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科学经典 上》求取 ⇩

目录3

上册3

第一卷 科学·创新卷3

第一章 中国五千年科学创新大事记3

一、中国历代世界科技创新重大成果3

二、我国古代重大科技创新大事记4

三、新中国重大科技创新大事记6

第二章 中国历代科技创新及启示10

第一节 科技创新与人类文明10

一、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之父10

二、献身精神是科学创新的前提13

第二节 中国历代科技智谋概述14

第三节 中国历代科技智谋的特色15

一、创新思维是科技智谋的前提15

二、经济头脑是科技智谋的动力20

三、生产实践是科技智谋的源泉21

第四节 启示22

第三章 中国历代经济智谋及启示25

第一节 中国历代经济智谋概述25

第二节 中国历代经济智谋的特色26

一、忧患意识是经济智谋的前提26

二、善于理财是经济智谋的灵魂27

三、科学头脑是经济智谋的活力29

一、对“重农抑商”的反思32

第三节 反思32

二、对“官山海、食湖池”的反思33

三、对政治忧患的反思35

第四节 古代著名经济论著精选36

一、《管子》36

二、《商君书》40

三、《盐铁论》45

四、《史记》48

五、《汉书·食货志》53

第四章 中国谋略特色61

一、《周易》谋略的整体性特色61

第一节 《周易》谋略特色61

第一篇 中国古代谋略61

第二卷 谋略·智慧卷61

二、《周易》谋略的术数特色62

三、《周易》谋略的隐显特色64

第二节 《老子》谋略及其特色65

一、《老子》反性谋略特色65

二、《老子》曲性谋略特色66

三、《老子》柔性谋略特色67

第三节 战国谋略家的谋德68

第四节 中国政治谋略特点及其启示69

一、阳谋70

二、阴谋77

三、启示80

第五节 中国历代重大政治阳谋及阴谋81

一、中国历代重大政治阳谋82

二、中国历代重大政治阴谋87

第二篇 中国古代智谋家及人生谋略99

第五章 《周易》与人生谋略99

第一节 概述100

第二节 《周易》与人生101

一、《周易》的人生观101

二、《周易》中的谋略思想105

三、《周易》的人生哲理108

四、《周易》的处世哲学112

第一节 易辩、墨辩概述123

第六章 易辩与墨辩123

第三篇 中国古代辩术及辩术家123

第三卷 辩术家·辩术卷123

第二节 易辩124

一、《周易》的象辩124

二、《周易》中的“辞辩”125

三、《周易》中的“意辩”128

第三节 墨辩129

一、墨子的逻辑学成就129

二、《墨经》的辩130

三、墨辩的主要成就132

四、墨辩的目的136

五、墨辩的特点136

一、易辩与墨辩的共同点140

第四节 易辩、墨辩的历史意义及其与西方逻辑成就的比较140

二、墨辩与亚里士多德在形式逻辑方面的比较及贡献141

三、易辩与黑格尔辩证逻辑的比较及其意义147

四、墨辩、易辩与西方逻辑学比较的启示152

第七章 中国古代辩术154

第一节 中国古代辩术154

一、纵横家辩士155

二、名家辩士155

三、政治伦理辩士156

四、隐士辩者157

五、古代辩士的辩术159

一、两难辩说160

第二节 两难两可辩术160

二、两可辩说162

三、矛盾辩说164

第八章 中国古代著名辩士170

第一节 鬼谷子谋略170

一、鬼谷子传略170

二、鬼谷子谋略的特色171

三、鬼谷子谋略的价值及其影响174

第二节 惠施的辩术174

一、惠施其人及《惠子》174

二、惠施的“合同异”175

三、惠施在逻辑学中的地位177

第三节 邓析辩术177

二、邓析的“两可两然”辩178

一、邓析其人及《邓析子》178

三、邓析两可论对后世辩学的影响180

四、邓析《无厚篇》对逻辑学的贡献181

第四节 尹文的辩术182

一、尹文其人182

二、尹文的辩术特色183

三、评价184

第五节 公孙龙辩术185

一、公孙龙其人185

二、公孙龙辩术特色185

第六节 荀子及其辩术191

一、荀子及《荀子》191

三、评价191

二、名辩是荀辩的核心192

三、荀辩的成就196

第九章 中国古代诡辩197

第一节 诡辩概念197

第二节 诡辩的手腕198

第四卷 意识·思维卷207

第四篇 华夏思维特色及启示207

第十章 华夏思维科学概论207

第一节 概述207

第二节 《周易》思维的三大特色及与西方思维比较的优势207

一、《周易》系统思维特色及其优势207

二、《周易》象数思维特色及其优势210

三、《周易》义理思维特色及其优势211

第十一章 华夏思维科学的优势及其启示213

第一节 概述213

第二节 《周易》与抽象思维214

一、用两分法的思维认识事物214

二、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215

三、用超越时代的形象思维认识宇宙事物215

第十二章 脑科学及其启示218

第一节 意识能动性的重新估价218

第二节 国内外脑科学发展概况219

第三节 《周易》与脑科学的开发221

第四节 脑气功222

一、脑导引功222

二、脑静功225

三、手足健脑功226

第十三章 潜意识及其启示229

第一节 《易》理对潜意识奥秘的揭示229

第二节 太极阴阳消长规律对揭示潜显意识转化的重大启示232

第三节 《易经》对顿悟的启示235

第四节 《易经》鱼洗盆对激发潜意识的启示236

第五节 潜意识开发的启示237

第六节 《周易》与灵感思维及其启示238

一、灵感概述238

二、《周易》对灵感的重大启示239

第七节 《周易》与特异思维及其启示244

一、特异思维概述244

二、《周易》对思维感传的启示247

三、特异思维的启示251

第五篇 华夏逻辑思维及其贡献259

第十四章 逻辑学概述259

第一节 逻辑概述259

第二节 思维概述260

第三节 研究逻辑学的重大意义261

一、能增强思维能力261

二、能提高思维的表达能力262

三、能增强辨别客观事物的能力263

第十五章 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265

第一节 概念定义265

第二节 概念的重要性266

第三节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67

第四节 概念必须明确268

一、要有精确的概念268

二、要了解概念的种类及其关系269

三、要能限制和概括概念269

四、定义是对内涵的本质认识270

五、要善于用划分的方法明确概念271

第五节 判断271

一、判断的定义271

二、判断的特征272

三、判断的种类273

第六节 演绎推理275

一、演绎推理定义275

二、演绎推理的形式276

第七节 归纳推理278

一、归纳推理定义278

二、归纳推理的分类及其推理形式278

第八节 类比推理279

一、类比推理定义279

二、类比推理的形式280

第十六章 《周易》对中国古代逻辑思维的贡献281

第一节 《周易》对中国古代辩证逻辑的贡献281

一、辩证逻辑基本理论281

二、《周易》反映了概念的辩证逻辑观282

第二节 《周易》对数理逻辑的贡献288

二、《周易》唯象思维对形式逻辑的贡献290

一、形式逻辑概述290

第三节 《周易》对中国古代形式逻辑的贡献290

第四节 《周易》类比推理对形式逻辑的贡献293

第五卷 建筑·经济卷299

第六篇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299

第十七章 《易经》与中国建筑艺术299

第一节 《易经》八卦与古代建筑300

第二节 《易经》太极阴阳与中国古代建筑302

第三节 《周易》与古代“风水”303

第十八章 古代风水的现代启示308

第一节 风水与现代地质暗合的启示308

第二节 风水与人的启示311

第三节 建宅风水的现代启示312

第十九章 《周易》与中国经济及管理艺术321

第七篇 中国古代经济启示与商情预测321

第一节 《易经》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322

第二节 《易经》中的经济思想323

一、《易经》与古代财富观323

二、《周易》与义利观326

三、《周易》与大同观329

第三节 《易经》中的宏观管理思想330

一、安邦定国的战略思想330

二、以农为本的战略方针331

第四节 《易经》与微观经济思想333

一、太极八卦与整体管理模式及其启示333

二、易理与微观经济及其启示334

第五节 《易经》与经营心理336

第二十章 《易经》与经济预测340

第一节 《易经》与商情340

一、《易经》与商情预测340

二、《易经》信息与经济商场预测341

三、《周易》运筹与商业决策343

第二节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启示343

一、儒家伦理在经济发展中的启示344

二、儒家教育思想在经济发展中的启示347

三、儒家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启示348

第二十一章 《易经》兵法特色357

第一节 《易经》是我国兵书之祖357

第六卷 兵家·军事卷357

第八篇 中国古代军事特色357

第二节 《易经》是古代战争的珍贵史料359

第三节 《易经》的军事思想362

一、《易经》的军事政略思想362

二、《易经》的军事战略思想363

第四节 《易经》与八卦阵兵术371

一、八卦阵势兵图372

二、八卦兵阵373

第五节 《易经》军事思想的启示375

一、商战如兵战论375

二、权场似战场论376

三、用药如用兵论377

第一节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概述380

第二十二章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军事思想380

第二节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381

一、《孙子兵法》军事思想381

二、“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382

三、“兵者,诡道也”383

第三节 《孙膑兵法》的军事思想385

第四节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价值及其影响387

第五节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与《老子》军事思想的比较388

第二十三章 《孙子兵法》与商战390

第一节 《孙子兵法》战略思想与商战390

一、“主孰如道”的战略与商战390

二、“天地孰得”的战略思想与商战391

三、“将孰有能”的战略思想与商战391

第三节 《孙子兵法》伐谋的战略思想与商战392

第二节 《孙子兵法》以不变应万变的攻守战略与商战392

一、主动性与商战394

二、应变性与商战395

三、审慎性与商战396

四、整体性与商战397

五、开拓性与商战398

第二十四章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与医学400

第一节 《孙子兵法》与中医学400

一、概述400

二、《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401

第二节 《孙膑兵法》与中医学404

二、孙膑“让威藏尾”与中医扶正祛邪405

一、孙膑“必攻不守”与中医守主攻辅405

三、孙膑“八阵”与中医“八阵”406

第三节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与徐灵胎《用药如用兵论》407

第二十五章 《老子》兵法与医学409

第一节 概述409

第二节 《老子》兵法对中医学的影响410

一、贵守重柔与固本扶正410

二、以奇用兵与中医灵活机动410

三、《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与育阴抑阳410

四、“将欲夺之,必固予之”与因势利导411

五、《老子》“治未乱”与中医治未病411

第二十六章 孙子415

第一节 孙子传略415

第九篇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谋略家415

第二节 孙子兵法416

一、“上兵伐谋”,工于智胜416

二、“其次伐交”,政治攻势417

三、以《易》演兵,哲理蕴深418

第二十七章 孙膑421

第一节 孙膑传略421

第二节 孙膑兵法421

一、“必攻不守”,战略主动421

二、“积疏盈虚”,强调转化423

三、“八阵十问”,重视运筹424

第一节 诸葛亮传略426

第二十八章 诸葛亮426

第二节 诸葛亮兵谋427

一、三顾茅芦,卧龙出山427

二、高瞻远瞩,英才盖世428

三、诸葛亮谋略特点430

四、治军有道,治国有方431

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32

第十篇 现代军事思想与传统军事思想435

第二十九章 现代军事思想与古代传统军事思想435

第一节 概论435

第二节 现代军事思想与我国古代传统思想436

一、现代军事思想是对古代传统军事思想的升华436

二、现代军事辩证法思想与《周易》及古代辩证法传统436

一、现代军事战略思想史略445

第三节 现代军事战略思想与古代传统军事思想445

二、现代军事思想的战略能动观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447

第七卷 甲骨文·启示卷455

第十一篇 殷墟甲骨文的科学成就及启示455

第三十章 殷墟甲骨文中的天文、历数成就及启示455

第一节 殷墟甲骨文中的天文历数成就455

第二节 殷墟甲骨文中的天文学成就457

一、立表测影457

二、对二十八宿的记载461

三、关于一日之内的时间分段462

四、甲骨文中的干支纪时462

五、干支纪时的优势466

一、关于年终置闰467

第三节 殷商甲骨文中的置闰467

二、关于卜辞中的“日至”468

三、关于大小月469

四、关于岁实470

五、关于岁首471

第三十一章 殷商甲骨文中的气象学成就及启示473

第一节 殷墟甲骨文中的气象学成就473

第二节 启示475

一、殷商天文历象成就的启示475

二、殷商甲骨文的启示475

三、关于殷商甲骨文提供气象的佐证476

第一节 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原地区的疾病种类479

第三十二章 殷商甲骨文的医学成就及启示479

一、疾病的种类480

二、心脑血管病的鼻祖482

三、肿瘤认识的先躯484

四、心理疾病的先河485

五、病因学成就486

六、针灸学成就487

七、妇产科成就488

第二节 甲骨文是世界最早的医案、医话490

第三节 启示491

第一节 蔡伦及其造纸术499

第三十三章 中国历代著名科学家及启示499

第十二篇 中国历代科学家及科学典藉499

第八卷 科学家·名著卷499

一、蔡伦传略500

二、蔡伦的造纸术及其科学性500

三、蔡伦造纸术的贡献及其影响500

第二节 张衡及其浑天仪、地震仪501

一、张衡传略501

二、张衡的天文学成就502

三、张衡对天文学的贡献及其影响504

第三节 张仲景及其《伤寒论》504

一、张仲景传略504

二、张仲景的学术成就505

第四节 祖冲之及其圆周率506

一、祖冲之传略506

三、张仲景的贡献及其影响506

二、祖冲之数学、天文学的科学成就507

三、祖冲之的数学、天文学成就的贡献及其影响507

第五节 沈括及其《梦溪笔谈》508

一、沈括传略508

二、沈括的科学成就509

三、沈括的贡献及其影响510

第六节 毕昇及其印刷术510

一、毕昇传略511

二、毕昇的活字版印刷术及其科学性512

三、毕昇活字印刷术的贡献及其影响512

一、李时珍传略513

第七节 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513

二、李时珍的药学成就514

三、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贡献及影响514

第八节 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515

一、徐霞客传略515

二、徐霞客的科学成就516

三、徐霞客的贡献及其影响517

第九节 李四光及其地质力学517

一、李四光传略517

二、李四光的科学成就518

三、李四光的贡献及其影响519

第十节 陈景润及其哥德巴赫猜想519

一、陈景润传略519

二、陈景润的科学成就520

三、陈景润的贡献及其影响521

第十一节 启示522

一、实践是科学发明的源泉522

二、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522

三、献身精神是科学探索的成功之母522

第三十四章 中国历代著名科学典籍524

第一节 《山海经》524

一、概论524

二、《山海经》的学术成就525

三、《山海经》的贡献及影响534

第二节 《黄帝内经》534

二、《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535

一、概论535

三、《黄帝内经》的贡献及影响540

第三节 《墨经》541

一、概论541

二、《墨经》的自然科学成就542

三、《墨经》的贡献及其影响544

第四节 《吕氏春秋》544

一、概论544

二、《吕氏春秋》的学术成就545

三、《吕氏春秋》的影响及贡献552

第五节 《水经注》552

一、概论552

二、《水经注》的主要学术成就553

第六节 《算经十书》555

一、概论555

三、《水经注》的贡献及影响555

二、《算经十书》的主要学术成就556

三、《算经十书》的贡献及影响561

第七节 《论衡》561

一、概论562

二、《论衡》的物理学成就562

三、《论衡》的贡献及其影响565

第八节 《淮南子》565

一、概论565

二、《淮南子》的学术成就565

三、《淮南子》的贡献及影响570

二、《梦溪笔谈》的学术价值571

第九节 《梦溪笔谈》571

一、概论571

三、《梦溪笔谈》的贡献及影响577

第十节 《天工开物》578

一、概论578

二、《天工开物》的主要科技成就及启示579

三、《天工开物》的贡献及影响583

第十一节 《本草纲目》584

一、概论584

二、《本草纲目》的学术成就585

一、概论588

二、《五史书·天文志》的重要成就588

第十二节 《五史书·天文志》588

三、《本草纲目》的贡献及影响588

三、《五史书·天文志》的贡献及影响596

第十三节 《五史书·律历志》596

一、概论596

二、《五史书·律历志》的重要成就597

三、《五史书·律历志》的贡献及其影响603

第九卷 易理·启示卷609

第十三篇 《周易》基本规律及其启示609

第三十五章 《周易》宇宙三大基本规律及其启示609

第一节 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的时空统一论与整体观609

附:八卦定位是宇宙空间关系的缩影612

第二节 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的运动静止统一论与平衡观613

一、易——宇宙运动的根本法则615

二、不易——宇宙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616

附:平衡医学617

第三节 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的阴阳对立统一论与运动观619

第三十六章 《周易》宇宙全息律及其启示621

第一节 全息律含义及其源流621

第二节 《周易》太极八卦全息律的原理624

第三节 太极图是宇宙运动规律的缩影625

第四节 人体太极八卦全息626

第五节 人体全息元特区627

一、人体阴阳全息元特区627

二、经络全息元特区628

三、藏象全息元特区629

第一节 阴阳爻发生律的奥义630

第三十七章 《周易》宇宙发生律及其启示630

第二节 河洛—宇宙万物衍生图631

第三节 太极—八卦衍生律的设想632

第四节 生命的起源——太极微观衍生律634

第五节 《周易》与人体发生学636

第六节 从太阳系的发生看太极宏观衍生律638

第三十八章 《周易》反向运动律及其启示642

第一节 《周易》反向运动律与生物重演律642

第二节 意识的反向运动及其巨大意义647

第三节 反向运动对同源器官的“起抑效应”650

第四节 “同源”器官在医学上的应用价值652

二、肺与皮毛同源的病理意义653

一、肾上腺和性腺同源的病理意义653

三、内分泌与神经系统同源病理654

四、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同源病理意义654

五、乳腺和汗腺的同源病理意义655

六、骨与肾的同源病理意义655

七、生殖与泌尿系同源病理意义655

八、血液与淋巴的同源病理意义656

九、肝与胃肠的同源病理关系656

十、膀胱与肺的同源病理关系657

第三十九章 《周易》圆道律及其启示658

第一节 《周易》圆道原理658

第二节 人体气机圆运动659

一、人体气机圆运动规律659

二、人体气机圆运动的临床应用661

第三节 经络循行与圆道662

第四节 营卫循行与圆道663

第五节 清浊升降的圆运动生理666

第十四篇 《周易》哲学思想及其启示671

第四十章 《周易》哲学思想及其启示671

第一节 从《易经》到《易传》671

第二节 《周易》宇宙物质观对《内经》的启导672

第三节 《周易》辩证法思想对《内经》的影响674

一、事物是变化的、运动的、发展的观点675

二、《周易》对立统一观点与《内经》的联系677

第四十一章 《周易》认识论及其启示679

第一节 《周易》唯物自然观与中医五行学说679

第二节 《周易》辩证法思想与中医“整体衡动观”680

第三节 《周易》与中医平衡论思想682

第四十二章 《周易》方法论及其启示685

第一节 《周易》与中医比类取象685

第二节 《周易》与中医系统论687

第四十三章 《周易》三才观及其启示689

第一节 《周易》三才统一观与《黄帝内经》三维观689

第二节 中医三维医学的重要意义及其应用690

第四十四章 《周易》心理学思想及其启示692

第一节 《周易》心理思想对中医心理学的启示692

第二节 《内经》心理学特点及其应用694

第四十五章 《周易》伦理学思想及其启示696

第一节 《周易》伦理思想对中医伦理的影响696

第二节 《周易》伦理思想句选698

第十五篇 易理与自然科学705

第四十六章 《周易》与数学及其启示705

第一节 《易经》——中国数学之祖705

第十卷 哲学·科学卷705

第二节 大衍之数与中国古代数学706

第三节 《周易》与数学起源707

一、八卦与数学起源708

二、太极与数字起源709

三、河图洛书与数字起源710

第四节 河图洛书生命数及其启示710

第五节 河图与生成数及其启示713

第六节 《易经》与二进位制及十进位制715

第八节 《周易》与数的无穷小及无穷大716

第七节 河图洛书与幻方716

第九节 《易经》模糊数学与预测学717

第四十七章 《周易》与物理及其启示719

第一节 《易经》·场和生命719

第二节 人体场与气功725

一、生物电场、电磁场、磁场与气功725

二、磁场与生命727

第三节 《易经》与八卦效应728

第四节 《易经》·光与生命731

一、“易”与光731

二、气功与人体生命之光733

三、超光速状态下生命现象的设想735

第五节 《周易》时空与人体生命科学736

第六节 《易经》·气与气场742

第七节 《易经》·生命与能747

一、《易经》气与能747

二、《易经》“易”与能场748

三、气功与意念能749

第八节 《易经》·信息和生命751

一、生命遗传信息752

二、生命交流信息753

三、生命铭印信息754

第四十八章 《周易》与化学及其启示757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化学成就757

第二节 易理与化学原理及其启示758

二、启示759

一、易理与生命起源于化学759

三、易理与生命、地球同源论762

四、启示763

五、易理与地球元素的平衡764

六、启示765

第三节 八卦与元素同期律767

第四十九章 《周易》与地学及其启示772

第一节 《周易》天、地、人统一观772

一、天地相感应773

二、人与地相应777

三、人地相感781

第二节 《周易》整体观与地球经络学783

第三节 《周易》运动观与地球气机升降出入785

第四节 《周易》平衡观与地球太极787

第五节 地理方位与养生及其启示788

一、地理风水的气理论依据及启示788

二、地理风水阴阳理论依据790

三、地理风水以古代地理为理论依据791

四、地理风水以八卦、太极、洛书为结构框架792

五、地理风水与干支术数793

第五十章 《周易》与天文学及其启示795

第一节 《周易》中的天文学思想795

第二节 《周易》太极理论与宇宙发生学799

第三节 《周易》与历法801

一、洛书历及其应用802

第四节 河图洛书在天文学中的重要价值802

二、河图洛书堪称我国古代的太阳钟806

第五节 八卦的天文学价值811

一、创纳甲和月体纳甲说为炼丹及气功建立了天文学背景813

二、创卦气说促进了节气和历法的发展813

三、提出太易说为宇宙起源理论的哲学依据814

四、提出九宫说补充了八卦的方位理论814

第五十一章 《周易》与气象学及其启示815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气象学成就815

第二节 《周易》气象学思想816

第三节 太极气象820

第四节 洛书气象的方域预测意义822

第五节 八卦气象的独特意义822

一、《黄帝内经》对医学气象学的贡献824

第六节 《黄帝内经》的医学气象学思想824

二、《黄帝内经》气化与气象828

三、运气学说发展了气象预测830

四、运气学说气候与病候835

五、《黄帝内经》重视季节气象与病候的关系839

六、《黄帝内经》重视六淫气象与病候840

第五十二章 《周易》与物候学及其启示842

第一节 《周易》的物候学思想842

一、物候学含义842

二、《周易》的物候学思想842

第二节 洛书与物候844

第三节 太极图与物候845

第四节 河图与物候846

第五节 八卦与物候847

第六节 《黄帝内经》的医学物候学思想849

一、关于候850

二、气候、物候、病候的相互关系850

第五十三章 《周易》与生态学及其启示853

第一节 生态学及其生态系统853

第二节 《周易》与生态平衡854

第三节 《周易》平衡原理对生态平衡的启示856

一、地球上的生态危机856

二、《周易》理论对生态平衡宗旨的启示857

三、《周易》“三才”理论对生态平衡的启示858

四、《周易》提供了生态平衡的基本结构模式858

第四节 《周易》与生物共生861

第一节 灾害学概述865

第五十四章 《周易》与灾害学及其启示865

第二节 易理与灾变机理867

一、“易”与灾变867

二、阴阳运动与灾变868

三、天地感应与灾变868

第三节 易理对灾变规律的启示及其预测869

一、阴阳平衡与灾变预测869

二、阴阳消长周期与灾变预测870

三、天地感应与灾变预测870

四、天人感应与灾变预测872

第五节 奇门遁甲与黄道黑道873

五、《周易》奇门遁甲预测灾位873

第四节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与灾变预测873

第十六篇 运气与自然科学877

第五十五章 运气与天文学及其启示877

第一节 我国古天文学和运气学说的密切关系877

第二节 运气理论的天文学基础878

一、运气理论强调气化产生于宇宙天体的运动878

二、运气理论突出运气周期来源于天体运动周期879

三、运气理论指出万象产生于天象881

第三节 运气天文学的启示883

一、对太阳黑子的印证883

二、对宇宙医学的启示883

三、对医学地理学的启示884

一、历法概述885

第五十六章 运气与历法及其启示885

二、运气历的优势886

第五十七章 运气气象学的重大价值891

第一节 概述891

第二节 运气医学气象学成就及气象形势预测892

第五十八章 运气物候学的重大价值897

第一节 概述897

第二节 运气物候学提出了气化与物候的独特意义898

一、生物运气物候学特征898

二、非生物运气物候学特征901

一、异常物候是特殊气候的重要征象902

第三节 运气物候学与气象预测902

二、物候的先兆价值903

第四节 运气物候学的重大价值904

第五十九章 运气灾害学的重大价值907

第一节 运气在灾害学中的特殊重大价值907

第二节 运气气化与灾害发生的关系908

一、运气“常”、“变”与灾害908

二、异常气化与灾害产生的规律909

三、运气周期律与灾变912

第三节 运气与灾害吉凶预测913

一、掌握异常气化的定律测灾变913

二、先兆预报规律测灾变915

一、运气灾害预报的特点917

第四节 运气灾害预报的特点及贡献917

二、运气灾害预测的贡献919

第十七篇 诸子哲学与科学923

第六十章 墨家逻辑与科学923

第一节 墨家、墨子及《墨子》923

第二节 墨家学术思想对医学的影响924

一、墨家经验认识论与中医经验医学924

二、墨家重视科学技术与中医学的发展926

第三节 后期墨家逻辑学与中医学927

第六十一章 阴阳五行家与医学929

第一节 邹衍及其阴阳五行家929

第二节 阴阳家阴阳观与中医学930

第三节 邹衍“五德终始”与五运六气931

第六十二章 诸子哲学与心理学933

一、概言933

二、宋明理学与中医心理学934

三、宗教对中医心理学的影响936

第六十三章 儒学与医学937

第一节 儒家“中庸”思想与中医学937

一、儒家“中庸”思想的基本原理937

二、孔孟儒学“中庸”哲理对中医学的影响938

第二节 儒家社会观与中医学941

第三节 儒家尊经奉典对维护中医学的传统理论起到了重大作用942

第四节 孔孟仁义观与中医医德942

一、孔孟仁义观942

二、历代中医的医德典范944

第五节 儒家阳刚乾元对中医学“贵阳重火”的影响945

第六十四章 道家与医学948

第一节 《道德经》与《黄帝内经》948

一、《道德经》的“道”与《黄帝内经》的“道”948

二、老庄道家与中医摄生950

三、道家崇坤阴与中医养阴观952

第二节 《道德经》的“德”与中医学954

一、《道德经》“德”的含义954

二、《周易》“德”的含义955

三、《黄帝内经》的“德”956

第一节 法家、韩非和《韩非子》958

一、商鞅与商鞅变法958

第六十五章 法家与医学958

二、荀学与《荀子》959

三、韩非与《韩非子》959

第二节 法家学术思想与中医学关系960

一、法家崇《易》变易观点对中医学的影响960

二、法家法制与中医医制的建立961

三、法家法治与中医法医学的产生962

下册969

第十一卷 生命·科学卷969

第十八篇 哲学与生命科学969

第六十六章 太极科学与生命科学969

一、太极思维是东方思维之母969

二、太极科学是生命科学的最高理论指导971

三、21世纪将是太极科学的世纪976

第一节 生命的缘起977

第六十七章 《周易》与人体生命科学977

第二节 人体生命科学进展概略981

第三节 八卦与人体生命科学983

一、八卦气与人体脏气985

二、人体八卦全息985

三、六十四卦与人体生命科学993

第四节 太极与人体生命科学993

第五节 河图洛书与人体生命科学996

一、河图与五脏996

二、洛书与五脏1000

一、离卦人及其临床意义1002

第一节 《周易》八卦人气质分类及临床意义1002

第六十八章 《周易》与人体气质生命科学1002

二、坎卦人及其临床意义1003

三、坤卦人及其临床意义1004

四、乾卦人及其临床意义1005

五、巽卦人及其临床意义1006

六、八卦气质特点1007

第二节 《黄帝内经》的气质理论及其临床意义1008

一、赋予了病因病理内涵1009

二、作为治疗依据1009

三、作为辨证诊断的依据1010

第三节 国内外气质比较1010

第一节 现代衰老机制1013

一、寿命钟说1013

第六十九章 《周易》与衰老寿说生命科学1013

二、遗传基因说1015

三、蛋白质衰变说1016

四、脑衰说1017

五、其它衰老学说1018

第二节 太极八卦生命钟与抗衰老1019

一、太极八卦生命钟的含义1019

二、太极八卦生命钟对抗衰老的启示1021

三、衰老的产生机制1022

四、衰老能延缓吗?1024

第三节 脑与抗衰老1025

第四节 “负性重演”生命返还与抗衰老1029

第五节 “动气功”与抗衰老1031

第六节 阳气与生命1033

第七节 水与抗衰老1035

第八节 死亡预测1037

一、死亡概言1037

二、死亡预测原理及其规律1038

第七十章 《周易》与性科学1044

第一节 概述1044

第二节 中国性科学渊流1045

第三节 《周易》损益理论与性科学1048

第四节 马王堆汉墓出土简书“房中术”对《周易》损益理论的应用1049

第五节 《医心方》“房中术”对《周易》损益理论的应用1051

第六节 “房中”气功1054

一、“房中”固精功(即补脑还精功)1054

二、“房中”导引功1057

第七节 仿生房中1058

三、“房中”采阴阳气功1058

第八节 关于“房中”周期1060

第九节 关于“房中”损益1061

第七十一章 《周易》与药食营养科学1065

第一节 《周易》象与药食原理1065

第二节 八卦气质与药食、药膳学1066

第三节 《周易》“盈虚消息”与药食生物钟1067

第四节 《周易》损益理论与药食达生1068

第七十二章 《周易》与美医学1071

第一节 《周易》美医学的内涵1071

一、美声和美泽(光、色)医学1072

第二节 《周易》美医学的应用1072

二、健美和美容功法1074

第七十三章 《周易》与语声生命科学1089

第一节 语声信息概言1089

第二节 《周易》符“咒”奥义1091

第三节 特异语声(“咒”语、宇宙语、气功态语)的探讨1093

一、宇宙语1093

二、气功态语(带功语)1094

三、咒语1095

第四节 中医语声医学1100

一、五声内应五脏的理论基础1101

二、五音内应五脏的临床意义1102

第一节 生物生命钟概述1106

第七十四章 《周易》生物钟与生命科学1106

第二节 宇宙存在着周期律全息1107

第三节 生物生命钟的产生机制1107

一、生物生命钟的产生机制1107

二、影响生物生命钟形成的机制1108

第四节 太极生命钟及其重要启示1110

第五节 太极生命钟的应用1115

一、控制寿命钟1115

二、打破昼夜节律1115

第六节 生物钟计算法1116

一、从冬至日起算法1116

二、从生日起算法1117

三、人体感觉钟的应用1120

第一节 《周易》是中医时间医学的开山1123

第七十五章 《周易》与时间生命科学1123

第二节 《内经》时间医学1127

一、《内经》的生物钟观点1128

二、《内经》的藏气法时理论1130

第七十六章 《周易》与仿生生命科学1134

第一节 《周易》中的仿生学思想1134

第二节 仿生医学1136

第三节 仿生气功1136

一、龟蛇冬眠与静气功1138

二、胎息功的创立1138

三、仿生辟谷食气的意义1139

四、仿生腹气功的奥秘1139

五、仿生脊柱功的长生价值1140

六、仿生爬行功1141

第七十七章 《周易》与遗传生命科学1143

第一节 遗传学概述1143

一、遗传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1144

二、遗传学对农牧业的贡献1144

三、遗传学对工业的贡献1145

四、遗传学在医学方面的贡献1145

第二节 生命遗传机制1146

第三节 易理与遗传原理1147

第四节 太极八卦与遗传密码1148

第五节 《周易》与优生生命学1152

一、种子忌戒1154

二、胎教的重大意义1155

第六节 中医与遗传生命学1157

第七节 遗传性疾病1158

一、染色体异常遗传疾病1159

二、基因遗传性疾病1159

三、染色体检查1162

第十九篇 运气与生命科学1165

第七十八章 运气与摄生学1165

第一节 运气在摄生中的重大指导价值1165

第二节 中国古代气功修炼的理论基础1166

第三节 运气对气功修炼的启示1167

一、“五十营”的启示1167

二、《周易参同契》“火候”的启示1176

第四节 运气理论对气功的应用价值1177

第五节 运气理论在抗衰老中的应用价值1180

第七十九章 运气与药食营养学1182

第一节 运气药食学的重大价值1182

一、运气理论为生药学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1182

二、运气理论在药物学中的指导意义1183

三、运气理论在动物性药物方面的重大启示1187

第二节 运气理论对食疗的重要启示1189

一、食疗概述1189

二、《黄帝内经》对食疗的贡献1189

三、运气理论对营养食疗的重大指导意义1191

第一节 运气在农业方面的重大价值1194

一、“司岁备物”对农作物生产同样具有重大意义1194

第八十章 运气在农学、生物学(含胚胎学)的重大1194

价值1194

二、运气历对农业最有利1195

三、运气对农业避灾保产有积极作用1195

第二节 运气在生物学方面的重大价值1195

第八十一章 运气与体质学1199

第一节 体质与运气的关系1199

一、体质与运气相关的理论基础1199

二、应用运气原理调整体质的启示1203

第二节 运气对人体气质形成的重要影响1204

第八十二章 《周易》与中国达生观1211

第一节 《周易》与儒、道、佛家养生观1211

第十二卷 气功·科学卷1211

第二十篇 《周易》与中国气功1211

一、《周易》与儒、道、佛家运动观1212

二、《周易》与儒、道、佛家静养观1213

第二节 损刚益柔、抑阳益阴是《周易》的重要摄生观1214

第三节 《周易》顺应自然盛衰规律对中医摄生的影响1215

第四节 《周易》术数与中医养生学1216

第八十三章 《周易》与中国气功1218

第一节 《周易》是中国气功理论的渊薮1218

一、《周易》“变则通”与导引术1220

二、《周易》开、阖理论与吐纳功1221

三、《周易》时空与气功1222

一、道家气功注重“守一”1223

第二节 《周易》与道家气功1223

二、道家气功主张胎息1224

三、道家气功注重“周天”1225

第三节 《周易》与佛家气功1227

第四节 《周易参同契》与中国气功1229

一、《周易参同契》的主要内容1229

二、《周易参同契》在炼内丹方面的基本理论1231

三、“内丹”气功的始祖1237

四、创“月体纳甲”为气功生物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237

五、气功运气功法的开山1239

第五节 《黄庭经》与内丹气功1240

第六节 论健身运动与养生修炼的辩证关系1242

一、中国古代的健身运动和养生修炼1242

二、健身运动与养生修炼的辩证关系1243

三、启示1246

第二十一篇 儒道佛与气功修炼1249

第八十四章 儒家养生观及其启示1249

第八十五章 道家内丹修炼基本理论1251

第一节 道家内丹修炼基本理论1251

一、道丹性命双修1251

二、道家内丹返还理论1253

三、修炼精气神理论1255

第二节 道家内丹功法1256

第三节 《周易参同契》与内丹修炼1257

第四节 葛洪《抱扑子》内篇金丹术1259

第一节 外丹的基本概念1260

第八十六章 外丹的基本理论1260

第二节 外丹对内丹术的影响1261

一、鼎炉说1261

二、药物说1262

三、火候说1263

四、归炉说1264

五、封固说1264

第三节 外丹的化学成就1264

第四节 金丹对生命的启示1267

第八十七章 道家内丹修炼基本功法1270

一、安炉置鼎1270

二、筑基炼己1271

三、生药采药1272

四、大小周天1274

五、玄关一窍1276

六、文武火候1277

七、正活子时1279

八、观景内照1280

九、闯关过桥1281

十、抱元守一1282

十一、结丹成胎1283

十二、女金丹修1284

十三、阴阳双修1286

第八十八章 道家内丹修炼的启示1288

第一节 理论指导在养生术中的重要意义1288

一、道家内丹修性对脑气功的启示1289

第二节 道丹性命双修的启示1289

二、道丹修命对性气功的启示1290

第三节 内丹还精补脑的启示1291

第四节 道家“正子时”及“活子时”的启示1292

第五节 道丹后天返还先天理论的启示1292

第六节 道家“成仙”的启示1296

第七节 道丹阴阳双修对性气功的启示1297

第八节 道家女金丹修炼术的启示1300

一、女金丹功对防治乳部疾患的启示1301

二、女金丹修炼对避孕绝育的启示1302

第九节 道教外丹术及其启示1303

第二节 《道藏》记载的气功原理及方法1305

一、食气功1305

第八十九章 《正统道藏》与养生1305

第一节 《道藏》养生书籍中的摄生观1305

二、吞津功1306

三、吐纳功与胎息功1307

第三节 《道藏》有关房中术的论述1308

第九十章 藏密与藏密气功1312

第一节 藏密概述1312

第二节 藏密修持法概述1314

一、“三密加持”是密宗特有的修持方法1314

二、四瑜伽法(大手印)为密教修持的主要阶段1315

第五节 佛家修持的健身优势及其重要启示1316

一、“身心解脱”的启示1316

第四节 藏密心密三观1316

第三节 藏密三密1316

二、“入我我入”的启示1317

三、“即身成佛”的启示1318

第九十一章 佛学与中国养生1320

第一节 佛学心理学与养生1320

一、概言1320

二、佛学心理学独特奥义1320

三、佛学心理学的重要启示1325

第二节 禅宗、瑜伽与中国气功1326

一、禅定与中国气功1326

二、止观与中国气功1327

三、瑜伽与中国气功1328

第三节 佛家悲悯与中医医道1329

一、佛学业力因果律1331

第四节 佛学业力因果论与中医理论1331

二、佛学对中医心理学的影响1333

第十三卷 预测·科学卷1339

第二十二篇 《周易》与预测学1339

第九十二章 《周易》预测原理1339

第一节 易占的原理及其启示1339

一、易占的哲理分析及其启示1339

二、《周易》数理(象数原理)是预测学的物质基础1341

三、《周易》事理是预测学的根柢1343

四、《周易》预测的全息原理1346

五、概率原理在预测学中的意义1348

六、周期率原理1349

七、易学预测的天文背景1350

一、易占起源1351

第二节 易占概述1351

二、起卦方法1360

第九十三章 《周易》占与预测学1366

第一节 《周易》系列与预测学1366

第二节 《周易》占与信息1369

第三节 《周易》占法1371

一、设卦1371

二、变卦1372

三、求占辞1373

第四节 《周易》占筮特点及其对预测学的影响1374

第五节 气功预测1375

第一节 概述1381

第二十三篇 《周易》与时辰预测1381

第九十四章 《周易》与时辰预测概论1381

第二节 良辰吉日的现代启示1382

一、择吉避凶的意义1382

二、办重大事择吉时的意义1383

三、“种子”和出生择吉时的意义1383

第九十五章 《周易》与时辰预测1385

第一节 黄道黑道1385

一、关于黄道黑道1385

二、吉凶起例与黄道黑道1388

第二节 奇门遁甲与黄道黑道1389

二、凶时推法1391

一、良辰推法1391

第三节 一年之内良辰吉日推法1391

第四节 一年之内凶煞日辰的推算法1392

一、以太阳运行为背景的凶忌日1392

二、以月亮为背景的凶日1394

第九十六章 干支与干支预测1395

第一节 干支概述1395

一、干支起源1395

二、干支含义1395

三、干支纪时1399

第二节 “干支纪时”快速推算新法1402

一、干支纪年快速推算新法1402

二、干支纪月快速推算新法1404

三、干支纪日快速推算新法1405

四、干支纪时快速推算新法1407

第二十四篇 奇门遁甲与预测1411

第九十七章 “奇门遁甲”与“六壬”预测概论1411

第一节 《周易》占测术的两大流派1411

第二节 “奇门遁甲”占测术1412

第三节 “六壬”占测术1416

第九十八章 《周易》与奇门遁甲预测原理1419

第一节 概述1419

第二节 奇门遁甲预测原理1420

一、奇门遁甲产生的天文学背景1420

二、奇门遁甲为《周易》术数的发展1427

三、奇门遁甲以易理阴阳五行为立论核心1428

四、奇门遁甲以干支作推步符号1429

五、奇门遁甲以《周易》八卦河洛为框架1430

第九十九章 奇门遁甲预测优势1431

第一节 概述1431

第二节 奇门遁甲优势评析1432

一、奇门遁甲概率预测的优势1432

二、奇门遁甲预测吉凶趋避的优势1433

三、奇门遁甲的宏观、微观预测优势1434

四、奇门遁甲预测的整体综合优势1435

五、奇门遁甲遁法的优势1435

六、奇门遁甲的周期性预测优势1439

七、奇门遁甲的历法优势1440

八、奇门遁甲测方位地势的优势1443

九、奇门遁甲预测的心理优势1446

第一百章 奇门遁甲的应用1447

第一节 概述1447

第二节 奇门遁甲的主要应用1448

一、奇门遁甲择时辰趋避的应用1448

二、奇门遁甲时空吉凶预测在气象及气象医学的应用1448

三、奇门遁甲时空吉凶预测在时间医学的应用1450

四、奇门遁甲测灾害祸福的应用1451

五、奇门遁甲定显隐开阖动静的应用1453

第三节 奇门遁甲兵法1454

一、奇门遁甲在兵家出军择时的应用1455

二、奇门遁法及其启示1456

三、奇门八阵1458

第四节 奇门遁甲预测农业盛衰周期1460

第五节 奇门遁甲对经济周期的预测1461

第一百零一章 奇门遁甲的结构及布盘1464

第一节 概述1464

第二节 奇门遁甲的结构规律1464

一、奇门遁甲三盘结构1464

二、奇门遁甲元局结构1468

三、奇门遁甲三奇六仪结构1468

四、旬头、符头结构1471

五、直符、直使结构1471

第三节 奇门遁甲布盘法1472

一、定盘星、神、门对应关系1472

二、地盘干支六仪三奇的布宫对应1477

四、求八门的加临1480

三、求九神的加临1480

五、求九星加临1481

六、求天盘干支的六仪三奇加临1482

第一百零二章 奇门遁甲的运算方法及其规律1483

第一节 概述1483

第二节 奇门遁甲的运算方法1483

一、奇门遁甲年奇门推算法1483

二、奇门遁甲月奇门推算法1485

三、奇门遁甲日奇门推算法1487

四、奇门遁甲时奇门推算法1488

五、奇门遁甲推算年、月、日、时方法要旨1490

六、关于超前接气置闰1492

一、奇门各盘吉凶状况1495

第三节 奇门遁甲吉凶判断1495

二、奇门遁甲判断吉凶的总原则1498

三、奇门吉格1502

四、奇门凶格1505

第十四卷 医学·预测卷1523

第二十五篇 先兆预测1523

第一百零三章 先兆预测导论1523

第一节 潜证在疾病预测中的重要意义1523

第二节 先兆证在疾病预测学中的重要意义1525

第三节 先兆概念1526

第一百零四章 先兆证特点1527

第一节 匿病先兆特点1527

第二节 变证先兆特点1528

第三节 危证先兆特点1529

第一百零五章 先兆证规律1531

第一节 不稳定性规律1531

第二节 正虚隐现规律1531

第三节 个体差异性规律1532

第四节 时间节律性规律1532

第五节 奇异多变规律1532

第六节 一兆多报规律1532

第一百零六章 先兆证表现形式1534

第一节 神志、性格变异多是疾病的信号1534

第二节 体表、九窍的变化是内在疾病的警报1534

第三节 排出物异常往往是疾病的先兆1535

第一节 潜病与先兆证的关系1536

第一百零七章 潜病与先兆1536

第二节 潜病隐匿的机制1537

一、机体适应状况存在着差异1537

二、证客观存在着阶段性1537

三、证存在着交叉、共存现象1537

四、辨病被忽略1538

五、医源性掩盖因素1538

第三节 如何发现隐匿潜病1539

一、掌握先兆证规律是揭示隐匿潜病的先决条件1539

二、应用中医理论揭示潜病1539

三、应用哲学原理指导发现潜病1540

五、揭示疑难怪症1541

四、辨识假伪症才能揭示潜病本质1541

六、以诱探法、负荷法、阻截法激发潜证显露1542

七、应用微诊和全息诊发现潜病1542

第一百零八章 全息先兆1544

第一节 生理全息与病理全息1544

第二节 病理全息与先兆1546

第一百零九章 遗传先兆与潜病1548

第一节 遗传潜病概述1548

第二节 遗传潜病与先兆1550

第一百一十章 同源先兆与潜病1555

第一节 同源与藏象1555

第二节 同源与潜病预测1556

二、肺与皮毛同源1557

一、肾上腺与性腺同源1557

三、膀胱、肺、皮毛同源1558

四、生殖与泌尿系同源1558

五、内分泌与神经系统同源1558

六、经络与神经系统同源1559

七、血液与淋巴同源1560

八、乳腺和汗腺同源1560

九、骨与肾、胃肠与肝胰同源1561

十、咽与心肾、肺与肾上腺皮质同源1561

第一百一十一章 病态平衡先兆与潜病1563

第一节 负性平衡与潜病1563

第二节 负性平衡与潜病预兆1564

一、肾负性平衡与潜兆1564

二、心负性平衡与潜兆1565

四、肺负性平衡与潜兆1566

三、脾负性平衡与潜兆1566

五、肝负性平衡与潜兆1567

第三节 超正性平衡与潜病1567

第四节 超正性平衡与潜病预兆1568

一、肾超正性平衡与潜病1568

二、心超正性平衡与潜病1569

三、脾超正性平衡与潜病1569

四、肝超正性平衡与潜病1570

五、肺超正性平衡与潜病1570

第一百一十二章 颅面全息预测1573

第一节 颅面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573

第二十六篇 全息预测1573

第二节 颅面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574

一、头颅全息预测1574

二、颜面全息预测1577

第三节 眉全息预测1582

一、眉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582

二、眉全息的预报意义1582

第四节 鼻全息预测1583

一、鼻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583

二、鼻全息的临床预报意义1584

三、“山根”的独特先兆意义1585

第五节 唇全息预测1585

二、唇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586

一、唇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586

第六节 齿全息预测1588

一、齿、齿龈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588

二、齿、齿龈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589

第七节 囟门全息预测1591

一、囟门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591

二、囟门全息异常对小儿疾病的预报意义1591

第一百一十三章 目全息预测1593

第一节 目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593

一、眼与六腑的关系1594

二、眼与经络的关系1595

二、目对肝病的预报意义1596

一、目神的预报意义1596

第二节 目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596

三、目先兆对肾病的预报意义1597

四、目对诸疾的预报意义1597

五、目的凶兆意义1598

第三节 五轮八廓全息先兆1599

一、五轮八廓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599

二、五轮八廓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02

第四节 虹膜全息先兆1603

一、虹膜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03

二、虹膜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05

第五节 瞳神全息先兆1606

二、瞳神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07

一、瞳神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07

第六节 白睛全息先兆1609

一、白睛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09

二、白睛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09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中全息预测1612

第一节 人中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12

第二节 人中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14

一、人中反映生机的盛衰存亡1614

二、人中对子处、膀胱(生殖、泌尿系统)的预报意义1614

三、人中对脾胃疾病的预报意义16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耳全息预测1618

第一节 耳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18

一、耳相对肾气及寿夭的预测1620

第二节 耳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20

二、耳对诸病的先兆意义1623

三、耳的凶兆意义1625

四、耳先兆对癌的预报意义1626

第一百一十六章 皮纹——手、足全息预测1628

第一节 皮纹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28

一、指纹的特点1629

二、指纹的用途1629

第二节 手纹——手全息预测1630

一、手纹先兆的意义1630

二、指纹先兆1631

三、掌纹先兆1634

第三节 跖纹——足全息预测1635

一、足先兆的理论基础1636

二、足诊的先兆意义1637

第四节 手、足皮纹的综合诊断意义1638

一、手足皮纹合诊的理论基础1638

二、指、趾、掌、跖纹的综合先兆意义1640

第一百一十七章 络纹全息预测1643

第一节 络脉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43

第二节 络诊先兆意义1644

第三节 指络全息先兆1645

一、指络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45

二、指络诊先兆的临床意义1645

一、舌下络诊色泽变化的预报意义1648

第四节 舌下络诊全息先兆1648

二、舌下络脉形态变化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1651

第五节 甲象全息先兆1651

一、甲象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51

二、甲象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52

三、甲象对疾病吉凶的意义1653

四、甲络先兆的临床意义1654

第一百一十八章 经络全息预测1657

第一节 经络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57

第二节 经络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58

一、初病入络的先兆的意义1658

二、经络感传现象的疾病预报意义1659

三、腧穴的疾病预报意义1660

一、冲任先兆的理论基础1663

第三节 冲任全息先兆1663

二、冲任先兆的临床意义1666

第一百一十九章 皮肤全息预测1669

第一节 皮肤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69

第二节 皮肤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70

一、皮肤是衰老的最早信息1672

二、皮肤对体内恶性肿瘤的预报意义1672

三、皮肤对诸种疾病的预报意义1673

第三节 尺肤全息先兆1674

第一百二十章 胸膺全息预测1677

第一节 胸膺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77

第二节 胸膺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78

第三节 膻中全息先兆1679

一、虚里候宗气1681

第一百二十一章 虚里全息预测1681

第一节 虚里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81

二、虚里测胃气1682

三、虚里兆心气1682

第二节 虚里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82

一、虚里动甚的先兆意义1682

二、虚里欲绝的先兆意义1683

三、虚里疼痛的先兆意义1683

第一百二十二章 腰背全息预测1685

第一节 腰背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85

第二节 腰背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86

一、预报脏腑精气盛衰1687

三、腰背部可预报诸疾1688

二、腰背部可预测命火、肾阳的盛衰状况1688

第三节 脊椎预兆的临床意义1689

第一百二十三章 魄门(肛)全息预测1691

第一节 魄门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91

第二节 魄门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92

第一百二十四章 腹全息预测1694

第一节 腹诊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94

第二节 腹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696

一、腹部对脾胃的预报意义1696

二、腹相对寿夭气质的预测1696

三、腹部对癥瘕瘀血的预诊意义1696

四、腹中动气是候吉凶的重要标志1697

一、脐通五脏,为真神往来之门户1699

第一百二十五章 脐全息预测1699

第一节 脐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699

二、脐为元气之所系,而关于肾1700

三、脐贯任、督,通达十二经脉1700

第二节 脐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701

一、相脐轮1702

二、相脐壁1702

三、相脐底1702

四、脐相寿夭的意义1702

五、脐动气预报意义1703

六、脐温先兆意义1705

七、脐色先兆意义1705

八、脐位先兆意义1706

九、脐先兆在急证、危证中的意义1707

第一百二十六章 脉全息预测1708

第一节 脉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708

第二节 脉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710

一、三部九候的疾病预报意义1710

二、人迎脉候对心疾的预报意义1711

三、趺阳脉的预报意义1713

四、神门、太溪脉的预报意义1713

五、脉象对疾病的凶兆意义1714

第一百二十七章 舌全息预测1717

第一节 舌全息先兆的理论基础1717

一、舌象对诸疾的预报意义1720

第二节 舌全息先兆的临床意义1720

二、舌的凶兆意义1724

三、舌象对恶性肿瘤的早期预兆意义1728

四、舌尖络诊预报意义1730

第二十七篇 综合预测1737

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液涕泪信号1737

第一节 唾液涕泪信号的理论基础1737

第二节 唾涎涕泪信号的临床意义1738

一、唾、涎异常的信号意义1738

二、涕泪异常的信号意义1740

第一百二十九章 汗信号1741

第一节 汗信号的理论基础1741

一、分部汗出的信号意义1742

第二节 汗信号的临床意义1742

二、五色汗及异嗅、味对疾病的信号意义1743

三、汗的凶兆意义1746

四、异常汗的信号意义1747

第一百三十章 痰信号1750

第一节 痰信号的理论基础1750

一、内源性痰饮的形成机制1750

二、外源性痰饮的生成机制1752

第二节 痰信号的临床意义1753

一、无形痰病信号1753

二、有形痰病信号1754

第一节 月信信号的理论基础1756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月信信号1756

第二节 月信信号的临床意义1757

一、月经过多的信号意义1757

二、闭经的信号意义1757

三、月经过少的预报意义1758

第一百三十二章 白带信号1759

第一节 白带信号的理论基础1759

第二节 白带信号的临床意义1759

一、水样白带的信号意义1759

二、血性带下的信号意义1760

三、脓性白带、五色带信号意义1760

第一百三十三章 精液信号1762

第一节 精液信号的理论基础1762

一、遗精是脏劳的信号1763

第二节 精液信号的临床意义1763

二、血精信号1765

三、精液清冷的信号意义1765

第一百三十四章 尿信号1766

第一节 尿信号的理论基础1766

第二节 尿信号的临床意义1767

一、血尿信号1767

二、尿量、尿质异常信号1767

三、尿凶兆意义1768

第二节 大便信号的临床意义1770

一、便血信号1770

第一节 大便信号的理论基础1770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便信号1770

二、大便秘、滑的信号意义1771

第一百三十六章 味预兆1773

第一节 味预兆的理论基础1773

第二节 味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775

一、味溢的预报意义1775

二、味欲的预报意义1777

第一百三十七章 食欲预兆1779

第一节 食欲预兆的理论基础1779

第二节 食欲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780

一、厌食的预报意义1780

二、食欲亢进的预报意义1781

三、嗜食异物的预报意义1781

第一节 性欲预兆的理论基础1782

第一百三十八章 性欲预兆1782

第二节 性欲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783

一、性欲低下的临床预报意义1783

二、性欲亢进的预报意义1785

三、性欲对内分泌疾病的预报意义1786

第一百三十九章 睡欲预兆1788

第一节 睡眠预兆的理论基础1788

第二节 睡眠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790

一、失眠预兆的预报意义1790

二、多寐预兆的预报意义1793

第一百四十章 嗅预兆1796

第一节 嗅预兆的理论基础1796

一、异常嗅觉的预报意义1797

第二节 嗅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797

二、异常嗅气的预兆价值1798

第一百四十一章 音声预兆1800

第一节 音声预兆的理论基础1800

第二节 音声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01

一、音声异常的预报意义1801

二、音声的凶兆意义1802

三、发声异常对内分泌疾患的预报意义1804

第一百四十二章 疲乏预兆1806

第一节 疲乏预兆的理论基础1806

第二节 疲乏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07

一、疲乏是虚证的预兆1807

三、疲劳是郁病的先驱症状1808

二、疲乏常为湿邪伏体的信号1808

四、疲劳是肝病的信号1809

五、疲乏的凶兆意义1810

第一百四十三章 消瘦预兆1811

第一节 消瘦预兆的理论基础1811

第二节 消瘦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11

一、消瘦是虚损的报标症1811

二、消瘦是内有伏火的信号1812

三、消瘦是浊毒内匿的信号1812

第一百四十四章 肥胖预兆1814

第一节 肥胖预兆的理论基础1814

二、肥胖是脾肾内虚的标志1815

一、肥胖为内脏浊瘀的信号1815

第二节 肥胖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15

三、肥胖为肝胆气郁的信号1817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头症预兆1818

第一节 头症预兆的理论基础1818

第二节 头症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18

一、头对风证的预报意义1818

二、头对阳气盛衰的预报意义1819

三、头晕预兆的临床意义1820

四、头痛的凶兆意义1820

第一百四十六章 咽痛预兆1822

第一节 咽痛预兆的理论基础1822

一、“咽—内脏”预报意义1823

第二节 咽痛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23

二、咽痛的凶兆意义1825

三、咽的局部预兆意义1825

第一百四十七章 皮肤异常预兆1827

第一节 皮肤异常的理论基础1827

第二节 皮肤异常的临床预报意义1828

一、皮肤五色斑预兆1828

二、皮疹及皮肤异常的预报意义1829

第一百四十八章 痒预兆1831

第一节 痒预兆的理论基础1831

一、瘙痒预报肝、肾疾患1832

第二节 痒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32

二、瘙痒对心病的预报意义1833

三、瘙痒对风毒的预报意义1833

四、瘙痒对癌毒的预报意义1833

第一百四十九章 麻木预兆1835

第一节 麻木预兆的理论基础1835

第二节 麻木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36

一、麻预兆的预报意义1836

二、木预兆的预报意义1837

第一百五十章 喘息预兆1838

第一节 喘息预兆的理论基础1838

第二节 喘息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39

一、喘息对脏气大虚的预报意义1839

三、喘息对正虚邪陷的险讯意义1840

二、喘息对邪盛肺闭的凶兆意义1840

第一百五十一章 呕恶哕预兆1842

第一节 呕恶哕预兆的理论基础1842

第二节 呕恶哕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43

一、呕恶为阴浊水停的预兆1843

二、呕恶为毒浊内干的预兆1843

三、呕恶的危象预报意义1844

四、哕的预报意义1844

五、呕恶哕为火的标志1845

第一百五十二章 手足厥冷预兆1847

第一节 手足厥冷预兆的理论基础1847

二、手足厥冷为寒凝的标志1848

一、手足厥冷为阳虚的信号1848

第二节 手足厥冷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48

三、手足厥冷是阳郁的征兆1849

第一百五十三章 发热预兆1850

第一节 发热预兆的理论基础1850

第二节 发热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51

一、发热为温病的重要先驱症1851

二、发热为内有诸火的标志1852

三、发热为内有痰、食、瘀、毒的标志1854

四、热病的凶兆意义1855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出血预兆1857

第一节 出血预兆的理论基础1857

第二节 出血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58

一、出血对阳气盛微的预报意义1858

二、出血凶兆意义1859

三、出血对恶性肿瘤的预兆意义1861

第一百五十五章 瘀预兆1862

第一节 瘀预兆的理论基础1862

一、瘀血的形成机制1863

二、瘀血致病特点1864

第二节 瘀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1865

一、有形瘀血先兆1866

二、无形瘀血先兆1868

第二十八篇 随机预测1873

第一百五十六章 梦的疾病预测1873

第一节 梦的预测价值1873

第二节 祝由预测1874

第一百五十七章 衰老预测1876

第一节 衰老机制1876

一、概述1876

二、衰老机制的各家学说1879

第二节 衰老先兆的预兆价值1882

一、形衰先兆1882

二、九窍不利衰老先兆1884

三、神衰先兆1884

第三节 抗衰老机制1885

一、概述1885

二、抗衰老措施1885

第一节 《内经》运气预测学1890

一、预测气候属性1890

第一百五十八章 气象预测1890

二、预测气候偏盛偏衰1892

三、预测疾病的发生转化1893

第二节 《灵枢》九宫八风预测术1894

一、《灵枢》九宫八风预测术特点1894

二、预测天象、物象1895

三、预测人象1895

第三节 关于星占术1896

第十五卷 运气·科学卷1901

第二十九篇 运气原理及其计算规律1901

第一百五十九章 导论1901

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重大价值1901

第二节 运气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1902

第一百六十章 运气学说的基础1903

第一节 运气理论的客观基础1903

一、候与象1903

二、天道、气化、物候的关系1905

三、气候、物候、病候的关系1905

四、道之所生1906

第二节 运气学说的立论基础1906

一、人与天地相应的宏观整体思想是运气学说的立论核心1906

二、周期节律是运气学说的立论特点1907

三、物化统一于宇宙气化是运气学说的立论基础1908

四、医学与多种学科相统一是运气学说的立论前提1908

第一百六十一章 运气学说的基本原理1909

一、运气气化原理1909

二、运气升降原理1912

三、运气平衡原理1913

四、运气周期原理1915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运气运行规律及推算方法1919

第一节 运气计算的重要意义及推算概述1919

一、运气计算的重要意义1919

二、运气计算概述1921

第二节 运气具体推算方法1932

一、五运推算方法1932

二、六气推算方法1935

第一百六十三章 运气气化形势预测1942

第一节 全年性气化规律分析1942

一、大运气化规律分析1943

二、大运与司天气化规律分析1944

第二节 半年性气化规律分析1946

一、大运与在泉气化规律分析1946

二、大运与岁支气化规律分析1947

三、司天与在泉气化规律分析1947

第三节 季性气化规律分析1948

一、“步”气化规律分析1949

二、“太少相生”气化规律分析1950

第四节 气化分析的三大要点1952

一、运气同化要点1952

二、运气从化要点1953

三、运气异化要点1953

四、结语1957

一、运气同化年的分布1958

第一百六十四章 甲子表六十年气化规律分析1958

第一节 运气同化气化规律分析1958

二、运气同化二十八年气化形势分析1960

第二节 运气异化气化规律分析1962

一、运气异化年的分布1962

二、运气异化气化分析1962

三、结语1967

第一百六十五章 平气年气化规律1968

第一节 平气年的概念及原则1968

一、平气年的原则1968

二、决定平气年的主要因素1969

一、正平气年1970

第二节 平气年的来源及种类1970

二、次平气年1972

第三节 类平气年1977

一、类平气年的概念及产生根源1977

二、六十年类平气年分析1977

第一百六十六章 运气气化的自衡机制及其规律1980

第一节 气化自衡机制概述1980

第二节 气化自衡的规律1981

一、平气规律1981

二、胜复规律1983

三、郁发规律1985

第一百六十七章 对运气学说一些重大问题的重新估价1988

一、五运阴阳运动是否是循环的、封闭的?1988

二、运气干支计算规律是否没有科学价值?1991

三、运气计算是否只适合于我国中原地带?1993

第三十篇 运气理论的重大意义1997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运气与《周易》1997

第一节 医易相关的重大意义1997

第二节 《周易》象数学及其对运气学说的影响1999

一、《周易》天道气化观与运气气化1999

二、《周易》卦气与运气学说2001

三、《周易》象数对运气布阵格局的影响2004

四、《周易》象数对运气九宫说的影响2005

第三节 《周易》义理学及其对运气说的影响2008

一、《周易》阴阳理论及其对运气学说的影响2008

二、《周易》宏观整体理论及其对运气学说的影响2010

三、《周易》变易理论及其对运气学说的影响2012

第四节 《周易》辩证思想及其对运气学说的影响2015

第五节 运气与奇门遁甲2018

一、关于奇门遁甲2018

二、五运六气与奇门遁甲比较2019

第一百六十九章 运气光辉的哲学思想及其价值2021

第一节 概述2021

第二节 运气七篇中卓越的唯物主义观及其价值2022

第三节 运气哲理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2026

一、运气哲理认为永恒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026

二、运气质量互变规律的辩证法思想2028

三、运气七篇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2029

一、运气哲学的光辉成就2030

第四节 运气哲学的光辉成就及重大价值2030

二、运气哲学的重大价值2032

三、运气哲学原理的启示2034

第一百七十章 运气“数”的奥义2036

第一节 运气数的重要意义2036

第二节 运气与气数2037

一、关于运气气数2037

二、运气气数的基本观点2038

第三节 易数及其对运气数的影响2041

一、太极八卦易数2041

二、河图洛书易数2043

三、河洛九宫数2044

四、河洛易数的蕴义2045

第四节 运气数的应用2048

一、运气“数”的时间意义2048

二、运气“数”的空间意义2051

第一百七十一章 运气周期律的重大意义2053

第一节 运气周期律的重大启示2053

第二节 运气周期律的形式及其产生机制2054

一、五运钟2054

二、干支钟2056

三、甲子钟2058

第三节 运气周期节律的重大价值2060

一、关于六十年周期2060

二、十二年周期2061

三、五运六气周期节律2062

1999《中华五千年科学经典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力著 1999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下(1995 PDF版)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下
1995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中华二千年史 (卷五上)(1983年 PDF版)
中华二千年史 (卷五上)
1983年
中华二千年史 卷五上(1983 PDF版)
中华二千年史 卷五上
1983
中华上下五千年( PDF版)
中华上下五千年
宇枫传媒公司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下( PDF版)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下
沈阳:辽海出版社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 PDF版)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
沈阳:辽海出版社
中华五千年文学经典  下(1999 PDF版)
中华五千年文学经典 下
1999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华五千年科学经典  下(1999 PDF版)
中华五千年科学经典 下
1999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  下(1999 PDF版)
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 下
1999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  上(1999 PDF版)
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 上
1999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华五千年文学经典  上(1999 PDF版)
中华五千年文学经典 上
1999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华百年  中华五千年(1997 PDF版)
中华百年 中华五千年
1997 北京:红旗出版社
中华五千年  下(1997 PDF版)
中华五千年 下
1997 北京:红旗出版社
中华科技五千年(1997 PDF版)
中华科技五千年
1997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科技上下五千年(1994 PDF版)
科技上下五千年
1994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