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通史简编》求取 ⇩

第一节 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1

1. 把握哲学历史发展的根据1

绪论1

2. 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3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5

1.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与认识论问题5

2. 在逻辑学和自然观上的特点7

3. 在考察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特点8

4. 形成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原因10

第三节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12

1. 古今中西之争制约着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12

2.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在近代的演变16

第一节 孔子的仁知统一学说21

1. 仁与忠怒之道21

第一篇 先秦21

第一章 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21

2. 认识论与伦理学的统一22

3. “敬鬼神而远之”与“畏天命”24

第二节 墨子及儒墨之争--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25

1. “兼爱”与功利主义25

2. “名实”之辩的开始27

3. “非命”与“天志”29

第三节 《老子》:“反者道之动”--辩证法否定原理的提出31

1. “天人”之辩上的“无为”31

2. “名实”之辩上的“无名”32

3. 首次提出辩证法的否定原理33

1. 《孙子兵法》的军事辩证法35

第四节 《孙子兵法》以及法家之初起35

2. 范蠡:法家的先驱37

第二章 百家争鸣的高潮40

第一节 《管子》:法家和黄老之学的合流40

1. 在“天人”、“名实”之辩上改造《老子》40

2. 以“道”作“法”的哲学基础41

第二节 儒法之争与孟子性善说43

1. 儒法之争与思孟学派43

2. “性善”说与先验主义44

3. “养浩然之气”与天人合一论46

4. 对“性”(本质)范畴的考察48

1. 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天道观51

第三节 庄子:“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51

2. 用自然原则反对人为53

3. “名实”之辩上的相对主义54

4. 艺术意境理论的萌芽57

第四节 名家“坚白”、“同异”之辩--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对立59

1. 惠施:“合同异”59

2. 公孙龙:“离坚白”61

第五节 后期墨家的名实观和自然观64

1. “以名举实”的认识论64

2. 科学的形式逻辑学说65

3. 自然观上的原子论和经验论倾向70

第一节 荀子对“天人”、“名实”之辩的总结--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74

1. “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74

第三章 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74

2. “明分使群”和“化性起伪”的人道观77

3. “制名以指实”与“制名”以“辨同异”80

4. “符验”、“辨合”和“解蔽”86

5. 关于“成人”(培养理想人格)的学说89

第二节 韩非:“不相容之事不两立”92

1. 法治思想与历史进化观念92

2. “缘道理以从事”和“因人情”94

3. “因参验而审言辞”97

第一节 董仲舒和《淮南子》--目的论“或使”说与机械论“或使”说的对立121

1. 西汉儒道之争的哲学理论表现121

第四章 独尊儒术与对儒家神学的批判121

第二篇 秦汉至清代(鸦片战争前)121

2. 董仲舒:神学目的论的“或使”说122

3. 《淮南子》:机械论“或使”说125

4. 两种“或使”说的形神之辩上的对立127

第二节 王充:唯物主义的“莫为”说反对“或使”说130

1. “莫为”说的天道观130

2. 必然与偶然的区分和“命”与“性”的对立132

3. “精神依倚形体”与“知物由学”135

第五章 玄学与儒、道、释的鼎立140

第一节 王弼的“贵无”说和裴頠的《崇有论》140

1. “以无为本”和“体用不二”140

2. “寻言观意”和“得意忘言”142

3. 裴頠的《崇有论》143

1. 有无统一与“独化而相因”148

第三节 《庄子注》:“有而无之”--“独化”说反对形而上学的本体论148

2. 仁义出于人性与“所遇为命”151

3. 形神统一与“因彼立言”153

第四节 葛洪的道教哲学和僧肇的玄学化佛学155

1. 葛洪的《抱朴子》155

2. 僧肇的《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157

第五节 范缜对“形神”之辩的总结--唯物主义质用统一原理的运用160

1. 以“质用”统一论证“形质神用”160

2. 《神灭论》的“穷理”逻辑162

第六章 儒、道、释合流的趋势169

第一节 天台宗:“三谛圆融”和“无情有性”169

第二节 法相宗论“一切唯识”和华严宗论“法界缘起”--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169

1. 玄奘的“法相唯识”的学说169

2. 法藏关于“理、事”的学说172

第三节 禅宗:佛学儒学化的完成175

1. “自心是佛”与“顿悟成佛”175

2. 用相对主义的“对法”反对烦琐哲学177

3. “传法”的方式与世界观教育178

第五节 柳宗元、刘禹锡:“天人不相预”与“天人交相胜”--对“力命”之争的唯物主义的总结183

1. 以气一元论回答“有无(动静)”之辩183

2. 对魏晋以来的“力命”之争的批判总结185

3. 柳宗元重“势”的历史观188

4. 柳宗元的“成人”说189

第七章 理学盛行和对理学的批判197

第二节 张载对“有无(动静)”之辩的总结--以气一元论阐发对立统一原理197

1. 总结“有无(动静)”之辩197

2. 开启“理气(道器)”之辩200

3. “知礼成性,变化气质”201

1. “理在气先”与“理一分殊”204

第三节 朱熹的理一元论体系204

2. “性”、“命”说与“复性”说207

3. “知先行后”与“格物致知”209

第四节 与程朱理学对立的“荆公新学”和“事功之学”211

1. 王安石的“荆公新学”211

2. 陈亮、叶适的“事功之学”213

第五节 王守仁的心一元论体系217

1. “心外无理”与“知行合一”217

2. “理一”展开为过程的思辨方法和培养德性的方法220

第一节 王夫之对“理气(道器)”、“心物(知行)”之辩的总结--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相统一的气一元论体系229

1. 总结“理气(道器)”之辩229

第八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阶段229

2. 总结“心物(知行)”之辩232

3. “言、象、意、道”的统一235

4. “理势合一”的历史观240

5. “性日生而日成”与“成人之道”241

第二节 黄宗羲的启蒙思想与历史主义的方法246

1. 《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246

2. 历史主义的方法和“豪杰”之士的造就247

第三节 顾炎武的“修己治人之实学”252

1. “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的统一252

2. 科学的治学方法253

第四节 颜元论“习行”和戴震论“知”256

1. 颜元论“习行”256

2. 戴震论“知”258

第九章 中国近代哲学的前驱280

第一节 龚自珍:“众人之宰,自名曰我”--近代人文主义的开端280

1. 从哲学的高度推崇“自我”280

第三篇 近代(1840-1949)280

2. 历史变易观和要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281

第二节 魏源:“我有乘于物”和“及之而后知”--“心物(知行)”之辩在近代的开端286

1.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286

2. 在“心物(知行)”之辩上的近代命题287

2. 在“心物(知行)”之辩上的近代命题287

1. “变者天道也”和“以元为体”293

第一节 康有为:历史进化论的提出293

第十章 哲学革命的进化论阶段293

1. “变者天道也”和“以元为体”293

第一节 康有为:历史进化论的提出293

第十章 哲学革命的进化论阶段293

2. “三世”说和大同理想295

3. 先验主义的方法论及其近代意义297

第二节 谭嗣同:“冲决网罗”之仁学300

1. 唯名论观点和“以太”说300

2. 进化思想和唯意志论倾向301

第三节 严复的“天演之学”与经验论304

1. 把进化论作为世界观的“天演哲学”304

2. 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307

3. 关于人的自由和功利主义伦理学310

第四节 梁启超论“我”之自由和“群”之进化313

1. “新民”说的“除心奴”和“道德革命”313

2. “新史学”的历史进化论和方法论316

第五节 章太炎:“竞争生智慧,革命开民智”--社会实践观点的萌芽321

1. 包含革命观念的进化论321

2. 强调革命行动的认识论和重视演绎的逻辑思想323

3. 反功利主义和突出意志的伦理思想325

第六节 王国维:哲学学说的“可爱”与“可信”328

1. 对传统哲学范畴的分析和科学的治学方法328

2. 美学上的“境界”说329

第七节 孙中山的进化理论与知行学说332

1. “突驾”说的进化论332

2. “知难行易”学说335

3. 大同思想与“替众人服务”的人生观336

1. 李大钊和陈独秀进化论342

第一节 李大钊、陈独秀: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342

第十一章 哲学革命进入唯物辩证法阶段342

2. 李大钊和陈独秀向唯物史观转变346

3.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统一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349

第二节 胡适的“实验主义”和梁漱溟的直觉主义352

1. 胡适的实用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352

2. 梁漱溟的唯意志论和直觉主义356

第三节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及瞿秋白的历史决定论360

1. 玄学派的唯意志论和科学派的实证论360

2. 瞿秋白对论战的总结及其理论局限性363

第四节 鲁迅论国民性及其美学思想366

1. 论“国民性”和自由人格366

2.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369

1. 李达对唯物辩证法的发挥375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专业哲学家的贡献375

第一节 李达、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初步375

2. 艾思奇对唯物辩证法的发挥377

第二节 熊十力:“新唯识论”380

1. “翕群成变”380

2. “性修不二”381

第三节 朱光潜:美学上的表现说385

1. 对审美经验的分析385

2. 用表现说解释艺术意境386

第四节 金岳霖:“以经验之所得还治经验”--在实在论基础上的感性与理性、事与理的统一390

1. “所与是客观的呈现”390

2. 概念对所与的双重作用392

3. 知识经验的必要条件:逻辑与归纳原则394

4. “居式由能,莫不为道”396

第五节 冯友兰:“新理学”399

1. “最哲学的形上学”399

2. 人生境界说402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思想的批判研究405

1. 对唯心主义哲学史观的批判405

2. 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开拓性研究407

第七节 毛泽东: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历史观与认识论中的“心物”之辩的总结409

1. “古今中西”之争的历史总结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观点409

2. 关于认识运动秩序的理论412

3.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417

4. 由人民民主专政到达大同之路420

5. 革命的功利主义和群众观点421

1991《中国哲学通史简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冯契著;陈卫平缩编 1991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哲学史简编(1973 PDF版)
中国哲学史简编
1973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简史( PDF版)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史简编(1973 PDF版)
中国哲学史简编
1973
简明中国哲学史(1973 PDF版)
简明中国哲学史
1973
中国哲学简史(1974 PDF版)
中国哲学简史
1974
西文哲学通史简编(1987 PDF版)
西文哲学通史简编
1987
中国通史简编  中(1949 PDF版)
中国通史简编 中
1949
中国通史简编  中( PDF版)
中国通史简编 中
新华书店
中国文学通史简编  下(1992 PDF版)
中国文学通史简编 下
1992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中国通史简编(1950 PDF版)
中国通史简编
1950 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
简明中国哲学史(1973 PDF版)
简明中国哲学史
1973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简明中国哲学史(1973 PDF版)
简明中国哲学史
1973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简史(1985 PDF版)
中国哲学简史
1985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简史  上(1963 PDF版)
中国哲学简史 上
1963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简编(1978 PDF版)
中国哲学史简编
1978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