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作者 | 魏野畴著 编者 |
---|---|
出版 | 申江书店 |
参考页数 | 296 |
出版时间 | 193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0394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导言1
一 旧史概观1
二 何为新史5
三 我为什么要做这部近世史11
第二章近世史的背景16
一 上古史概观18
二 中世史和近世史20
一 中国地理上的特点26
第三章东西交通的由来26
二 一四九八年以前的东西交通28
三 近世东西交通在欧洲的背景33
四 近世的东西交通35
第四章东西交通与中国45
一 宗教的影响46
二 经济的关系86
第五章鸦片战争93
一 战前的轇轕93
二 战况及和约98
三 战争的影响102
第六章英法联军来侵和俄人在东北部势力的发展105
一 英法联军来侵的始末105
二 俄人在东北部的势力发展110
第七章太平天国的起落116
一 太平军起及南京建都116
二 太平军和清军激战122
三 太平军别支的扰乱及太平军的影响126
一 捻乱及云南陕甘回乱130
第八章捻回乱事和伊犁交涉130
二 新疆回乱及伊犁交涉133
第九章内乱后的清政府及西南边地的丧失140
一 满清帝位的绵延140
二 乱事以后的内政设施142
三 安南属地丧失及其影响145
四 缅甸暹罗丧失及英法在西南部的势力发展147
第十章中日战争及战后各国对于中国的态度152
一 日本维新及中日交涉之缘起152
一 革命以后的中国156
二 中日战争及其结果156
三 战后各国对于中国之态度158
三 蒙藏的自治165
第十一章社会状况和经济的变迁166
一 社会各阶级的状况166
二 经济的变迁176
第十二章古学术的研究及思想的变迁186
一 明末清初间发生的新潮187
二 古学术的研究194
三 思想的变迁198
第十三章改革和反改革204
一 改革的发动205
二 改革的进行208
三 反改革的势焰212
一 拳匪骚乱及各国联军来干涉216
第十四章拳匪乱事与日俄战争216
二 北京议和及乱事的结果219
三 日俄战争的原因221
四 激战媾和及与中国之关系223
第十五章 清朝末年的中国228
一 末年的清政府228
二 外交的形势233
三 人民的活动242
第十六章中国的革命运动247
一 革命的发端248
二 武汉起义及各省的民军兴起249
三 民军和清军激战251
三 中华民国成立及宣统退位252
第十七章民国初年的气象256
二 内部的纠纷258
第十八章欧洲前后的中国268
一 袁世凯的罪恶268
二 武人的割据271
三 欧战与中国274
四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280
第十九章 文化之新发展——结论285
一 文学革命及文字改革286
二 评判态度与科学方法之提倡289
三 古学术研究之复兴291
四 结论293
1930《中国近代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魏野畴著 1930 申江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及现代史
- 1981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国近代史
- 1960 沈阳:辽宁大学
-
- 中国近代史
- 1949 华东新华书店
-
- 近代中国史
- 1941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99 长沙:岳麓书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84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 1995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94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近百年简史
- 1984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87 长沙:岳麓书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77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近代史
- 1979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84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90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