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生理学》求取 ⇩

目录1

绪论1

第一章 细菌的构造3

第一节 研究细菌构造的方法3

一、显微镜直接观察法3

二、微量化学和微量物理学方法3

三、免疫学方法4

第二节 细菌的构造4

一、细胞壁4

二、原生质6

1.细胞浆8

3.核9

2.胞浆膜9

三、荚膜10

四、芽胞12

五、鞭毛13

第二章 细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16

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成分16

一、水16

二、矿物质16

三、蛋白质17

四、核蛋白和核酸18

五、醣21

六、脂类22

一、细菌的带电现象23

七、其他成分23

第二节 细菌的物理性质23

二、多相胶体性质24

三、细菌的混浊度24

四、细菌的表面积24

五、布朗运动24

六、细菌吸收光线的能力24

七、细菌的渗透医25

八、细菌的比重和重量25

第三章 细菌染色原理27

第一节 染料的一般化学27

二、硷性染料29

一、酸性染料29

第二节 染料的种类29

三、复合染料30

四、单纯染料30

第三节 染色的程序30

一、固定30

二、媒染剂的应用30

三、染色30

四、脱色31

五、复染剂的应用31

第四节 染色的一般原理31

一、物理学说31

三、其他因素32

第五节 革兰氏染色32

二、化学学说32

一、革兰氏阳性物质的性质33

二、影响革兰氏染色反应的因素34

三、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在生理性质上的差异34

四、革兰氏染色的原理34

1.化学学说34

2.等电点学说34

3.通透性学说35

第六节 耐酸染色36

第七节 核质染色39

第八节 负染色39

第九节 活体染色39

第十一节 萤光染色40

第十节 用染色方法测定细菌的等电点40

第十二节 一些细菌学上常用的染料41

一、美蓝41

二、孔雀绿41

三、煌绿42

四、中性红42

五、沙黄42

六、伊红42

七、复红类43

1.硷性复红43

2.酸性复红44

八、甲基紫44

三、营养物的溶解性47

二、细胞内外营养物的浓度和营养物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47

四、营养物的化学构造47

第一节 营养物质的进入细菌细胞47

一、细胞膜的通透性47

第四章 细菌的营养和生长47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类型48

一、自养菌48

二、异养菌48

第三节 营养物的功用49

一、水的功用49

二、盐类的功用49

三、氮源的需要51

四、碳源的需要53

五、气体的需要53

第四节 生长因素的需要和功用55

一、尼克酸和尼克酰胺56

二、高铁血红素57

三、硫胺素57

四、核黄素57

五、生物素58

六、维生素乙659

七、泛酸59

八、对氨基苯甲酸和叶酸60

九、维生素乙1261

十、硫辛酸62

十一、维生素丙63

一、细菌生长的测定方法64

第五节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64

十二、维生素K64

二、细菌的生长曲线65

三、主要生长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65

第五章 细菌的酶74

第一节 细菌酶类的存在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性74

第二节 酶的性质75

第三节 辅酶和必要基76

一、一些主要辅酶的构造及其功能76

二、酶的必要基82

第四节 影响酶活性或反应速度的因素82

第五节 酶的抑制83

第七节 胞内酶和胞外酶85

第六节 酶的分类和命名85

第八节 酶的生成与环境的关系86

第九节 病毒的酶87

第六章 细菌的呼吸、厌氧培养和能量90

第一节 氧化的方式和呼吸酶90

一、氧化的方式90

二、氧化的途径及其所需的酶系统90

三、呼吸酶的辅基93

第二节 细菌培养物的氧化还原电势95

一、氧化还原电势95

二、细菌培养物的氧化还原电势96

第三节 厌氧培养的原理97

一、能量的产生100

第四节 能量100

二、能量的用途102

三、高能含磷化合物102

四、在微生物生能代谢过程中高能含磷化合物的生成103

五、在生物合成反应中高能含磷化合物的作用104

第七章 研究细菌新陈代谢的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107

第一节 研究细菌新陈代谢的意义107

第二节 研究细菌新陈代谢的主要方法108

一、静息细胞的应用108

二、瓦勃氏压力计法109

三、还原试验110

四、分离和分析111

五、同位素法111

六、层析法114

七、抑制和蓄积115

八、代谢物的选择性破坏和补充116

九、变异116

十、连续性适应117

十一、连续培养和通气培养118

十二、破坏细菌体的方法118

第八章 醣和脂类的新陈代谢121

第一节 醣的分解121

一、Embden-Meyerhof途径122

二、磷酸已醣途径和戊醣代谢124

三、Entner-Doudoroff途径126

四、Campbell途径127

二、乙醛的生成129

一、乳酸的生成129

第二节 丙酮酸的代谢129

三、乙酰甲基甲醇的生成130

四、甲酸和气体的生成130

五、琥珀酸和丙酸的生成131

六、乙酰辅酶A的生成131

七、丁醇的生成133

八、丙氨酸的生成133

九、丙酮酸的完全氧化(三羧酸循环)133

第三节 多醣的代谢138

一、多醣的分解138

二、多醣的合成138

第四节 巴士德效应140

第五节 光合作用141

第六节 脂类的新陈代谢143

第九章 含氮化合物的新陈代谢148

第一节 蛋白质的新陈代谢148

一、蛋白质的分解148

二、肽和蛋白质的合成149

三、氨基酸的分解150

1.脱氨基作用151

2.脱羧基作用153

3.脱氨基和脱羧基作用153

4.其他的分解作用154

四、氨基酸的合成154

1.氨的利用154

2.氨基移转作用155

4.色氨酸的合成156

5.含硫氨基酸和羟氨基酸的合成156

3.天门冬氨酸的合成156

6.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157

7.谷氨酸氧化变为丙氨酸157

第二节 核酸的新陈代谢157

一、核酸的分解158

二、嘌呤和嘧啶的分解158

三、嘌呤和嘧啶的合成160

四、核糖的合成162

1.核苷酸的合成164

2.核糖核酸的合成164

五、核酸的合成164

3.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165

六、脱氧核糖核酸与微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的关系166

1.脱氧核糖核酸在传递遗传性上所起的作用166

2.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物质基础168

七、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关系169

八、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170

第三节 氮循环171

一、固氮作用171

二、硝化作用172

三、硝酸盐还原为氨172

四、脱硝化作用172

2.透明质酸酶173

1.卵磷脂酶173

第四节 与致病作用有关的一些代谢产物和其他产品173

一、酶类173

五、氨基酸的分解173

3.胶原酶174

4.凝固酶174

5.链球菌激酶或纤维蛋白溶解素174

6.溶血素174

7.脱氧核糖核酸酶175

8.链球菌A组的组织蛋白酶175

9.硫胺素酶175

二、毒素175

1.外毒素175

三、热原质176

2.内毒素176

四、色素177

五、抗菌素177

六、维生素和其他工业产品177

七、培养物中结晶体的形成177

第十章 环境对于细菌的影响(化学因素对于细菌的影响)180

第一节 消毒剂181

一、酸类181

二、硷类183

三、盐类184

四、重金属185

1.汞185

2.铜185

2.过氧化氢186

1.高锰酸钾186

3.卤素186

3.银186

五、氧化剂186

4.砷186

4.臭氧188

5.氧化乙烯188

六、酚类188

七、醇类189

八、醚类190

九、甲醛190

十、染料190

十一、去污剂191

十三、肥皂192

十二、胆汁和胆酸盐192

十四、空气消毒剂193

十五、防腐剂193

十六、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193

十七、理想的消毒剂的条件194

第二节 化学治疗剂194

一、抗代谢物的抗菌机制195

二、抗菌素的作用机制199

1.抑制细菌的某些酶系统199

2.妨碍细菌的氨基酸或蛋白质代谢199

3.抑制菌体核酸的合成201

5.妨碍细菌对于矿物质的吸收202

4.妨碍细菌的醣代谢202

6.对细菌呼吸的影响203

7.表面活动性203

三、抗菌素及其他化学治疗剂的协同与拮抗作用204

四、细菌耐药性的形成205

第十一章 环境对于细菌的影响(物理因素对于细菌的影响)209

第一节 温度209

一、生长温度209

1.最低生长温度210

2.最适生长温度210

3.最高生长温度210

二、影响加热杀菌的因素210

1.加热前的因素210

2.加热时的因素211

三、加热杀菌的原理212

四、代谢物和生长因素对加热后细菌生长的影响214

五、低温对于细菌的影响215

第二节 干燥216

第三节 辐射216

一、可见光谱216

二、日光217

三、紫外线217

四、X线220

五、放射性同位素220

第四节 声波221

5.琼脂223

第六节 压力223

第五节 表面张力223

第七节 电流224

第八节 过滤225

第十二章 主要培养基使用原理、生化反应和—些血清学反应的原理228

第一节 培养基使用原理228

一、概论228

1.水228

2.蛋白胨228

3.肉浸汁228

4.明胶228

10.培养基的分类229

9.抑菌剂229

8.血液或体液229

7.发酵化合物229

6.无机盐类229

二、一些培养基的成分及其使用原理230

1.沙门氏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基230

2.痢疾杆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基232

3.选择性鉴别培养基233

4.结核菌培养基235

5.白喉杆菌培养基237

6.牛肉浸液培养基(血液培养用)237

7.流行性感冒杆菌培养基——巧克利培养基238

8.厌氧培养方法的原则238

一、醣(醇)类发酵培养基概述240

9.布氏杆菌培养基240

第二节 生化反应的原理240

1.糖发酵培养基241

2.半固体三糖培养基(鉴别肠道杆菌)241

3.克力格拉含铁双糖培养基(鉴别肠道杆菌)242

4.双糖含铁培养基(鉴别肠道杆菌)243

5.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V-P和甲基红试验)243

6.柠檬酸盐琼脂培养基(鉴别产气杆菌与大肠杆菌)244

二、蛋白质分解试验培养基244

1.醋酸铅培养基(鉴定硫化氢的产生)244

2.蛋白胨水培养基(鉴定靛基质的生成)245

4.尿素培养基(鉴别变形杆菌)246

3.硷性蛋白胨水培养基(霍乱红反应用)246

5.硝酸盐培养基(硝酸盐还原试验用)247

第三节 一些血清学反应的原理248

一、胶体的性质248

二、胶体的带电现象248

1.吸附248

2.电离249

三、胶体的稳定性250

四、极性基250

五、凝集和沉淀反应的原理251

第四节 萤光抗体法252

3.间接萤光抗体法253

2.直接萤光抗体法253

1.萤光抗体的制备253

二、方法253

一、原理253

三、应用范围254

第十三章 细菌生理学实验256

第一节 基本操作技术256

一、玻璃仪器的使用和清洁方法256

1.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法256

2.玻璃仪器的清浩方法257

二、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258

1.天平使用规则258

2.称物法258

1.标准硷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60

三、标准酸硷与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60

2.标准酸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61

3.标准硫代硫酸钠的配制和标定262

四、缓冲液的配制263

1.原理263

2.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缓冲液264

3.磷酸氢二钠和柠檬酸缓冲液265

五、指示剂的配制265

1.原理265

2.指示剂的配制266

六、光电比色计的使用方法266

1.原理266

2.溶液浓度测定法267

4.滤光板的作用和选择268

3.透光度与波长的关系268

第二节 细菌体化学成分的测定269

一、干重的测定269

二、脂肪的测定270

三、总氮的测定271

1.微量凯氏法271

2.奈氏法273

四、蛋白质的测定274

五、醣类的测定275

六、核酸和其他含磷化合物的测定277

1.核酸和其他含磷化合物的提取277

3.脱氧核糖核酸的测定278

2.核糖核酸的测定278

4.总磷的测定279

5.酸溶性磷的测定280

6.磷脂的测定280

7.磷蛋白的测定280

第三节 一些细菌酶类的测定280

一、细菌酶类的提取方法280

二、醛缩合酶的测定281

三、转氨酶的测定282

四、谷酰胺酶的测定284

五、过氧化氢酶的测定286

六、脱氢酶的测定287

1.美蓝技术287

2.TTC法288

一、瓦勃氏技术289

1.原理289

2.仪器289

第四节 瓦勃氏技术和一些细菌代谢产物的测定289

3.材料291

4.操作步骤291

5.计算方法292

二、氨氮的测定293

6.温度气压改变的校正294

7.呼吸器常数计算谱294

8.反应瓶和测压计容积的测定方法294

9.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297

10.反应瓶的洗涤方法297

1.微量凯氏法298

2.在瓦勃氏呼吸器反应瓶内微量氨氮的测定298

11.测压计的洗涤方法298

12.水银清洁法298

三、丙酮酸的测定299

四、柠檬酸的测定299

五、乳酸的测定300

六、还原糖的测定301

七、无机磷的测定303

八、亚硝酸盐的测定303

九、氨基酸的纸上层析法304

十、微生物学分析法305

第五节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307

1964《细菌生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宽厚主编 196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细菌生理学纲要(1980 PDF版)
细菌生理学纲要
1980 安徽省中等卫校微生物学校际教研组
细菌( PDF版)
细菌
北京人民出版社
细菌生理学入门(昭和1932年01月 PDF版)
细菌生理学入门
昭和1932年01月 株式会社丸善
细菌(1970年11月 PDF版)
细菌
1970年11月 株式会社讲谈社
小细菌学(大正14年09月第1版 PDF版)
小细菌学
大正14年09月第1版 株式会社 金原商店
医学微生物学(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细菌学基本原理(1964 PDF版)
细菌学基本原理
1964 北京:科学出版社
细菌学(1952 PDF版)
细菌学
1952 健康书店
细菌学概论(1981 PDF版)
细菌学概论
1981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细菌代谢生理学(1990 PDF版)
细菌代谢生理学
1990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细菌与人生(1949 PDF版)
细菌与人生
1949 中国文化服务社
细菌(1972 PDF版)
细菌
1972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临床细菌学(1986 PDF版)
临床细菌学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细菌学(1951 PDF版)
细菌学
1951 华东医务生活社
细菌学(1950 PDF版)
细菌学
1950 新华书店苏南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