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电磁测量》求取 ⇩

绪论 唐统一1

一、电磁测量及仪表的发展过程1

(一)早期1

(二)初期发展阶段1

(三)第二发展阶段--经典电磁测量体系的形成3

(四)电磁测量的近期发展阶段3

二、测量过程及有关问题4

(一)未知量7

(二)变换环节8

(三)比较环节9

三、测量方法分类9

(一)直读法11

(二)较量法13

四、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15

参考文献20

参考书及文章20

(一)量、数值和单位21

第一章 电磁量单位制及单位复现 沈平子21

一、单位制的产生、演变及相互关系21

(二)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单位制22

(三)电磁学单位制的产生22

(四)电磁学单位制的演变23

(五)有理化问题24

(六)基本单位的选择25

二、有关电磁学单位的基本概念25

(一)电磁量单位体系25

(二)绝对测量26

(三)实物基准27

(四)基准定值和国际比对28

(五)电单位改值28

三、电单位的新依据30

(一)历史背景30

(二)有关约瑟夫森效应31

(三)有关量子化霍尔效应35

(四)K1和Rx的确定37

四、单位的复现40

(一)基本单位--安培的复现40

(二)导出单位的复现44

五、单位的保存与传递48

(一)标准电阻器48

(二)标准电池49

(三)单位的传递50

六、发展趋势51

参考文献53

第二章 直流测量 张叔涵 何绍汸54

一、惠斯登单电桥线路54

(一)测量四端电阻的单电桥线路55

(二)弗廖利赫定理55

(三)卡瓦略定理56

二、汤姆森双电桥线路60

(一)双电桥线路平衡方程式的推导61

(二)温纳消除跨线影响的方法62

(三)三步平衡电桥线路63

(四)消除双电桥线路跨线影响的其它方法69

三、多跨线电桥线路70

(一)平衡方程式探讨71

(二)应用82

四、过渡电阻器和电阻量值的过渡85

(一)串并联过渡电阻器的定理87

(二)四端钮电阻器的并联89

(三)哈蒙的过渡电阻器92

(四)串并联过渡电阻器的误差93

(五)电阻量值的过渡99

五、欧姆定律103

六、直流电位差计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105

(一)基本原理105

(二)特点105

七、电位差计的应用和有关问题107

(二)电阻测量108

(三)电流测量108

(一)电压测量108

(四)功率测量109

八、电阻式电位差计的几种典型线路110

(一)分压线路110

(二)代换线路110

(三)分流线路111

(四)叠加线路111

(六)分裂环线路112

(五)桥式线路112

(七)具有起始电压的小步进线路113

(八)调电流式线路113

九、直流比较仪电位差计114

十、直流电位差计的几种高准确度检定方法117

(一)直接检定法117

(二)按元件检定的电压传递法118

(三)万能比率臂检定法119

(四)感应分压器检定法120

十一、直流电流比较仪电桥、超导电流比较仪电桥121

参考文献125

第三章 交流阻抗测量 张钟华 张佑峰127

一、概述127

(一)交流电桥127

(二)交流阻抗精密测量中几个重要问题128

二、比例臂的校验128

(一)参考电势法129

(二)参考变压器及其容性误差131

(三)消除参考变压器变比的系统性变化引起的校验误差132

(四)桥式补偿法校验感应分压器的原理133

(五)分路电流的限制134

(六)引入过渡分压器的参考电势法135

(七)引入过渡分压器的桥式法136

(八)导纳轮换法136

(九)多位分压器校验137

(十)直角(正交)分量的校验138

(十一)电流比例的校验139

(一)双比电桥141

(十二)电桥中感应分压器和电流比较仪的相互校准141

三、引线误差的消除141

(二)电位比较法142

(三)误差电势补偿法145

四、不同相角阻抗的比较146

(一)直角电桥146

(二)运算放大器移相电路149

(三)可任意移相的数字合成电源150

(一)无定向结构的概念151

五、无定向结构与同轴线151

(二)螺绕环及螺管152

(三)多极子场152

(四)同轴线154

六、二端对及四端对导纳155

(一)多端对导纳的概念155

(二)二端对导纳的定义156

(三)二端对导纳的测量,同轴扼流圈158

(四)四端对导纳及其特殊问题160

(五)四端对导纳的测量162

七、交流电桥的辅助支路163

(一)瓦格纳支路163

(二)卡尔瓦罗定理的普遍情况164

(三)感应耦合比例臂电桥中的辅助支路165

八、阻抗测量中的信噪比问题166

(一)噪声与通频带的关系166

(二)选频放大器及相敏放大器168

(三)高一位定低一位169

(四)数字滤波器170

(五)参量放大器173

参考文献174

第四章 数字化电测仪表 尢德斐 陈志坚175

一、电测仪表的数字化175

(一)发展简历175

(二)数字化电测仪表的发展因素175

(三)当代发展趋向176

(一)数字化电测仪表的误差表达式177

二、有关数字化电测仪表的几个概念与术语177

(四)几点简短结论177

(二)有效量程的最大值178

(三)绝对误差固定项178

(四)灵敏度与分辨力179

三、模-数转换器原理的发展进程179

(一)概述180

(二)电荷动态平衡型A/D的发展进程182

(三)差值测量法型A/D转换204

(四)剩余电压再循环比较型A/D转换208

(五)精密DVM的技术特点、减少误差提高准确度的现代方法209

四、非线性A/D转换220

(一)非线性A/D转换概述220

(二)电压平衡型非线性A/D转换220

(三)电荷动态平衡型非线性A/D转换223

五、交流电功率与电能的数字化测量227

(一)概述227

(二)脉冲调宽式P/U(P/I)变换器228

(三)关于脉冲调宽式P/Up(P/Ip)变换器的误差问题231

(四)简短结论238

六、频率与周期的数字化测量239

(一)提高分辨力、减小±1字误差的方法239

(二)频率的瞬时值测量法--双针积分法242

参考文献243

一、概述247

(一)微计算机仪器的发展概况247

第五章 微计算机仪器 赵新民 唐统一 戴先中247

(二)微计算机仪器的特点248

(三)微计算机仪器的基本结构249

二、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控制252

(一)模-数转换器(ADC)与微计算机的接口252

(二)多点巡回检测系统255

(三)数据的自动捕获256

三、微计算机仪器的自动化258

(一)自动量程控制258

(二)仪器的故障自检259

(三)自动校准(Autocal)262

四、微计算机仪器中的数据处理265

(一)一般算法266

(二)随机误差处理268

(三)系统误差处理268

(四)仪器的非线性校正277

五、测量周期性电参量的采样技术278

(一)同步采样280

(二)准同步采样283

(三)异步采样287

六、微计算机仪器举例288

(一)采样计算式超低频数字电压表288

(二)可编程任意波形发生器291

(三)多功能信号分析仪295

七、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连接及应用298

(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特点298

(二)FORTRAN与汇编语言的连接298

(三)BASIC与汇编语言的连接300

(一)数的表示方法对误差的影响302

八、数字运算中的有限字长效应302

(二)负数的表示方法303

(三)舍入和截断303

(四)模拟信号误差在量化过程中的传递304

参考文献307

一、概述310

(一)磁场测量的历史回?310

第六章 磁场的测量 李大明310

(二)磁场测量的对象和参量311

(三)磁场测量的方法311

(四)磁场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313

二、电磁感应法313

(一)电磁感应法原理313

(二)探测线圈的设计314

(三)磁通表的校验方法315

(四)磁通表法在测量中的某些特殊问题317

(五)锁相式旋转线圈系统分析319

三、磁通门法322

(一)磁通门探头的原理322

(二)磁通门探头的灵敏度323

(三)磁通门探头的噪声325

(四)磁通门探头的漂移325

(五)基本测量电路325

(六)动态补偿电路327

(七)温度补偿电路327

(八)磁通门磁强计329

四、霍尔效应法332

(一)霍尔效应原理332

(二)霍尔器件材料和形状的影响333

(三)磁阻效应的影响335

(四)温度的影响335

(五)不等位电势的影响337

(六)应用比例测量法的霍尔效应磁强计337

(七)智能化特斯拉计339

五、核磁共振法341

(一)核磁共振原理341

(二)吸收法342

(三)核感应法348

(四)流水式预极化法349

六、超导效应法350

(一)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原理350

(二)直流SQUID352

(三)射频SQUID353

(四)SQUID测量系统355

(五)SQUID磁强计的主要参量和测试方法357

参考文献359

第七章 磁性材料性能的测量 梅文余 瞿清昌360

一、概述360

二、磁性材料的各种磁参数361

(一)静态磁参数361

(二)动态磁参数364

(一)样品367

三、材料性能测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367

(二)有关样品开路磁化问题的讨论370

(三)退磁和稳磁371

(四)测试的环境条件372

(五)动态磁化条件下磁化的波形问题372

四、磁化场强度的产生和测量线圈的制作374

(一)直流磁化电源374

(三)脉冲电源375

(二)交流磁化电源375

(四)磁化装置376

(五)测量线圈380

五、磁性材料直流磁化特性的测量381

(一)冲击检流计法381

(二)直流磁滞回线的自动记录装置382

(三)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积分式直流磁参数测试系统391

(四)测量直流磁参数的振动样品磁强计391

(五)利用磁光效应制作的磁性测试仪393

(六)低漂移、高灵敏度的快速SQUID系统394

六、软磁材料动态磁化特性曲线的测量396

(一)动态磁化曲线的测量397

(二)交流磁滞回线的测量400

(三)用计算机控制的交流磁化特性曲线测试系统402

(四)脉冲磁化特性曲线的测量403

七、铁损和交流磁导率的测量404

(一)测量的基本原理405

(二)功率表法407

(三)数字式功率表法409

(四)计算机控制的高频铁损测量系统412

(五)用三电压法测量交流磁参数414

(六)交流磁导率的测试方法415

八、磁性材料性能参数的综合测量418

(一)自动测试的基本原理418

(二)MATS-2000型装置的简介418

(三)软件功能419

参考文献422

附录 我国电单位改值的具体办法425

1992《近代电磁测量》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唐统一主编 1992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电阻应变仪测试技术(1980 PDF版)
电阻应变仪测试技术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半导体电磁参数的测量(1986.10 PDF版)
半导体电磁参数的测量
1986.10 计量出版社
磁测量文集(1980 PDF版)
磁测量文集
1980 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情报室
磁测量技术( PDF版)
磁测量技术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
电磁测量学  下(1953 PDF版)
电磁测量学 下
1953 商务印书馆
电磁测量  下(1980 PDF版)
电磁测量 下
198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磁测验(1966 PDF版)
电磁测验
1966 国立编译馆
复变数函数论(1976 PDF版)
复变数函数论
1976 徐氏基金会
磁性测量(1994 PDF版)
磁性测量
1994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直流磁性测量(1989 PDF版)
直流磁性测量
198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磁测量(1990 PDF版)
磁测量
199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磁测量(1985 PDF版)
电磁测量
1985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磁测量问题(1962 PDF版)
磁测量问题
1962 北京:科学出版社
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1988 PDF版)
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1988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磁测量  上(1980 PDF版)
电磁测量 上
198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