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工作知识手册》求取 ⇩

目录3

第一篇 财政理论一般3

第一章 财政原理概述3

一、财政本质与基本特征3

二、财政体系与分配关系6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9

四、财政改革与发展11

第二章 财政职能与财政目标13

一、财政职能13

二、财政目标15

三、实现财政目标的经济机制选择19

第三章 税收理论概述24

一、税收原则理论24

二、税收政策与效率目标26

三、税收政策与公平目标30

四、税收负担分析33

五、税负转嫁原理36

六、税制结构原理38

第四章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42

一、国有资产与财政分配42

二、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原则44

三、国有资产所有权权益实现方式分析46

四、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资产收益分配48

第五章 公共收费与公共定价50

一、收费是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50

二、公共定价的理论依据51

三、垄断情况下的公共定价53

四、价格振荡与公共定价54

五、公共定价与收入分配56

第六章 公债理论概述58

一、公债的主要理论问题58

二、公债的微观效应分析59

三、公债的宏观效应分析63

第七章 政府预算与财政投资67

一、政府预算支出的性质与对象67

二、政府预算政策的理论依据69

三、财政投资的性质、特点与作用73

四、财政投资的重点领域75

五、财政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78

第八章 社会保障理论80

一、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80

二、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82

三、社会保障体系在实现公平目标中的地位84

四、社会保障政策86

五、社会保障基金89

第九章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91

一、近年来的财政关系变化91

二、中央与地方财政职能的分工92

三、财政集权与分权95

四、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体制类型与收支划分97

五、我国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100

第十章 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102

一、财政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与特点102

二、财政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104

三、封闭经济中的财政政策运用106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07

五、开放经济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111

一、税收概念与税收本质117

第一章 中国税制与税法概论117

二、税收根据117

第二篇 税收117

三、税收的形式特征119

四、税收制度与税法119

五、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23

六、税收分类与中国现行税制概述127

第二章 流转课税130

一、增值税130

二、消费税143

三、营业税147

四、关税151

第三章 所得课税155

一、企业所得税155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161

三、个人所得税165

四、农(牧)业税172

第四章 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176

一、资源税176

二、房产税178

三、城市房地产税179

四、车船使用税180

五、车船使用牌照税182

六、船舶吨税183

七、城镇土地使用税184

第五章 行为课税187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187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88

三、印花税189

四、契税191

五、土地增值税193

六、耕地占用税195

七、屠宰税197

八、筵席税197

第六章 现行主要税收优惠政策198

一、对三资企业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198

二、对有关区域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199

三、对产业、行业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202

第七章 我国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205

一、进一步完善流转税制度205

二、进一步改革所得税制度206

三、其他税种的改革206

四、清理、停止过渡性优惠政策207

五、改革进出口税收制度207

六、推进税收立法,加强税收法制建设208

第八章 国际税收关系209

一、国际间税收问题的处理原则和一般惯例209

二、国际双重征税及其处理方式214

三、国际税收协定的签订和执行216

四、我国的对外税收协定218

第九章 税收管理体制220

一、税收管理体制的内容与建立原则220

二、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221

三、税收管理权限221

四、税务机构225

第十章 税收征收管理227

一、税收征收管理概述227

二、税务机关及其征收管理范围228

三、税收征收管理制度230

第一章 国家预算概论247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247

第三篇 国家预算247

二、国家预算的一般特征248

三、国家预算的类型250

四、国家预算的地位251

五、国家预算的职能和作用252

第二章 国家预算管理的任务和要求255

一、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中心环节255

二、预算管理的任务256

三、预算管理的原则和基本要求259

四、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261

五、复式预算265

第三章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268

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268

二、建立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271

三、预算管理体制发展演变的概况272

四、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276

第四章 收入预算的编制280

一、预算收入分类280

二、预算收入设计285

第五章 支出预算的编制291

一、预算支出分类291

二、预算支出设计296

第六章 总预算的编制305

一、预算编制的依据305

二、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306

三、预算编制的程序307

四、预算编制的方法308

五、预算的审查批准312

第七章 预算执行和调整313

一、预算执行的组织机构及职责任务313

二、预算收入的执行316

三、预算支出的执行318

四、预算执行中的调整320

五、预算执行的检查分析322

第八章 决算325

一、决算的意义325

二、决算的组成326

三、编制决算的准备工作326

四、决算编制的方法和审查批准329

一、国家预算法制的含义334

二、国家预算法制建设的必要性334

第九章 国家预算法制建设334

三、国家预算法制的作用335

四、国家预算法制的内容336

五、国家预算法律关系338

第十章 预算监督341

一、预算监督在财政监督中的地位341

二、预算监督内容的分类342

三、预算监督的原则344

四、预算监督的方法345

五、预算监督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46

第一章 国家信用的形式、特征与种类351

一、国家信用的一般概念351

第四篇 国家信用351

二、国家信用形式352

三、国家信用的基本特征353

四、公债的种类356

第二章 国家公债360

一、国家公债发行360

二、国债流通366

三、国债偿还378

四、国债的限度与结构384

第三章 地方公债391

一、地方政府职能与地方公债391

二、地方公债与国债的协调393

三、对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讨394

第四章 国外公债397

一、外债概述397

二、外债的规模与结构399

第五章 国债政策405

一、国债政策目标405

二、国债政策的传导机制407

三、国债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410

第六章 国债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414

一、国债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关系414

二、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对国债市场要求的分析419

第七章 公债管理422

一、公债管理概述422

二、公债管理的内容424

三、公债管理体制429

第八章 国债资金的信用投放434

一、政府国债资金的使用原则434

二、评价国债使用效益的主要方法435

三、评价国债使用效益的指标体系437

第九章 财政资金的有偿使用440

一、财政资金的有偿使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资金供给的新尝试440

二、财政资金支出信用化管理的内容441

三、财政资金支出信用化的改革446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451

一、社会保障的形成与类型451

第五篇 社会保障451

二、社会保障的性质与特征454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与作用456

四、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改革458

第二章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463

一、社会保障基金概述463

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与选择465

三、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的运用471

第三章 养老保险473

一、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概况473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474

三、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管理476

四、稳定并逐步降低统筹费率,减轻企业负担481

五、统一全国养老保险制度485

第四章 医疗保险490

一、医疗保险的现状及改革的意义490

二、医疗保险改革的目标与原则492

三、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与个人医疗账户496

四、建立医疗机构相应的补偿制度498

五、建立、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499

第五章 失业保险502

一、失业保险概述502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504

三、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509

第六章 工伤保险516

一、工伤保险概述516

二、工伤保险的基本内容519

三、工伤保险基金的征缴与管理522

四、工伤保险制度523

第七章 女职工生育保险526

一、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内涵与意义526

二、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526

三、推进女职工生育保险改革的进程529

第八章 社会福利531

一、社会福利事业概况531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534

三、“福利国家”与“福利病”的启示536

一、社会救济538

第九章 社会救济和优抚与安置538

二、社会优抚与安置542

第十章 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544

一、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概述544

二、社会保障预算管理546

三、社会保障财务管理548

四、社会保障会计核算550

五、社会保障财政监督551

第一章 国有资产管理概述557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与分类557

第六篇 国有资产管理557

二、国有资产的形成与发展558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特征和任务560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563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含义563

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564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568

四、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想与途径570

第三章 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572

一、企业产权界定的必要性572

二、企业产权界定的依据和原则574

三、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577

四、全民单位之间产权界定582

第四章 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584

一、产权登记的内容和作用584

二、产权登记的程序和原则585

三、产权登记的组织实施587

第五章 资产评估590

一、中国资产评估事业的兴起与发展590

二、资产评估机构及其管理592

三、资产评估的工作程序594

四、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596

第六章 国有资产报告制度601

一、国有资产报告的体系和原则601

二、国有资产报告的内容604

三、国有资产报告的微观分析607

四、国有资产报告的宏观分析612

第七章 产权重组与转让615

一、产权重组与转让的客观必然性615

二、产权重组与转让方式及其操作程序616

三、中国产权重组与转让的现状618

四、强化产权重组与转让的监督管理620

第八章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623

一、概述623

二、国有资产投资宏观管理624

三、国有资产投资项目管理626

四、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评价与考核628

五、国有资产投资管理体制630

第九章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管理633

一、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及分类633

二、国有资产收益的核算与分配634

三、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缴和亏损的弥补637

四、国有资产收益使用的管理640

第十章 国有资源管理644

一、国有资源管理的现状644

二、国有资源的资产化管理647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650

第十一章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654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地位与作用654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和任务656

三、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659

第十二章 境外国有资产管理662

一、中国境外国有资产的形成662

二、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和方式664

三、强化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666

第一章 企业财务管理概述673

一、企业财务的概念673

第七篇 企业财务管理673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与任务678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679

第二章 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683

一、现金流量683

二、货币时间价值686

三、风险的衡量689

第三章 企业筹资694

一、企业筹资方式694

二、产权筹资695

三、长期负债筹资703

四、短期负债筹资707

第四章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709

一、资金成本的内涵709

二、资金成本的计算710

三、资金结构712

第五章 企业投资管理718

一、投资决策基本方法718

二、债券投资管理722

三、股票投资管理725

第六章 流动资产管理732

一、货币资金管理732

二、应收款项管理737

三、存货管理747

第七章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管理754

一、固定资产的特点754

二、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755

三、固定资产折旧759

四、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管理762

第八章 企业损益管理765

一、营业收入管理765

二、定价方法766

三、销售预测与控制768

四、利润形成管理770

五、利润分配管理772

六、利润预测和控制773

一、企业预算的种类与编制方法776

第九章 企业经营与财务预算776

二、企业经营预算的编制777

三、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781

一、财务分析的评价标准785

第十章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785

二、企业财务分析基本方法786

三、企业财务分析的因素分析法789

一、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分析793

第十一章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793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798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806

四、财务报表综合分析811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与功能819

第一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819

第八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819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和原则820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与管理方法824

一、行政单位预算的形式和构成829

第二章 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829

二、行政单位概算与预算的编制831

三、行政单位预算的执行和调整837

一、行政单位收入的内容840

第三章 行政单位的收支管理840

二、行政单位收入的管理841

三、行政单位支出的内容与分类843

四、行政单位支出的管理844

一、资产的概念和分类847

第四章 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847

二、行政单位资产管理的要求和方法848

一、行政单位应缴款项的内容与管理855

第五章 行政单位应缴款项和暂存款项的管理855

二、行政单位暂存款项的内容与管理856

一、事业单位预算的形式和特点857

第六章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857

二、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859

三、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和调整866

一、事业单位收入的内容与分类868

第七章 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868

二、事业单位收入的管理870

三、事业单位支出的内容与分类871

四、事业单位支出的管理872

一、事业单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876

第八章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876

二、事业单位流动资产管理877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879

四、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管理883

一、事业单位负债的概念及特点886

第九章 事业单位负债管理886

二、事业单位负债的内容及管理887

一、行政单位的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892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财务分析与财务监督892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898

三、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901

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904

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909

一、会计的涵义909

第九篇 企业会计909

第一章 会计与会计规范909

三、会计的职业910

四、会计工作的规范911

一、会计的目的915

第二章 会计基本理论915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916

二、会计的前提916

四、会计要素918

五、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原则920

二、账户922

一、会计等式922

第三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922

三、复式记账925

一、会计循环的概念与步骤926

第四章 会计循环926

二、编审凭证927

三、记账928

四、试算与调整930

五、结账与编制会计报表931

六、账务处理程序932

一、流动资产934

第五章 资产934

二、长期投资与固定资产943

三、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949

一、流动负债952

第六章 负债952

二、长期负债956

一、投入资本和资本公积959

第七章 所有者权益959

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962

一、收入的概念965

第八章 收入965

二、商品销售收入966

三、劳务收入969

二、费用的确认971

一、费用的概念971

第九章 费用971

三、产品成本计算973

一、利润的概念979

第十章 利润979

三、利润总额的确定980

二、营业利润的确定980

一、资产负债表982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982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84

三、现金流量表985

四、附表和附注988

二、比较分析法990

一、会计报表分析的意义990

第十二章 会计报表分析990

三、比率分析法991

四、会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994

二、企业合并的购受法995

一、企业合并的涵义995

第十三章 企业合并会计995

三、企业合并的权益联营法1000

一、合并会计报表概述1001

第十四章 合并会计报表1001

二、合并资产负债表1004

三、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08

四、合并会计报表的附注1011

一、合伙的建立与经营1012

第十五章 合伙会计1012

二、合伙的解散与清算1013

二、总部与分支机构往来1015

一、分支机构与销售代理处1015

第十六章 分支机构会计1015

三、联合会计报表的编制1017

一、招股说明书1020

第十七章 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1020

三、定期报告1021

二、上市公告书1021

四、临时报告1023

第十八章 所得税会计1025

一、所得税的计算1025

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1027

第十九章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1030

一、外币业务1030

二、外币报表折算1031

第二十章 企业债务重组与破产清算1037

一、债务重组1037

二、破产清算1041

第十篇 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1047

第一章 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总论1047

一、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界定1047

二、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准则1052

三、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程序1056

四、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法1060

五、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基金核算1062

第二章 总预算会计1064

一、总预算会计概述1064

二、总预算会计的资产1068

三、总预算会计的负债1074

四、财政收入1075

五、财政支出1082

六、总预算会计的净资产1086

七、总预算会计的年终结算1088

八、总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与汇总1093

第三章 行政单位会计1099

一、行政单位的会计凭证和账簿1099

二、行政单位的流动资产1101

三、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1107

四、行政单位的负债与净资产1109

五、行政单位的收入和支出1111

六、行政单位的会计报表1116

第四章 事业单位会计1123

一、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1123

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1128

三、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1131

四、事业单位的负债1135

五、事业单位的收入1142

六、事业单位的支出1147

七、事业单位的专款1154

八、事业单位的净资产1156

九、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1164

第一章 财政税务审计概述1179

一、财政税务审计的意义1179

第十一篇 财政税务审计1179

二、财政税务审计的范围、方法和程序1181

第二章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1190

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性质和内容1190

二、财政预算收入执行审计1191

三、财政预算支出执行审计1194

四、财政预算调整的审计1197

五、预算管理审计1198

第三章 财政决算审计1199

一、财政决算审计的性质和内容1199

二、财政决算收入审计1200

三、财政决算支出审计1207

四、财政收支平衡审计1210

第四章 财政预算外资金审计1213

一、财政预算外资金审计的性质和内容1213

二、各项预算外附加的审计1215

三、地方财政集中的企事业单位预算外收支审计1216

第五章 财政信用资金审计1218

一、财政信用资金审计的性质和内容1218

二、财政支农周转金审计1220

三、文教行政事业周转金审计1221

四、商贸企业周转金审计1222

五、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周转金审计1224

一、流转税审计的性质和内容1225

二、增值税审计1225

第六章 流转税审计1225

三、营业税审计1227

四、消费税审计1230

五、关税审计1232

六、城市维护建设税审计1233

一、所得税审计的性质和内容1234

二、企业所得税审计1234

第七章 所得税审计1234

三、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审计1242

四、个人所得税审计1243

第八章 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审计1246

一、资源税审计1246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审计1247

一、财产、行为税审计的性质和内容1248

二、房产税审计1248

第九章 财产、行为税审计1248

三、印花税审计1249

四、契税审计1250

五、土地增值税审计1250

六、其他税种审计1251

第十章 税务征管制度审计1253

一、税源管理与登记制度审计1253

二、纳税申报与纳税鉴定审计1254

三、纳税票证与纳税档案管理审计1255

四、税务专管员责任审计1256

第一章 财政法制概述1259

一、财政法制的概念及作用1259

第十二篇 财政法制1259

二、财政法制工作的基本内容1262

三、提高财政法制工作质量的方法1268

四、财政法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1270

第二章 财政立法1273

一、财政立法概述1273

二、财政立法体制1276

三、财政立法程序1278

四、财政立法技术1280

五、财政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1284

六、对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草案的审核与协调1288

七、财政法的效力与解释1290

八、财政法规的清理、汇编与编纂1293

第三章 财政执法1296

一、财政执法概述1296

二、财政执法主体1298

三、财政执法行为1302

四、财政执法程序1304

第四章 财政法制监督检查1308

一、财政法制监督检查的概念和意义1308

二、财政立法监督检查制度1310

三、财政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制度1313

第五章 财政行政复议与诉讼1318

一、财政行政复议1318

二、财政行政诉讼1325

三、国家赔偿费用管理1332

第六章 财政法制宣传教育1336

一、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的意义1336

二、开展群众性的财政普法教育1338

三、财政法制宣传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1344

第七章 财政法律服务1346

一、财政法律服务概述1346

二、财政法律服务工作内容1348

后记1355

1999《中国财政工作知识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财政部全国财政干部培训中心编 199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