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
作者 | 刘晶波著 编者 |
---|---|
出版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0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47440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2349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对幼儿园教育的经验认识2
一、福禄倍尔的理念:从替代性机构到专门性机构3
二、观念重心的漂移:从易控因素到难控因素5
第二节 相关学科的理论供给7
一、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8
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9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0
四、符号互劫论12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17
第二章研究问题的确立19
第一节 师幼互动的内涵19
第二节 师幼互动研究的文献回顾24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24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32
第三节 本项研究的构想36
第三章研究方法及其具体化过程42
第一节 师幼互动研究的范式42
第二节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方法的择定46
第三节 人种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49
一、研究对象的抽取49
二、现场观察法的实施52
三、访谈法的运用55
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6
第四章研究的分析工具以及概念的操作化58
第一节 师幼互动行为的概念与分析工具59
一、直观变项59
二、推定变项62
三、分析工具66
第二节 师幼互动行为主题的概念操作化68
一、互动行为主题的形成68
二、师幼互动行为主题的类别72
第五章在互动进行过程之中:师幼互动行为的定量描述78
第一节 师幼互动行为总体的类型分布78
第二节 教师作为施动者的师幼互动行为80
一、师幼互动行为事件的主题与结果80
二、互动行为的性质特征84
三、不同性质的互动行为在不同互动主题与结果中的分布86
第三节 幼儿作为施动者的师幼互动行为90
一、师幼互动行为事件的主题与结果90
二、互动行为的性质特征95
三、不同性质的互动行为在不同互动主题与结果中的分布97
第四节 简短的结论100
第六章在互动进行过程之中:师幼互动行为的定性分析(上)103
第一节 知识、技能的传递与掌握:指导活动、提问和寻求指导与帮助、发表见解104
一、教育者的职责及其履行途径104
二、知识与技能传递过程中的原则107
三、作为学习者的幼儿117
第二节 规则的设立与维护:约束纪律、请求121
一、幼儿园的规则121
二、幼儿园规则教育的实施123
三、幼儿对规则的遵从132
第三节 保育的必要与可能:照顾生活、抚慰情绪和寻求关注与安慰140
一、教师对幼儿生活的照顾140
二、教师对幼儿情绪的安抚146
三、幼儿的寻求关注与安慰152
第七章在互动进行过程之中:师幼互动行为的定性分析(下)159
第一节 自我保护的手段及其他:告状159
一、什么是幼儿的告状159
二、独特的流程结构160
三、发生在两种困境下的告状163
四、幼儿告状的价值166
第二节 对帮手的需要和帮手本身:让幼儿做事、帮助教师做事171
一、教师对幼儿帮助的需要171
二、幼儿主动给教师的帮助173
三、教师对帮手的选择176
四、幼儿帮助行为的内容及其价值178
第三节 信息与情感的交流:共同游戏、表达情感、询问和表述情况184
一、教师对幼儿的情感表达184
二、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游戏191
三、幼儿对教师的情况表述199
第八章师幼互动行为的一般框架209
第一节 师幼互动行为事件的判定209
一、行为双方必须同时在场211
二、在由一系列行为单元构成的行为集合中,至少有一个相互指向性行为211
三、行为双方相互意识到对方的行为并相互影响212
四、一个师幼互动行为事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互动过程213
第二节 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214
一、场景界定215
二、角色认知216
三、行为期待218
第三节 师幼互动事件的一般流程221
第四节 师幼互动行为的模式225
第九章师幼互动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其原因考察230
第一节 师幼互动行为的基本特征231
一、浓厚的事务性: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动因231
二、非对称相倚型: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形态234
三、传递固有知识与技能、维护既存规则与规范: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内容237
四、高控制、高约束与高服从、高依赖:教师与幼儿在互动中的主导行为239
第二节 师幼互动行为的成因考察241
一、制度的规定241
二、主体的建构243
三、文化的安排247
第十章师幼互动行为的功能解析与研究者的反思255
第一节 现存师幼互动行为的功能解析256
一、稳定的学习与生活秩序256
二、高效经济的保育与教育工作258
三、固有知识、技能的习得与既成规范的快速传递260
四、无法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需要262
五、偏态的个性与社会性行为264
六、被圈禁的主动性与创造性267
第二节 研究者的反思270
一、关于孩子是一个人及其行为的理由问题270
二、关于幼儿教育中的控制问题273
三、关于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问题278
参考文献287
1999《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晶波著 1999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幼儿版 十万个为什么 上
- 1996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幼儿园活动设计
- 1994
-
- 幼儿师范学校 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法 讲义
- 1982
-
- 幼儿版十万个为什么 上
-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
- 我们现在为什么争斗
- 1926 人民周刊社
-
- 我看见了什么
- 1952 北京:北京青年出版社
-
- 婴幼儿吃什么才健康
- 1998 西安:西安出版社
-
- 幼儿园教师进修教材 幼儿卫生学
- 1986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人生十万个为什么 幼儿卷
- 1997 成都:巴蜀书社
-
- 幼儿教师实用手册
- 1985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 幼儿十万个为什么 父母、老师和朋友
- 1989 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入世后,我们得到了什么
- 199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幼儿园活动教程
- 199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幼儿版 十万个为什么 下
- 1996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