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华五千年 上》
作者 | 中国历史博物馆编 编者 |
---|---|
出版 | 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0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050296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3386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序 王宏钧 5
原始社会■第一章 原始人群 10
第一节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10
第二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 11
第三节 石器是古老的生产工具12
第四节 火的保存和使用14
第五节 原始人群的经济生活15
■第二章 母系氏族社会 16
第一节 母系氏族的产生 16
第二节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8
第三节 制陶和纺织手工业20
第四节 母系氏族的村落 23
第五节 文化、艺术和宗教 25
第一节 生产力的重大发展28
■第三章 父系氏族社会 28
第二节 私有制的产生 32
第三节 父权制的确立 33
第四节 阶级的产生和国家权力的萌芽 35
第五节 文化、艺术和宗教 38
■第四章 中国远古文化的几个特点 42
■结语 51
奴隶社会■第一章 奴隶社会的形成——夏54
第一节 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54
第二节 夏代的经济文化55
第三节 奴隶反抗和夏朝的灭亡61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发展——商62
第一节 商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加强62
第二节 商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70
第三节 奴隶主贵族的暴虐统治和奴隶的反抗87
第一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90
■第三章 奴隶社会的高度发展——西周90
第二节 西周经济和文化的繁荣99
第三节 阶级矛盾的激化和西周的灭亡108
第四章 奴隶社会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产生——春秋112
第一节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112
第二节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瓦解118
第三节 奴隶起义和平民暴动125
第四节 春秋时期科学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斗争126
第五节 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各族文化130
结语137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开端——战国■第一章 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和封建诸侯的割据称雄 140
第一节 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和封建诸侯国家的建立及其变法、改革 140
第二节 封建经济、政治制度的形成146
第三节 封建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154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 156
■第二章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156
第二节 手工业的进步160
第三节 商业的发展和封建城市的兴起174
■第三章 不同思想、学派的大论战和科学文化的新成就182
第一节 百家争鸣 182
第二节 史学和文学艺术的新面貌185
第三节 自然科学和医学的发展192
■第四章 各族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195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秦、汉■第一章 秦统一中国和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205
第一节 秦统一中国 205
第二节 巩固统一的重大措施210
■第二章 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 219
第一节 繁重的徭役激起农民强烈反抗219
第二节 陈胜、吴广起义 220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223
■第三章 西汉——强盛的封建国家223
第二节 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226
第三节 战胜匈奴的侵扰228
第四节 盐铁官营 贷币专铸230
第五节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232
■第四章 西汉经济的发展 233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 233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的成就237
第三节 商业、城市的繁荣和交通运输的发达242
■第五章 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 246
第一节 西汉后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46
第二节 王莽改制及其失败249
第三节 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250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和水利的修建253
■第六章 东汉时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53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257
■第七章 豪强大地主的统治 262
第一节 豪强大地主的政治特权 262
第二节 豪强大地主的庄园经济263
第三节 豪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265
■第八章 黄巾大起义 267
■第九章 各族人民的关系日益密切 270
第一节 北方的匈奴族270
第二节 东北各族 272
第三节 西北各族 274
第四节 南方的越族277
第五节 西南各族 278
■第十章 光彩夺目的科学文化 282
第一节 造纸术的发明282
第二节 天文、历算、地震学方面的成就 283
第三节 医药学的发展286
第四节 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 289
第五节 司马迁与《史记》290
第六节 文学和艺术的光彩291
■第十一章 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95
民族大融合和封建经济的缓慢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一章 三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298
第一节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98
第二节 魏国的政治和北方经济的恢复303
第三节 蜀、吴的政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307
■第二章 西晋的短期统一 314
第一节 西晋初年的政治 314
第二节 统治集团的内乱和各族人民的起义318
第三节 西晋灭亡和北方的大动荡 319
■第三章 东晋、南朝的政治和经济 322
第一节 东晋的建立和淝水之战 322
第三节 东晋、南朝五个朝代的更替325
第二节 东晋末年的农民起义 325
第四节 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328
■第四章 北朝的政治和经济 331
第一节 北魏统一北方 331
第二节 北魏孝文帝改革 333
第三节 各族人民大起义335
第四节 北周统一北方 337
第五节 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338
■第五章 科学文化承先启后的重要发展 342
第一节 反对玄学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斗争 342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 343
第三节 历史学和地理学著作 345
第四节 文化艺术的新发展346
■第六章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356
第一节 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356
第二节 法显和《佛国记》 360
1992《图说中华五千年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编 1992 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 上
- 1999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华二千年史 (卷五上)
- 1983年
-
- 中华二千年史 卷五上
- 1983
-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宇枫传媒公司
-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下
- 沈阳:辽海出版社
-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
- 沈阳:辽海出版社
-
- 新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2
-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话说华夏五千年 下
- 1996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 中华五千年科学经典 上
- 1999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华百年 中华五千年
- 1997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新股民入市百问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五千年 下
- 1997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下
- 1995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
- 1995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上
- 1995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