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纲要》

第一章绪论1

一 唯识学的定义1

二 佛教空有两系的源流3

三 印度瑜伽学派的学统7

四 中国法相唯识宗的建立11

五 近代唯识学的发展16

六 唯识哲学所依的经论21

第二章五位百法27

一 《百法明门论》27

二 心法32

三 心所有法36

四 色法45

五 心不相应行法49

六 无为法52

第三章五蕴、四大、三科57

一 泛说五蕴57

二 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62

三 极微是否实体67

四 受想行识71

五 末那识与阿赖耶识78

六 百法与三科81

第四章五法、三自性、中道89

一 五法89

二 三自性92

三 三无性98

四 中道103

第五章八识107

一 人类的感觉器官——前五识107

二 心理活动的中心——意识113

三 自我意识的中心——末那识119

四 宇宙人生的本源——阿赖耶识123

第六章种子、现行、熏习131

一 万法种子131

二 种子的体性136

三 种子的种类138

四 种子现行的因果144

五 熏习147

第七章识变、四分、三境153

一 三能变识153

二 因能变与果能变159

三 四分162

四 识所缘、识所变168

五 三类境172

一 缘生与缘起179

第八章阿赖耶缘起179

二 四缘182

三 六因、五果187

四 赖耶缘起191

第九章三杂染与二种生死199

一 惑——烦恼杂染199

二 业——业杂染204

三 苦——生杂染209

四 二种生死216

第十章五法、五种、五重唯识219

一 五法事理唯识219

二 五种、六门唯识221

三 三性、五重唯识观224

四 五性各别、顿渐二机228

五 断惑232

第十一章修唯识行237

一 三慧与三学237

二 修道的阶位241

三 资粮位246

四 加行位253

第十二章断道证果261

一 通达位261

二 修习位268

三 究竟位274

四 涅槃279

参考书目285

1992《唯识学纲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于凌波著 1992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辩证唯物主义纲要(1957 PDF版)
辩证唯物主义纲要
1957 北京:人民出版社
新社会学 历史唯物论 纲要( PDF版)
新社会学 历史唯物论 纲要
美学纲要( PDF版)
美学纲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学习纲要( PDF版)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学习纲要
唯识学探源(1945 PDF版)
唯识学探源
1945
知识论纲要(1933 PDF版)
知识论纲要
1933
化学纲要( PDF版)
化学纲要
世界书局
唯识三十论要释( PDF版)
唯识三十论要释
法相唯识学  上( PDF版)
法相唯识学 上
北京:商务印书馆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学习纲要( PDF版)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学习纲要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学纲要(1986 PDF版)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学纲要
1986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1996 PDF版)
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
1996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唯物史观史纲要(1990 PDF版)
唯物史观史纲要
1990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学纲要(1983 PDF版)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学纲要
1983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历史唯物主义纲要(1980 PDF版)
历史唯物主义纲要
198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