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水文学》求取 ⇩

一、水文学的研究对象1

二、水文学发展简介1

绪论1

三、水文学的体系2

四、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地理水文学3

五、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4

六、水文学的研究方法5

七、水文学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要求5

一、水的形态及其转化7

第一章 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7

第一节 地球上水的物理性质7

二、水的热学性质9

三、水温10

四、水的密度16

五、水色与透明度17

第二节 地球上水的化学性质18

一、天然水的化学成分18

二、天然水的矿化过程19

三、天然水的分类20

四、水体的化学性质22

第三节 地球上水的分布与水资源29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29

二、水资源涵义与特性30

三、世界水资源31

四、我国水资源32

一、水循环基本过程41

第一节 水循环概述41

第二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41

二、水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42

三、水体的更替周期43

四、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44

第二节 水量平衡47

一、水量平衡概述47

二、通用水量平衡方程48

三、全球水量平衡方程49

一、蒸发的物理机制51

第三节 蒸发51

二、影响蒸发的因素53

三、蒸发量的计算55

第四节 水汽扩散与输送59

一、水汽扩散59

二、水汽输送62

第五节 降水66

一、降水要素66

二、面降水的计算68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70

四、可能最大降水73

第六节 下渗74

一、下渗的物理过程75

二、下渗理论与下渗经验公式76

三、影响下渗的因素79

第七节 径流81

一、径流的涵义及其表示方法81

二、径流的形成过程82

三、影响径流的因素85

第三章 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运动89

第一节 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结构89

一、陆地表面水的组成89

二、陆地表面水的结构90

第二节 流域产流与汇流90

一、流域产流理论90

二、流域汇流分析97

三、流域产、汇流计算与模型简介100

一、水情要素110

第三节 河流的水情110

二、年径流的有关概念113

三、正常年径流量的计算113

四、径流的年际变化116

五、径流的年内变化118

六、洪水与枯水120

第四节 河水的运动124

一、河水的运动状态125

二、河水的纵向运动126

三、河水的环流运动129

四、河流的泥沙运动132

第五节 冰川运动与补给139

一、冰川的形成及类型140

二、冰川的物质平衡与运动142

三、冰川积雪融水对河流的补给作用146

四、冰川与大气、海洋的相变转换148

第六节 湖水的运动与调蓄149

一、湖泊概述149

二、湖泊、水库水的运动152

三、湖泊、水库水量平衡与调节作用156

四、湖泊的演化162

五、沼泽163

第七节 径流向海汇集及其效应164

一、入海河口的水文特性165

二、径流向海汇集效应173

第四章 海洋的结构与海水的运动177

第一节 海洋的组成与结构178

一、海洋的组成178

二、海洋运动的结构179

第二节 波浪180

一、波浪概述180

二、小振幅波和有限振幅波181

三、风浪和涌浪187

四、地震、海啸与风暴潮189

五、近岸波191

第三节 潮汐192

一、潮汐及其类型192

二、潮汐的成因194

三、潮汐的变化199

四、潮流201

第四节 洋流203

一、洋流的成因及类型203

二、大洋环流系统209

三、水团214

四、中尺度涡214

五、厄尔尼诺现象215

一、海洋能量效应218

第五节 海洋效应218

二、海洋的大气环境效应221

第五章 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225

第一节 地下水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25

一、地下水的贮存空间225

二、地下水流系统228

三、地下水系统垂向结构229

一、地下水基本类型的划分232

第二节 地下水类型232

二、包气带水233

三、潜水235

四、承压水238

五、孔隙水240

六、裂隙水241

七、岩溶水242

第三节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243

一、地下水的补给来源243

二、地下水径流245

三、地下水的排泄246

第四节 地下水运动248

一、结合水运动249

二、毛管水运动250

三、重力水运动252

第五节 地下水的动态与平衡257

一、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257

二、地下水动态258

三、地下水平衡261

一、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对水文要素的影响264

第一节 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264

第六章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264

二、森林水文效应267

三、城市水文效应270

四、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273

第二节 人类活动对水体水质的影响274

一、影响水体水质的物质来源274

二、天然水体水质恶化特点276

三、水体的自净能力279

四、永环境容量286

1985《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水文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锡荃主编;李惠明,金伯欣编 198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