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新论》求取 ⇩

一、干旱土1

中国干旱土的系统分类 龚子同 雷文进 曹升赓1

新的土壤诊断层——干旱表层 曹升赓 雷文进10

供干旱土分类用的钠质淀积粘化层和钠质特性 雷文进 曹升赓13

新疆吐鲁番盆地干旱土中的盐磐层 钟骏平 张凤荣 吴文敏 肖明 孙西铭16

新骊干早土系统分类的修订方案 李述刚 程心俊20

新疆、内蒙古地区灰漠土分类和命名的修订 高以信25

青藏高原寒冻钙土和寒钙土分类与命名的修订 高以信 鲍新奎33

我国西北地区钙积正常干旱土系统分类研究 胡双熙 王乃昂 章家恩40

兰州和伊犁地区灰钙土代表性剖面的诊断特征及其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地位 李福兴 陈隆亨 邸醒民 吴宝茹 朱敖梅49

干旱土与盐成土划分有关问题的浅识 祝寿泉 蒋寒荣58

有关干旱土系统分类某些问题的讨论 雷文进63

二、人为土67

水耕人为土诊断体系的改进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 张甘霖 龚子同 周瑞荣67

四川省水稻土系统分类指标的研究 徐建忠 唐时嘉72

辽宁省植稻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研究 贾文锦 隋尧冰 曲延林 苏雨贵 佟士儒 吴本伟78

关于水稻土分类的几点建议 魏孝孚87

灌淤土性态分异研究 王吉智 马玉兰90

灌淤土有机质的含量和特征 程励励 林心雄97

灌淤土的有机质特点及其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史成华 龚予同103

新疆灌淤土特征特性的研讨 张累德 常青109

温暖漠境的钙积灌淤土 马玉兰 王吉智116

关于灌淤土分类的建议 邹德生120

灌淤土水筛鉴别法研究 马玉兰 王吉智125

厚熟表层的特性及其诊断指标 张民 龚予同128

厚熟层诊断指标的拟定 沈汉134

厚熟土与其起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状况的比较 沈汉 张雪珍145

占居民遗址和某些菜园土壤中的“磷积土” 沈汉148

?土土体构型及其诊断层特性的探讨 田积莹 雍绍萍 贾恒义153

?土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史成华 龚子同158

广东省堆垫上系统分类研究 卢家诚 朱世清163

谈《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中的红壤 陈志诚 赵文君170

三、铁铝土、铁硅铝土170

富铁铝化上壤CEC_7与ECEC的相关性 赵文君 陈志诚179

我国亚热带茶区土壤系统分类的研究 丁瑞兴 刘友兆 孙玉华 宋木兰 赵建业183

浙江海岛丘陵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厉仁安194

浙江省铁铝土的系统分类研究 章明奎 厉仁安201

浙江省第四纪红土发育土壤发生学特性的空间变异与系统分类 章明奎 厉仁安207

福建铁铝正业纲划分的试探 庄卫民213

亚热带酸性土壤中B层色调比7.5YR更黄土壤的基本性质与诊断分类试探 唐时嘉 罗有芳 徐建忠 张建辉218

我国中、北业热带过渡区土壤属性及其系统分类研究 周勇 蔡崇法 王庆云224

广西大明山土壤的矿物特性及其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指标 蒋梅茵 杨德涌 包梅芬 陈捷 罗家贤232

中国淋溶土纲系统分类的初步研究 张俊民 史学正242

四、淋溶土、雏形土24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淋溶土纲的建立研究 史学正248

中国淋溶土纲系统分类试拟 徐盛荣 吴克宁 刘友兆253

建立淋溶土纲后褐土分类的归属 张洪业 黄荣金258

我国东北地区的冷凉淋溶土 程伯容 许广山 张玉萍 刘春萍264

汉中盆地主要土壤的诊断特性和系统分类 张俊民 徐盛荣 吴克宁268

关于东北白浆土的系统分类 肖笃宁 张国枢276

长江中下游白浆化土壤的诊断特性和系统分类 夏立忠 丁瑞兴 傅桦280

对漂白层的再认识及增设漂白现象的建议 张学雷 张玉庚287

雾灵山土壤系统分类初探 郑新生 李天杰 丁尧清292

阴山山地土壤系统分类与始成土纲研究 吴万里 黄润华297

草毡表层的主要特征及鉴别指标 鲍新奎 高以信302

五、其他土壤310

桂林地区石灰土的系统分类 韦启璠310

皖南石灰土的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 顾也萍 冯学钢 罗爱式 钱智 巩劼319

我国东北地区火山灰土的矿物性质与诊断特性 谢萍若 张国枢 胡思敏 刘春萍329

我国酸性硫酸盐盐土的形成及其分类依据 张粹雯 祝寿泉336

关于新疆盐土分类问题 张累德 常青344

潜育土系统分类的初步探讨 张之一 翟瑞常 辛刚348

我国草原植波与栗钙土诊断层的形成 陈佐忠358

寒冻毡土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鲍新奎 李英年 陈义明360

六、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360

寒毡土不同坡向的地温特征 李英年 鲍新奎369

南阳盆地黄褐土水分状况研究 吴克宁 张俊民 李祥宁377

南京粘磐黄棕壤水热状况定位观测报告 徐盛荣 刘晓磊 吴克宁 王志明382

山东省土壤温度状况初步分析 施洪云385

广东省东江流域几种水分类型水稻土的水热状况与Eh变化 程汝饱 周晓洪 张希然387

大兴安岭寒棕壤季节性动态的研究 张万儒 屠星南 张萍393

土壤系统分类中年均土壤温度的计算 杨学明 赵兰坡 罗小红400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 骆国保405

七、基层分类408

土种单元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周明枞408

土壤系统分类中基层分类的研究——以江苏金坛县茅麓地区土壤为例 丁瑞兴 刘友兆 孙玉华418

南京黄棕壤土种的研究 徐盛荣 吴克宁 王晓星 刘晓磊424

黄褐土土种划分的研究 吴克宁 徐盛荣 黄治业 包清军429

砂姜黑土土种划分的初步研究 杜国华436

试谈我国红壤丘陵区土种的划分 徐札煜444

湖南省第四纪红土发育的自型土土种土属的划分 黄承武 罗尊长450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水稻土土属分类研究——以浙江潴育水稻土为例 厉仁安 曹秀芳454

八、土壤系统分类的应用458

土壤系统分类用于农业技术转让的进展 陈鸿昭458

灌淤层厚度与小麦生产关系的研究 金国柱467

根据土壤系统分类编制中比例尺土壤图的体会 张国枢472

土壤系统分类在土壤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王效举475

1994《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新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丛书》编委会编 1994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新疆土壤分析(1983 PDF版)
新疆土壤分析
1983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1993 PDF版)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1993
土壤发生与分类学(1992 PDF版)
土壤发生与分类学
199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土壤(1978 PDF版)
中国土壤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理论·方法·实践(1999 PDF版)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理论·方法·实践
1999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土壤分类和土地利用(1996 PDF版)
中国古代土壤分类和土地利用
1996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首次方案(1991 PDF版)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首次方案
1991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土壤分类学(1994 PDF版)
土壤分类学
199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土壤-车辆系统力学(1981 PDF版)
土壤-车辆系统力学
1981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系统土壤学(1987 PDF版)
系统土壤学
1987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土壤分类研究论文选编(1992 PDF版)
土壤分类研究论文选编
1992 南京农业教育情报中心
热带土壤分类和分布(1981 PDF版)
热带土壤分类和分布
198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图书馆情报研究室
土壤分类及土地利用(1981 PDF版)
土壤分类及土地利用
1981 农业部教育局沈阳农学院
土壤学  土壤学基础及土类各论(1958 PDF版)
土壤学 土壤学基础及土类各论
195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辽宁土壤系统分类进展(1999 PDF版)
辽宁土壤系统分类进展
1999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