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导论》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1

一、社会学的定义1

二、社会学的观点3

三、社会学想象力5

四、社会学的主题6

第二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8

一、社会学与常识8

二、社会学的学科地位9

三、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1

第三节 社会学的特点与应用14

一、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4

二、社会学的应用15

第二章 社会学发展简史18

第一节 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本历程18

一、社会学的诞生及其背景18

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19

三、社会学在世界范围的早期传播20

二、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学观点21

第二节 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21

一、奥古斯特·孔德的社会学观点21

三、埃米尔·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观点22

四、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观点22

五、乔治·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观点23

第三节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24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24

二、社会冲突理论25

三、社会交换理论27

四、符号互动理论28

第四节 社会学在中国29

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29

二、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香港、台湾社会学状况30

三、197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社会学31

四、中国社会学的代表人物33

第三章 社会34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34

一、社会的概念34

二、社会的主要特征35

三、社会的类型36

第二节 社会构成要素39

一、人口39

二、自然环境45

三、文化50

第三节 社会结构50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50

二、社会结构的单位52

一、“文化”的定义55

第一节 理解文化概念55

第四章 文化55

二、文化的特征57

三、文化的功能58

四、文化评价的几种态度59

第二节 文化的内容与结构61

一、文化的内容61

二、文化的逻辑结构63

三、文化的类别64

一、文化传播的模式66

第三节 文化传播和文化变迁66

二、文化传播的选择性67

三、文化变迁的原因68

四、文化变迁的方式与趋势69

第五章 社会化71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71

一、什么是社会化71

二、社会化的意义73

三、社会化与自我74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75

一、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76

二、人有较高的学习能力76

三、人有语言的能力77

四、人有思维的能力78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78

一、学习基本生活技能79

二、学习基本社会规范80

三、内化价值观念80

四、培养社会角色81

一、家庭82

第四节 社会化的因素82

二、学校84

三、同辈群体85

四、大众传播媒介86

五、社区88

六、工作单位89

第五节 社会化的类型与特点90

一、社会化的主要类型90

二、社会化过程的特点91

一、婴儿期93

第六节 基本社会化过程93

二、幼儿期94

三、学龄初期94

四、少年期95

五、青年初期95

第六章 社会角色97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涵义97

一、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98

二、社会角色对应于一系列角色期望99

三、社会角色是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101

四、角色行为有赖于认知与实践能力102

五、角色是社会关系的基础102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别102

一、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103

二、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104

三、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际角色105

四、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107

一、角色认知108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108

二、角色互动110

三、角色扮演的前台与后台111

第四节 社会角色失调113

一、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113

二、角色失范与角色转移障碍115

第七章 社会群体118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群体118

一、社会群体的定义118

二、社会群体产生的基本原因120

第二节 社会群体的分类122

第三节 社会群体的结构和性质126

一、群体的规模126

二、群体的领导128

三、群体的一致性130

四、群体效率与群体决策132

第四节 初级社会群体134

一、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134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135

三、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137

第八章 社会组织139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概念139

一、社会组织的定义和特征139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141

三、社会组织的类型142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144

一、组织管理的含义144

二、组织管理的几种理论146

二、科层制的特征151

一、科层制的含义151

第三节 科层制151

第四节 非正式组织154

一、非正式组织的概念154

二、非正式组织的功能和成因156

三、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关系157

第九章 社区159

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159

一、社区的定义159

二、社区的基本要素160

三、社区的分类162

第二节 农村社区163

一、农村社区的定义和产生163

二、农村社区的分类165

三、农村社区的特点166

第三节 城市社区168

一、城市社区的概念168

二、城市社区的分类169

三、城市社区的空间结构170

四、城市社区的特点172

第四节 城市化174

一、城市化的概念174

二、城市化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76

三、我国的城市化问题177

第十章 社会相互作用180

第一节 社会相互作用的概述180

一、什么是社会相互作用180

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与角色182

三、非语言交流184

第二节 社会相互作用的几种理论186

一、符号互动理论187

二、拟剧理论188

三、本土方法论189

四、交换理论191

第三节 社会相互作用的方式192

一、竞争192

二、冲突194

三、合作195

四、顺应196

第十一章 集体行为198

第一节 什么是集体行为199

一、集体行为的定义与特征199

二、几种主要的集体行为200

第二节 集体行为的条件204

一、集体行为的社会条件204

二、集体行为的决定因素207

第三节 人群与集体行为209

一、人群的类型210

二、人群行为理论211

第四节 信息传播与集体行为214

一、闲话和谣言214

二、舆论216

第十二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218

第一节 社会分层理论概述218

一、什么是社会分层218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分层的基本观点219

三、西方社会分层理论若干内容简介221

一、阶级及其划分标准225

第二节 社会分层及其标准225

二、阶层及其划分标准226

三、特殊利益群体及其划分标准227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的阶级与阶层228

一、工人阶级229

二、农民阶级230

三、知识分子阶层232

第四节 社会流动234

一、什么叫社会流动234

四、私营者阶层234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235

三、社会流动的原因237

四、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流动238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241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241

一、社会问题的定义与构成241

二、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243

三、社会问题的分类245

一、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247

第二节 劳动就业问题247

二、劳动就业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49

三、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对策250

第三节 人口问题251

一、人口问题概述251

二、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53

三、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255

第四节 生态环境问题256

一、生态平衡的必要性256

二、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257

三、维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学思考259

第十四章 社会控制261

第一节 社会控制概述261

一、社会控制的定义261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264

第二节 强制性社会控制方式266

一、政权266

二、法律267

三、纪律268

四、政策269

第三节 非强制性社会控制方式270

一、习俗270

二、道德272

三、宗教274

四、舆论276

第四节 越轨277

一、越轨的性质277

二、越轨的原因279

一、关于定义的讨论282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282

第十五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282

二、社会保障体系283

三、社会保障的性质285

四、社会保障的作用285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287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287

二、社会保障基金289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290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讨论292

第三节 什么是社会工作292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294

三、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296

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实施297

一、社会工作的原则297

二、社会工作的方法298

三、社会工作的实施300

第一节 制度概述302

一、什么叫制度302

第十六章 社会制度302

二、制度的功能及其类型303

第二节 家庭制度304

一、家庭制度中的基本概念304

二、家庭制度的理论分析305

三、家庭生活的阶段307

四、家庭生活的变迁与问题309

第三节 经济制度310

一、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311

二、公司制与跨国公司312

三、市场与计划313

四、劳动分工制度314

五、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315

第四节 教育制度317

一、教育的功能318

二、教育的结构319

三、学校321

四、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322

一、什么是社会变迁324

第十七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324

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324

二、社会变迁的根源325

三、社会变迁的类型327

第二节 社会变迁的理论解释329

一、社会文化进化论329

二、循环理论330

三、冲突理论331

一、什么是现代化332

第三节 现代化概述332

四、功能论332

二、现代化的特征336

第四节 西方现代化理论述评339

第十八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343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343

一、选择研究课题343

二、设计研究方案345

三、收集和处理资料346

四、分析和阐释结果347

一、调查研究的概念348

第二节 调查研究方法348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349

三、问卷方法及其特点350

四、访问方法及其特点354

第三节 其他研究方法357

一、实验法357

二、观察法359

三、文献法361

后记364

1997《社会学导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风笑天主编 1997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