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求取 ⇩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1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及其主要成就3

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与任务5

第一篇免疫学基础6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6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6

一、对免疫的认识6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6

三、现代“免疫”的概念7

第二节 机体的免疫系统8

一、中枢淋巴器官9

二、外周淋巴器官10

三、免疫活性细胞12

第三节 抗原13

—、抗原的基本特性13

二、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6

第二章 非特异性免疫20

第一节 生理屏障作用20

一、外部屏障20

二、内部屏障21

第二节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22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来源、组成和定位22

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免疫功能23

一、补体系统26

附 吞噬细胞缺陷症26

第三节 体液中的非特异性免疫物质26

二、干扰素32

三、其它非特异性免疫物质32

第三章 特异性免疫(一)34

第一节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34

一、感应阶段(识别和加工处理抗原的阶段)34

二、反应阶段(淋巴细胞分化增殖阶段)34

三、效应阶段(发生免疫效应的阶段)35

第二节 淋巴细胞的特征35

一、淋巴细胞的膜受体35

二、淋巴细胞的新群与亚群37

第三节 细胞免疫39

一、细胞免疫的概念39

二、细胞免疫的功能39

第四章 特异性免疫(二)43

第一节 体液免疫的概念43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43

一、基本结构43

二、水解片段45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形成45

一、形成部位45

二、形成的一般规律46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功能47

三、形成的机制47

一、结合特异性抗原48

二、激活补体48

三、亲和细胞48

四、主动地通过屏障48

五、结合细菌蛋白49

第五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49

—、IgG49

二、IgA49

三、IgM51

四、IgD51

体液免疫功能检测法52

第六节 异常免疫球蛋白症52

五、IgE52

第五章 免疫应答的自控与调节54

第—节 免疫遗传学基础54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54

二、免疫球蛋白的基因控制59

第二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61

一、免疫系统的内调节61

二、免疫系统的外调节63

第三节 外界因素对免疫应答的影响64

一、内在因素64

二、外在因素65

一、细菌的致病性66

第六章 传染性免疫66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在传染性免疫中的作用66

二、细菌的侵入数量、门户及定位69

第二节 机体抗传染性免疫的机制70

一、抗毒索性免疫的机制70

二、抗菌性免疫的机制70

三、抗病毒性免疫的机制72

四、抗真菌性免疫机制72

一、隐性传染和显性传染74

二、局部传染与全身传染75

一、临床类型77

二、发生机制78

一、临床类型80

二、发生机制81

一、临床类型82

二、发生机制84

附 Arthus反应85

一、临床类型86

二、发生机制87

一、寻找变应原89

二、恢复机体免疫调节功能89

一、传染病的免疫诊断91

二、免疫病的免疫诊断92

一、免疫预防制剂的种类94

二、免疫预防制剂的应用95

一、免疫增强剂97

二、免疫抑制剂100

第二篇细菌学102

第九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02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102

一、球菌102

二、杆菌103

三、弧菌与螺菌103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103

—、基本结构104

二、特殊结构110

一、光学显微镜检查113

第三节 细菌形态学检查113

二、电子显微镜检查114

第十章 细菌的代谢和繁殖116

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116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116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117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及其繁殖117

一、细菌的营养需要117

二、细菌的人工培养法118

三、细菌的生长繁殖119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及其产物121

二、细菌的代谢和呼吸122

一、细菌的酶122

三、细菌的代谢产物124

第十一章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130

第一节 细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分布130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130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131

第二节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132

一、物理因素的影响133

二、化学因素的影响135

三、生物因素的影响——噬菌体138

二、菌落的变异142

一、形态结构的变异142

第一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142

第十二章 细菌的变异142

三、毒力的变异143

四、耐药性的变异144

第二节 细菌变异的机理144

一、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144

二、基因的突变145

三、染色体内和染色体外基因的转移147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151

一、预防中的应用151

二、在诊断中的应用151

三、在治疗中的应用152

一、生物学性状153

第一节 葡萄球菌153

第十三章 病原性球菌15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55

三、检验诊断156

四、防治原则156

第二节 链球菌156

一、生物学性状15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58

三、检验诊断160

四、防治原则160

第三节 肺炎球菌161

一、生物学性状161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161

第四节 脑膜炎球菌162

一、生物学性状162

三、检验诊断162

四、特异防治16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63

三、检验诊断164

四、特异防治164

附 淋球菌165

附 其他奈瑟氏菌165

第十四章 厌氧杆菌167

第一节 梭状芽孢杆菌167

一、破伤风杆菌168

产气荚膜杆菌170

二、气性坏疽病原菌170

第二节 无芽孢厌氧菌172

一、脆弱类杆菌172

二、产黑色素类杆菌172

第十五章 肠道杆菌173

第一节 大肠杆菌174

一、生物学性状174

二、致病性175

三、检验诊断176

第二节 沙门氏菌176

一、生物学性状17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79

三、检验诊断180

四、特异防治181

第三节 痢疾杆菌181

一、生物学特性18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84

三、检验诊断185

四、防治原则185

第四节 其他肠道杆菌185

一、变形杆菌185

二、肺炎杆菌186

三、不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187

霍乱弧菌189

一、生物学性状189

第十六章 霍乱弧菌18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91

三、检验诊断192

四、特异防治193

附 副溶血性弧菌194

第十七章 结核杆菌195

第一节 结核杆菌195

—、生物学性状195

二、菌体成分与抗原结构及毒力的关系196

三、致病性197

四、免疫性与变态反应198

五、检验诊断199

六、特异防治200

第二节 麻风杆菌201

附 非典型分枝杆菌202

第十八章 白喉杆菌属203

一、生物学性状203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204

三、检验诊断206

四、特异防治207

附 类白喉杆菌208

第十九章 动物疫源菌209

第一节 炭疽杆菌209

一、生物学性状209

第三节 致瘤病毒21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12

三、检验诊断213

四、特异防治214

第二节 布氏杆菌215

一、生物学性状215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217

三、微生物学检验217

四、特异防治218

第三节 鼠疫杆菌219

一、生物学性状21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20

三、检验诊断222

附 士拉热杆菌223

马鼻疽杆菌223

四、特异防治223

类鼻疽杆菌224

第二十章 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225

一、流行性感冒杆菌225

二、百日嗽杆菌226

三、弯曲菌属228

空肠弯曲菌228

四、小肠结肠炎耶氏杆菌230

五、嗜肺军团杆菌231

第三篇病毒学及其他病原微生物234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234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235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235

二、病毒的结构与功能236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238

一、吸附238

二、穿入238

三、脱壳238

四、生物合成239

五、装配与释放241

第三节 抵抗力与变异242

一、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242

二、病毒的变异243

附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244

一、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247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247

第一节 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247

二、病毒感染机体的类型248

三、病毒的致病机理252

第二节 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应答反应253

一、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254

二、破坏和清除感染病毒的靶细胞254

三、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255

第二十三章 实验室诊断与特异防治258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258

一、病毒检材的采集与送检258

二、病毒快速检验诊断258

三、病毒的分离与鉴定259

一、病毒感染的免疫预防263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263

二、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264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病毒266

第一节 正粘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266

一、生物学性状26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70

三、病毒学检验270

四、防治原则271

第二节 副粘病毒271

一、副流感病毒271

二、呼吸道合胞病毒272

三、麻疹病毒272

四、腮腺炎病毒273

第三节 腺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274

一、腺病毒274

二、其他呼吸道病毒276

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277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277

一、生物学性状27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78

三、检验诊断279

四、特异预防279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280

一、生物学性状280

第三节 其他肠道病毒28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81

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282

二、肠胃炎病毒282

第二十六章 肝炎病毒283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283

一、生物学性状28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84

三、检验诊断285

四、特异防治285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285

—、生物学性状285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287

三、检验诊断289

四、防治原则290

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290

第二十七章 虫媒病毒292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293

一、生物学性状29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94

三、检验诊断294

四、特异防治295

第二节 森林脑炎病毒295

第四节 登革热病毒296

第三节 出血热病毒296

附 马脑脊髓炎病毒296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297

二、新疆出血热病毒298

附 黄热病病毒299

马堡病毒299

拉沙病毒300

埃波拉病毒300

第二十八章 疱疹病毒302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302

一、生物学性状30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02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304

四、特异防治304

三、检验诊断304

一、水痘305

二、带状疱疹305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306

一、巨细胞病毒306

二、EB病毒307

第二十九章 其它病毒308

第—节 狂犬病病毒308

一、生物学性状30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08

第二节 风疹病毒309

四、特异防治309

三、检验诊断309

一、DNA致瘤病毒310

二、RNA致瘤病毒310

第三十章 衣原体与支原体312

第一节 衣原体312

一、一般特性312

二、衣原体引起的疾病313

三、检验诊断314

第二节 支原体315

一、一般性状315

二、肺炎支原体317

一、生物学性状318

第三十一章 病原性立克次氏体318

第一节 立克次氏体的共性31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21

三、检验诊断323

第二节 常见的病原性立克次氏体325

一、斑疹伤寒组立克次氏体325

二、恙虫病立克次氏体327

三、Q热立克次氏体328

第三十二章 病原性螺旋体329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330

一、生物学性状330

二、病性与免疫性331

三、检验诊断332

四、特异防治333

第二节 回归热螺旋体334

一、生物学特性33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34

三、检验诊断335

四、防治原则335

第三节 梅毒螺旋体335

一、生物学特性33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36

四、防治原则337

三、检验诊断337

第三十三章 病原性真菌与放线菌338

第一节 病原性真菌概述338

一、生物学性状33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40

三、检验诊断与防治原则341

第二节 浅部真菌341

第三节 深部真菌343

一、白色念珠菌343

二、新型隐球菌344

第四节 放线菌345

一、以色列放线菌346

二、星形奴卡氏菌346

《医学微生物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医学微生物学(1983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兽医微生物学( PDF版)
兽医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1983.11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1983.11
医学微生物学(1983年10月第1版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1983年10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验细菌学( PDF版)
实验细菌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医学微生物学(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1973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1973 北京军区事医学研究所
医学微生物学(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护理操作错误与预防(1988 PDF版)
护理操作错误与预防
1988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学微生物学(1988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1988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学微生物学(1997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1997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医学微生物学(1991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199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用微生物学(1979 PDF版)
医用微生物学
197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微生物学(1992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1992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医学微生物学(1999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1999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