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艺术 科学方法导论》
作者 | 张巨青主编;汪馥郁等编写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77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600169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988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科学研究富有艺术性1
——科学与方法1
一 什么是科学?1
科学的一般特征(1) 描述事实的经验知识(7) 解释事实的理论知识13
二 什么是科学方法?17
科学方法的实质(17) 经验认识的方法(20) 理论思维的方法23
第二章 科学研究的程序29
——从问题到答案29
一 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30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起点(30) 问题的实质(33) 问题的类型34
二 解题的模式38
分析问题(39) 探索答案(40) 检查结果42
第三章 科学发现的条件44
——探索与机遇44
一 发现与探索44
什么是科学发现?(44) 探索的智力因素(50) 探索的知识因素52
探索的个性因素(55) 探索的团体因素57
二 发现与机遇59
灵感的机遇(59) 意外事实的机遇63
——概括与猜想66
第四章 洞察自然法则的阶梯66
一 概括:探索经验定律的方法72
何谓概括?(72) 全称性概括(73) 统计性概括77
二 猜想:探索理论原理的方法81
何谓猜想?(81) 科学猜想与非科学猜想的区别(85) 常规性猜想与非常规性猜想86
第五章 打开思路的钥匙89
——类比与转换89
一 类比:从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89
何谓类比?(89) 类比的各种方式(93) 类比的有效条件(99) 类比的应用101
二 转换:构建新理论系统的一种方式109
何谓转换?(109) 转换的模式(111) 转换的有效条件(116) 转换的应用119
——溯因与预见126
第六章 揭露事变链条的技巧126
一 溯因:对已知事实的科学解释127
解释事实的模式(127) 科学解释的多元性(130) 科学解释的多层次性135
二 预见:对未知事实的科学推测137
推测事实的模式(137) 科学预见的相对性(140) 定性预见和定量预见142
第七章 客体信息的系统处理147
——分析与综合147
一 分析:认识从整体深化到局部148
何谓分析?(148) 分析的有效条件(149) 分析的多种方式152
二 综合:认识从局部上升到整体154
何谓综合?(154) 综合的有效条件(156) 综合的多种方式158
——假说演绎法165
第八章 检验理论的步骤165
一 演绎出事实的陈述168
理论检验的特征(168) 从理论推断事实的技巧(171) 预测未知事实的重要性173
二 验证被推断的事实陈述174
对事实陈述的直接验证(174) 对事实陈述的间接验证(175) 验证推断的复杂性176
第九章 理论辩护的方式179
——归纳确证与排除“反常”179
一 理论确证的辩护180
何谓确证?(180) 各类证据的价值(181) 扩大证据的数量185
提高证据的质量(187) 确证辩护的其他方式190
二 排除“反常”的辩护192
何谓“反常”?(192) 查核事实(193) 修改辅助性假说(194) 驳斥“判决性实验”195
第十章 完善已有研究成果的途径198
——理论的应用与修改198
一 理论的应用198
扩大理论的应用范围(199) 提高理论应用的精确性200
二 理论的修改205
调整理论的辅助内容(206) 调整理论的表述形式(211) 修改理论的有效条件213
第十一章 追求真理永无止境215
——科学革命与学科创新215
一 科学理论的革命216
什么是科学革命?(216) 科学革命的动因与进程(217) 接受新理论的有效条件221
二 新学科的创建223
什么是学科创新?(223) 学科创新的动因与进程(224) 创新学科的类型226
第十二章 经验认识方法的演进231
一 观察方法的进步231
经验认识方法的概述(231) 直接观察(235) 间接观察238
二 实验方法的进步240
实验的一般特征(240) 直接实验(244) 模拟实验(246) 理想实验248
第十三章 理论思维方法的演进253
一 古代科学发展的理论思维方法253
古代科学对统一性的追求(253) 直观的归纳—演绎法255
二 近代科学发展的理论思维方法258
近代科学对统一性的追求(258) 抽象的归纳—演绎法263
三 现代科学发展的理论思维方法268
现代科学对统一性的追求(268) 辩证的归纳—演绎法275
第十四章 自然科学史概要286
一 古代及中世纪的科学286
中国古代科学(287) 古代巴比伦、埃及和印度的科学(293)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理论(293) 古希腊的地心说与日心说(298) 阿基米德的科学理论(301) 中世纪的科学302
二 16——18世纪的科学304
哥白尼的日心说(305) 从布鲁诺到开普勒(306) 伽利略的理论(310) 笛卡儿的学说(313) 牛顿的理论(315) 光学、热学、电学(317) 氧化学说(323) 进化观念的萌芽326
三 19世纪的科学330
热力学理论(331) 地质学中的灾变论和渐变论(333) 物种进化论的确立(334) 细胞学说的提出(340) 19世纪化学三大发现341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344) 电磁学理论346
四 20世纪的科学350
向原子深处探索(351) 量子力学的创建(355) 相对论革命360
20世纪的天文学(364) 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368)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371
1988《科学研究的艺术 科学方法导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巨青主编;汪馥郁等编写 1988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 1986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科学技术研究方法论
- 1993年10月第1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
- 1999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医学科学研究方法
- 1995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 科学研究的艺术
- 1979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科学方法论研究
- 1983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 科学研究的方法
- 1983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科学技术研究方法
- 1988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科学研究方法学
- 1987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科学研究方法论
- 198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 198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自然辩证法新编
- 1997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 1995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 1982 北京: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