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
作者 | 张江明主编 编者 |
---|---|
出版 |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
参考页数 | 195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11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时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7
第三节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11
第二章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4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14
一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15
二 主观符合客观是做好工作的关键16
第二节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19
一 规律的客观性19
二 主观的能动性20
三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22
第三节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3
一 从实际出发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4
二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革命和建设成功的保证25
三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环节26
四 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28
第三章 实践的观点和探求真理的途径与方法3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30
一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30
二 实践概念和它的基本形式32
三 实践和主体、客体33
第二节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36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6
二 认识在实践中的能动作用38
三 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和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40
第三节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3
一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43
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5
三 正确把握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48
四 在斗争中坚持和发展真理49
第四节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51
一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51
二 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是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52
第四章 联系、发展的观点和辩证思维方法55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55
一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56
二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57
三 社会主义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60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62
一 事物发展的实质和原因62
二 事物发展的基本特征63
三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辩证的发展观66
第三节 辩证的思维方法70
一 系统思维方法70
二 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72
三 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74
第五章 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76
第一节 矛盾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76
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76
二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特点77
三 矛盾的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80
四 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与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82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84
一 矛盾的普遍性84
二 矛盾的特殊性85
三 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及其实践意义87
第三节 矛盾分析方法89
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89
二 具体事物具体分析91
三 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93
第六章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95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95
一 生产力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96
二 社会基本矛盾的结构和运动规律98
三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性和特殊性10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02
一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和性质103
二 社会主义社会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和特点105
三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07
第三节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109
一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09
二 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112
三 四项基本原刚是搞好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113
四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僵化115
第七章 阶级、阶级斗争的观点和人民民主专政118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118
一 阶级的存在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118
二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20
三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121
四 阶级分析方法是我们研究阶级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12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和两类矛盾125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125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129
三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132
第三节 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35
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135
二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137
第八章 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建设141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本质和作用141
一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41
二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能动作用143
三 社会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1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47
一 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147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149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150
四 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151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150
一 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153
二 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155
第九章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59
第一节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59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59
二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62
三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16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167
一 一切为了群众167
二 一切依靠群众171
三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74
第三节 恢复和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175
一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176
二 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178
三 改进领导作风,克服官僚主义179
第十章 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183
第一节 共产主义人生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183
一 共产主义人生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83
二 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85
第二节 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186
一 人的价值186
二 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统187
三 反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189
第三节 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190
一 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是人生观的最高境界190
二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根本原则191
三 倡导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193
1986《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江明主编 1986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 199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2 吉林省工科高等院校哲学教材编写组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7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
- 思想政治工作概论
- 1983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
- 1991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8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20世纪中国哲学著作大辞典
- 1994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 1998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
-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义 基本观点和发展
- 1990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99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90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92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