 1982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学
- 1995 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免疫学基础与临床
- 1980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基础和临床免疫学
- 198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免疫学基础
- 1981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医学基础免疫学
- 1990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 医学基础免疫学
- 1992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 基础免疫学
- 1998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