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免疫学》求取 ⇩

绪仑1

一、免疫的概念1

(一)免疫的基本特性1

目 录1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2

(一)免疫学的诞生3

(二)免疫学的开拓3

二、免疫学的发展简史3

(三)免疫的辩证观3

(三)免疫学的发展和分支学科的形成4

(四)免疫技术的进展6

三、免疫学的应用8

(一)在医学和兽医学上的应用8

(二)在农业和生物科学上的应用10

第一章免疫系统11

一、免疫器官11

(一)中枢免疫器官11

(二)外周免疫器官14

(一)淋巴样细胞17

二、免疫细胞17

(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26

(三)其他免疫细胞29

第二章抗原32

一、抗原的概念32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32

(一)异源性32

(三)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立体构像的复杂性33

(二)分子大小33

(四)物理状态及可降解性34

三、抗原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35

(一)抗原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的关系35

(二)抗原决定簇的性质、大小及数量36

四、半抗原—载体现象37

五、抗原的类属性(交叉性)38

(二)根据抗原来源分类40

(三)根据对胸腺的依赖性分类40

六、抗原类型40

(一)根据抗原的性质分类40

(四)根据天然、人工、化学性质分类41

七、主要的微生物抗原42

(一)细菌抗原42

(二)病毒抗原44

(三)毒素抗原46

(四)其他微生物抗原46

(五)保护性抗原46

(二)根据与抗原是否产生可见反应分类47

(三)根据理化特性和抗原性分类47

第三章抗体47

(一)根据抗原分类47

一、抗体分类47

二、抗体结构48

(一)单体结构48

(二)酶解片段48

三、Ig的抗原性和理化特性49

(一)抗原性49

(二)各类Ig的理化特性50

(三)各种家畜的1g51

四、抗体基因和抗体的生物合成52

(一)抗体基因52

(二)抗体基因的表达53

(三)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55

五、单克隆抗体56

(一)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56

(二)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56

(一)补体系统的概念与生物学特点59

一、补体系统59

第四章体液因子59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命名60

(三)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和激活过程61

(四)补体激活反应的反馈调节63

(五)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64

二、细胞因子66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66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67

(三)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7

(四)淋巴因子(lymphokine,LK)69

(五)细胞因子的双重作用72

(六)细胞因子的实践意义73

三、干扰素74

(一)概述74

(二)干扰素的分类及其理化性质74

(三)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75

(四)干扰素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76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特征77

一、概述77

第五章免疫应答77

(二)免疫应答的过程78

(三)免疫应答产生的理论79

(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与免疫应答80

二、细胞免疫应答80

(一)抗原加工和向T细胞提呈81

(二)T细胞的抗原识别和激活82

(三)细胞免疫的效应机理84

(一)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特点85

三、体液免疫应答85

(二)抗原加工和B细胞向辅助T细胞的提呈86

(三)辅助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86

(四)对TI抗原的抗体应答88

(五)抗体的效应功能88

四、免疫应答的调节89

(一)决定免疫应答性质和强度的因素89

(二)抑制免疫应答的机理90

五、免疫应答小结92

(一)细菌抗原和细菌感染的致病机理94

第六章抗感染免疫94

一、抗细菌感染免疫94

(二)细胞外细菌感染的免疫95

(三)细胞内细菌感染的免疫96

二、抗病毒感染的免疫98

(一)病毒感染的方式和免疫应答98

(二)抗病毒免疫的机理98

三、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100

(一)寄生虫免疫的特点100

(二)抗原虫感染的免疫101

(三)抗蠕虫感染的免疫104

第七章人工免疫107

一、被动免疫107

(一)母源抗体的被动保护107

(二)人工被动免疫108

二、人工主动免疫109

(一)概述109

(二)疫苗的种类109

(三)疫苗的使用110

(四)免疫失败112

(五)疫苗生产的控制113

第八章临床免疫学114

一、肿瘤免疫114

(一)肿瘤抗原114

(二)肿瘤免疫的机理115

(三)肿瘤的免疫诊断116

(四)肿瘤免疫功能检查和预后判断116

(五)肿瘤的非特异性免疫预防和治疗117

(六)肿瘤疫苗118

(七)肿瘤的继承性免疫119

(八)细胞因子疗法120

(九)免疫毒素疗法121

二、移植免疫121

(一)主要组织相容抗原121

(二)移植的类型122

(三)移植排斥反应122

(四)移植物抗宿主反应122

(六)不被排斥的移植物123

(五)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止123

三、自身免疫124

(一)自身免疫的发生机理124

(二)自身免疫病125

(三)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防治127

四、免疫缺陷127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127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128

(一)一级血清学试验131

一、血清学试验类型131

第九章血清学试验概述131

(二)二级血清学试验132

(三)三级血清学试验133

二、血清学试验的一般特点133

(一)用已知测未知133

(二)试验和抑制试验133

(三)特异性和交叉性133

(四)结合力和离解力134

(五)抗原?的结合比例135

(六)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137

三、血清学技术的优越性137

(一)?样量少,预处理简单137

(二)种类多,可择优选用137

(三)方法简单快速137

(四)特异性强敏感性高137

四、血清学试验制定原则138

(一)抗原准备和提纯138

(五)可用于抗原和抗体的定位138

(二)抗体制备和提纯139

(三)操作程序制定139

(四)材料准备和滴定139

(五)试验条件选择140

(六)特异性试验140

(二)生物活性物质的超微定量141

(一)血清学诊断141

五、血清学试验的应用141

(九)稳定性试验141

(八)重复性试验141

(七)敏感性试验141

(三)抗原或抗体的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定位142

(四)抗原组成分析142

(五)物种的鉴定和分型142

(六)有机物提取和纯化142

六、血清学试验的发展趋向142

(一)反应的微量化和自动化142

(五)检测技术的系列化143

(四)技术的敏感、特异和精密化143

(三)方法快速简易和家庭化143

(二)试剂的标准化和商品化143

第十章凝聚性试验144

一、凝集试验(agglutination test)144

(一)直接凝集试验(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144

(二)间接凝集试验(in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145

(三)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147

(五)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COAG)152

(四)抗球蛋白试验(antiglobulin test)152

二、沉淀试验(precipitation test)153

(一)环状沉淀试验(ring precipitation test)153

(二)絮状沉淀试验(flocculation precipitation test)153

(三)免疫浊度法154

(四)免疫扩散(immunodiffusion)154

(五)免疫电泳(immunoelectrophoresis)156

(六)对流免疫电泳(counter immunoelectrophoresis)158

(七)火箭免疫电泳(roeket immunoelectrophoresis)158

(九)标本的照相、染色和放射自显影159

(八)交叉电泳(crossed electrophoresis)159

第十一章免疫标记技术161

一、荧光抗体技术(fluoresent antibody technic)161

(一)原理161

(二)荧光抗体制备163

(三)荧光抗体染色165

(四)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167

(一)原理169

(二)用于标记的酶169

二、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e technic)169

(三)抗体的酶标记171

(四)免疫酶技术的类型172

(五)免疫酶组化染色法173

(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174

(七)均质酶免疫测定179

三、放射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RIA)182

(一)原理182

(二)同位素标记抗原182

(三)标记抗原鉴定183

(四)液相放射免疫测定184

(五)固相放射免疫测定185

(六)放射对流免疫电泳测定186

(七)其他放射免疫技术186

四、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187

(一)原理187

(二)常用发光剂及其标记187

(三)检测方法187

(四)注意事项188

(三)胶体金标记189

(二)胶体金制备189

(一)原理189

五、免疫胶体金技术189

(四)试验方法190

六、免疫核酸探针191

(一)抗杂交体核酸探针191

(二)半抗原核酸探针191

七、免疫传感器(immunosenser)193

(一)原理193

(二)气敏免疫传感器193

(一)铁蛋白标记抗体技术194

八、免疫电镜技术(immunoelectronmicroscopy technic)194

(三)光敏免疫传感器194

(四)离子免疫传感器194

(二)酶标记抗体技术195

(三)重金属标记抗体技术195

(四)血蓝蛋白标记抗体技术195

(五)病毒的电镜凝集试验195

第十二章有补体参与的试验196

一、溶解试验196

(一)溶血试验(hemolysis test)196

(二)被动溶血试验(passivehemolysis test)197

(三)溶菌试验(baeteriolysis test)198

(四)抗体、补体细胞毒试验198

二、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199

(一)材料的准备和滴定199

(二)正式试验200

(三)补体结合试验的影响因素201

(四)其他补体结合试验方法201

(一)材料准备202

三、免疫粘附血凝试验(immune adherence hemagglutination test)202

(三)注意事项203

(二)正式试验203

四、团集试验和团集性补体吸收试验(conglutiuation andconglutinativecomplement absorption test)204

(一)团集试验204

(二)团集性补体结合试验204

(一)毒价单位206

(二)半数剂量的计算206

一、毒价滴定206

第十三章中和试验206

(三)半数剂量和毒价表示法207

二、终点法中和试验(endpoind neutralization test)207

(一)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207

(二)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207

三、空斑减少试验(plague reduction test)208

第十四章细胞免疫检测技术210

一、玫瑰花环试验(rosettes test)210

(一)E玫瑰花环试验210

(二)EAC和EA玫瑰花环试验212

二、酸性α醋酸萘酯酶测定(醋酶染色法)213

三、淋巴细胞转化试验214

(一)概述214

(二)形态学检查法215

(三)3H-TdR渗入法215

四、移动抑制试验(migration inhibition test)216

(一)概述216

(二)毛细管法216

五、淋巴细胞细胞毒试验217

(三)琼脂糖平皿法217

六、外周血白细胞促血凝活性测定218

七、白细胞介素的测定218

(一)IL-1测定218

(二)IL-2测定219

八、K细胞活性测定219

九、NK细胞活性测定220

附录免疫学常用缩写略语221

主要参考文献232

1985《兽医免疫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杜念兴主编 1985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医学免疫学(1999 PDF版)
医学免疫学
1999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医科免疫学( PDF版)
医科免疫学
別役実の当世病気道楽(1990.01 PDF版)
別役実の当世病気道楽
1990.01 三省堂
医学免疫学(1989年05月第1版 PDF版)
医学免疫学
1989年05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免疫学( PDF版)
医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PDF版)
医学免疫学
TEVIOT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医学免疫学(1997 PDF版)
医学免疫学
1997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1994 PDF版)
医学免疫学
1994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1980 PDF版)
医学免疫学
198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1989 PDF版)
医学免疫学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1989 PDF版)
医学免疫学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免疫医学(1990 PDF版)
中医免疫医学
1990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兽医免疫学(1978 PDF版)
兽医免疫学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免疫学译丛  4(1988 PDF版)
免疫学译丛 4
198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用免疫学(1980 PDF版)
医用免疫学
1980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