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药剂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求取 ⇩

目 录1

Ⅰ.穿透与分布1

一、杀虫药剂的穿透与分布 Gerald Thomas Brooks1

1.引言1

2.进入方式和在有机体内的转移2

2.1通过体壁的穿透3

2.2通过消化道和其他内部膜的转移10

3.分布21

3.1 研究方法21

3.2在脊椎动物中的分布22

3.3在昆虫中的分布26

4.结论33

Ⅱ.代 谢35

二、微粒体氧化作用和杀虫药剂的代谢 Tsutomu Nakatsugawa和Michael A.Morelli35

1.引言35

2.微粒体氧化酶的生物化学35

2.1微粒体的形态学、化学和酶的组成37

2.2微粒体氧化酶系的组分38

2.3微粒体的动力学41

2.4催化历程42

3.微粒体氧化酶在生理上的意义45

3.1底物谱45

3.2微粒体氧化酶的主要位置46

4.杀虫药剂的微粒体氧化作用47

4.1不同结构的氧化作用48

4.2反应型式62

5.毒理学上的影响63

6.结论65

三、细胞色素P4 50的相互作用 Ernest Hodgson和Laurence G.Jate66

1.引言66

1.1历史概况66

1.2细胞色素P450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67

2.杀虫药剂与细胞色素P450的特殊相互作用71

3.1概述73

3.杀虫药剂增效剂与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的相互作用73

3.2增效剂与细胞色素P450的相互作用74

3.3增效作用与光谱的关系75

3.4增效作用的机制76

4.杀虫药剂对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作用78

4哺乳动物中的诱导作用78

4.2昆虫中的诱导作用80

5.细胞色素P450和杀虫药剂抗性82

6.结论83

四、杀虫药剂的微粒体外代谢 W.C.Dauterman84

1.引言84

2.磷酸三酯的水解84

2.1反应类型85

2.2酶的来源和性质85

3.羧酸酯水解(有机磷化合物)89

3.1反应类型89

3.2酶源和性质89

3.3酶的抑制91

4.羧酸酯水解作用(类除虫菊酯)92

5.羧酸酰胺水解作用93

5.1反应类型93

5.2酶的来源与性质93

5.3酶的抑制95

6.硝基还原酶95

7.氨基甲酸酯的水解作用97

8.环氧水化酶97

1.引言100

五、酶促结合和杀虫药剂的代谢 Raymond S.H.Yang100

2.选择结合机制的生物化学101

2.1葡糖醛酸结合作用101

2.2葡萄糖的结合作用102

2.3硫酸结合作用103

2.4谷胱甘肽的结合作用(硫醚氨酸的形成)104

2.5磷酸的结合作用105

2.6甘氨酸结合作用106

2.7氰化物的解毒作用(硫氰酸酯的形成)106

3.1有机磷杀虫药剂107

3.酶促结合和杀虫药剂的代谢107

3.2氨基甲酸酯114

3.3氯化烃类115

3.4植物性的杀虫药剂、有机硫氰酸酯、杀虫药剂增效剂、昆虫激素及其化学类120

似物120

4.结合机制的意义124

4.1可能的内在的生理学作用和毒理学意义124

5.结论126

4.2 N-羟基化合物的结合作用与化学致癌126

Ⅲ.靶标部位的相互作用127

六、神经系统:比较生理学和药理学 D.L.Shankland127

1.神经的整体性和神经毒素127

2.神经系统的电生理学129

2.1静止电位130

2.2膜电位中的瞬息变化132

2.3电压箝位137

3.联接处的传导139

3.2传递中的事件140

3.1突触结构140

3.3传导物的转换144

4.比较药理学145

4.1神经学的相似性和药物作用145

4.2神经学上的不同点和药物作用149

5.结论150

七、乙酰胆碱酯酶及其抑制 R.D.O Brien151

1.乙酰胆碱酯酶的生物学151

3.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154

2.作为一个靶标的乙酰胆碱酯酶154

4.酶部位和抑制剂的结构158

4.1催化部位158

4.2结合部位159

4.3空间异构部位161

4.4影响磷酰化速度的因子162

4.5影响氨基甲酰化速度的因素163

5.抑制的恢复164

6.老化165

7.抗胆碱酯酶剂中毒的治疗166

八、乙酰胆碱受体及其与杀虫剂的相互作用 Amira Toppozada Eldefrawi167

1.引言167

2.对于乙酰胆碱受体的电生理研究168

2.1作为药理学实体的乙酰胆碱受体168

2.2作为生化实体的乙酰胆碱受体169

3.在无细胞制备物中对于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170

3.1乙酰胆碱受体的鉴定170

3.2发电器官的乙酰胆碱受体172

3.3哺乳动物和昆虫脑的乙酰胆碱受体173

4.乙酰胆碱受体的提纯和分子特性175

4.1提纯175

4.2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子性质176

5.杀虫药剂同乙酰胆碱受体的相互作用179

5.1抗乙酰胆碱受体179

5.2抗胆碱酯酶剂181

6.结束语182

1.引言183

九、杀虫剂对神经传导和突触传导的影响 Toshio Narahashi183

2.原理184

2.1神经的兴奋和传导184

2.2突触和神经肌肉的传导184

2.3应用电生理学途径的两种方法185

3.DDT185

3.1 DDT作用的微电极分析186

3.2 DDT作用的电压箝位的分析187

4.类除虫菊酯188

3.3 DDT对神经元及突触传导的影响188

4.1 丙烯菊酯作用的微电极分析189

4.2丙烯菊酯作用的电压箝位法分析189

4.3丙烯菊酯作用对温度的依赖性190

4.4类除虫菊酯对突触传导的影响190

5.烟碱190

5.1神经阻断作用190

5.2对神经肌肉联接点的双重作用191

6.沙蚕毒素及巴丹193

7.2对轴突膜的影响194

7.1对突触和感觉受体的影响194

7.环戊二烯类194

7.3对神经肌肉传导的影响195

7.4讨论195

8. 摘要和结论195

十、杀虫药剂作为呼吸作用的抑制剂 Junichi Fukami197

1.引言197

2.呼吸系统的生物化学197

2.1呼吸酶系统197

2.2呼吸链202

2.3氧化磷酸化作用206

3.杀虫药剂与呼吸系统的相互作用210

3.1杀虫药剂作为呼吸抑制剂210

3.2杀虫药剂作为呼吸酶的抑制剂的体外作用方式211

3.3杀虫药剂对呼吸酶体内的抑制作用219

3.4选择毒性221

3.5 a-甘油磷酸酯支路的抑制剂222

1.引言223

十一、杀虫药剂作用的理化参数 T.R.Fukuto223

4.结论223

2.理化参数224

2.1σ和相关常数224

2.2极性和立体取代基常数224

2.3油-水区分,π常数225

2.4多参数分析226

3.结构活性的相关227

3.1有机磷酸酯类227

3.2氨基甲酸酯类232

3.3 DDT及类似物234

3.4烟碱类化合物238

3.5杀虫药剂的增效剂240

4.结论242

Ⅳ.选择性和抗性243

十二、选择毒性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 R.M.Hollingworth243

1.导论243

1.1 脊椎动物选择性比例及其意义244

1.2在种的水平上的选择性248

1.3生物间毒性的相互关系250

1.4选择毒性的范围253

2.达到选择毒性的两种方法254

2.1生态选择性254

2.2生理选择性255

3.穿透256

3.1外部的穿透阻隔层256

3.2内部穿透的阻隔262

4.在非作用部位的结合和损失263

5.排泄265

6.毒剂的代谢改变265

6.1代谢和毒性的关系265

6.2生物代谢外来化合物的不同能力266

6.3代谢能力差异的一个合理基础268

6.4人在代谢体系中的地位268

6.5根据不同解毒作用的选择性的某些举例269

6.6作为选择动力的活化作用272

7.1靶标生物和非靶标生物的相同作用部位275

7.作用部位275

7.2对害虫的特殊靶标:昆虫生长调节剂281

7.3杀虫药剂未曾利用的靶标284

8.多因子性质的选择性285

9.结论:选择性杀虫药剂的展望287

十三、抗性的生物化学及生理学 F.J.Oppenoorth和W.Welling289

1.引言289

2.抗性作为获得的特性289

4.1改变酶与改变酶的量290

4.遗传学对于理解抗性机制的重要性290

3.抗性的程度取决于测定的方法290

4.2单基因与多基因的抗性291

4.3遗传学对抗性研究的贡献291

5.交互抗性与多种抗性291

6.抗性的起因292

6.1改变作用部位292

6.2增加代谢296

6.3降低穿透313

7.结论314

十四、杀虫药剂致畸、诱变及致癌效果 Lawrence Fishbein315

1.引言315

2.名词定义315

Ⅴ.杀虫药剂毒理学315

3.畸形性、诱变性和致癌性的相互关系316

4.测定程序:原则、问题和解释319

4.1致畸性测定319

4.2诱变性测定320

5.1氯化烃类322

4.3致癌性测定322

5.致畸、诱变及致癌的因子及其效应322

5.2有机磷杀虫药剂331

5.3西维因337

5.4化学不育剂338

5.5鱼藤酮340

十五、杀虫药剂的相互作用 C.F.Wilkinson340

1.引言340

2.1 引言341

2.基本原理及交互作用部位341

2.2影响吸收的交互作用342

2.3影响分布的交互作用343

2.4涉及生物转化的交互作用344

2.5靶标部位的交互作用345

3.杀虫药剂交互作用345

3.1有机氯杀虫药剂345

3.2有机磷杀虫药剂350

3.3杀虫药剂增效剂359

4.2营养因素362

4.涉及外来因素的交互作用362

4.1 引言362

4.3物理因素363

4.4其他因素363

5.交互作用的毒理学意义363

十六、杀虫药剂中毒的处理 John Doull364

1.绪言364

2.1临床症状369

2.有机磷杀虫药剂中毒的处理369

2.2处理370

3.氨基甲酸酯杀虫药剂中毒的处理371

3.1临床症状372

3.2处理372

4.氯化烃类杀虫药剂中毒的处理372

4.1临床症状373

4.2处理373

5.植物性杀虫药剂中毒的处理373

5.2鱼藤酮374

5.1除虫菊酯374

5.3烟碱375

6.五氯酚中毒的处理375

6.1临床症状375

6.2处理376

7.结论376

十七、环境毒理学 Wendell W.Kilgore和Ming-yu Li376

1.绪论376

2.1环境污染377

2.杀虫药剂残留物377

2.2目前的问题380

2.3法律与条例385

3.杀虫药剂残留物的生物浓缩387

3.1通过食物链的运转388

3.2在水生动物中的积累与浓缩388

4.杀虫药剂消失所涉及的因子389

4.1生物转化作用389

4.2光化学机制392

4.3物理机制394

4.4化学机制396

5.职业性的接触与危险398

5.1田间工作者的接触399

5.2施用者的接触402

化学物名称索引403

中文索引426

参考文献439

1985《杀虫药剂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威尔金森(Wilkinson,C.F.)主编;张宗炳译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杀虫微生物学纲要(1999 PDF版)
杀虫微生物学纲要
1999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化学的药理学(昭和46年09月第1版 PDF版)
生化学的药理学
昭和46年09月第1版
寄生原虫的生物化学(1981年3月第1版 PDF版)
寄生原虫的生物化学
1981年3月第1版
生物药剂学和临床药代动力学( PDF版)
生物药剂学和临床药代动力学
寄生蠕虫的生物化学(1987 PDF版)
寄生蠕虫的生物化学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蒙古优秀科技人物及成果(1987 PDF版)
内蒙古优秀科技人物及成果
1987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杀虫微生物学纲要(1997 PDF版)
杀虫微生物学纲要
1997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化学、生物化学及毒理学(1984 PDF版)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化学、生物化学及毒理学
1984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寄生原虫的生物化学(1981 PDF版)
寄生原虫的生物化学
198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昆虫毒理学(1993 PDF版)
昆虫毒理学
1993 北京:农业出版社
生物药剂学(1979 PDF版)
生物药剂学
197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植物、化学药剂和生长(1978 PDF版)
植物、化学药剂和生长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生物药剂学(1998 PDF版)
生物药剂学
1998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997 PDF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1997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药物动力学与生物药剂学(1992 PDF版)
药物动力学与生物药剂学
1992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