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灵光 中国古代哲学》求取 ⇩

引言1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3

(一)孔子4

1.“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仁”——孔子“仁”的学说5

2.“畏天命”和“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天道观7

3.“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孔子的认识论9

4.“执两用中”和“过犹不及”——孔子的中庸之道11

(二)墨子及后期墨家13

1.“非命”与“天志”、“明鬼”——墨子的世界观14

2.必以众之耳目之实——墨子的唯物主义经验论16

3.“兼以易别”——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18

4.墨子思想的修正与发展——后期墨家的哲学思想19

(三)老子和庄子22

1.“道,可道,非恒道”与“道”生万物——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24

2.“反者道之动”——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26

3.“物物者非物”——庄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28

4.“齐是非”、“齐万物”——庄子以相对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29

(四)孟子32

1.“四端”与“四德”——孟子人性善的伦理道德观33

2.尽心、知性、知天——孟子的世界观和认识论34

(五)惠施和公孙龙36

1.“合同异”——惠施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36

2.“离坚白”——公孙龙的绝对主义哲学思想39

(六)荀子42

1.“明于天人之分”——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43

2.“缘天官”和“征知”——荀子的唯物主义认识论45

3.“学至于行之而止”——荀子的知行观46

(七)韩非47

1.“道理相应”——韩非的唯物主义自然观49

2.注重“参验”——韩非的唯物主义认识论50

3.“事有利害,物有生死”——韩非朴素的辩证法思想51

二、独尊儒术:两汉时期的哲学思想54

(一)董仲舒56

1.“天人同类”和“天人感应”——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57

2.“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的形而上学思想61

(二)王充65

1.“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66

2.“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的唯物主义形神观和无神论70

3.“疾虚妄”、“重效验”——王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72

三、玄学及其内部争论: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75

(一)王弼77

1.“以无为本”——王弼唯心主义本体论77

2.“静为躁君”——王弼形而上学的动静观79

3.“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象”——王弼的唯心主义认识论80

(二)裴頠与欧阳建82

l.“至无者,无以为生”——裴颇的“崇有”论83

2.“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欧阳建的“言尽意”论84

(三)郭象87

l.“万物独化于玄冥”——郭象的唯心主义本体论87

2.“冥而忘迹”和“冥此群异”——郭象的神秘主义认识论88

四、弗学与反佛思潮: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内哲学思想91

1.“般若”学与“涅槃”学——南北朝时期的佛教92

(一)佛教主要流派及其思想92

2.“天台”、“法相”、“华严”、“禅宗”——隋唐佛教四大宗派97

(二)范缜106

1.“盛称无佛”和“日服千人”——范缜与崇佛者的两次大论战106

2.“形神相即”和“形质神用”——《神灭论》的主要思想108

(三)韩愈111

1.“吾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韩愈的“道统”论112

2.“性之品有上中下三”——韩愈的“性三品”说114

3.“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韩愈的“圣人”史观115

(四)柳宗元、刘禹锡116

1.“元气自动”——柳宗元的唯物主义自然观117

2.天与人“不相预”——柳宗元的无神论思想119

3.万物“乘气而生”——刘禹锡的唯物主义自然观121

4.“天与人交相胜”——刘禹锡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23

五、元气本体论:宋明哲学之一127

(一)张载128

1.“虚空即气”——张载的唯物主义自然观129

2.“一物两体”——张载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31

3.“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张载的认识论134

(二)陈亮、叶适137

1.“道在事中”——陈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138

2.“勉强行道大有功”——陈亮的功利主义社会历史观140

3.“物之所在,道则在焉”——叶适的唯物主义世界观142

4.“弓矢从的”——叶适的唯物主义认识论144

(三)王廷相146

1.“理根于气”和“气化”——王廷相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朴素辩证法思想146

2.“博于外而尤精于内,讨诸理而尤达于事”——王廷相的认识论150

六、理学唯心主义:宋明哲学之二153

(一)程颢、程颐153

1.“惟理为实”——二程的唯心主义本体论154

2.“致知在格物”——二程的认识论156

(二)朱熹158

1.“理本气末”和“理先气后”——朱熹的唯心主义本体论159

2.“理主动静”和“定位不易”——朱熹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162

3.“即物而穷其理”和“心包万理”——朱熹唯心主义认识论164

4.“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和“存天理,去人欲”——朱熹的人性论和道德观165

七、心学唯心主义:宋明哲学之三170

(一)陆九渊170

1.“万物皆备于我”和“心即理”——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171

2.“切己自反”和“存心去欲”——陆九渊的先验主义认识论172

3.“鹅湖之会”与书信论辩——陆九渊与朱熹哲学之异同174

(二)王守仁176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177

2.“致良知”而“不假外求”——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180

3.“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行观182

八、旧哲学的总结:明末清初的哲学思想185

(一)王夫之186

1.“太虚一实”、“理依于气”——王夫之的唯物主义自然观187

2.“太虚本动”、“气化日新”——王夫之的辩证发展观189

3.“能必副其所”和“行可兼知”——王夫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192

(二)戴震195

1.“理者,存乎欲者也”——戴震的伦理观196

2.“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戴震的唯物主义自然观198

1995《智慧的灵光 中国古代哲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关霜著;炎黄文化漫游丛书,炎黄文化研究会宣传委员会主编 1995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华的智慧-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粹(1986 PDF版)
中华的智慧-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粹
1986 成都:巴蜀书社
中国智术中的智慧( PDF版)
中国智术中的智慧
中华的智慧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粹(1989 PDF版)
中华的智慧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粹
198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智术中的智慧(1992 PDF版)
中国智术中的智慧
1992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名臣的智慧(1992 PDF版)
中国古代名臣的智慧
1992 北京:知识出版社
中国古代说客的智慧(1992 PDF版)
中国古代说客的智慧
1992 北京:知识出版社
中国古代宰相的智慧(1992 PDF版)
中国古代宰相的智慧
1992 北京:知识出版社
中国古代帝王的智慧(1992 PDF版)
中国古代帝王的智慧
1992 北京:知识出版社
中国古代贤人的智慧(1992 PDF版)
中国古代贤人的智慧
1992 北京:知识出版社
中国古代才女的智慧(1992 PDF版)
中国古代才女的智慧
1992 北京:知识出版社
中国古代经典智慧(1998 PDF版)
中国古代经典智慧
1998 北京:金城出版社
中国古代名将的智慧和作风(1997 PDF版)
中国古代名将的智慧和作风
1997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智慧的曙光  民族宗教哲学探(1992 PDF版)
智慧的曙光 民族宗教哲学探
1992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的智慧(1988 PDF版)
中国的智慧
1988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社会意识及其形态(1954 PDF版)
社会意识及其形态
1954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