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疗全书 修订版》求取 ⇩

第一章 常见症状与疾病的关系1

一、发热1

目录1

上篇 总论1

二、头痛3

四、惊厥4

三、头晕4

五、昏厥5

七、语言障碍6

六、昏迷6

八、咳嗽与咯痰7

九、咯血8

十、呼吸困难9

十一、胸痛10

十三、紫绀11

十二、心悸11

十四、水肿12

十六、吞咽困难13

十五、恶心与呕吐13

十八、呕血与黑便14

十七、呃逆14

十九、腹泻15

二十一、腹水16

二十、便秘16

二十二、黄疸17

二十四、淋巴结肿大18

二十三、皮下出血18

二十五、血尿19

二十六、尿潴留21

二十七、尿失禁22

二十八、遗精23

二十九、阳痿24

三十一、男性不育症25

三十、早泄25

第一节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28

第二章 医学检查28

(一)血常规检查32

一、血液检查32

第二节 化验检查32

(二)血液其他检查33

(一)尿常规检查34

二、尿液检查34

(一)粪常规检查35

三、粪便检查35

(二)尿胆原和尿胆红素测定35

(三)尿酮体测定35

(四)尿隐血检查35

(五)尿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35

(四)谷草转氨酶(SGOTAST)36

(三)谷丙转氨酶(SGPTALT)36

(二)大便隐血试验36

(三)大便细菌培养36

四、常用肝功能检查36

(一)麝香草酚浊度(TTT)36

(二)硫酸锌浊度(ZnTT)36

(三)肌酐37

(二)尿素氮(B.U.N)37

(五)黄疸指数(Ⅱ)37

(六)血胆红质测定37

(七)血清蛋白37

(八)溴磺酞钠试验(BSP)37

五、肾功能检查37

(一)非蛋白氮(N.P.N)37

(六)无机磷(P+1.8)38

(五)钙(Ca2+)38

(四)内生肌酐清除率38

六、血液化学检查38

(一)血糖38

(二)氯化物(Cl-)38

(三)钾(K+)38

(四)钠(Na+)38

(九)血清酶学检查39

(八)血脂测定39

(七)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39

(六)乙型肝炎的免疫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40

(五)甲种胎儿球蛋白(AFP)40

七、血清学及免疫学检查40

(一)伤寒、副伤寒凝集反应(肥达氏试验)40

(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40

(三)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抗“O”)40

(四)梅毒血清学试验(康—华氏反应)40

(八)补体测定41

(七)免疫球蛋白测定41

(一)痰液检查42

八、分泌液检查42

(九)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的检查42

(十)淋巴细胞转化试验42

(十一)红斑狼疮细胞检查42

(十二)抗核抗体测定42

(四)胸腹腔穿刺液检查43

(三)胃液和十二指肠液检查43

(二)脑脊液检查43

(一)摄片44

一、X线透视44

第三节 放射检查44

(二)造影45

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47

三、核磁共振成像49

(一)临床作用50

一、心电图50

第四节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50

(三)心电图正常图形51

(二)适应症51

(四)常见心电图异常诊断52

(五)心电图的临床价值与不足之处58

(一)适应症59

二、超声心动图59

(一)甲状腺吸131碘功能测定61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61

(二)临床价值61

第五节 核医学61

(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摄取试验(简称T3、T4摄取试验)62

(二)适应症63

(一)原理63

二、甲状腺扫描63

(一)原理63

(二)适应症63

(三)注意事项63

(四)正常图形63

(五)临床意义63

三、肾图63

(五)临床意义64

(四)正常指标64

(三)正常图形64

(一)原理65

四、肾脏显影65

(四)临床意义66

(三)正常图形66

(二)适应症66

(三)正常图形66

(四)临床意义66

五、肝脏显影66

(一)原理66

(二)适应症66

第六节 B型超声诊断67

一、胸腔穿刺术69

第一节 诊断性穿刺技术69

第三章 诊疗技术69

三、心包穿刺术70

二、腹腔穿刺术70

五、腰椎穿刺术71

四、骨髓穿刺术71

七、肾脏穿刺术72

六、关节穿刺术72

八、淋巴结穿刺术73

一、膀胱镜检查74

第二节 特殊诊疗技术74

二、胆道镜检查75

三、腹腔镜检查76

五、纤维结肠镜检查77

四、直肠及乙状结肠镜检查77

(一)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78

六、纤维内窥镜检查78

(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80

(三)纤维结肠镜检查81

(一)外科抗菌术与无菌术82

一、外科诊疗技术82

第三节 外科诊疗技术与常见小手术82

(二)麻醉方法及选择84

(三)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87

(四)局部封闭术89

(五)套式封闭术90

(七)颈部交感神经封闭术91

(六)肾囊封闭术91

(八)腱鞘内封闭术92

(九)换药术93

(十一)石膏绷带固定技术94

(十)拆线术94

(十二)小夹板固定技术95

(十三)牵引技术96

(十四)气管切开术100

(十五)动脉灌注化疗术101

(一)清创缝合术102

二、外科常用小手术102

(三)包皮环切术103

(二)脓肿切开引流术103

(四)腋臭根治术104

(六)浅表肿物切除术105

(五)静脉切开术105

(九)重睑成形术106

(八)输精管结扎术106

(七)拔甲术106

(一)阴道镜检查107

一、妇科诊疗技术107

(十)隆鼻术107

第四节 妇科诊疗技术与常用小手术107

(二)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108

(三)宫颈活检109

(四)后穹窿穿刺110

(五)诊断性刮宫111

(六)子宫探针检查112

附:刮宫术112

(七)输卵管通液术113

(八)子宫输卵管造影术114

(九)腹腔镜检查115

(十)妊娠试验116

二、妇科常用小手术117

(一)放环术118

(三)人工流产术120

(二)取环术120

(四)人工流产钳刮术123

(五)中期妊娠引产124

(六)输卵管结扎术126

(七)输卵管粘阻术(药物堵塞绝育术)128

(九)胎头吸引术129

(八)会阴侧切术129

(十)产钳术131

(十二)徒手剥离胎盘术132

(十一)臀位牵引术132

(二)电测听检查134

(一)纤维喉镜检查134

第五节 耳鼻喉科诊疗技术与常用小手术134

一、耳鼻喉科诊疗技术134

(三)声阻抗测听135

(四)脑干诱发电位测听136

(二)外耳道异物取出术137

(一)外耳道疖肿切开术137

二、耳鼻喉科常用小手术137

(四)鼓膜穿刺术138

(三)咽鼓管吹张术138

(五)鼻腔冲洗术139

(七)下鼻甲电灼术140

(六)鼻腔异物取出术140

(八)上颌窦穿刺术141

(九)咽部异物取出术142

二、电解倒睫术143

一、睑脓肿切开术143

(十)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143

第六节 眼科常用小手术143

四、睑板腺囊肿刮除术144

三、沙眼挤压术144

七、结膜瓣遮盖术145

六、泪点切开术145

五、泪点扩张术145

八、前房穿刺术146

一、高热148

第四章 家庭急救148

二、头痛149

三、昏迷150

四、便血151

五、呕血和黑便152

七、小儿呕吐153

六、尿潴留153

九、面部外伤154

八、小儿异常哭闹154

十、胸部外伤155

十一、腹部外伤156

十三、肋骨骨折157

十二、颈椎骨折157

十四、钉子刺伤158

十六、食物中毒159

十五、自缢和自刎159

十七、人工呼吸法160

十八、心脏按摩术161

一、病室环境163

第一节 病人居住环境163

第五章 家庭护理163

二、病室设置164

一、口腔卫生166

第二节 病人的清洁卫生166

二、头发卫生167

三、皮肤卫生168

四、褥疮的预防及护理169

五、更换卧位法170

六、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171

第三节 饮食调养172

七、晨、午、晚间护理172

一、病人饮食种类173

三、中医的饮食宜忌175

二、饮食护理175

一、西药服用法177

第四节 口服给药法177

附:汤药煎煮法178

二、中药服用法178

一、皮内注射法179

第五节 注射给药法179

二、皮下注射法180

三、肌肉注射法181

第六节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182

四、静脉注射法182

一、体温183

二、脉搏184

四、血压185

三、呼吸185

一、热水袋用法187

第七节 常用护理技术187

三、鼻饲法188

二、冰袋用法188

四、氧气袋使用法189

五、拔火罐法190

六、刮痧法191

附:挤拧法192

二、小便193

一、大便193

第八节 各种标本采集法193

第九节 传染病的隔离与消毒194

四、呕吐物194

三、痰液194

一、传染病的隔离195

二、污染物品消毒法196

三、解除隔离197

一、一般情况198

第十节 怎样观察病情198

三、瞳孔199

二、生命体征199

五、二便及其它排泄物200

四、皮肤粘膜200

四、补充营养201

三、做好口腔护理201

第十一节 危重病人护理201

一、摘好清洁卫生201

二、保护眼睛201

八、注意安全202

七、注意二便情况202

五、预防褥疮202

六、保持呼吸道通畅202

三、死亡体征203

二、临终处理203

九、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03

第十二节 临终病人护理203

一、临终病人的症状203

一、昏迷204

第十三节 急症护理204

四、尸体料理204

二、惊厥205

三、癫痫206

四、高热207

六、咯血208

五、鼻出血208

八、心绞痛与心肌梗塞209

七、呕吐209

九、烫伤与烧伤210

十、冻伤211

十一、中暑212

十三、触电213

十二、煤气中毒213

十四、溺水214

十六、精神分裂症215

十五、急性酒精中毒215

十七、躁郁症216

(一)抗生素218

一、抗微生物药物218

第六章 药物治疗218

第一节 西药218

(二)合成的抗菌药224

(三)抗结核药226

(五)抗病毒药228

(四)抗真菌药(抗霉菌药)228

(一)治疗疟疾药物229

二、抗寄生虫病药物229

(二)治疗阿米巴病药物230

(四)治疗血吸虫病药物231

(三)治疗滴虫病药物231

(六)驱肠虫药232

(五)治疗丝虫病药物232

(一)解热镇痛药234

三、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234

(二)抗炎镇痛药236

(三)抗痛风药237

(四)镇痛药238

(五)抗震颤麻痹药240

(六)治疗精神失常药、镇静药及催眠药241

(七)抗癫痫药243

(一)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244

四、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244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245

(三)防治心绞痛药物247

(四)降血压药249

(六)抗休克与升压药251

(五)降血脂药251

(一)祛痰止咳药252

五、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252

(二)止喘药254

(一)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255

六、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255

(三)呼吸兴奋药255

(二)治肝、胆疾病药物257

(三)胃肠解痉药物259

(五)止吐药260

(四)助消化药260

(六)泻药与止泻药261

(一)利尿药262

七、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262

(二)脱水药264

(一)止血药265

八、主要作用于血液与造血系统的药物265

(二)抗贫血药266

九、抗过敏药物267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268

十、激素及其有关药物268

(三)胰岛激素及其他影响血糖的药物269

(二)性激素269

(四)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270

十一、维生素类药物271

第三节 家庭保健药箱273

一、直流电疗法275

第一节 电疗法275

第七章 物理治疗275

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276

三、低频脉冲调制电疗法277

四、中频脉冲电疗法278

五、高频超短波电疗法279

六、微波电疗法280

一、红外线疗法281

第二节 光疗法281

三、紫外线疗法282

二、可见光线疗法282

四、激光疗法283

第三节 超声波疗法284

第四节 磁疗法285

一、石蜡疗法287

第五节 温热疗法287

二、药物蒸熏及药袋透热疗法288

一、生理作用289

第六节 水疗法289

二、种类及临床应用290

一、医疗体育的方式292

第八章 医疗体育292

二、生理作用293

三、适应症及禁忌症294

一、阴阳学说295

第一节 中医理论知识295

第九章 中医中药295

二、五行学说296

三、藏象学说297

五、气血津液298

四、经络学说298

六、病因299

七、诊断300

八、辨证304

九、防治原则308

二、用药方法309

一、中药性能309

第二节 常用中草药309

三、中药配伍及禁忌310

四、解表药311

五、清热药314

六、理气药319

七、理血药321

八、利水渗湿药326

十、祛风湿药330

九、芳香化湿药330

十一、温里药332

十二、泻下药334

十三、止咳化痰平喘药335

十四、芳香开窍药338

十五、平肝熄风药339

十六、安神药340

十七、补益药342

十八、收涩药347

十九、消导药349

二十、驱虫药350

二十一、外用药352

二十二、抗癌药353

(一)解表剂354

一、内科方药354

第三节 常用方剂354

(二)和解剂358

(三)祛暑剂359

(四)表里双解剂362

(五)安神剂363

(六)固涩药剂365

(七)理血剂366

(八)止血剂369

(九)祛痰剂371

(十)驱虫剂377

(十一)清热剂378

(十二)温里剂383

(十三)开窍剂384

(十四)泻下剂387

(十五)熄风剂390

(十六)理气剂392

(十七)祛湿剂397

(十八)消导化积剂404

(十九)补益剂407

二、外科及伤科用药417

三、妇科常用药423

(一)调经剂424

(二)止带剂426

(三)产后调理剂427

(一)感冒、咳喘428

四、儿科用药428

(三)惊风432

(二)麻疹432

(四)消化不良434

(五)疮疖及其他439

五、五官科常用药440

第一节 概述445

第十章 针灸疗法445

第二节 经络446

三、经络的功能447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447

一、经络的概念447

四、十二经脉448

五、奇经八脉453

第三节 腧穴454

二、腧穴的分类455

一、腧穴定位方法455

四、十四经腧穴名称、主治及针刺法456

三、腧穴的作用456

五、奇穴名称、主治及针刺法467

一、毫针469

第四节 针法469

三、针刺前的准备470

二、针刺练习方法470

四、针刺法471

五、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472

六、针刺注意事项473

二、灸法的作用474

一、常用灸法474

第五节 灸法474

三、注意事项475

(八)泄泻476

(七)噎嗝476

第六节 常见病证取穴476

一、内科病证476

(一)中风476

(二)感冒476

(三)中暑476

(四)咳嗽476

(五)哮喘476

(六)呕吐476

(二十二)黄疸477

(二十一)疟疾477

(九)痢疾477

(十)便秘477

(十一)脱肛477

(十二)癃闭477

(十三)淋证477

(十四)遗精477

(十五)阳痿477

(十六)失眠477

(十七)惊悸477

(十八)癫狂477

(十九)痫证477

(二十)眩晕477

(四)崩漏478

(三)经闭478

(二十三)水肿478

(二十四)头痛478

(二十五)胁痛478

(二十六)胃痛478

(二十七)腹痛478

(二十八)腰痛478

(二十九)痹证478

(三十)痿证478

(三十一)面瘫478

二、妇儿科病证478

(一)月经不调478

(二)痛经478

(八)瘰疬479

(七)痔疮479

(五)带下479

(六)滞产479

(七)乳少479

(八)胎位不正479

(九)小儿急惊风479

(十)小儿慢惊风479

(十一)疳疾479

三、五官科、外科病证479

(一)丹毒479

(二)风疹479

(三)疔疮479

(四)痄腮479

(五)乳痛479

(六)肠痛479

(十六)咽喉肿痛480

(十五)牙痛480

(九)瘿气480

(十)扭伤480

(十一)耳鸣耳聋480

(十二)目赤肿痛480

(十三)鼻渊480

(十四)鼻衄480

第一节 概述510

第十一章 成人推拿疗法510

第二节 常用手法512

第三节 常见损伤病症治疗523

第四节 常见内脏疾病治疗530

第五节 常见妇科及其它疾病治疗539

第六节 自我保健推拿方法545

第十二章 小儿推拿疗法572

第一节 概述572

第二节 常用手法574

第三节 常用穴位577

第四节 小儿常见疾病治疗591

第十三章 气功疗法626

第一节 概念626

第二节 气功内容627

一、吐纳627

二、运气627

三、静坐628

四、站桩629

一、身的方面630

二、心的方面630

第三节 气功的原理630

第四节 气功的适应症和禁忌症631

一、姿势631

二、意守632

三、呼吸632

四、练精养精633

第一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634

一、病毒性肝炎634

下篇 各论634

二、伤寒639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642

四、霍乱643

五、细菌性痢疾645

六、阿米巴痢疾648

七、流行性感冒649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51

九、流行性乙型脑炎654

十、流行性斑疹伤寒656

十一、疟疾658

十二、流行性出血热660

十三、狂犬病662

十四、布鲁氏菌病664

十五、鼠疫666

十六、炭疽669

十七、钩端螺旋体病670

十八、蛔虫病673

十九、钩虫病675

二十、蛲虫病677

二十一、绦虫病和囊虫病678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682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82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683

三、慢性支气管炎684

四、支气管哮喘687

五、肺炎689

六、支气管扩张691

七、肺气肿693

八、肺脓肿695

九、胸膜炎697

十、气胸699

十一、肺原性心脏病701

十二、呼吸衰竭703

十三、结节病705

十四、肺结核707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711

一、心律失常711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719

三、缺血性心脏病721

四、高血压病724

五、风湿热726

六、风湿性心脏病729

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31

八、心肌病732

九、感染性心内膜炎736

十、心包炎738

十一、克山病740

十二、梅毒性心血管病742

十三、心脏神经官能症744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746

一、返流性食管炎746

二、急性胃炎748

三、慢性胃炎749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752

五、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55

六、肠道易激综合征757

七、肠结核759

八、急性胰腺炎760

九、慢性胰腺炎763

十、肝硬化765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769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769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771

三、肾病综合征773

四、尿路感染775

五、慢性肾功能衰竭779

一、贫血概述785

第六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785

二、缺铁性贫血786

三、巨幼细胞贫血789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791

五、溶血性贫血794

六、白血病796

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01

八、淋巴瘤802

九、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04

十、过敏性紫癜806

一、甲状腺炎809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疾病809

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810

三、甲状腺机能减退症812

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813

五、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814

六、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816

七、垂体性侏儒症818

八、垂体前叶功能低减819

九、垂体瘤822

十、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823

十一、柯兴氏综合征825

十二、尿崩症827

十三、嗜铬细胞瘤829

十四、单纯性肥胖症831

十五、痛风833

十六、糖尿病834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840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840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843

三、大骨节病848

一、煤气中毒852

第九章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852

二、溺水853

三、电击854

四、中暑855

五、冻伤856

六、高山病857

七、潜水病858

八、酒精中毒859

十、铅中毒860

九、急性鱼胆中毒860

十一、有机磷农药中毒861

十二、急性药物中毒862

(一)巴比妥类及其它安眠镇静药中毒863

[附]常见药物中毒863

(一)乌头、附子中毒864

十三、中药及药用植物中毒864

(二)阿托品、颠茄、莨菪碱中毒864

(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可待因中毒864

(五)夹竹桃(洋地黄)中毒865

(四)曼陀罗(洋金花)中毒865

(二)马钱子中毒865

(三)杏仁、桃仁、木薯中毒865

(六)毒蕈中毒866

一、面神经炎867

第十章 神经、精神疾病867

二、三叉神经痛868

三、坐骨神经痛869

四、多发性神经炎871

五、急性脊髓炎872

六、脊髓空洞症874

七、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875

八、癫痫876

九、急性脑血管病878

十、脑脓肿882

十二、肝豆状核变性883

十一、脑囊虫病883

十三、震颤麻痹885

十四、重症肌无力886

十五、周期性麻痹887

十六、精神分裂症888

十七、躁狂抑郁性精神病891

十八、更年期忧郁症894

十九、反应性精神病896

二十、周期性精神病898

二十一、症状性精神病900

二十二、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901

二十三、老年性痴呆902

二十四、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903

二十五、神经官能症905

(一)神经衰弱906

(二)癔病907

(三)强迫症908

一、头皮撕裂伤911

第十一章 外科疾病911

三、脑挫裂伤912

二、脑震荡912

四、血胸913

五、肝脾破裂914

六、空肠贯通伤915

七、伤口的愈合过程、分级及护理916

八、火器伤的处理917

九、血管损伤的急救919

十、手部肌腱神经损伤920

十一、毒蛇咬伤921

十二、蜂蜇伤922

十四、蜈蚣蜇伤923

十三、蝎子蜇伤923

十七、急性乳腺炎924

十六、海蜇蜇伤924

十五、毒蜘蛛蜇伤924

十八、气性坏疽926

十九、颈淋巴结核927

二十、脓毒血症928

二十一、烧伤929

二十二、丹毒931

二十三、急性蜂窝织炎932

二十五、甲沟炎933

二十四、化脓性指头炎933

二十六、疖934

二十八、急性淋巴结炎935

二十七、痈935

二十九、破伤风936

三十、阑尾炎937

三十一、肠梗阻941

三十二、溃疡病穿孔944

三十三、胆囊炎947

三十四、胆石症950

三十五、胆道蛔虫病954

三十六、乳腺增生病956

三十七、腹外疝958

三十八、下肢静脉曲张960

三十九、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961

四十、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963

四十一、雷诺氏病964

四十二、痔965

四十三、肛裂966

四十四、肛瘘967

四十五、肛周脓肿968

四十六、直肠脱垂969

四十七、睾丸鞘膜积液970

四十八、前列腺增生症971

四十九、附睾睾丸炎972

一、锁骨骨折974

第十二章 骨科疾病974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975

三、肱骨干骨折976

五、尺桡骨双骨折977

四、肱骨髁上骨折977

六、肱骨外上髁骨折978

七、肱骨内上髁骨折979

八、尺骨鹰嘴骨折980

九、尺骨上1/3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981

十一、掌指骨骨折982

十、桡骨下端骨折982

十二、股骨颈骨折983

十三、股骨干骨折985

十五、胫腓骨骨折986

十四、膑骨骨折986

十六、胸腰椎骨折987

十七、骨盆骨折988

十八、肘关节脱位989

十九、肩关节脱位990

二十、髋关节脱位991

二十一、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992

二十二、急性腰扭伤993

二十三、腰椎间盘突出症994

二十四、落枕995

二十六、肱骨外上髁炎996

二十五、肩关节周围炎996

二十七、狭窄性腱鞘炎997

二十九、踝关节扭伤998

二十八、跟腱断裂998

三十、颈椎病999

三十一、多指(趾)畸形1000

三十二、并指(趾)畸形1001

三十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002

三十五、慢性骨髓炎1003

三十四、弓形腿1003

三十六、化脓性关节炎1004

一、乳腺癌1006

第十三章 肿瘤1006

二、肺癌1009

三、食道癌1011

四、胃癌1013

五、肝癌1015

六、大肠癌1017

七、胰腺癌1020

八、结肠癌1021

九、直肠癌1022

十、膀胱癌1023

十一、恶性淋巴瘤1024

十二、外阴癌1025

十三、子宫颈癌1027

十四、子宫体癌1029

十五、卵巢肿瘤1031

十六、绒毛膜癌1033

十七、外鼻恶性肿瘤1034

十八、鼻窦恶性肿瘤1035

十九、扁桃体癌1036

二十、扁桃体肉瘤1037

二十一、鼻咽癌1038

二十二、下咽癌1040

二十三、喉癌1041

二十五、舌癌1043

二十四、牙龈癌1043

二、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045

附录 一、良性与恶性肿瘤鉴别表1045

三、正确选择肿瘤的检查方法1047

四、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1049

五、化学疗法及药物选择1051

六、常见体表肿物的诊治1052

一、痛经1054

第十四章 妇科疾病1054

二、闭经1055

三、月经不调1058

四、经前精神紧张症1061

五、闭经溢乳综合征1062

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1063

七、外阴炎1066

八、前庭大腺炎1067

十、幼女外阴阴道炎1068

九、前庭大腺囊肿1068

十一、霉菌性阴道炎1069

十二、滴虫性阴道炎1070

十三、老年性阴道炎1071

十四、子宫颈炎1072

十五、盆腔炎1074

十六、生殖器结核1077

十七、外阴瘙痒症1079

十九、女阴白色病变1081

十八、外阴溃疡1081

二十、子宫脱垂1082

二十一、外生殖器损伤1083

二十二、异物残留1085

二十三、子宫内膜异位症1086

二十四、不孕症1087

二十五、更年期综合征1090

二十六、多囊卵巢综合征1092

二十七、尿瘘1093

二十八、粪瘘1094

二十九、葡萄胎1095

三十一、子宫肌瘤1096

三十、恶性葡萄胎1096

一、妊娠呕吐1099

第十五章 产科疾病1099

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00

三、过期妊娠1102

四、异位妊娠1103

五、前置胎盘1105

六、多胎妊娠1106

七、羊水过多1108

八、羊水过少1109

九、胎盘早期剥离1110

十、流产1112

十一、早产1114

十二、臀位1115

十三、横位1117

十四、骨盆狭窄1119

十五、产力异常1122

十六、母儿血型不合1124

十七、子宫破裂1127

十八、胎膜早破1128

十九、脐带脱垂1130

二十、脐带绕颈1131

二十一、胎盘滞留1132

二十二、软产道损伤1133

二十三、羊水栓塞1135

二十四、胎儿窘迫1137

二十五、新生儿窒息1139

二十六、产后出血1140

二十七、晚期产后出血1142

二十八、产褥感染1143

二十九、产后中暑1144

三十、产后感冒1145

三十一、产前先兆1146

三十二、产程配合1147

三十三、家庭接生1148

第一节 计划免疫与新生儿喂养1151

第十六章 儿科疾病1151

一、新生儿黄疸1160

第二节 新生儿常见病1160

二、新生儿肺炎1163

三、新生儿流行性腹泻1164

四、新生儿败血症1165

五、新生儿窒息1167

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169

七、新生儿硬肿症1170

八、新生儿破伤风1172

九、新生儿脐炎1175

十、新生儿头颅血肿1176

十一、新生儿颅内出血1177

十二、新生儿低钙血症1179

第三节 小儿传染病1181

一、麻疹1182

二、风疹1183

三、幼儿急疹1185

四、水痘1186

五、流行性腮腺炎1187

六、脊髓灰质炎1189

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193

八、手足口病1194

九、猩红热1196

十、百日咳1197

十一、白喉1199

十二、蛔虫病1201

十三、蛲虫病1203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204

第四节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1204

二、维生素D中毒症1207

三、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1208

四、微量元素缺乏症1209

五、维生素A缺乏症1213

六、维生素B1缺乏症1214

七、坏血病1216

一、幼年类风湿病1217

第五节 结缔组织病1217

二、川崎病1220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22

第六节 呼吸系统疾病1222

二、急性支气管炎1224

三、喘息性支气管炎1226

四、毛细支气管炎1227

五、支气管肺炎1229

一、鹅口疮1231

第七节 消化系统疾病1231

二、肠痉挛1232

三、厌食症1233

四、腹泻病1234

一、先天性心脏病1237

第八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1237

二、病毒性心肌炎1242

一、营养性贫血1244

第九节 血液系统疾病1244

二、雅克什综合征1248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1249

第十节 泌尿系统疾病1249

二、肾病综合征1251

三、血尿1254

一、小儿急性偏瘫1256

第十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1256

二、病毒性脑炎1258

三、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1260

四、脑积水1263

五、脑性瘫痪1264

六、多动症1266

七、遗尿症1268

一、重症肌无力1269

第十二节 肌肉系统疾病1269

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271

一、克汀病(呆小病)1275

第十三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1275

二、小儿肥胖症1277

第十七章 眼科疾病1280

一、接触性皮炎1280

二、麦粒肿1281

三、霰粒肿1282

四、上睑下垂1283

五、睑缘炎1284

七、慢性泪囊炎1285

六、急性泪囊炎1285

八、泪道狭窄或阻塞1286

九、急性结膜炎1287

十、慢性结膜炎1288

十一、沙眼1289

十三、翼状胬肉1290

十二、泡性结膜角膜炎1290

十四、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1291

十五、巩膜炎1292

十六、白内障1293

十七、玻璃体混浊1295

十八、青光眼1296

十九、虹膜睫状体炎1298

二十、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300

二十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301

二十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302

二十三、视神经炎1303

二十四、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304

二十五、视神经萎缩1305

一、外耳道疖1307

第一节 耳部疾病1307

第十八章 耳鼻喉科疾病1307

二、鼓膜炎1308

三、耳带状疱疹1310

四、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1312

五、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1313

六、分泌性中耳炎1314

七、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316

八、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317

九、突发性耳聋1319

十、感音神经性聋1320

十一、美尼尔氏病1322

一、鼻疖1324

第二节 鼻部疾病1324

二、鼻前庭炎1325

三、急性鼻炎1326

四、慢性鼻炎1328

五、过敏性鼻炎1332

六、鼻出血1334

七、急性鼻窦炎1336

八、慢性鼻窦炎1337

九、鼻息肉1339

十、常见的鼻部良性肿瘤1340

一、急性咽炎1344

第三节 咽喉疾病1344

二、慢性咽炎1345

三、急性扁桃体炎1346

四、慢性扁桃体炎1347

五、急性喉炎1348

六、小儿急性喉炎1349

七、急性会厌炎1351

八、慢性喉炎1352

九、常见的咽喉部良性肿瘤1353

一、龋齿1359

第一节 牙体疾患1359

第十九章 口腔科疾病1359

二、牙髓炎1360

三、根尖周炎1361

四、牙龈炎1363

五、牙周病1364

六、乳牙早萌与滞留1366

一、复发性口腔溃疡1367

第二节 口腔粘膜疾患1367

二、急性感染性口炎1369

三、药物过敏性口炎1372

四、口腔粘膜白斑1373

五、口腔扁平苔癣1374

六、白塞氏综合征1375

七、干燥综合征1377

八、某些传染病早期在口腔的表征1378

一、腮腺炎1379

第三节 腺体疾患1379

二、颌下腺炎与结石1380

三、流涎症1381

三叉神经痛1382

第四节 神经系统疾患1382

一、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1384

第五节 颞颌关节病1384

二、颞颌关节脱位1386

三、颞颌关节强直1388

一、冠周炎1389

第六节 炎症1389

二、颌面部间隙感染1390

三、颌面部淋巴结炎1392

四、颌骨骨髓炎1395

一、颌面部软组织外伤1396

第七节 外伤1396

二、牙体外伤1399

三、牙槽骨骨折1401

四、颌骨骨折1402

五、颧骨骨折1404

一、口腔颌面部囊肿1405

第八节 良性肿瘤1405

二、牙龈瘤1408

三、血管瘤1409

四、淋巴管瘤1410

六、造釉细胞瘤1411

五、涎腺混合瘤1411

一、唇裂1412

第九节 唇腭牙畸形1412

二、腭裂1413

三、牙体畸形1414

四、牙?畸形1416

一、牙周病正畸1417

第十节 正畸1417

五、牙列不齐1417

二、错?畸形的预防性矫治1418

三、错?畸形的矫治1422

四、成年人错?畸形的矫治1424

五、外科手术正畸1425

六、矫治后的保持与复发1426

一、补牙术1427

第十一节 常见治疗检查方法1427

二、洁治术1429

三、拔牙术1430

四、拔牙麻醉1433

五、牙槽突修整术1437

六、舌系带修整术1438

八、活体组织检查术1439

七、颌下腺摘除术1439

九、其它1440

一、单纯疱疹1443

第二十章 皮科与性病1443

二、带状疱疹1444

三、传染性软疣1445

四、Kaposi水痘样疹1446

五、挤奶人结节1447

六、疣1448

八、脓疱疮1451

七、疣状表皮发育不良1451

十、化脓性汗腺炎1453

九、须疮1453

十一、增殖性脓皮病1454

十二、麻风1455

十三、寻常狼疮1458

十五、头癣1459

十四、颜面粟粒性狼疮1459

十六、手足癣1461

十七、甲癣1462

十八、体癣和股癣1463

二十、虱病1465

十九、花斑癣1465

二十一、疥疮1466

二十二、痱子1467

二十三、冻疮1469

二十四、鸡眼1470

二十六、接触性皮炎1471

二十五、胼胝1471

二十七、尿布皮炎1472

二十八、湿疹1473

二十九、异位性皮炎1475

三十、颜面再发性皮炎1477

三十一、荨麻疹1478

三十二、丘疹性荨麻疹1479

三十三、药疹1480

三十四、神经性皮炎1482

三十五、瘙痒病1483

三十六、皮肌炎1485

三十七、硬皮病1486

三十八、银屑病1487

三十九、副银屑病1490

四十、扁平苔癣1491

四十一、多形红斑1492

四十三、玫瑰糠疹1494

四十二、单纯糠疹1494

四十四、鱼鳞病1495

四十五、毛发苔癣1496

四十六、毛囊角化病1497

四十七、毛发红糠疹1499

四十八、天疱疹1500

四十九、疱疹样皮炎1503

五十、大疱性类天疱疮1504

五十一、寻常痤疮1505

五十二、脂溢性皮炎1506

五十三、酒渣鼻1507

五十四、斑秃1509

五十五、白癜风1510

五十六、黄褐斑1511

五十七、梅毒1512

五十八、淋病1515

1995《家庭医疗全书 修订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赵忠印,李书祯主编 1995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