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2

第三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3

第四节 分析过程和步骤4

第五节 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5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7

第一节 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7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7

二、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10

三、误差的传递11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3

第二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14

一、有效数字14

二、数字的修约规则15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15

第三节 有限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16

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16

二、分布16

三、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18

四、显著性检验19

五、可疑数据的取舍22

六、相关与回归24

本章小结26

思考题和习题27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30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30

一、滴定分析法30

二、滴定方式及其适用条件32

第二节 标准溶液33

一、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33

二、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34

第三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35

一、滴定分析中的计量关系35

二、滴定分析法的有关计算36

一、水溶液中溶质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38

第四节 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38

二、化学平衡的系统处理方法43

本章小结45

思考题和习题46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48

第一节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48

一、一元酸(碱)溶液的氢离子浓度计算48

二、多元酸(碱)溶液的氢离子浓度计算50

三、两性物质溶液的氢离子浓度计算51

四、缓冲溶液的氢离子浓度计算53

第二节 酸碱指示剂54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54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55

三、混合指示剂57

一、强酸(碱)的滴定58

第三节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58

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60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63

四、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65

五、应用示例66

第四节 酸碱滴定的滴定终点误差68

一、强酸(碱)的滴定终点误差68

二、弱酸(碱)的滴定终点误差69

本章小结70

思考题和习题71

一、溶剂的分类74

第五章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法74

第一节 非水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74

二、溶剂的性质75

三、溶剂的选择78

第二节 非水溶液中酸和碱的滴定79

一、碱的滴定79

二、酸的滴定83

本章小结86

思考题和习题86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88

第一节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88

一、配位平衡88

二、配位滴定曲线93

三、金属指示剂95

四、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97

第二节 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98

一、配位滴定的滴定终点误差98

二、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选择和控制99

三、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101

四、配位滴定方式103

本章小结104

思考题和习题106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108

一、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108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108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12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113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114

一、滴定曲线114

二、指示剂116

三、滴定前的试样预处理117

第三节 碘量法118

一、基本原理118

二、指示剂121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21

第四节 高锰酸钾法122

一、基本原理122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23

一、基本原理124

第五节 亚硝酸钠法124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25

三、指示剂125

第六节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126

一、溴酸钾法和溴量法126

二、重铬酸钾法126

三、铈量法127

四、高碘酸钾法127

本章小结128

思考题和习题129

一、银量法的基本原理131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131

第一节 沉淀滴定法131

二、银量法终点的指示方法133

三、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137

第二节 重量分析法137

一、沉淀重量分析法137

二、挥发重量法147

本章小结149

思考题和习题150

第九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152

第一节 电化学分析概述152

一、化学电池153

第二节 电位法的基本原理153

二、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156

第三节 直接电位法158

一、溶液pH的测定158

二、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163

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与微电极技术简介168

第四节 电位滴定法170

一、方法原理和特点170

二、滴定终点的确定171

三、各种类型的电位滴定172

第五节 永停滴定法173

一、基本原理173

二、应用实例175

本章小结176

思考题和习题177

第十章光谱分析法概论180

第一节 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80

一、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180

二、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81

第二节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182

一、光谱法与非光谱法183

二、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183

三、吸收光谱法与发射光谱法185

第三节 光谱分析仪器186

一、辐射源186

二、分光系统187

第四节 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189

三、辐射的检测189

本章小结190

思考题和习题191

第十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92

第一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192

一、电子跃迁类型192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概念193

三、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94

四、影响吸收带的因素196

五、朗伯-比尔定律198

六、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199

一、主要部件202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02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和光学性能204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207

一、定性鉴别207

二、纯度检查208

三、单组分的定量方法209

四、同时测定多组分的定量方法——计算分光光度法211

五、紫外吸收光谱法用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研究219

六、光电比色法222

本章小结224

思考题和习题226

一、分子荧光229

第十二章荧光分析法229

第一节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29

二、荧光与分子结构233

三、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235

第二节 荧光定量分析方法237

一、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237

二、定量分析方法238

第三节 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析新技术239

一、荧光分光光度计239

二、荧光分析新技术简介240

本章小结241

思考题和习题242

一、分子振动能级和振动形式243

第十三章红外吸收光谱法243

第一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243

二、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和吸收峰强度247

三、吸收峰的位置248

四、特征峰和相关峰253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254

一、脂肪烃类254

二、芳香烃类256

三、醇、酚和醚类257

四、羰基化合物258

五、含氮有机化合物262

一、光栅型红外光谱仪264

第三节 红外光谱仪264

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266

三、红外光谱仪的性能267

第四节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267

一、试样的制备267

二、红外光谱解析方法268

本章小结272

思考题和习题273

第十四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75

第一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75

一、原子的量子能级和能级图275

三、原子吸收线277

二、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277

四、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279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80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280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283

第三节 实验方法284

一、测定条件的选择284

二、干扰及其抑制286

三、灵敏度和检出限287

四、定量分析方法288

本章小结289

思考题和习题290

一、原子核的自旋292

第十五章核磁共振波谱法292

第一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292

二、原子核的自旋能级和共振吸收293

三、自旋弛豫295

第二节 核磁共振仪296

一、连续波核磁共振仪296

二、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仪297

三、溶剂和试样测定297

第三节 化学位移298

一、屏蔽效应298

二、化学位移的表示298

三、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299

四、几类质子的化学位移301

第四节 偶合常数305

一、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305

二、偶合常数306

三、自旋系统307

第五节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310

一、峰面积和氢核数目的关系310

二、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方法311

第六节 核磁共振碳谱和相关谱简介313

一、核磁共振碳谱313

二、相关谱315

本章小结317

思考题和习题318

第十六章质谱法323

第一节 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和质谱仪323

一、质谱法的基本原理324

二、质谱仪324

第二节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及其裂解类型330

一、质谱中的主要离子330

二、阳离子的裂解类型331

第三节 质谱分析法333

一、分子式的测定333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335

第四节 综合解析342

三、串联质谱法简介342

一、解析程序343

二、解析示例344

本章小结348

思考题和习题349

第十七章色谱分析法概论352

第一节 色谱法的分类和发展352

一、色谱法的分类352

二、色谱法的发展354

第二节 色谱过程和基本原理355

一、色谱过程355

二、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356

三、分配系数与色谱分离359

第三节 基本类型色谱方法及其分离机制360

二、吸附色谱法361

一、分配色谱法361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363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365

第四节 色谱法基本理论366

一、塔板理论366

二、速率理论369

本章小结371

思考题和习题372

一、平面色谱法的分类376

二、平面色谱法参数376

第一节 平面色谱法的分类和原理376

第十八章平面色谱法376

第二节 薄层色谱法379

一、薄层色谱法的主要类型379

二、吸附薄层色谱的吸附剂和展开剂380

三、薄层色谱操作方法381

四、定性和定量分析383

五、高效薄层色谱法384

六、薄层扫描法384

七、薄层色谱的应用及实例386

第三节 纸色谱法387

一、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387

二、纸色谱法的实验条件388

本章小结388

思考题和习题389

第一节 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一般流程392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特点392

第十九章气相色谱法392

二、气相色谱法的一般流程393

第二节 气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394

一、气液色谱固定相394

二、气固色谱固定相396

三、流动相397

第三节 检测器398

一、检测器的性能指标398

二、热导检测器399

三、氢焰离子化检测器400

第四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401

四、电子捕获检测器401

一、气相色谱速率理论402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403

三、样品的预处理405

第五节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405

一、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分类406

二、毛细管色谱速率理论和实验条件的选择407

三、毛细管气相色谱系统408

第六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409

一、定性分析方法409

二、定量分析方法410

本章小结413

三、应用及实例413

思考题和习题414

第二十章高效液相色谱法417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和原理417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417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418

三、其他高效液相色谱法421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及其选择423

一、化学键合相色谱法的固定相423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的流动相424

三、分离条件的选择428

四、其他固定相430

一、输液系统431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431

二、分离和进样系统432

三、检测系统433

四、数据记录处理和计算机控制系统436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437

一、定性分析方法437

二、定量分析方法437

三、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439

本章小结440

思考题和习题441

第一节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和分类443

一、电泳与色谱443

第二十一章毛细管电泳法443

二、毛细管电泳的特点444

三、毛细管电泳的分类444

第二节 毛细管电泳理论445

一、电泳和电泳淌度445

二、电渗和电渗率445

三、表观淌度和权均淌度446

四、分离效率和谱带展宽447

五、分离度448

第三节 毛细管电泳的主要分离模式449

一、毛细管区带电泳449

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451

四、毛细管电色谱452

三、毛细管凝胶电泳452

五、非水毛细管电泳453

第四节 毛细管电泳仪453

一、高压电源453

二、毛细管柱454

三、进样454

四、检测455

本章小结456

思考题和习题456

第二十二章色谱联用技术458

第一节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458

一、色谱-质谱提供的信息458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460

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463

四、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467

五、色谱-质谱分析法的特点467

第二节 其他联用技术简介468

一、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468

二、高效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470

三、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470

四、薄层色谱有关的联用技术471

本章小结471

思考题和习题472

附录一 元素的原子量(1999)473

附录二 常用式量表475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476

附录四 国际制(SI)单位与cgs单位换算及常用物理化学常数478

附录五 常用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479

附录六 配位滴定有关常数483

附录七 电极电位486

附录八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I=0)491

附录九 标准缓冲溶液的pH(0~95℃)494

附录十 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495

附录十一 质子化学位移表502

附录十二 质谱中常见的中性碎片与碎片离子505

附录十三 气相色谱法用表507

附录十四 高效液相色谱常用固定相511

参考文献513

1986《分析化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发美主编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分析化学(1990 PDF版)
分析化学
1990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分析化学( PDF版)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1957 PDF版)
分析化学
1957
分析化学(1981 PDF版)
分析化学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1979 PDF版)
分析化学
1979 北京:农业出版社
分析化学(1979 PDF版)
分析化学
197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析化学(1980 PDF版)
分析化学
198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析化学(1989 PDF版)
分析化学
1989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分析化学(1984 PDF版)
分析化学
1984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分析化学(1998 PDF版)
分析化学
1998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1958 PDF版)
分析化学
195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1993 PDF版)
分析化学
1993 北京:科学出版社
分析化学  上  化学分析(1995 PDF版)
分析化学 上 化学分析
1995 北京:学苑出版社
分析化学(1995 PDF版)
分析化学
199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1997 PDF版)
分析化学
1997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