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基础 上》求取 ⇩

前言1

第一章 文学的特征1

第一节 文学形象1

一 用形象反映生活是文学的根本特征1

二 形象的涵义与特点5

第二节 文学典型10

一 典型的涵义10

二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15

三 典型化的原则与方法18

第三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22

一 语言是文学塑造形象的手段22

二 语言艺术的特征24

第二章 文学和生活29

第一节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29

一 文学艺术的起源29

二 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34

三 文学的“源”与“流”38

一 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41

第二节 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41

二 文学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44

第三节 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47

一 文学内容的发展47

二 文学形式的发展49

第三章 文学的本质和作用53

第一节 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53

一 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53

二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61

三 文学与哲学、道德、宗教的关系67

第二节 文学的阶级性、党性70

一 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70

二 文学的党性83

第三节 文学的人民性88

一 人民性的涵义88

二 人民性在作品中的表现93

三 人民性的意义96

第四节 文学的社会作用97

一 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97

二 文学的审美作用101

第一节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一般原理106

一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基本概念106

第四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106

二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11

第二节 文学作品内容诸要素116

一 文学作品的题材116

二 文学作品的主题121

三 文学作品的情节125

一 文学作品的语言134

第三节 文学作品形式诸要素134

二 文学作品的结构143

三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149

第五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163

第一节 诗歌164

一 诗歌的特征164

二 诗歌的分类167

第二节 小说169

一 小说的特征169

二 小说的分类171

第三节 戏剧文学173

一 戏剧艺术的特征173

二 戏剧文学的分类177

第四节 散文181

一 散文的特征181

二 散文的分类183

第五节 电影文学187

一 电影艺术的特征187

二 电影文学的基本要求191

第六节 说唱文学195

一 说唱文学的特征195

二 说唱文学的分类196

第六章 文学的创作过程205

第一节 创作的准备206

一 扎实的生活基础206

二 进步的世界观208

三 相当的艺术素养、艺术技巧213

一 素材积累216

第二节 创作过程的三个步骤216

二 作品构思223

三 艺术表现229

第三节 创作过程中的形象思维231

一 形象思维的特征231

二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238

第七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245

第一节 现实主义245

一 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45

二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247

第二节 浪漫主义252

一 浪漫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52

二 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2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的创作方法255

一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形成及其特征255

二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260

第四节 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关系267

一 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指导意义267

二 创作方法的相对独立性273

第八章 文学的风格和流派277

第一节 文学的风格277

一 风格的涵义和重要性277

二 风格的形成282

三 风格的表现289

四 风格的多样性与同一性293

第二节 文学的流派296

一 流派的形成296

二 流派的意义300

第九章 文学的民族特点304

第一节 文学民族特点的意义304

一 民族特点的涵义304

二 民族特点的重要性305

第二节 构成文学民族特点的内容要素308

一 民族性格、形象画面308

二 民族题材313

第三节 构成文学民族特点的形式要素319

一 民族语言319

二 体裁和艺术技巧322

第四节 文学民族特点形成和发展的条件325

一 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学传统325

二 各民族文学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329

第十章 文学遗产的继承与革新339

第一节 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339

一 新旧文学的继承关系339

二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继承性345

一 根据“两种民族文化”学说,对文学遗产加以清理和鉴别351

第二节 继承文学遗产的原则351

二 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剔除糟粕,吸取精华355

三 运用唯物史观,考察文学遗产的历史意义361

第三节 批判继承文学遗产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条件365

一 “推陈出新”是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366

二 “推陈出新”的具体要求370

第十一章 文学欣赏377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性质与意义377

一 文学欣赏的性质377

二 文学欣赏的意义384

一 文学欣赏过程中的两个阶段386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特点386

二 文学欣赏的阶级性和个人差异389

第三节 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关系396

一 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的关系396

二 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398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402

一 文学批评的性质402

第十二章 文学批评402

二 文学批评的任务405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408

一 从艺术整体上评论作品408

二 评价作品思想性的标准411

三 评价作品艺术性的标准416

第三节 正确开展文学批评421

一 从实际出发,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作具体的分析421

二 开展“百家争鸣”,繁荣文学创作423

后记426

1981《文学理论基础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编写组编著 198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电工理论基础  上(1990 PDF版)
电工理论基础 上
199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理论基础上册( PDF版)
文学理论基础上册
文学理论基础知识(1982 PDF版)
文学理论基础知识
1982
法学基础理论  上( PDF版)
法学基础理论 上
北京商学院函授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上(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上
北京中医学院
文艺理论基础上  (初稿)(1959 PDF版)
文艺理论基础上 (初稿)
1959
算术基础理论  上( PDF版)
算术基础理论 上
电信理论基础  上( PDF版)
电信理论基础 上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文学基础理论(1991 PDF版)
文学基础理论
1991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文学理论基础  下(1982 PDF版)
文学理论基础 下
1982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文艺学基础理论(1988.12 PDF版)
文艺学基础理论
1988.12 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基础教程(1989 PDF版)
文学理论基础教程
1989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基础读本(1988 PDF版)
文学理论基础读本
1988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电路理论基础  上(1985 PDF版)
电路理论基础 上
198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治学基础理论  上(1985 PDF版)
政治学基础理论 上
1985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