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 第3版》求取 ⇩

绪论1

一、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1

二、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2

三、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3

第一篇植物的显微构造5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5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5

一、原生质体5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10

三、细胞壁13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分裂16

一、无丝分裂16

二、有丝分裂16

三、减数分裂17

四、染色体、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18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21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种类21

一、分生组织21

二、基本组织22

三、保护组织23

四、分泌组织26

五、机械组织28

六、输导组织29

第二节 维管束及其类型32

第三章 根、茎、叶、孢子、花粉的显微构造35

第一节 根的显微构造35

一、根尖的构造35

二、根的初生构造36

三、侧根的形成38

四、根的次生构造39

五、根的异常构造40

六、根瘤和菌根42

第二节 茎的显微构造42

一、茎尖的构造42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43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45

四、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49

五、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49

第三节 叶的显微构造51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51

三、裸子植物叶的构造54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54

第四节 孢子和花粉粒的形态构造55

一、蕨类植物孢子的形态构造56

二、种子植物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态构造56

三、孢子和花粉粒的药用价值及其在植物分类中的意义58

第二篇植物器官的形态与功能61

第四章 根61

第一节 正常根的形态与类型61

第二节 变态根的形态与类型62

第三节 根的生理功能64

第五章 茎66

第一节 正常茎的形态66

第二节 正常茎的类型69

第三节 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70

第四节 茎的生理功能72

第一节 叶的组成73

第六章 叶73

第二节 叶的各部形态74

第三节 单叶与复叶80

第四节 叶序81

第五节 变态叶的类型83

第六节 叶的生理功能84

第七章 花86

第一节 花的组成部分及其形态结构86

第二节 花的类型93

第三节 花程式与花图式94

第四节 花序95

第五节 花的生理功能98

第一节 果实的形成和特征100

第二节 果实的类型100

第八章 果实100

第三节 果实的生理功能104

第九章 种子105

第一节 种子的形态结构105

第二节 种子的类型106

第三节 种子的生理功能106

第三篇药用植物的分类108

第十章 植物分类学概述108

第一节 学习植物分类学的目的意义108

第二节 植物分类简史109

第三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110

第四节 植物的命名112

第五节 植物界的分门别类114

第六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115

第二节 蓝藻门Cyanophyta117

第一节 藻类植物概述117

第十一章 藻类Algae117

第三节 绿藻门Chlorophyta118

第四节 红藻门Rhodophyta120

第五节 褐藻门Phaeophyta121

第十二章 菌类Fungi124

第一节 菌类概述124

第二节 真菌门Eumycophyta124

第十三章 地衣植物Lichenes132

第一节 地衣植物概述132

第二节 地衣的形态结构和主要药用种类132

第十四章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135

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特征135

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136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39

第十五章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139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分类143

1.石杉科Huperziaceae144

2.石松科Lyeopodiaceae144

3.卷柏科Selaginellaceae145

4.木贼科Equisetaceae146

5.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147

6.紫萁科Osmundaceae147

7.海金沙科Lygodiaceae148

8.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150

9.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150

10.水龙骨科Polypodiacea150

11.槲蕨科Drynariaceae152

第十六章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154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54

1.苏铁科Cycadacea155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155

2.银杏科Ginkgoaceae156

3.松科Pinaceae157

4.柏科Cupressaceae158

5.三尖杉科(粗榧科)Cephalotaxaceae158

6.红豆杉科(紫杉科)Taxaceae159

7.麻黄科Ephedracea161

第十七章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163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63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依据的一般原则163

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164

1.三白草科Saururaceae166

(一)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166

一、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166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及重要药用植物166

2.胡椒科Piperaceae167

3.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168

4.桑科Moraceae169

5.桑寄生科Loranthaceae171

6.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172

7.蓼科Polygonaceae174

8.苋科Amaranthaceae176

9.石竹科Caryophyllaceae177

10.睡莲科Nymphaeaceae178

11.毛莨科Ranunculaceae179

12.小檗科Berberidaceae182

13.防己科Menispermaceae184

14.木兰科Magnoliaceae186

15.樟科Lauraceae187

16.罂粟科Papaveraceae189

17.十字花科Cruciferae(Brassicaceae)190

18.景天科Crassulaceae191

19.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192

20.杜仲科Eucommiacea?194

21.蔷薇科Rosaceae195

22.豆科Leguminosae(Fabaceae)200

23.芸香料Rutaceae203

24.楝科Meliaceae205

25.远志科Polygalaceae205

26.大戟科Euphorbiaceae206

27.漆树科Anacardiaceae208

28.冬青科Aquifoliaceae208

29.卫矛科Celastraceae209

30.无患子科Sapindaceae210

31.鼠李科Rhamnaceae212

32.锦葵科 Malvaceae212

33.藤黄科Guttiferae(Clusiaceae)213

34.瑞香料Thymelaeaceae215

35.桃金娘科Myrtaceae216

36.五加科Araliaceae217

37.伞形科Umbelliferae(Apiaceae)220

38.山茱萸科Cornaceae225

(二)后生花被亚纲Metachlamydeae226

39.杜鹃花科Ericaceae226

40.紫金牛科Myrsinaceae228

41.报春花科Primulaceae229

42.木犀科Oleaceae230

43.马钱科Loganiaceae233

44.龙胆科Gentianaceae234

45.夹竹桃科Apocynaceae235

46.萝?科Asclepiadaceae237

47.旋花科Convolvulaceae239

48.紫草科Boraginaceae240

49.马鞭草科Verbanaceae242

50.唇形科Labiatae(Lamiaceae)245

51.茄科Solanaceae249

52.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250

53.紫葳科Bignoniaceae253

54.爵床科Acanthaceae254

55.车前科Plantaginaceae256

56.茜草科Rubiaceae256

57.忍冬科Caprifoliaceae258

58.败酱科Valerianaceae260

59.葫芦科Cucurbitaceae261

60.桔梗科Campanulaceae263

61.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266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271

62.香蒲科Typhaceae271

63.泽泻科Alismataceae272

64.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273

65.莎草科Cyperaceae275

66.棕榈科Palmae(Arecaceae)276

67.天南星科Araceae278

68.百部科Stemonaceae280

69.百合科Liliaceae280

70.石蒜科Amaryllidaceae284

71.薯蓣科Dioscoreaceae286

72.鸢尾科lridaceae286

73.姜科Zingiberaceae288

74.兰科Orchidaceae291

第十八章 植物分类学发展动态294

第一节 实验分类学294

第二节 细胞分类学294

第三节 化学分类学296

第四节 数量分类学297

第五节 超微结构分类学299

第六节 分子系统学299

第四篇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及其应用302

第十九章 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及意义302

第一节 植物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302

第二节 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303

第三节 研究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的意义303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304

第二十章 药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304

第二节 植物细胞培养307

第三节 花药培养309

第四节 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310

第五节 毛状根培养312

第六节 药用植物的大规模快速无性繁殖313

第七节 应用植物生物技术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313

第八节 应用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和生产药用成分314

第二十一章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318

第一节 植物基因工程概述318

第二节 植物基因工程的策略318

第三节 基因指纹图谱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319

第四节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321

附录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322

重要药用植物彩色照片322

1999《药用植物学 第3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郑汉臣主编 199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药用植物学(1974 PDF版)
药用植物学
197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 PDF版)
药用植物学
株式会社南江堂
药用植物生药学(昭和1931年03月第1版 PDF版)
药用植物生药学
昭和1931年03月第1版 高文社
药用植物图考  卷3( PDF版)
药用植物图考 卷3
药用植物学(1985 PDF版)
药用植物学
198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药用植物志  第3册(1953 PDF版)
中国药用植物志 第3册
1953 北京:科学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1956 PDF版)
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
195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1994 PDF版)
药用植物学
1994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1979 PDF版)
药用植物学
1979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1986 PDF版)
药用植物学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药物手册  中·拉·英药名对照  第2版(1995 PDF版)
临床药物手册 中·拉·英药名对照 第2版
1995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1997 PDF版)
药用植物学
1997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1985 PDF版)
药用植物学
198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1998 PDF版)
药用植物学
1998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  第2版(1986 PDF版)
药用植物学 第2版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