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教育史略》
作者 | 孙宏安著 编者 |
---|---|
出版 |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42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824283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3181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序………………………………………………………梁宗巨绪论 科学教育的历史地位1
一 科学的意义4
1 科学是什么?4
2 中国古代科学的意义17
二 科学教育的内涵32
1 科学教育的独特形式33
2 从教育内容看科学教育37
三 科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40
1 科学教育的基础地位41
2 科学教育的作用43
四 科学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50
1 人类活动的结构51
2 合目的性原则53
3 合逻辑性原则56
4 可检验性原则59
一 中国古代的自然历史条件63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63
1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64
2 农耕大国66
3 民族融合的发展途径71
4 民族文化的历史连续性73
二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77
1 个体农业·家庭手工业·小农经济79
2 土地私有82
3 商业的畸形发展84
4 封建国家的经济功能85
三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89
1 家国同构89
2 官僚政治92
3 君权至上95
4 等级制度98
四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点105
1 思维取向107
2 思维特征112
3 致思途径116
五 中国古代生活方式的特点121
1 基本人生态度122
2 生活方式的核心132
3 消费方式的特点137
4 价值观念144
六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157
1 政教合一157
2 伦理教育165
3 综合教育169
4 实用教育173
第二章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形成175
一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176
1 汉语言文字的一般特征176
2 汉语的人文精神180
二 中国古代科学思维方式188
1 《老子》:无为无不为189
2 《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192
3 从《吕氏春秋》到《春秋繁露》:阴阳五行系统论206
三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例析222
1 《史记》:究天人之际222
2 《九章算术》:通神明,类万物240
第三章 远古至先秦:科学教育体系的奠基260
一 中国科学教育的起源260
1 中国科学的起源261
2 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265
3 科学教育的产生270
二 中国科学教育的初步发展277
1 中国古代科学体系的奠基278
2 春秋战国的科学教育284
第四章 秦汉:中国科学教育体系的形成294
一 秦汉时期的科学发展294
1 《汜胜之书》295
2 《黄帝内经》303
3 其他科学发展和体系化306
二 科学体系化的文化考察310
1 科学思想方法体系的特点310
2 《五经》崇拜的肇始315
3 数术文化的系统化324
三 科学教育体系的形成330
1 官僚体系的完善化331
2 科学教育的体系化334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科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350
一 民族大融合中的学术观念351
1 社会状况351
2 魏晋玄谈355
3 魏晋经学和道佛宗教359
二 科学成果367
1 数学368
2 农学379
3 其他科学成果390
三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教育391
1 官学的科学教育394
2 私学的科学教育398
一 大一统的典范405
第六章 隋唐:科学教育专门化的奇观405
1 政府执行机构406
2 其他政府机构409
二 科学教育的专门化412
1 隋唐的教育状况413
2 科学专科学校416
3 科学教育的其他形式426
三 隋唐的科学发展430
1 农学431
2 医学432
3 数学和天文学435
4 其他科学成就437
四 科举对科学教育的作用439
1 科举制的确立439
2 科学学科考试442
第七章 宋元:辉煌和转折446
一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状况447
1 “重文”“兴学”的文教政策448
2 宋代教育的一般状况451
二 宋代科学教育的兴盛453
1 科学专科学校的进一步发展454
2 私学科学教育463
三 科学发展的新层次470
1 《数书九章》470
2 《杨辉算法》474
3 重要数学成果480
4 其他科学发展的新层次483
四 科学高峰的文化分析489
1 冗官政策的另一面490
2 朝廷的重视494
3 理学思想505
五 转折点512
1 元代的科学教育512
2 科学发展的转折点518
第八章 明清:衰落与新起点521
1 文教政策522
一 文教政策和教育状况522
2 明清的教育状况528
二 一项科学教育政策的注记532
1 一项科学教育政策532
2 执行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534
3 明代的其他科学教育举措538
三 传统科学的发展状况540
1 明清时期传统科学的成就541
2 明代数学发展状况550
四 西学东渐与科学教育562
1 东渐的西学563
2 科学教育的新发展573
五 文化冲突与新的起点580
1 西学东渐的若干文化特点581
2 “西学中源”说的流行587
3 新的起点599
参考书目605
综合索引610
后记632
1996《中国古代科学教育史略》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宏安著 1996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古代史学史略
- 1987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
- 1995
-
- 中国古代教育
- 1931
-
- 中国教育史研究 下 中国西南古代教育史
- 1998.09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略
- 1995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
- 1996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略
- 1990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略
- 1990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藏族古代教育史略
- 1994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 196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教育史
-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
- 1996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教育史
- 1988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 外国古代教育史
-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李时珍
- 197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