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美的集合》
作者 | 皇甫晓涛著 编者 |
---|---|
出版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4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0101178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8117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论 关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趋向的理论思考1
一、关于几种观点的研究起点与哲学实质1
二、关于美学研究历史、逻辑结构的方法论问题及其文化意蕴4
三、渗透与融合:美的功能趋向与边缘美学的独立品格10
四、关于美学变革的科学结构及其相关问题14
五、关于技术美学16
六、形象:由文学向社会、文化边缘美学的运动17
七、小结18
第一章 美是一个功能范畴23
一、关于美、美学的功能范畴释义23
二、美学诸说的功能实质揭示25
(一)美在和谐的功能实质26
(二)“美在关系”说与狄德罗的贡献28
(三)德国古典美学:从普通本质到神圣本质的理想关系和功能范畴31
三、美学诸说的功能形式描述34
四、美是一个功能范畴45
(一)美的规定:功利与功能及其差异中的审美、文化内涵45
(二)功能要素与文化功能论的美学观51
(三)小结66
第二章 美的文化系统与全息价值71
第三章 美的空间景观与地缘文化的功能趋向94
第四章 地域文化结构与文学本土色彩的四个审美层面112
第五章 地缘关系与民间艺术的美感形式117
第六章 历史距离在文学鉴赏中的增殖作用123
第七章 审美发生的时间136
第八章 数学与诗140
第九章 艺术过程与文化生态143
一、艺术思维与文学发展143
二、诗体与诗性智慧的生态品格150
三、艺术形态与审美理想158
第十章 美学意象说162
第十一章 美的结构:“一个流动范畴”的文化系统172
一、“美是流动范畴”的美学探索与思考基点173
二、美的哲学中萌动着的社会文化结构179
三、在美的系统中拓展研究范围与方法187
第十二章 美学新解——对几个美的核心问题的理论思考198
一、美与美感198
二、美的来源与自然美199
三、社会美与功能范畴的“类”结构201
四、艺术美的文体结构与功能形式202
五、关于直觉创造与其思维品格203
第十三章 功能观与文化批评205
一、走向21世纪的地缘之战205
二、中国人文环境纵横观209
三、档案与文化散议216
第十四章 美学功能与文学结构220
一、艺术冲突的“双重奏”220
二、眼底生云雾,脚下数千年——《游龙门记》赏析222
三、不朽的魔方:海明威《老人与海》的现代意蕴226
第十五章 集合观与功能论228
作品附录:东方的微笑:古典主义的不朽魅力——古典意象的诗学终结与哲学追溯231
一个哲人与一个诗人的和诗234
后记241
1993《美与美的集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皇甫晓涛著 1993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美与美的建造
- 1996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
- 美的聚集
- 1983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 美与审美
-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美与爱的溶合
- 1983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
- 美国人与中国人 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
- 1993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 美与审美观
- 198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美学与美育
- 199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艺与美的旋律 美学卷
- 1998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冲突与合作 美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的历史考察
- 1994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
- 美国与美国人
- 198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美与审美
- 1993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美学与美学史论集
- 1982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 美感与认知 美术论文集
- 1993 復文图书出版社
-
- 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
- 1997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