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递与嬗变 中国文化与教育》
作者 | 丁钢主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0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201724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1564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部分综合考察篇民族思维定势与传统教育模式 高瑞泉1
一、思维方式与教育1
二、体用不二:本体论思维定势2
三、“天人合一”与教育价值取向6
四、“仁智统一”与伦理教育14
五、“知行相即”与认知方式21
六、“注经”与独创的统一27
七、“内圣外王”与理想人格32
中国传统教育和中国知识分子 金忠明40
一、礼教和乐教40
二、教师和文人51
三、困境和超越63
个性发展的教育目的与社会进步——中外教育比较中的思索 丁证霖78
一、个性发展教育目的之含义79
二、个性发展教育目的之社会根源83
三、个性发展的目的与教育的进步92
四、个性发展的目的对我国社会的现实意义98
五、个性发展的目的对我国教育的现实意义102
第二部分交叉研究篇108
汉字文化在认知教育中的投射 吴琦幸108
一、语言是否文化现象108
二、汉字是文化的符号109
三、六书:汉字的认知方式之一111
四、小学:汉字的认知方式之二117
五、经学:汉字的认知方式之三119
文学艺术和教育 杨文虎125
一、文艺与教育的定义125
二、对文艺和教育关系的传统认识128
三、对文艺和教育的关系的反思134
四、文学艺术和人的全面发展139
中国宗教教育问题 丁钢145
一、宗教及其教育研究的实质与范围146
二、社会风俗与宗教教育150
三、佛道教育的形成与特点155
四、儒家教育中的宗教因素159
中国文化发展与科技教育 程方平162
一、文化、科技的起源与科技教育的发端162
二、农医天算与诸子百家的科技教育164
三、科技教育制度的创立完善与文教政策的关系166
四、科技教育是传统教育中最有活力的部分169
五、科技教育是文化交往的重要内容172
六、中国近代科技不发达的文化与教育的原因174
明代的文化与教育 毕诚179
一、明代教育的三个时期179
第三部分变迁求索篇179
二、明代教育的特点184
留学生派遣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田正平191
一、甲午前后:留学教育的开创与意义192
二、戊戌变法:留学日本与新教育197
三、民国时期:留美高潮与近代教育的完成208
近代职业技术教育和传统价值观念 霍益萍221
一、洋务教育的历史作用222
二、实业教育的冲击228
三、职业教育:反省与制约234
中国教育的新生——五四文化与教育变革 刘琪244
一、文化冲突和教育改革244
二、多元性和主动性257
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与教育反思262
四、新文化与新教育273
五、余论285
1990《文化的传递与嬗变 中国文化与教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丁钢主编 1990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
- 1988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 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 1998
-
- 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 1997 济南:齐鲁书社
-
- 现代化与文化的变迁
- 1988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
- 1998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 1999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变化中的美国文化
- 1986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 198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 1990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的文化与宗教
- 1991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
- 1987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原文化与传统文化
- 199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