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 | 刘仲良,谭双泉编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99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381863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852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中国新型人权运动的伟大开端1
第一节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发展演变1
一 资本主义萌芽情况下启蒙思想家的孱弱的人权呼声1
二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人权思想5
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人权理论与实践9
四 初期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人权思想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最猛烈冲击16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权思想的形成21
一 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21
二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人权观的转变26
三 中国共产党解决人权问题的政治纲领37
四 劳动立法运动和工人阶级自觉为人权而斗争的第一次高潮41
第三节 打倒列强、除军阀、争人权47
一 国共合作,三民主义人权观的新发展47
二 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右翼人权思潮的批判53
三 中国人权运动史上空前广泛的新高潮60
第二章 中共探索全面解决人权问题的新道路69
第一节 武装起义与人权69
一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人权状况69
二 中间派的人权理论与实践78
三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人权斗争86
四 中共领导武装起义争人权92
五 中共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主义的斗争101
六 中共在长征过程中为少数民族争人权的斗争105
第二节 土地革命与人权111
一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下的土地占有与农民人权状况111
二 中共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理论与实践115
三 土地改革后农村根据地人权状况的巨大变化120
第三节 红色政权与人权127
一 红色政权的创建127
二 革命根据地的人权建设及特点131
第三章“为人权自由而战”,为民族生存而战14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全民族抗战而斗争144
一 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权的残暴践踏144
二 中共关于全面抗战、全民抗战,争取民族生存和独立的政策和纲领161
三 中共对汉奸亲日派人权观的批判169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的人权建设178
一 “三三制”的政权政策与民主建政178
二 各抗日根据地的人权保障制度184
三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人及中共报刊对人权问题的阐发19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联合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斗200
一 国民党顽固派坚持一党专政的法西斯统治,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200
二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学说和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204
三 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法西斯主义人权观的批判208
一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权运动面临的新形势219
第一节 战后初期关系中国人权运动前途与命运的一场大论战219
第四章 中国人权运动的第一次伟大飞跃——新中国的诞生219
二 中国共产党争人权的三大口号与“和平建国”纲领222
三 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反人权的卖国、独裁、内战政治的批判斗争231
四 中国共产党帮助各民主党派脱离资产阶级人权运动的轨道,共同合作筹建新政协、新中国238
第二节 打倒摧残人权的蒋介石241
一 国民党对人权的摧残241
二 开展武装斗争,打倒摧残人权的蒋介石245
三 中共领导国统区人民争人权,开辟第二条战线247
四 解放区的人权建设254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权运动的第一次飞跃258
一 对美国白皮书的帝国主义人权观的批判258
二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262
三 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权运动的第一次飞跃266
一 建国初期的人权状况272
第一节 建国初期人权事业的崭新开拓272
第五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阶段272
二 彻底废除买办封建的剥削制度——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土地改革275
三 坚决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民主权利——镇反、“三反”、“五反”279
四 抗美援朝,反对帝国主义践踏人权283
五 西藏人权状况的根本改观——和平解放、民主改革与平定叛乱289
六 少数民族的人权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普遍建立294
第二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中国人权的新飞跃298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享有者298
二 人权发展物质基础的初步改善——“一五”计划超额完成303
三 中国人权建设的历史丰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08
第三节 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活动312
一 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维护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自决权312
二 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斗争317
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人权320
一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与人权思考326
第六章人权建设的曲折发展326
第一节 “三面红旗”与人权思想326
二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人权建设的失误332
第二节 庐山会议与人权345
第三节 “八字方针”的贯彻和人权状况的改观352
一 初步调整与人权改善352
二 七千人大会与人权进步360
三 全面调整与人权状况的改观364
四 “前十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367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与人权误区370
一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林彪、江青一伙践踏人权的累累罪恶370
二 周恩来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人民群*众为抵制林彪、江青倒行逆施,维护人权的斗争378
三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的进展,外交新局面的开拓,为人权建设走出误区创造了重要条件388
一 人权理论领域的拨乱反正393
第一节 人权理论的新发展393
第七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权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393
二 中共十二大与人权理论新发展397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人权399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人权402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人权进步404
一 经济体制改革与人权改善404
二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与人权进步412
三 对外开放与人权进展416
四 民主法制建设与人权进步418
第三节 人权立法与人权保护的巨大成就422
一 人权立法422
二 特殊主体的人权保护429
三 社会救济中的人权保护441
四 司法活动中的人权保护442
一 “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基础445
第八章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人权思想445
第一节 毛泽东的人权思想445
二 “解放个性”,发展自由,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重要特征449
三 争取广大人民的“同等人权”和民族的自决、发展权,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核心453
四 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拓展458
第二节 邓小平的人权思想461
一 邓小平人权思想体系的形成条件461
二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人权的理论465
三 邓小平关于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人权的思想475
第三节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人权理论的继续发展483
一 人权普遍性原则必须与各国具体情况相结合483
二 生存权是中国的首要人权485
三 发展是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487
四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中国人民的民主政治权利494
后记499
1998《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仲良,谭双泉编著 199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共产党的法制理论与实践
- 1997 沈阳:白山出版社
-
- 信息技术产业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
- 长沙:湖南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
- 1992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理论与实践研究文集
- 1995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 1993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 财会理论与实践研究
- 1998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1999 北京:海潮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理论与实践
- 1997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人权的理论与实践
- 1991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人权:从世界到中国 当代中国人权的理论与实践
- 1999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党章研究
- 199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党建研究与实践
- 1991 青岛:青岛出版社
-
- 人权的理论与实践
- 1995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