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解论》求取 ⇩

序 欧阳康1

导言1

一、社会理解与社会解释、社会意义1

二、社会理解研究的方法与途径8

三、开展社会理解研究的意义14

第一章 意义之谜:社会理解研究的难题24

一、整体理解与个体理解——意义存在之谜25

1.本体论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整体与个体关系的思想史考察26

2.方法论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对当代整体理解与个体理解之争的透析29

3.超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当代对立33

二、同化论与自律论——意义阐释之谜34

1.实证主义与释义性精神科学的对立36

2.历史解释的“移情说”与“覆盖律说”之间的对立40

3.克服同化论与自律论对立的初步尝试53

三、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意义尺度之谜60

1.相对主义的迷误61

2.绝对主义的幻想64

3.超越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对立71

第二章 意义理解的初步寻求与重建:来自解释学的启示72

1.对“此在”之“在”的意义的追问73

一、意义理解的个体定位73

2.对理解的一般特征的刻画及解释学普遍性的寻求77

3.意义阐释的认识论机制和方法论建设82

二、从理解的个体性走向理解的社会性89

1.对哲学解释学的批判90

2.理解的先验条件的探寻93

3.对认识的社会化机制的揭示97

1.解释学对社会理解研究的贡献100

三、出路:社会理解的实践重建100

2.实践解释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解释学的对话103

第三章 社会理解与社会历史活动:实践解释学对意义本体的追问112

一、社会历史实践是社会理解的本体论基础113

1.本体、社会本体、社会理解本体113

2.社会历史实践的本体论意蕴118

3.实践解释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形态123

二、社会理解是社会历史实践的内在组成部分129

1.社会理解贯穿于社会历史实践之中130

2.社会理解是社会历史实践的内源机制和内控机制131

三、社会理解是人自我理解和自我超越的途径136

1.社会理解是人的自我理解的途径138

2.社会理解也是人自我超越的途径142

3.凸现价值意蕴:社会理解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的保证148

第四章 社会理解的结构、类型和特征151

一、社会理解结构的系统分析151

1.社会理解结构的系统构成151

2.社会理解的构成方式159

3.社会理解的功能173

二、社会理解的类型178

1.知识型社会理解179

2.价值型社会理解188

3.实践规范型社会理解195

三、社会理解的特征201

1.实践参与性特征202

2.语言性特征206

3.时间性特征209

4.批判性特征212

1.社会理解活动的环节216

第五章 社会理解的过程与方法论原则216

一、社会理解的实现过程216

2.社会理解的发展过程230

二、社会理解的方法论原则245

1.社会理解方法的特征245

2.社会理解的方法论层次247

3.社会理解的方法论原则251

第六章 社会理解的客观性与合理性260

1.“客观性”释义262

一、社会理解的客观性262

2.社会理解的客观性特征268

3.坚持社会理解的客观性标准的意义285

二、社会理解的合理性291

1.“合理性”释义292

2.社会理解的合理性及其条件300

3.社会理解的合理性尺度与真理性要求305

主要参考文献313

后记318

1998《社会理解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郑文先著 1998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