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求取 ⇩

第一章航摄象片的基本数学关系1

§1—1 常用的坐标系统1

〔一〕象平面坐标系1

〔二〕象空间坐标系1

〔三〕摄影测量坐标系2

〔四〕大地坐标系2

§1—2 航摄象片的内、外方位元素3

〔一〕内方位元素3

〔二)外方位元素3

§1—3 象点坐标中的系统误差及其改正6

〔一〕航摄象片的变形7

〔二〕航摄仪物镜的畸变差10

〔三〕大气折光差12

〔四〕地球曲率的影响15

§1—4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旋转变换18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旋转变换的基本关系18

〔二〕方向余弦之间的基本关系20

〔三〕构成旋转矩阵的几种方法21

〔四〕空间直角坐标系旋转变换的一次项近似关系式33

〔五〕大地坐标系与地面辅助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变换37

§1—5 共线条件38

〔一〕共线条件方程的一般形式38

〔二〕共线条件方程的线性化42

§1—6 空间后方交会50

〔一〕基本原理50

〔二〕空间后方交会的计算过程51

〔三〕空间后方交会的精度估算54

第二章 立体象对的基本数学关系61

§2—1利用立体象对确定地面点空间坐标的基本公式——前方交会公式63

〔一〕前方交会公式的一般形式63

〔二〕利用一对水平象片确定地面点空间坐标的公式65

〔三〕利用标准式象对确定地面点空间坐标的公式65

§2—2 象对的相对方位元素和绝对方位元素67

〔一〕象对的相对方位元素68

〔二〕象对(模型)的绝对方位元素70

§2—3 相对方位元素的计算71

〔一〕共面条件71

〔二〕连续象对系统相对方位元素的计算74

〔三〕单独象对系统相对方位元素的计算81

§2—4 立体模型的绝对定向(大地定向)——空间相似变换85

〔一〕基本原理85

〔二〕以重心作为摄测坐标系原点的特殊性92

〔三〕立体模型绝对定向的计算过程94

§2—5 建立双模型的基本理论96

〔一〕模型连接条件的基本形式96

〔二〕建立双模型的基本原理101

〔三〕带连接条件时,连续系统相对方位元素的计算104

§2—6 空间双点后方交会105

〔一〕误差方程式的建立105

〔一〕外方位角元素各系统间的关系107

§2—7 各角元素系统之间的关系107

〔三〕计算过程107

〔二〕点位与点数107

〔二〕外方位角元素与相对方位元素间的关系109

〔三〕地面辅助坐标系绕竖轴旋转后,外方位角元素的换算关系111

第三章 单航线解析空中三角测量115

§3—1连续象对单航线法115

〔一〕基本思想115

〔二〕航线网(航线模型)的建立115

〔三〕航线网的绝对定向(大地定向)121

〔四〕近似正形改正公式及其他127

〔五〕计算测图工序中所需的某些元素131

§3—2 其他单航线法介绍133

〔一〕独立模型单航线法133

〔二〕双模型单航线法139

〔三〕虚拟象片单航线法140

§3—3 系统误差在航线网中的累积141

〔一〕上下视差误差对相对方位元素的影响141

〔二〕外方位元素误差对单模型坐标的影响144

〔三〕相对方位元素的系统误差在航线模型中的累积影响147

〔四〕航线模型的系统变形154

第四章 航线法区域网平差162

§4—1区域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162

§4—2 航线法区域网平差基本方案163

〔一〕基本思想163

〔二〕误差方程式的原始形式163

〔三〕原始误差方程式的改化原理及方法164

〔四〕简化法方程的组成及其结构169

〔五〕系统变形改正中,地形起伏影响的考虑176

〔六〕航线飞行不正规时,建立等效误差方程及简化法方程的特点177

§4—3 航线法区域网平差的计算过程177

〔一〕区域网概算178

〔二〕区域网平差计算179

§4—4 考虑已知控制点误差的航线法区域网平差方案179

〔二〕各类点的等效误差方程式181

〔一〕各类点的原始误差方程式181

§4—5 带骨架航线的航线法区域网平差182

〔一〕等效误差方程式的建立182

〔二〕简化法方程的结构183

第五章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185

§5—1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概述185

§5—2 平面区域网平差187

〔一〕基本原理187

〔二〕法方程的组成及其结构188

〔三〕等效误差方程式的组成194

〔四〕简化法方程的直接组成及其结构199

§5—3 高程区域网平差205

〔一〕基本原理205

〔二〕法方程的组成及其结构206

〔三〕等高条件在高程平差中的应用209

§5—4 独立模型法平高迭代方案的计算过程210

〔一〕区域网概算210

〔二〕区域网平差211

§5—5 独立模型法的逐个趋近解算方案213

§5—6 独立模型法自检校区域网平差214

第六章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218

§6—1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概述218

〔一〕基本原理218

〔二〕主要运算过程220

§6—2 光束法的原始法方程和简化法方程222

〔一〕原始法方程及其简化222

〔二〕等效误差方程228

〔三〕利用等高条件时的等效误差方程231

〔四〕距离条件的利用233

§6—3 逐片逐点趋近计算方案234

〔一〕每片全部外方位元素与模型点坐标反复趋近计算方案234

〔二〕利用投影光线夹角的趋近计算方案235

§6—4 光束法自检校区域平差238

§7—1 高差仪记录的处理241

〔一〕高差仪工作原理简介241

第七章 高差仪记录资料的处理及其在电算加密中的应用241

〔二〕利用高差仪记录计算航高差的公式推导243

〔三〕等压面弯曲的改正248

§7—2在单航线法中,处理高差仪记录的综合平差方法249

〔一〕依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综合平差249

〔二〕依抛物线规律平差252

§7—3 高差仪记录在电算加密中的应用254

〔一〕在单航线法中的应用254

〔二〕在区域网平差中的应用256

附录:257

附录Ⅰ向量代数的基础知识257

附录Ⅱ 矩阵运算的基础知识266

附录Ⅲ 间接观测平差中的等效误差方程285

附录Ⅳ 电算加密中,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常用解法295

附录Ⅴ 地心坐标系及其换算公式308

附录Ⅵ 共线条件线性化的一般关系式313

附录Ⅶ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精度320

附录Ⅷ 量测象点坐标的精密仪器327

1980《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钱曾波编 1980 北京:测绘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三角测量观测(1959 PDF版)
三角测量观测
1959 北京:测绘出版社
线形三角锁测量(1958 PDF版)
线形三角锁测量
1958 北京:测绘出版社
光束改变后空中三角测量构纲法(1955 PDF版)
光束改变后空中三角测量构纲法
1955
等三角测量  水平角观测手簿( PDF版)
等三角测量 水平角观测手簿
磁测量基础(1985 PDF版)
磁测量基础
198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角度测量(1995 PDF版)
角度测量
199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航空摄影测量基础知识(1949 PDF版)
航空摄影测量基础知识
1949 北京:测绘出版社
空间测量中的力学基础(1983 PDF版)
空间测量中的力学基础
1983 北京:测绘出版社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1980 PDF版)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
1980 北京:测绘出版社
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1983 PDF版)
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
1983 北京:测绘出版社
空中摄影测量解析法基础(1975 PDF版)
空中摄影测量解析法基础
1975 北京:科学出版社
航空摄影测量  第4册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1979 PDF版)
航空摄影测量 第4册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1979 北京:测绘出版社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美国《摄影测量手册》节选之一(1987 PDF版)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美国《摄影测量手册》节选之一
1987 北京:测绘出版社
二等三角基本锁测量规范(1953 PDF版)
二等三角基本锁测量规范
1953 苏联人民委员会测绘总局;测绘书籍出版社
二等三角基本锁测量细则(1953 PDF版)
二等三角基本锁测量细则
1953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测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