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求取 ⇩

绪言1

第一章 医药卫生的起源1

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1

第一节 早期的医药卫生1

一、保卫生存的斗争1

二、医药卫生的起源3

第二节 几种不同观点与主张5

一、原始人的寿命5

二、医药的来源6

第二章 医药卫生经验的积累8

夏~春秋(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8

第一节 医药知识的发展9

一、酿酒和汤液的发明9

二、对疾病与病因的认识10

三、药物知识的扩大11

第二节 医巫斗争与扁鹊的贡献12

一、医巫斗争12

二、扁鹊的贡献13

第三节 卫生保健和医事制度15

一、商周的卫生保健15

二、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16

第三章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17

战国~三国(公元前475年~公元265年)17

第一节 医学理论基础的建立17

一、《内经》的整体观念18

二、《内经》的预防思想20

三、脏腑经络学说21

四、阴阳五行学说22

第二节 药物学的第一次总结24

一、《神农本草经》的基本内容24

二、《神农本草经》的价值和影响25

第三节 辨证施治原则的确立25

一、《伤寒杂病论》的成书26

二、辨证施治的医疗原则27

三、对方剂学的贡献28

第四节 临证医家的业绩29

一、始创医案的淳于意29

二、涪翁和他的弟子30

三、著名的外科家华佗31

第四章 医药学术的迅速成长33

晋~唐五代(公元265年~960年)33

第一节 脉诊和对病因的探索34

一、脉学的系统化34

二、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36

第二节 药物学与制药学的成就37

一、药物学的发展37

二、炼丹术和制药化学38

三、药物的加工炮制40

第三节 临证医学的显著进展41

一、医学各科的专科化41

二、分科发展的成就43

三、代表性的综合性著作47

第四节 唐代的医学教育50

第五节 中外医药交流51

第五章 医学的整理提高与学术争鸣56

宋~元(公元960年~1368年)56

第一节 医药事业的管理和改革57

一、校正刊行医书57

二、设立官办药局58

三、发展医学教育58

第二节 药物与方剂学的发展59

一、药物学的成就59

二、方书的编著60

第三节 医学各科的进步62

一、病因学和诊断学的发展62

二、临证经验的总结和提高63

三、解剖学与法医学专著66

第四节 运气学说之争68

第五节 金元学派的出现与争鸣69

一、寒凉派:刘完素69

二、攻下派:张从正70

三、补土派:李杲71

四、滋阴派:朱震亨73

第六节 中外医药交流74

第六章 医学发展的新趋势77

明~清·鸦片战争(公元1368年~1840年)77

第一节 药物学的重大贡献78

一、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78

二、《本草纲目》后的药物学80

第二节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81

一、吴有性的“戾气说”82

二、温病学说的建立83

三、免疫法的先驱:人痘接种84

第三节 医学各科的新成就85

一、外科的发展86

二、其他各科的成就87

三、针灸学与民间疗法89

四、王清任及其《医林改错》90

第四节 医籍整理与医学著述91

一、古典著作的整理91

二、全书、类书、丛书92

三、医案、医话和入门书93

第五节 中外医药交流94

第七章 医学发展的两种方向97

鸦片战争~全国解放前(公元1840年~1949年)97

第一节 西方医学的传入98

一、设立教会医院98

二、开办西医教育99

第二节 中医学的发展101

一、文献整理与临证研究著述101

二、中西汇通派的产生103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进步卫生措施104

第四节 解放前的医药卫生105

一、疾病流行与防治措施106

二、对中医的打击108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109

一、毛泽东同志对卫生工作的论述109

二、解放区卫生工作的成就110

第八章 新中国的卫生事业成就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公元1949年~现在)113

第一节 国家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事业建设114

一、卫生工作方针114

二、卫生事业建设115

第二节 疾病防治工作116

一、消灭和控制危害严重的疾病117

二、积极贯彻预防为主119

第三节 中医事业瞩目世界121

一、中医工作122

二、中西医结合工作124

三、针灸学126

第四节 医学教育事业128

第五节 医药生产的发展129

第九章 中医学的发展历程132

(结语)132

第一节 历史成就132

第二节 发展障碍134

第三节 历史规律136

一、中医学发展阶段与特点136

二、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决定中医学的发展137

三、哲学思想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138

四、中医学发展的继承性与相关性138

五、各民族经验交流是促进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条件139

第四节 发展趋势140

附录:中西医学史发展对照表143

1984《中国医学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姒元翼主编 198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医学史略(1986 PDF版)
中国医学史略
1986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中国医学史(1984 PDF版)
中国医学史
1984
中国医学史(1978年06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医学史
1978年06月第1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史略(1983 PDF版)
中国医学史略
1983 企业书局
中国医学史  下(1974 PDF版)
中国医学史 下
1974 华冈出版部
中国医学史略(1999 PDF版)
中国医学史略
1999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史(1984 PDF版)
中国医学史
1984 国立编译馆
中国医学史  上(1974 PDF版)
中国医学史 上
1974 华冈出版部
中国医学史(1981 PDF版)
中国医学史
1981 台湾商务印书馆
中国医学史(1991 PDF版)
中国医学史
199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医学史(1997 PDF版)
中国医学史
1997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史(1976 PDF版)
中国医学史
1976 黑龙江中医学院
中国医学史(1987 PDF版)
中国医学史
1987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中国医学史(1978 PDF版)
中国医学史
197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简史(1983 PDF版)
中国医学简史
1983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