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概论》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1

一、计算理论和思维科学1

二、现代计算机4

三、人工智能研究的现实性5

第二节 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状况7

一、现阶段人工智能研究的几个课题7

二、人工智能研究发展过程10

三、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13

第三节 关于思维科学18

一、当前思维科学研究的概况18

二、形式思维和推理思维21

三、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25

四、灵感思维32

第二章一般问题求解34

第一节 状态空间搜索法34

一、状态空间的表示34

二、状态空间搜索算法36

三、搜索的控制42

一、算符法53

第二节 问题归约法53

二、关键状态和关键操作法55

第三节 与-或图法61

一、与-或图解不定积分61

二、与-或树的广度优先搜索法65

三、与-或树的深度优先搜索法67

四、与-或图的最好优先搜索法70

一、归约博奕图75

第四节 博奕树75

二、最小最大值搜索法76

三、α-β搜索法79

四、A-B型α-β搜索法82

五、向前修剪的搜索法83

第五节 非确定程序84

一、状态空间法85

二、与-或图法86

第一节 一阶逻辑理论89

第三章数学定理机器证明89

一、一阶逻辑公式的解释90

二、数学定理的形式表达93

三、一阶逻辑公式的前束范式94

第二节 海布兰得定理96

一、史柯伦(Skolem)标准型97

二、子句集的海布兰得解释100

三、语义树103

四、海布兰得定理104

第三节 归结原理105

一、命题逻辑的归结原理106

二、一阶逻辑的归结原理107

三、归结原理的完全性110

四、归结原理应用的例111

第四节 归结原理的改进115

一、消去策略115

二、语义归结115

三、有序归结118

四、锁归结120

五、线性归结121

第五节 自动推理系统简介122

一、关于自动推理的基本技术122

二、自动推理系统的特点123

第四章自动程序设计125

第一节 AP系统的外部表达式126

一、输入/输出对126

二、程序跟踪127

三、形式的表达方式128

四、自然语言表达方式129

第二节 AP的基本方法130

一、定理机器证明的方法130

二、应用程序变换的方法131

三、知识工程的方法132

四、自动数据结构选择133

五、传统的问题求解方法133

六、归纳方法134

一、状态描述及目标描述139

第一节 关于机器人问题求解的描述139

第五章机器人问题求解139

二、机器人的动作描述140

三、画面(框架)问题141

第二节 机器人问题求解方法142

一、正向搜索系统142

二、逆向搜索系统146

第三节 STRIPS系统149

一、STRIPS系统的工作方式149

二、STRIPS系统的控制策略150

三、一个STRIPS系统不能求解的问题153

第四节 用演绎系统生成机器人规则153

一、GREEN表示法154

二、KOWAISKI表示法156

第六章人工智能常用的语言159

第一节 LISP语言的特性159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LISP函数159

二、常用的LISP系统函数164

三、LISP程序设计166

四、关于LISP程序设计的例168

第二节 逻辑程序设计语言——PROLOG语言173

一、PROLOG语言基本语法174

二、基本数据结构175

三、PROLOG系统内部的推理机制177

四、PROLOG的内部谓词179

五、PROLOG输入输出186

六、PROLOG程序设计189

一、知识和知识工程195

第七章知识工程概论195

第一节 知识工程研究的概况195

二、知识工程主要研究的问题196

第二节 知识工程中的知识获取的一些问题199

一、知识获取的过程199

二、事件记忆200

三、学习201

四、计算机学习系统202

五、规则的获取207

一、知识表示的一般要求209

第三节 知识的表示209

二、知识表示方法211

三、知识表示的层次化219

第四节 知识工程中的产生式推理221

一、推理的产生式规则221

二、产生式推理的可信度问题223

三、产生式推理的理论模型225

四、推理的最优化问题228

一、模糊推理规则230

第五节 模糊推理230

二、知识图233

三、真值问题236

四、变量问题239

第八章自然语言的处理24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242

一、关于“理解”的理解242

二、为什么语言难于理解243

三、如何进行语言理解245

第二节 语法分析246

一、关键字匹配法248

二、增强式转换网络249

三、确定性分析252

第三节 语义分析254

一、语义文法254

二、格文法255

三、概念从属257

第四节 言语理解技术260

一、言语理解中焦点的应用260

二、故事文法261

三、理解中手稿的使用262

四、理解中规划的应用263

附录新一代计算机的研究概况266

一、信息化的社会需要新一代计算机266

二、各国的五代机研究计划269

三、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系统计划272

四、对日本FCGS计划的分析277

五、FGCS计划的进展情况——第一阶段的成果281

参考文献285

1993《人工智能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侯广坤,邓卫安编著 1993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人工智能(1998 PDF版)
人工智能
1998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人工智能导论  第3版(2020 PDF版)
人工智能导论 第3版
2020
人工智能之不能(2020 PDF版)
人工智能之不能
2020
人工智能导论(1983 PDF版)
人工智能导论
1983
CSCW与人工智能(1998 PDF版)
CSCW与人工智能
1998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人工智能基础(1995 PDF版)
人工智能基础
1995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人工智能引论(1986 PDF版)
人工智能引论
1986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人工智慧概论(1991 PDF版)
人工智慧概论
1991 全华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智能什么是人工智能(1989 PDF版)
智能什么是人工智能
1989 北京:春秋出版社
人工智能(1983 PDF版)
人工智能
1983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人工智能原理(1983 PDF版)
人工智能原理
1983 北京:科学出版社
人工智能  上(1989 PDF版)
人工智能 上
1989 北京:科学出版社
人工智能理论方法(1991 PDF版)
人工智能理论方法
1991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人工智能  下(1996 PDF版)
人工智能 下
1996 北京:科学出版社
人工智能入门(1988 PDF版)
人工智能入门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