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的幻想——从新的角度看日中关系》
作者 | (日)长谷川庆太郎 编者 |
---|---|
出版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参考页数 | 114 |
出版时间 | 1981年08月第1版(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8550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前言 “中国热”之后1
1958年“大跃进”的意义2
毛泽东思想相对化的进退维谷3
变幻莫测的中国形象5
一、日中经济交流剖析6
上海宝山钢铁厂6
日中谈判的内幕8
正式签订合同10
武汉钢铁公司的先例12
“以钢为纲”的现实14
二、“四个现代化”的意义18
为什么是“四个现代化”?18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结果20
最大的矛盾是什么?21
三、“现代化”能否成功?25
“经济规划”本身的薄弱环节25
没有专家治国论者28
落后的汽车工业31
没有经济统计的计划经济33
四、失败的“大跃进”36
“中国人是伟大的民族”37
钢铁生产的伟大号召39
1982年是危机年41
通货膨胀怎么办?44
生活差距扩大后46
五、中国的贫弱的经济基础49
能源不足49
受限制的8%的工业增长率52
劳动力没有问题吗?53
铁路运输的薄弱环节55
公路和铁路都不足57
贫弱的港口设备60
进口设备的帐单62
40亿美元的利息负担65
对外收支平衡如何?67
六、经济发展计划的大转变70
“大寨样板”的自我批判70
李毓峰文章的要点72
1979年2月,变化的风波73
对越南的进攻作战75
终于号召调整78
不增长的粮食生产81
七、人民公社会解散吗?81
粮食进口急剧增加83
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85
“农业现代化”有可能吗?88
有待解散的人民公社90
天下再次大乱92
“为工业服务的农业”94
尾声--迎接紧要关头的日中关系97
粮食供应量有下降的趋势97
农产品的提价100
对1979年农业歉收的估计102
重工业投资的削减104
日本赔偿问题是否已经解决?106
代后记109
1981年08月第1版《中国“现代化”的幻想——从新的角度看日中关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长谷川庆太郎 1981年08月第1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日友好关系的新阶段
- 1978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现代化”的幻想——从新的角度看日中关系
- 1981年08月第1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从发展的角度看 多哈以后的WTO与世界贸易体系
- 第三世界网络
-
- 中国的现代化
- 1995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沈从文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反思
- 199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中的经济与文化关系
- 1998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人才观
- 1987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转变中的中美日关系
- 1997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国共关系与中国社会现代化
- 1999 武汉:武汉出版社
-
- 幻想中的富翁
- 1956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从考古学看中日古文化的关系
- 195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中国人的现代化
- 1998 南京:南京出版社
-
- 中日关系史的新篇章
- 1972 北京: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