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
作者 | (苏)И.С.纳尔斯基,Б.В.波格丹诺夫,М.Т.约夫楚克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78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2190·07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9253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四部分 19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3
第十一章 70年代-80年代初马克思著作中的哲学问题3
一 马克思对法国无产阶级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3
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小资产阶级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念的斗争11
三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及其理论意义18
第十二章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百科全书25
《反杜林论》成书的历史背景和思想状况25
一 辩证唯物主义是世界观30
哲学的对象30
世界的统一性。物质和作为它存在方式的运动。时间和空间33
生命的本质36
二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和方法37
制定唯物主义辨证法的纲领37
辩证法的普遍规律40
主观辩证法和逻辑43
关于真理的学说。实践是真理的标准48
认识论的其他问题53
三 作为理论和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55
唯物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观。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55
法。自由和必然的辩证法60
从原始公社制度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规律65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著作中的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72
一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哲学的形成72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著作中对自然科学的哲学评价74
马克思和恩格斯50-60年代著作中从有关自然界的科学中得出的哲学结论80
《自然辩证法》的计划和恩格斯对该书的写作84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87
哲学对象的改变与自然辩证法87
对自然科学成就和整个知识史进行哲学思考的必要性89
辩证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必要性93
经验东西和理论东西的辩证法96
三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与自然科学102
作为存在和认识的基本原则的辩证法规律。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102
因果性。必然性和偶然性106
相互作用范畴110
四 对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哲学分析112
物质和运动。物质存在的形式112
自然界中的“循环”问题114
物质运动形式的分类117
科学分类的原则123
五 马克思《数学手稿》中的哲学问题125
马克思对微分学证明的方法126
《数学手稿》对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意义130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篇著作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的意义138
一 恩格斯对人类起源和原始时期历史的方法论问题的探讨138
第十四章 恩格斯在70年代末-80年代的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38
作为人类特有的生命活动方式的劳动的形成和社会起源的阶段141
恩格斯著作中的生态学问题145
二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147
摩尔根的假说与恩格斯的学说148
原始社会的发展及其向阶级对抗社会的过渡151
婚姻家庭关系与社会阶级关系的辩证法。私有制的演变154
国家形成的辩证法155
三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160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对象162
哲学史的方法论问题165
马克思主义对哲学传统的态度168
批判唯心主义的历史观171
四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伦理学和美学观点173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的学说174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美学思想178
第十五章 恩格斯在反对机会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斗争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186
一 恩格斯对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思想-理论基础的批判186
二 恩格斯90年代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195
关于历史过程辩证法的一组书信195
恩格斯论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法202
第五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国家中的传播。第二国际中的思想斗争215
第十六章 欧洲国家19世纪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215
一 约瑟夫·狄慈根221
狄慈根--工人哲学家221
“意识物质性”问题226
认识论问题229
狄慈根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232
二 卡尔·考茨基234
考茨基活动的前马克思主义时期235
转到马克思主义立场。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学说。236
考茨基参与制定爱尔福特纲领238
革命问题240
对土地问题的研究241
与伯恩施坦的论战242
三 弗兰茨·梅林246
梅林的思想演变246
为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化而斗争248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纯洁性而斗争。作为认识和改造现实的方法的辩证法256
哲学史著作,有关工人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史的著作261
四 保尔·拉法格267
反对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270
唯物主义历史观问题277
五 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282
拉布里奥拉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284
与恩格斯通信。拉布里奥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形成287
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290
作为一般历史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29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拉布里奥拉给修正主义者的回答295
六 德米特里·布拉戈也夫301
第十七章 俄国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316
一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40年代-80年代初的哲学思想316
马克思主义和40-60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思想的哲学基础319
革命的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324
俄国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330
俄国思想家们对马克思的辩证法的态度336
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对查苏利奇来信的复信的草稿340
公社发展的非资本主义道路问题346
二 格·瓦·普列汉诺夫和他在1883-1895年期间的哲学著作350
普列汉诺夫革命活动的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352
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俄国社会根本问题的理论基础356
作为哲学史家和社会思想史家的普列汉诺夫366
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问题375
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活动的第一时期的历史意义378
最后一章 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资产阶级马克思学和修正主义387
一 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遗产展开的意识形态斗争387
意识形态斗争的几个阶段388
二 当前就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问题展开的斗争的迫切问题392
资产阶级马克思学家和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起源问题的歪曲394
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马克思学家们对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所作的解释399
批判“马克思学”对恩格斯哲学观点的歪曲404
批判“马克思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歪曲410
批判“马克思学”对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歪曲413
人名索引423
用俄文和苏联各民族语言出版的文献索引(1965-1978年)436
《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И.С.纳尔斯基,Б.В.波格丹诺夫,М.Т.约夫楚克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91 长沙:湖南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87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下
- 1984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85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84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新编
- 198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90 青岛:青岛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83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84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87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下
- 198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95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 199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哲学原理研究
- 1984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86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