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不言 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
作者 | 潘显一著 编者 |
---|---|
出版 |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
参考页数 | 273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00365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4187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道教美学思想的文化价值1
第一章“至善—至美”:道教核心美学观11
第一节 “道—美”:道教美学的核心范畴12
第二节 “大德曰生”:道教的“生—美”观25
第三节 “至善”—“至美”:道教伦理美学观39
第四节 “仙真”:道教美学人格理想53
第二章“美—恶”对立:道教美学朴素辩证思想69
第一节 “美—丑”:朴素辩证美论从道家到道教70
第二节 “大”之阳刚与“水”之阴柔82
第三节 “不言之美”与“物化”要求95
第四节 从“苦”到“乐”:道教美感转化论106
第三章“道法自然”:道教美学趣味论118
第一节 “无为”与“无欲”:道教美学趣味119
第二节 “天地”与“山林”:道教自然美眼光论130
第三节 “虚静”与“逍遥”:道教美学心态论143
第四节 “浑沌”与“氤氲”:道的朦胧美趣158
第四章“真文”与“道化”:道教文艺美学思想的总纲176
第一节 “出真文”与“除邪文”:道教文艺美学的宗教标准177
第二节 “文非余事”:道教尚“文”美学观195
第三节 “古书未美”与“益世炼性”:道教艺术美学的时代要求213
第四节 “大巧若拙”与“忘笔知书”:道教文艺技巧论229
结论道教美学思想的民族特色245
余论“宗教的”掌握与“艺术的”掌握254
主要参考文献268
后记272
1997《大美不言 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潘显一著 1997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数学美学思想史
- 1998 晓园出版社
-
- 尼采美学思想
- 1992
-
- 美国思想荟萃 塑造美国的言论与文献
- 1991
-
- 科学美学思想史
- 1987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
-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尼采美学思想
- 199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真实性 美学的范畴
- 1986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 巴金美学思想论稿
- 1991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高尔基美学思想论稿
- 1982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当代西方美学新范畴辞典
- 1996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道德范畴论
- 1994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马克思美学思想论集
- 198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
- 1984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美学思想史
- 1986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美学范畴概论
- 1991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