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分子的红外光谱》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导言1

第一部分碳-碳和碳-氢键的振动5

第二章烷类5

2.1导言和表格5

2.2 C—H伸缩振动5

(a)位置5

(b)影响C—H伸缩特征频率的因素9

(c)影响强度的因素12

2.3 CH3—C和CH2变形振动14

(a)位置14

(b)影响CH2和CH3弯曲频率和强度的因素16

2.4和非碳的其他元素相接的甲基的变形振动20

2.5骨架振动21

(a)异丙基和叔丁基的结构21

(b)烷烃的链23

(c)环系统26

(d)低频率区域的吸收峰28

参考文献29

第三章烯类33

3.1导言和表格33

3.2 C=C伸缩振动35

(a)位置和强度35

(b)对称性的影响38

(c)共轭的影响40

(d)氟取代的影响44

3.3=CH 伸缩振动45

3.4=CH 面外变形振动47

(a)双取代乙烯类(反式)48

(b)双取代乙烯类(顺式)51

(c)单取代乙烯类53

(d)不对称双取代乙烯类R1R2C=CH255

(e)三取代乙烯类R1R2C=CHR356

(c)单取代乙烯类58

(b)双取代乙烯类(顺式)58

(a)双取代乙烯类(反式)58

3.5=CH面内变形振动58

(d)不对称双取代乙烯类59

(e)三取代乙烯类59

参考文献60

第四章炔类和丙二烯类64

4.1导言和表格64

4.2≡CH伸缩振动65

4.3 C≡C伸缩振动66

(a)位置66

(b)共轭的影响67

(c)强度68

4.4 ≡CH弯曲振动69

4.5丙二烯型结构70

参考文献71

第五章芳香族化合物73

5.1导言和表格73

5.2=CH伸缩振动75

5.3 2000—1650厘米-1(5 00—6.06微米)区域的吸收峰77

5.4 C=C伸缩振动80

(a)1600厘米-1(6.25微米)附近的谱带81

(b)1600—1560厘米-1(6.25—6.41微米)区域82

(c)1525—1475厘米-1(6.56—6.78微米)谱带84

(d)1450厘米-1(6.90微米)附近的谱带84

(e)多环化合物84

(f)1600—1450厘米-1(6.25—6.90微米)范围芳香族谱带的吸收峰强度85

(g)在其他基团存在下鉴定芳香族结构86

5.5 CH面外变形振动87

(a)环上五个相邻氢原子单取代芳香族化合物88

(b)环上四个相邻氢原子邻位二取代芳香族化合物90

(c)环上三个相邻氢原子1,3-和1,2,3-取代90

(d)环上两个相邻氢原子1,4-,1,2,4-和1,2,3,4-取代91

(e)环上单独一个氢原子处于两个取代基之间的氢1,3-,1,2,4-,1,3,5-,1,2,3,5-,1,2,4,5-和五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92

(f)取代基的影响93

5.6 1225和950厘米-1(8.16和10.53微米)间的特征吸收峰94

(a)1,2-,1,4-和1,2,4-取代95

(b)单-,1,3-,1,2,3-和1,3,5-取代95

5.7其他芳香族系统96

(c)1,2-,1,2,3-和1,2,4-取代96

参考文献97

第二部分碳-氧和氧-氢键的主要振动107

第六章醇和酚107

6.1导言和表格107

6.2游离OH伸缩振动109

6.3氢键的OH振动(通论)112

6.4分子间氢键113

(a)单氢桥络合物114

(b)多聚缔合115

6.5内分子氢键116

(a)单桥络合物116

(b)螯合物118

6.6 OH伸缩吸收峰的强度和形状120

6.7 C—O伸缩和O—H变形振动123

参考文献127

第七章醚类、过氧化物和臭氧化物132

7.1导言和表格132

7.2脂肪族醚类134

7.3芳基和芳烃基醚136

7.4环醚类137

(a)环氧化合物137

(b)四、五和六元环化合物139

7.5过氧化物140

7.6臭氧化物143

参考文献144

第八章酰卤、碳酸酯、酸酐和金属羰基化合物147

8.1导言和表格147

8.2酰卤148

8.3碳酸酯类和氯代甲酸酯类149

8.4酸酐类150

8.5过氧化物(酰基的)152

8.6金属羰基化合物153

参考文献155

第九章醛和酮157

9.1导言和表格157

(a)位置160

9.2链状酮类中的C=O伸缩振动160

(b)烯键共轭的影响162

(c)芳基共轭的影响164

(d)环丙烷基共轭的影响165

(e)α-卤代基的影响165

9.3二酮类中的C=O伸缩振动168

(a)α-二酮类168

(b)β-二酮类169

(c)αβ-不饱和-β-羟基酮类170

(d)αβ-不饱和-β-氨基酮类173

(e)β-二酮的金属螯合物174

(f)γ-和δ-二酮类和有关的化合物175

(b)六元环176

(a)七元环176

9.4脂环系统中的C=O伸缩振动176

(c)五元环177

(d)四元环178

(e)大环系统178

(f)大环系统中的跨环效应179

9.5芳香环系统中的C=O伸缩振动180

(a)醌类180

(b)芳庚酚酮类181

9.6羰基吸收峰的强度182

9.7 C=O伸缩振动吸收谱带以外的酮类的其他特征频率185

9.8醛类的C=O伸缩吸收峰185

9.10醛类的其他特征振动188

9.9醛类的C—H伸缩吸收峰188

参考文献189

第十章羧酸195

10.1导言和表格195

10.2羧基的OH伸缩振动197

10.3 C=O伸缩振动200

(a)物理状态的影响200

(b)饱和脂肪酸202

(c)α-卤代基的影响202

(d)共轭的影响203

(e)螯合的影响204

(f)二羧酸205

(g)吸收强度206

10.4羧酸的其他特征振动207

(a)1400厘米-1附近207

(b)1250厘米-1(8.00微米)附近208

(c)羧基的OH变形振动210

(d)脂肪酸中的谱带递增211

10.5羧基离子,盐类212

参考文献214

第十一章酯类和内酯类217

11.1导言和表格217

(a)饱和酯类219

11.2酯类的C=O伸缩振动219

(b)共轭的影响221

(c)乙烯醇型的酯类222

(d)α-卤代基的影响223

11.3双酯类及酮酸酯类的C=O伸缩振动224

(a)α-双酯类及α-酮酸酯类224

(b)β-酮酸酯类及有关化合物224

(c)γ-及δ-双酯类及酮酸酯类226

11.4内酯、酸半缩酮等化合物的C=O伸缩振动226

(a)六元环(δ-内酯类)226

(b)五元环(γ-内酯类)227

11.6 C—O伸缩振动230

(a)总论230

(c)四元环230

11.5硫醇酯类230

(b)甲酸酯类231

(c)乙酸酯类232

(d)丙酸酯、丁酸酯及较高级的同系物234

(e)αβ-不饱和酯类235

参考文献235

第三部分碳-氮、氮-氢键的主要振动246

第十二章酰胺、蛋白质和多肽246

12.1导言和表格246

(a)伯酰胺250

(b)仲酰胺250

12.2NH伸缩振动250

12.3酰胺谱带Ⅰ(羰基吸收峰)253

(a)总论253

(b)伯酰胺(RCONH2)255

(c)仲酰胺(N-单取代酰胺,链状的)256

(d)叔酰胺258

(e)内酰胺259

(f)酰胺谱带Ⅰ的强度261

12.4酰胺谱带Ⅱ262

(a)伯酰胺(RCONH2)262

(b)仲酰胺(RCONHR)263

(c)仲酰胺中酰胺谱带Ⅱ的来源263

(d)酰胺谱带Ⅱ的频率范围266

(a)伯酰胺267

12.5其他谱带与结构的对应联系267

(b)酰胺谱带Ⅲ268

(c)骨架振动268

(d)NH的面外变形形式268

12.6具有特殊结构的酰胺269

(a)含有CO—NH—CO基团的化合物269

(b)含有R—NH—CO—OR基团的化合物270

(c)酰苯胺类Ph—NH—COR271

(d)取代的脲类衍生物—NH—CO—NH—等271

(e)含有R—CO—NH—N—基团的化合物272

12.7多肽和蛋白质272

(a)总论272

(b)简单的肽类273

(c)3330厘米-1(3.0微米)附近的NH伸缩谱带276

(d)3080厘米-1(3.25微米)附近的NH伸缩谱带277

(e)酰胺谱带Ⅰ和Ⅱ278

12.8蛋白质研究中的红外二向色性效应279

参考文献281

第十三章氨基酸、其盐酸盐、金属盐及酰胺基酸286

13.1导言和表格286

13.2 NH3+伸缩振动290

13.3NH3+变形振动“氨基酸谱带”Ⅰ和Ⅱ292

13.4 COOH振动294

(a)羧基离子294

(b)不离子化的羧基吸收峰297

13.5 3000—2000厘米-1(3.33—5.00微米)区域298

13.6其他谱带与结构的对应联系(氨基酸)299

13.7氨基酸的金属盐300

13.8酰胺基酸301

(a)NH振动301

(b)3000—2000厘米-1区域301

(c)羧基吸收峰302

(d)酰胺谱带Ⅰ和Ⅱ302

(e)其他谱带与结构的对应联系303

参考文献303

14.1导言和表格305

第十四章胺与亚胺类305

14.2 NH伸缩振动306

(a)总论306

(b)伯胺类307

(c)仲胺及亚胺类309

14.3胺类中的氢键311

(a)分子间氢键311

(b)内分子氢键312

14.4 NH变形振动314

(a)伯胺类314

(b)仲胺类315

14.5 C—N伸缩振动317

(a)芳香胺类317

14.6 CH3—N基团318

(b)脂肪胺类318

14.7 NH3+NH2+及NH+基团319

(a)NH3+吸收峰319

(b)NH2+吸收峰320

(c)NH+吸收峰320

参考文献321

第十五章不饱和含氮化合物324

15.1导言和表格324

15.2—C≡N伸缩振动325

(a)总论325

(b)C≡N谱带的强度327

(a)异氰酸酯329

15.3异氰酸酯及甲二亚酰胺类(carbodimides)329

(b)甲二亚酰胺类330

15.4—C=N—伸缩振动330

(a)总论330

(b)环共轭系统333

(c)C=N—吸收峰的强度335

15.5—N=N—伸缩振动335

15.6重氮基团337

15.7叠氮化合物338

参考文献340

第十六章杂环芳香族化合物342

16.1导言和表格342

(a)总论343

16.2吡啶和喹啉类343

(b)CH伸缩振动344

(c)C=C和C=N振动344

(d)环的振动和氢的变形(吡啶和喹啉环取代基的346

指定)346

(e)羟基和氨基取代的吡啶和喹啉348

16.3嘧啶和嘌呤类348

(a)总论348

(b)CH伸缩振动349

(c)C=C和C=N振动349

(d)环的振动350

(e)羟基和氨基嘧啶351

16.4其他杂环结构352

参考文献353

第四部分含有其他元素的振动,无机基团362

第十七章 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硝酸酯及盐和亚硝酸酯及盐362

17.1导言和表格362

17.2硝基化合物364

(a)C—NO2基团364

(b)共价的硝酸酯—O—NO2—368

(c)共价的硝基胺类—N—NO2369

(d)R—NO2伸缩吸收峰的强度370

(e)RNO2基团的低频率吸收峰370

17.3 R—N=O伸缩振动371

(b)亚硝基化合物>C—N=O372

(a)亚硝酸酯—O—N=O372

(c)亚硝基胺类—N—N=O374

(d)R—N=O基团的其他特征吸收峰375

(e)氧化胺类376

17.4硝酸离子377

参考文献378

第十八章有机磷化合物381

18.1导言和表格381

18.2 P=O伸缩振动381

18.3 p—O—C伸缩振动386

(a)P—O—C(芳香族的)振动386

(b)P—O—C(脂肪族的)振动387

(c)P—O—乙基振动等388

(d)P—O—甲基振动389

18.4焦磷酸酯类390

18.5 P—OH伸缩振动391

18.6 P—H伸缩振动392

18.7磷-碳键393

(a)芳香族393

(b)脂肪族394

18.8磷-硫键394

(a)P=s伸缩振动394

18.9磷-氮键396

(a)P—NH2及P—NH振动396

(b)P—s—伸缩振动396

(b)P—N伸缩振动397

18.10磷-卤键398

(a)P—Cl振动398

(b)P—F振动398

(c)P—Br及P—l键399

18.11磷酸离子基团399

18.12有机磷化合物中其他谱带与结构的对应联系401

参考文献402

第十九章卤素化合物404

19.1导言和表格404

19.2 C—F键406

19.3 C—Cl键407

19.4 C—Br键408

19.5 C—I键409

19.6其他谱带与结构的对应联系409

参考文献410

第二十章有机硅化合物412

20.1导言和表格412

20.2 Si—C键413

(a)si—CH3伸缩振动—si(CH3)3413

(b)si—CH3变形振动415

(c)si—苯基振动417

20.3 si—O伸缩振动418

(a)环状烃基硅氧烷418

(b)链状烃基硅氧烷的多聚体和单体420

20.4 si—H伸缩振动421

20.5 si—Cl伸缩振动422

20.6 si—OH伸缩振动422

20.7 si—C键对OH振动的影响423

参考文献423

第二十一章无机离子425

21.1导言和表格425

21.2碳酸盐及酸性碳酸盐426

21.3硫酸盐428

21.4硝酸盐及亚硝酸盐428

21.5铵离子429

21.6氰化物430

21.7磷酸盐431

21.8硅酸盐431

21.9其他谱带与结构的对应联系432

参考文献432

第二十二章有机硫化合物435

22.1导言和表格435

22.2 SH伸缩振动435

22.3 s—s伸缩振动438

22.4 C—s伸缩振动439

22.5 C=s伸缩振动442

22.6 硫代酰脲类—N—C=s及—NH—C=s444

(a)亚砜类s=O445

22.7 s=O伸缩振动445

(b)共价的亚硫酸酯—SO—O—及—O—sO—O—448

(c)砜类—sO2—449

(d)磺酰氯类452

(e)磺酰胺类453

22.8共价的硫酸酯和磺酸酯454

22.9磺酸及其盐类454

参考文献455

第五部分基团频率位移的原因及其意义466

第二十三章基团频率位移的原因及其意义466

23.1 导言466

23.2物态变化的影响468

23.3溶剂效应470

23.4氢键473

23.5质量效应和偶合效应474

23.6张力效应478

23.7电性效应481

(a)诱导效应482

(b)共轭和中介效应487

(c)偶极场效应492

(d)应用497

参考文献500

内容索引504

化合物索引513

1975《复杂分子的红外光谱》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英)L.J.贝拉米著;黄维垣,聂崇实译 1975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矿物红外光谱学(1989 PDF版)
矿物红外光谱学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
红外光谱法( PDF版)
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分析与新技术( PDF版)
红外光谱分析与新技术
分子光谱理论( PDF版)
分子光谱理论
分子光谱及激光(1987 PDF版)
分子光谱及激光
1987
分子振动  红外和拉曼振动光谱理论(1985年11月第1版 PDF版)
分子振动 红外和拉曼振动光谱理论
1985年11月第1版 科学出版社
红旗颂  总谱  分谱  复印件( PDF版)
红旗颂 总谱 分谱 复印件
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  下(1982 PDF版)
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 下
1982
颈椎病防与治问答(1994 PDF版)
颈椎病防与治问答
1994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实用红外光谱学(1982 PDF版)
实用红外光谱学
198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  第2卷  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光谱与喇曼光谱(1986 PDF版)
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 第2卷 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光谱与喇曼光谱
1986 北京:科学出版社
红外光谱法(1977 PDF版)
红外光谱法
1977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分子光谱学(1988 PDF版)
分子光谱学
1988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红外光谱法入门(1984 PDF版)
红外光谱法入门
1984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红外光谱(1987 PDF版)
红外光谱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