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术手册》求取 ⇩

第一篇 献血与采血2

第一章 献血者健康标准和医学检查2

第一节 总则2

第二节 献血者的选择3

第三节 体格检查6

一、献血者体格检查的正常值6

二、常规检查的项目6

第四节 特殊献血者的标准7

第五节 献血量及献血的时间间隔8

第二章 血液的采集10

第一节 血站内、外采血及对环境的要求10

一、血站(医院)内采血10

二、血站(医院)外采血--外出流动采血11

三、对采血环境的要求11

第二节 采血前的准备13

一、采血器具的准备13

二、采血者的准备14

三、献血者的准备15

第三节 采血技术15

一、献血者的核对及检查15

二、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和准备16

三、静脉穿刺方法16

四、采血过程17

五、采血注意事项18

六、采血量、留样及血液复查18

第四节 献血者的护理19

一、献血后的护理19

二、献血后注意事项19

第五节 献血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20

一、献血不良反应及处理20

二、献血的并发症22

三、急救药品和用具22

一、抗原的性质26

第一节 抗原26

第三章 抗原、抗体、补体和免疫反应26

第二篇 血液免疫学原理26

二、影响抗原性的因素27

第二节 抗体28

一、多肽链的基本结构28

二、抗体的分类28

三、抗体的生理活性和酶的裂解33

第三节 补体33

一、补体的性质和功能33

二、补体激活的途径34

第四节 免疫应答38

一、巨噬细胞38

二、淋巴细胞38

第五节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检测39

一、抗原抗体反应39

二、抗原抗体反应在体外的检测41

第一节 抗球蛋白试验的原理44

第四章 抗球蛋白试验44

第二节 抗球蛋白试验方法45

第三节 影响抗球蛋白试验的因素46

一、影响抗原抗体结合的因素46

二、红细胞的洗涤47

第四节 补体在抗球蛋白反应中的作用48

一、血型抗体激活补体49

二、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50

第五节 抗球蛋白血清及其标化51

第五章 血型遗传学基础52

第一节 遗传物质52

一、染色体52

二、基因53

三、孟德尔遗传定律54

第二节 血型基因56

一、血型基因的产物56

二、血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57

三、无效等位基因57

第三节 血型的遗传方式59

四、调节基因59

第三篇 血型学和血清学62

第六章 红细胞血型62

第一节 ABO血型系63

一、特性63

二、抗原和抗体64

三、ABO血型鉴定69

一、Rh血型系的基础70

第二节 Rh血型系70

二、Rh血型鉴定75

三、Rh血型系的抗体及其临床意义77

第三节 红细胞的其他血型系78

一、Lewis血型系78

二、MNSsU血型系79

三、P血型系79

四、Kell血型系79

六、Kidd血型系80

五、Duffy血型系80

七、Lutheran血型系81

八、I血型抗原81

九、性联血型抗原Xg?81

十、其他一些血型系81

十一、高频率组抗原82

十二、低频率组抗原82

第七章 红细胞抗原和抗体的鉴定87

第一节 抗原和抗体鉴定的基本原理87

一、红细胞的凝集反应87

二、吸收和放散试验89

三、抑制试验90

第二节 抗体的检查与鉴定90

一、红细胞抗体的血清学特点90

二、抗体检查的血清学技术概述91

四、抗体的鉴定法95

第一节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99

一、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情况99

第八章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和免疫性溶血99

二、DAT阳性标本的技术处理100

第二节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02

一、概念102

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03

三、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06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108

一、 难题和危险108

三、 输血前检查的免疫血清学技术109

二、 输血的适应症109

四、输血量111

五、输血措施112

第九章 HLA及白细胞血型113

第一节 HLA抗原113

一、已检出的HLA特异性113

二、超型与交叉反应113

三、HLA的遗传117

一、HLA抗体的筛选120

第二节 HLA抗体120

二、使用单介血清122

第三节 HLA的应用123

一、器官移植123

二、输血124

三、疾病诊断125

四、疾病预报125

五、亲子鉴定125

第四节 中性粒细胞抗原126

七、双生子卵性诊断126

六、个体识别126

第十章 血小板血型学129

第一节 血小板血型129

一、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129

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130

第二节 血小板抗原和抗体的临床意义131

一、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的同种免疫作用131

二、血小板的自身免疫作用133

一、概况134

第三节 血小板的血型血清学技术134

二、固相血小板免疫清学试验(SPISA)135

第十一章 血清型与红细胞酶型138

第一节 血清型与血清酶型138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140

一、已识别的同种异型140

二、Gm系统141

一、已识别的红细胞酶型142

第三节 红细胞酶型142

四、Am系统142

三、Km系统142

二、红细胞酶型的遗传和应用145

第十二章 输血前检查147

第一节 输血前检查的目的和要求147

一、概念147

二、输血前检查的主要程序147

第三节 ABO和Rh的定型148

二、对血样本的要求148

一、病史资料和信息148

第二节 受血者的病史和血样本的检查、核对及处理148

一、ABO的定型和技术问题149

二、Rh定型151

第四节 抗体筛选和鉴定152

一、目的和原则152

二、抗体筛选和鉴定的技术152

第五节 交叉配血试验154

一、要求和内容154

二、一些特殊问题154

第六节 标签和发血155

第十三章 新生儿溶血病156

第一节 发病机制156

一、ABO新生儿溶血病156

二、Rh新生儿溶血病157

第二节 临床症状157

三、贫血158

二、黄疸158

一、水肿158

四、肝脾肿大159

五、核黄疸159

第三节 血清学检查159

一、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血清学159

二、母婴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血清学161

三、患儿输血的血型选择及配血试验162

第四节 治疗163

一、光照疗法163

二、换血疗法163

三、血浆交换163

四、宫内输血163

五、提早分娩164

六、药物治疗164

第五节 预防164

第一节 设备、器具和物品166

第十四章 血液成分的制备166

第四篇 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领发和运送166

第二节 采血167

第三节 离心168

第四节 红细胞168

一、少血浆血168

二、浓缩红细胞169

三、代血浆血170

四、少白细胞的红细胞171

五、洗涤红细胞175

六、解冻并洗去甘油的红细胞177

第五节 白细胞(粒细胞)178

第六节 血小板179

一、富含血小板血浆180

二、浓缩血小板181

第七节 血浆182

一、血浆的来源183

二、血浆的种类183

第八节 冷沉淀184

第十五章 血液成分的保存、领发与运送186

第一节 抗凝剂和保存液186

一、化学药品186

二、生物制剂187

三、物理方法187

四、全血的保存液187

第二节 血液细胞成分的保存188

一、红细胞的保存188

二、血小板的保存195

三、白细胞的保存196

四、骨髓的保存196

第三节 库存血液的检查196

第四节 血液的领发197

一、血站的血液领发制度197

二、医院内的血液领发制度198

第五节 血液的运送200

一、血液运输箱201

二、冰冻血浆和冷沉淀成分的运输202

三、血小板的装运203

第五篇 单采血液成分207

第十六章 单采血浆术207

第一节 概述207

一、单采血浆的医学理论依据207

二、开展单采血浆的现实意义208

三、单采血浆的限量和频度208

第二节 单采血浆术209

一、对采浆站的要求209

二、对单采血浆献血者的要求211

三、单采血浆的器材和抗凝剂211

四、单采血浆具体操作步骤212

五、注意事项214

第三节 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215

二、方法概况217

一、定义217

第一节 概述217

第十七章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217

第二节 治疗机理和临床适应证219

一、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219

二、治疗性血浆置换术220

第三节 置换剂和置换率221

一、置换剂221

二、置换率222

第四节 疗效222

第五节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223

第六篇 血浆蛋白制品的制备和临床应用226

第十八章 血浆蛋白的分离方法226

第一节 低温乙醇法226

一、制备要求226

二、对分离用具的处理227

三、白蛋白的分离与制备227

第二节 利凡诺分离法229

四、免疫球蛋白的分离与制备229

一、制备要求230

二、白蛋白注射液的制备230

第三节 利凡诺-低温乙醇法232

一、制备要求233

二、白蛋白注射液的制备233

三、免疫球蛋白的制备233

第四节 亲和层析法235

一、白蛋白的理化性质237

第一节 白蛋白237

第十九章 血浆蛋白制品的临床应用237

二、白蛋白的有关生理学和病理学238

三、白蛋白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238

四、应用白蛋白的适应证239

五、白蛋白的贮存240

六、白蛋白的输注240

七、输注白蛋白的不良反应240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241

一、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生物学性质241

二、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242

三、免疫球蛋白的贮存244

四、免疫球蛋白的输注244

五、输注免疫球蛋白的不良反应245

第三节 凝血因子制品245

第四节 其他血浆蛋白制品245

一、a2-巨球蛋白245

二、抗凝血酶Ⅲ246

第七篇 临床输血249

第二十章 全血及血细胞输血249

第一节 全血输血249

一、全血的种类249

二、全血的优点和适应证250

三、输注全血的缺点和禁忌证251

四、输血的剂量252

五、输血方法253

第二节 红细胞输血253

一、适应证254

二、禁忌证255

第三节 血小板输血256

一、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和疾病256

二、血小板输血的适应证257

三、输注方法258

四、效果评价261

五、不良反应262

一、中性粒细胞的生理与功能263

第四节 粒细胞输血263

二、粒细胞缺乏的疾病266

三、粒细胞输血的适应证266

四、输注方法与效果评价267

五、不良反应268

第二十一章 血浆及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输血271

第一节 血浆输血271

一、血浆的主要成分、功能和理化性质271

二、治疗用血浆的种类272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273

四、输注血浆的方法279

第二节 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输血280

一、凝血因子的生理、功能与疾病280

二、血液制品的应用283

三、甲型血友病的治疗287

四、乙型血友病的治疗291

五、其他凝血因子缺乏的治疗292

六、其他294

一、概述296

二、大量输血中保存血的选择296

第二十二章 其他输血296

第一节 大量输血296

三、大量输血可能发生的问题297

第二节 儿科输血304

一、概述304

二、新生儿输血306

三、儿童输血310

四、儿科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处理313

第三节 自身输血314

一、简史和定义314

二、优点315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316

四、方法318

五、自身输血的注意事项323

六、未被使用的自身血液的转让324

一、静脉内输血325

第一节 输血途径325

第二十三章 输血技术325

二、动脉内输血327

三、其他输血途径328

第二节 输血温度328

第三节 输血量和输血速度328

第四节 输血方法330

第二十四章 血浆代用品和静脉营养制剂332

一、种类334

第一节 血浆代用品334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338

三、不良反应340

第二节 静脉营养制剂344

一、种类344

二、适应证与配伍禁忌346

三、需要量347

四、输注方法349

五、不良反应351

第八篇 输血不良反应和疾病传播354

第二十五章 输血的不良反应354

第一节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354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354

二、荨麻诊和过敏反应358

第二节 溶血性输血反应361

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361

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366

第三节 其他输血不良反应367

一、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特有的不良反应367

二、非免疫性输血反应370

三、导物输入371

四、循环超负荷373

五、血栓性静脉炎373

六、输血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75

第二十六章 输血的疾病传播376

第一节 与输血有关的传染病376

一、输血后肝炎376

二、艾滋病378

三、巨细胞病毒感染380

四、疟疾381

五、梅毒382

第二节 细菌污染的输血败血症382

第一节 实行全面质量控制389

一、实行全面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意义389

第二十七章 总则389

第九篇 质量控制389

二、GMP的基本要求390

三、血站工作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390

第二节 保证质量的基本条件390

一、工作人员391

二、工作场所392

三、设备和设施392

第三节 质量控制机构及其职责394

一、质量控制机构394

二、质量控制科的职责394

第四节 规程和制度395

一、技术方法的操作细则395

二、质量控质规程396

三、规章制度397

二、工作区的微生物监测399

一、原材料监控399

第一节 质量监督399

第二十八章 血浆蛋白制品的质量控制399

三、蒸馏水和高压蒸汽消毒锅的监督400

四、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401

五、无菌分装的验证403

六、留样观察403

第二节 无菌试验与质量控制的关系403

一、无菌试验的重要性403

三、微生物污染来源的分析404

二、无菌试验阳性结果的分析404

第二十九章 血液成分的质量控制406

第一节 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406

一、对原料全血的质量控制406

二、制备方法的质量控制407

三、血液成分保存和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409

四、对设备的质量控制409

第二节 血液成分的质量控制410

一、对红细胞类血液成分的质量控制410

二、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控制413

四、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控制414

三、冷沉淀的质量控制414

第三节 输血前的质量控制415

第三十章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417

第一节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质原则417

第二节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方法418

一、离心机的质量控制418

二、冷藏设备的质量控制419

三、高压蒸汽消毒锅421

四、温度计422

五、其他仪器设备的监控422

第三十一章 试剂的质量控制424

第一节 试剂的保管和使用规则424

一、试剂的保管原则424

二、试剂的使用规则424

一、试剂的质量控制原则425

二、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425

第二节 试剂的质量控制规程425

第三节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426

第四节 水的质量控制426

二、几种常用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426

第五节 常用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427

一、试剂的质量控制原则427

第六节 硫酸铜的质量控制429

一、记录的重要性430

二、对书写记录的要求430

第一节 记录430

第三十二章 记录和统计430

三、几项主要记录及其内容431

第二节 统计433

一、统计工作的重要性433

二、对统计工作的要求433

三、血站和输血科(室)统计的基本内容433

第一节 实验室规则436

一、一般实验室规则436

第十篇 实验技术436

第三十三章 实验技术总则436

二、肝炎实验室规则437

第二节 溶液的配制438

一、配制溶液的一般基础438

二、溶液配制方法441

第三节 溶液浓度测定452

一、溶液渗透压的测定453

第四节 溶液pH值测定454

二、溶液电导率的测定454

第三十四章 血液的常规检验技术459

第一节 全血血红蛋白的测定459

一、硫酸铜溶液比重法459

二、酸化血红素目视比色法(沙利氏法)460

三、血红蛋白仪法462

第二节 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SGPT)测定463

一、快速测定法463

一、反相被动血凝试验467

第三节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测定467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70

三、固相放射免疫试验471

第四节 艾滋病毒抗体检测474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74

二、免疫酶法476

三、明胶颗粒凝集试验478

第五节 梅毒血清学检查478

一、不加热血清反应素(Unheated Serum Reagin,USR)测定法479

二、快速血浆反应素(Rapid Plasma Reagin,RPR)纸片试验480

三、螺旋体血凝集试验(TPHA)481

第三十五章 血液的其他检测技术483

第一节 红细胞压积测定483

一、文氏管法483

二、红细胞压积微量测定法484

第二节 凝血第Ⅷ因子活性测定487

一、一期法487

二、二期法487

第一节 ABO血型检定494

第三十六章 红细胞血型检定枝术494

第三节 酶试验495

第二节 Rh0(D)抗原的毛细管检定法495

一、酶试剂的配制496

二、木瓜酶试验497

第四节 抗球蛋白试验498

一、抗球蛋白血清的标准化498

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500

三、间接抗球蛋白试验500

第五节 LISS法(低离子强度试验)501

四、部分中和抗球蛋白试验501

第六节 白蛋白凝集试验502

第七节 吸收放散试验502

一、自身温抗体的吸收502

二、热放散法503

三、三氯乙烯-三氯甲烷放散法503

四、磷酸氯喹放散法503

第八节 唾液中ABH血型物质的测定504

五、乙醚放散法504

第九节 血清中IgG抗A、抗B的检测506

第十节 抗A1试剂血清的制备507

一、用B型血清制备抗A1血清507

二、从双花扁豆中提取抗A1凝集素509

第二十一节 试剂红细胞的冷冻保存510

一、试剂红细胞的甘油冰冻法保存510

二、试验红细胞的4℃保存法512

第十二节 用补体(C3/C4)包被红细胞513

第十三节 硫醇处理IgM包被的红细胞514

第三十七章 白细胞血型检定技术516

第一节 HLA分型技术516

一、使用外周血淋巴细胞516

二、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518

三、吸收放散试验519

四、从DR抗血清中吸收去除ABC抗体520

五、压积血小板的制备521

第二节 Gm、Km分型技术522

第三节 电泳技术525

一、C3分型525

二、Bf分型526

三、GLO分型527

四、PGM1和EsD分型528

五、EsD分型530

六、Hp分型531

七、Pi分型532

八、Tf分型533

九、Gc分型534

十、C4分型535

第十一篇 输血器具及电子计算机在输血方面的应用538

第三十八章 输血器具538

第一节 塑料输血器具538

一、塑料血袋538

二、塑料输血器542

一、玻璃血瓶546

第二节 通用输血器具546

二、血瓶橡胶塞548

三、输血乳胶管550

第三十九章 电子计算机在输血方面的应用553

第一节 血源管理553

一、献血管理553

二、血库管理556

三、用血管理和医院输血科(室)管理557

二、临床科技资料管理559

第二节 科技档案管理559

一、科技文献资料管理559

第三节 血液制品生产的管理560

附录565

(一) 成人血液正常值565

(二) 离心机的相对离心力换算566

(三) 成人体表面积列线图568

(四) 儿童体表面积列线图569

(五) 单采血浆术规程570

1992《输血技术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肖星甫主编 1992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  上(1994 PDF版)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 上
1994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运输类飞机飞行试验技术手册(1988 PDF版)
运输类飞机飞行试验技术手册
1988
汽车运输技术先进经验手册( PDF版)
汽车运输技术先进经验手册
上海:人民交通出版社上海分社
运输手册(1947 PDF版)
运输手册
1947 国防部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资料汇编( PDF版)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资料汇编
血  血·输血·献血(1980 PDF版)
血 血·输血·献血
1980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技术手册(1959 PDF版)
技术手册
1959 北京:科学出版社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手册(1994 PDF版)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手册
1994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输血技术学(1998 PDF版)
输血技术学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输血及输血反应(1988 PDF版)
输血及输血反应
1988 北京:华夏出版社
浆体与密封容器输送技术手册(1990 PDF版)
浆体与密封容器输送技术手册
1990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血浆单采术手册(1987 PDF版)
血浆单采术手册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输血技术手册(1992 PDF版)
输血技术手册
1992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输血新技术(1990 PDF版)
输血新技术
1990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  下(1995 PDF版)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 下
1995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