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播学》
作者 | 邵培仁主编;邵培仁等著 编者 |
---|---|
出版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8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501781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498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卷一 艺术传播总体论2
Ⅰ.艺术传播学:艺术传播的多维探幽2
1.1坐标:什么是艺术传播学2
1.2艺术传播学的整体构想7
1.3艺术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1
卷二 艺术传播本体论20
Ⅱ.本质—特征—功能:艺术传播的三种存在20
2.1艺术传播与接受的本质20
2.2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29
2.3艺术传播对人类的贡献38
Ⅲ.价值与效果:传者与受者的共同追求49
3.1信息质量:契合和游离49
3.2艺术传播中的反馈生成59
3.3自效应:雅与俗的流变65
4.1创造和传播艺术的人75
Ⅳ.艺术家:艺术信息的传播者75
卷三 艺术传播主体论75
4.2艺术女神:招唤与选择80
4.3图钉:思想素质和智能结构86
4.4编辑:艺术传播通道上的把关人93
4.5艺术传播者应负的历史使命96
Ⅴ.艺术创作:个性模式和现实生活的反映103
5.1编码和创作:一副沉重的思维十字架103
5.2信息加工:从意象到文字108
5.3艺术创作的内动力考察117
5.4艺术创作的外动力埏察124
5.5艺术创作的社会化趋向126
卷四 艺术传播客体论132
Ⅵ.艺术作品:传播与接受的中心环节132
6.1作为传播存在形式的艺术作品132
6.2作为接受对象的艺术作品141
6.3艺术本文的主动性被动性148
Ⅶ.艺术形态:艺术传播的多样性159
7.1艺术作品在艺术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159
7.2艺术传播客体的种类162
7.3艺术形态的演变与走向170
7.4不断调整你的艺术“感受器”173
卷五 艺术传播载体论176
Ⅷ.符号:艺术信息的感性袒露176
8.1符号:人与动物的区别176
8.2映现在三棱镜中的符号188
8.3诉诸不同感觉器官的符号199
Ⅸ.媒体:艺术传播的物质手段210
9.1艺术传播媒介的性质210
9.2印刷媒介:心与手相连219
9.3电子媒介;时代的象征230
10.1艺术接受的实相240
Ⅹ.艺术接受面面观240
卷六 艺术传播受体论240
10.2艺术接受的主要类型248
10.3艺术接受的内在机制254
10.4反馈:来自“上帝”的信息264
10.5效应与干扰:妨碍接受视野的烟雾273
Ⅺ.中介者:起点与终点的中转站279
11.1艺术传播中的“雅努斯”280
11.2中介者中的“他”型与“它”型285
11.3文学翻译:跨文化传播的桥梁288
11.4艺术评论:一个典型的中转模式298
Ⅻ.接受者:艺术传播的目的地308
12.1接受者:艺术王国里的上帝308
12.2何谓艺术接受者:理解与阐释314
12.3艺术接受者的动机与心理323
主要参考著作331
后记334
1992《艺术传播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邵培仁主编;邵培仁等著 199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广播的语言艺术
- 1994 北京:语文出版社
-
- 传播心理学
- 1997
-
- 广播剧编导艺术
- 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分会
-
- 曲艺音乐传播
- 华夏文化出版社
-
- 广播剧编剧艺术
- 1994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中国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 1993 济南:黄河出版社
-
- 广播剧艺术论
- 1991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传播学 简介
- 1983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 广告传播学
- 199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传播学在中国 传播学者访谈
- 1999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小说播讲艺术
- 1988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播音主持艺术 1
- 1999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论播音艺术
- 1992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发声艺术概要
- 1999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