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
作者 | 樊浩著 编者 |
---|---|
出版 |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64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400748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445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 中国文化与中国伦理精神1
一 文化的认同3
二 伦理 伦理史 伦理精神20
三 中国伦理精神的特质32
四 中国伦理精神建构的历史过程49
上篇 先秦--中国伦理精神的孕育与展开62
第一章 中国伦理精神的孕育与发端62
一 古神话中的伦理精神倾向62
二 《周易》的伦理精神体系与伦理哲学模式68
三 伦理精神的发端71
第二章 儒家的伦理政治精神74
一 孔子的“礼”与“仁”:儒家伦理精神之母胎76
二 孟子的“仁”与“义”:主观伦理精神之扩充104
三 荀子的“礼”与“教”:客观伦理精神之确立127
第三章 道家的人生智慧140
一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141
二 庄子的逍遥与超脱155
三 道家伦理精神:道心168
第四章 墨家的社会伦理精神173
一 兼爱精神175
二 义利精神180
三 墨家伦理精神184
第五章 法家的政治伦理精神187
一 管仲学派的礼法并举188
二 韩非的非道德主义192
三 法家伦理精神196
第一章 两汉德性--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与抽象性统一204
中篇 汉唐--中国伦理精神的抽象性发展204
一 “大学之道”、“中庸境界”与儒家德性之确立205
二 中国封建伦理精神之确立--董仲舒的“三纲五常”234
三 王充的性命论与大一统伦理精神的内在否定性251
第二章 魏晋道心262
一 魏晋风度与玄学伦理262
二“名教”与“自然”267
三 人生态度273
四 玄学伦理与民族精神结构280
第三章 隋唐佛性285
一 人生哲学与超人生哲学287
二 佛之伦理本性293
三 修行论299
第四章 道统说、复性论与向宋明理学的过渡306
一 韩愈的道统说306
二 李翱的复性论310
第一章 理学之开端--周郭颐的圣人精神319
下篇 宋明理学--中国伦理精神的辩证综合319
一 为圣之本--诚320
二 为圣之道--仁、义、中、正322
三 为圣之功--虚静无欲324
第二章 程朱道学326
一 二程的天理人欲326
二 朱熹的官方哲学339
第三章 陆王心学358
一 陆九渊的“良心”358
二 王守仁的良知366
第四章 王夫之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性总结379
一 “性日生”论380
二 理欲观385
三 “成人之道”387
第五章 戴震对理学的批判与传统伦理精神的自我否定391
一 “血气心知”的人性论391
二 达情遂欲的理欲观396
三 “必然”与“自然”相统一的精神格局400
第六章 《四书》模式与理学模式404
结论 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突破与现代转化410
一 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形态与内存矛盾410
二 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理论系统与建构原理418
三 近代资产阶级对传统伦理的突破429
四 中国当代伦理的现状432
五 中国伦理精神的重建434
六 传统的评估与道德现代化的思路457
后记463
1992《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樊浩著 1992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人的精神
- 1997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
- 华侨历史精神
- 1977
-
- 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生长
- 1995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1997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
- 1997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历史精神
- 1976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 原始社会的精神历史构架
- 1993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伦理学史
- 1926 商务印书馆
-
- 中国伦理学史
- 1928 商务印书馆
-
-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 1987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 中国伦理学史
- 198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自由的历史建构
-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