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调节经济学》
作者 | 蔡玉峰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99364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1章政府的经济职能1
第1节 政府经济职能的社会意义1
政府经济职能是社会经济体制的实现形式1
政府经济职能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2
政府经济职能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4
第2节我国政府处于国民经济的总枢纽地位6
政府是自然资源的宏观配置主体6
政府的收支活动是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8
非经济因素驱使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10
政府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塑造12
第3节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职能15
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15
调节社会交换关系17
制定社会经济规则19
认识经济规律,创造经济规律的实现条件20
第4节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23
确立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23
履行国有资产最终所有权职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25
第5节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职能27
进入国际市场的意义27
制定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29
保持进出口的结构和总量的平衡31
设计和操作外贸经济杠杆33
第6节经济体制择优的职能36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构造36
进行国际间的经济体制比较39
2章政府行政的调节43
第1节 政府行政调节的特征和作用43
政府行政调节的特征43
行政调节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46
第2节行政调节的量度49
行政调节的规模50
行政调节范围52
政府行政资源的供给55
调节对象对行政调节的承受59
第3节政府行政调节的组织63
行政调节机构的组织63
行政调节的基本方式65
政府的分层次调节67
政府行政的“企业化”69
3章政府政策的调节76
第1节 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特征和构成76
政府政策的调节特征76
政府政策的构成77
第2节政策的社会运行80
政策运行中的政府主观偏好倾向81
政策运行中的惯性作用82
政策调节的相互制约性83
政策的调节表现为一种趋势调节84
第3节政策的政府操作86
以产业政策为基本政策来统率各种经济政策86
管紧行政性政策,放宽市场性政策92
稳定宏观性政策,启动微观性政策96
运用倾斜性和短期性政府补充宏观性和长期性政策100
4章政府法律法规的调节103
第1节 法律法规与市场经济的发展103
商品经济的法律法规调整10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法规保证107
政府调节的法律法规依据109
第2节法律法规调节的基本特征112
法律法规调节的天然平等性112
法律法规的超经济强制113
法律法规调节的相对独立性114
法律法规调节的社会性115
法律法规调节的实践性117
第3节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法律法规119
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119
保护社会经济环境的法律法规122
引导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126
第4节法律法规调节的客观运行133
法律法规的内部组合133
法律法规的外部组合135
法律法规的民主参与138
5章政府国有资产的调节140
第1节 国有资产的基本属性140
国有资产运营的市场属性141
国有资产的社会属性143
第2节国有资产的运营特征147
国有资产在宏观经济层次的运营147
国有资产在微观经济领域的运营151
第3节国有资产的承包经营153
国有资产产权的分离153
国有资产承包经营的功能155
承包经营的缺陷158
承包经营的发展160
第4节国有资产的责任经营162
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内容162
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功能164
第5节国有资产的股份经营167
国有资产股份经营的作用167
股份制经济的构造171
第6节国有资产运营的管理173
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173
国有资产运营的分级管理177
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180
6章中央政府调节184
第1节 中央政府的调节对象184
市场185
经济杠杆186
政府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187
国家拥有的资源188
第2节中央政府的调节任务190
保持国民经济的基本比例关系190
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195
优化资源的配置199
第3节中央政府的调节原则203
符合国力原则203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原则204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原则205
调节规范化原则206
第4节中央政府调节的基本方式207
中央政府的直接调节207
中央政府的间接调节217
中央政府的随机调节219
7章中央政府部门调节221
第1节 中央政府部门的形成221
政府部门的产生和演变221
我国中央政府部门的设置依据224
我国政府部门的合理构造226
第2节政府部门的经济职能229
规划部门产业发展230
组织和协调产业的公共活动234
统一产业的科学技术研究236
第3节政府综合部门的调节239
综合部门的调节取向240
社会主导产业的选择244
协调产业的发展248
第4节政府专业产业部门的调节251
运筹部门发展资金251
调节产品结构254
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255
对产业部门中介组织的管理和调节257
8章省级政府调节259
第1节 省级政府的经济职能259
承接中央政府调节259
引导省域经济运行262
省域经济的法人代理264
制定省域市场规则266
第2节省级政府支配的调节资源267
中央政府赋予的调节资源267
省级政府调控的增量国有资产268
省级政府支配的存量国有资产270
省级政府操作的经济杠杆271
第3节省级政府调控目标275
第4节省级政府的调节279
省域经济计划279
省域不平衡式经济增长280
省域的优势产业倾斜282
省级调控体系的构造283
9章中心城市政府调节287
第1节 中心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87
什么是中心城市287
中心城市的流通功能289
中心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292
中心城市是联结调节和被调节的枢纽295
第2节中心城市的经济运行296
中心城市经济的相对独立性296
产业结构的区位化298
中心城市经济的多层次推进304
第3节中心城市的调节306
中心城市的择定306
构造现代企业组织308
经济“瓶颈”的疏导314
区域支柱产业的构造317
经济规模的培育321
经济协作的组织324
10章县级政府调节328
第1节 县域经济特征328
县域经济的国民经济基础性328
县域经济的开放性331
县域经济的经济技术水平的低层次333
县域经济的分散性335
第2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336
向农业的适度倾斜336
以合作制构造县域微观经济组织338
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341
县域的次优经济规模345
第3节对县域农业主产的调节346
农业生产关系的调节346
对农业生产条件的调节353
调节农业生产结构356
第4节对县城工业生产的调节361
依托农业发展县域工业361
依托农村资源构造多样化产业363
培育县域主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365
第5节对县域商品流通的调节366
县域商品交换的基本特征366
县域调节的商品流通范围368
对县域商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369
11章乡级政府调节372
第1节 乡级政府调节的必然性372
乡镇政府所在地是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中心373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乡域性375
乡级政府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377
第2节对社区组织的调节379
社区行政组织空间的合理分布379
经济组织运行的协调383
第3节他社区生产要素组合的调节387
社区生产要素的多重组合388
社区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选择392
社区生产要素的组合经营396
1995《政府调节经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密特朗政府的经济政策
- 1984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 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概论
- 1986.05
-
- 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概论
- 1986.5
-
- 政府经济学
- 1988
-
- 中将风云录(一)
- 1997
-
- 小きな政府の经济学
- 昭和56年09月 东洋经济新报社
-
- 社会主义经济调节通论
-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财政、信贷与宏观经济调节
- 198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政府经济学
- 1998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北洋政府时期经济
- 1995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市场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
- 1998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 政府经济调节研究
- 1999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政府经济学概论
- 1997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政府经济学
- 1988 北京:春秋出版社
-
- 透视政府经济职能
- 1999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