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实用手册》求取 ⇩

第一章 纺织原料及纤维特性1

一、纺织纤维的分类1

第一篇 纺织原料1

(一)主要棉纤维品种的性状4

二、棉纤维之特性4

(二)棉纤维的化学性质5

(三)棉纤维的物理性质(细绒棉)6

(四)棉花的用途7

(五)原棉性质与棉花用途8

1.原棉质量与成纱条干10

(六)原棉品质与成纱质量的一般关系10

2.原棉质量与成纱强力11

3.原棉质量与成纱棉结什质12

(七)棉纤维长度与可纺支数关系13

(八)棉纤维细度与长度和可纺支数的关系14

(九)纤维长度与缕纱强力的关系15

(一)原棉的品种分类17

三、世界各地棉花品种及其品质概况17

(二)世界主要原棉品级及标准比较表18

1.产棉区分布情况19

(三)中国棉19

2.中国棉主要品种性状和分布地区20

3.中国棉一般性质和纺纱质量的检验资料22

6.棉花长度、水分、什质标准24

5.棉花品级实物标准24

4.棉花标准参考指标24

7.棉花检验方法和仪器25

9.长绒棉等级差价26

8.细绒棉等级差价26

(四)埃及棉27

(五)苏丹棉28

(六)海岛棉30

(七)美棉31

(九)巴基斯坦棉33

(八)印度棉33

(十)秘鲁棉34

(十一)进口棉花分类(按纺织使用价值分)35

(十二)进口长绒棉品种分类和等级范围36

(十三)其他进口棉的分级37

(十四)进口棉一般性质和纺纱质量检验资料38

(十五)棉纤维评价基准40

2.棉花回潮与温湿度关系42

1.回潮率与含水率的换算42

(十六)棉纤维的回潮率42

4.从温湿度计读数求原棉含水率43

3.相对湿度与吸湿度、放湿回潮量的关系43

(二)人造纤维异形断面的特性44

(一)一般人造纤维应有之规格及注意事项44

四、各种人造纤维的特性及有关资料44

(三)复合纤维的应用及截面形状45

(四)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之性能比较47

(五)各种纤维特性比较48

(六)聚脂纤维与棉花的性能比较49

(七)各种纤维的物理特性50

(九)各种人造纤维的直径52

(八)各种纤维的比重52

(十)世界主要国家对纤维的公定回潮率标准53

(2)混合染料鉴别法54

(1)鉴别纤维的染料一览54

(十一)各种纤维的鉴别方法54

1.染色法54

(3)ICI染料鉴别法55

2.紫外线鉴别法56

(4)Du-Pont着色剂鉴别法56

3.燃烧鉴别法57

1.进口粘胶短纤维的技术指标和价格58

(十二)各种进口化学纤维的技术指标和参考价格58

3.进口金银线的规格和价格59

2.进口人造丝的技术指标和价格59

4.进口锦纶长丝的技术指标和价格60

6.进口胺纶丝的技术指标和价格61

5.进口锦纶弹力丝的技术指标和价格61

7.进口涤纶短纤维的技术指标和价格62

8.进口涤纶长丝的技术指标和价格63

10.进口涤纶加工丝的技术指标和价格64

9.进口涤纶条的技术指标和价格64

12.进口腈纶正规条的技术指标和价格65

11.进口腈纶短纤维的技术指标和价格65

14.日本各种化纤的牌子66

13.进口腈纶混合条的技术指标和价格66

15.各国对主要人造纤维的名称及其主要制造厂67

二、棉卷重量换算表71

一、棉卷定量标准71

第二篇 棉纺工程71

第一章 清花工程71

六、棉卷均匀度评价72

五、棉卷每米(码)不匀率参考指标72

三、棉卷支数、长度、重量换算表72

四、棉卷含杂率参考指标72

七、清花机产量计算图73

八、棉卷含水率和清花车间温湿度之关系74

九、棉卷疵点原因分析75

(二)开清棉各机的落棉率及除杂效率例77

(一)原棉含杂率与清棉统破耔率分配示例77

十、开清棉机各机的落棉77

十二、开清棉机打手速度的配置78

十一、打手种类、速度及使用原棉的关系78

十四、打手转速与风扇转速的关系79

十三、支别与开清棉打手转速配置举例79

十六、人造纤维及合成纤维开棉条件80

十五、清花机处理人造短纤维时的喂棉罗拉与打手间隔距80

十七、清花处理化学纤维时的调整要点81

十八、化学纤维着色法要点82

(二)A186型梳棉机常用道夫、盖板速度84

(一)高速梳棉机速度84

第二章 梳棉工程84

一、高速梳棉机对各种纤维的生产界限84

二、梳棉机速度84

(三)梳棉机产量换算85

(二)锡林、刺辊速度与产量的关系85

三、梳棉机产量85

(一)梳棉机常用棉条重量85

(三)除尘刀按装工艺与落棉的关系87

(二)梳棉机落棉分析87

四、梳棉机落棉87

(一)刺辊速度与小漏底弦长对后车肚落棉的关系87

(一)金属针布与弹性针布隔距举例88

五、梳棉机隔距88

(四)大漏底山头规格与小漏底第四、五点隔距关系及对落棉的影响88

(二)A186型梳棉机常用隔距表89

(三)梳棉机隔距标准90

(四)梳棉机隔距调整标准91

(六)纺化学纤维时各主要部份隔距92

(五)一般隔距与紧隔距92

(一)棉网内棉结数的测定方法93

六、棉结数的测定及一般标准93

(七)双联梳棉机(Tandem Card)调整法93

(二)棉网质量比较及换算方式94

八、棉条质量指标参考指标95

七、棉网内棉结数和磨针等的关系95

(三)棉网品级标准95

九、棉网、生条疵品及产生原因96

十一、梳棉机牵伸换算表98

十、纺纱支别与除尘刀采用角度98

十二、棉条重量与支别换算表99

(一)瑞士格拉夫针布100

十三、分梳元件100

(二)英国针布公司(ECC)针布104

(三)日本金井公司(Kanai)针布108

(四)1974年全国针布定型会议推荐的国产针布型号113

十四、金属针布使用寿命114

十六、高产梳棉机的比较115

十五、各种型号“梳棉机匀整装置”的规格、性能 (插页)115

一、精梳准备工序和纺出情况比较119

第三章 精梳工程119

三、条卷罗拉隔距120

二、小卷定量参考标准120

八、小卷质量参考指标121

七、并卷牵伸分配举例121

四、条卷罗拉直径与原棉关系举例121

五、条卷牵伸分配举例121

六、并卷罗拉隔距121

九、小卷疵品及其产生原因122

十二、精梳机纺出支别与牵伸分配123

十一、精梳支数与罗拉隔距123

十、精梳条定量及小卷定量123

十四、顶梳标准及梳针排列124

十三、高速精梳机纺出条件举例124

十五、锡林针板主要尺寸125

十六、梳针的技术要求126

(一)A201型精梳机127

十七、锡林植针规格127

(二)Rieter E7型精梳机128

(一)精梳机的主要特征131

十八、国产精梳机131

(二)国产精梳机的隔距及调整132

(三)精梳条疵品及其产生原因136

(二)精梳落棉率136

十九、精梳棉条质量136

(一)精梳棉条质量参考指标136

四、并条工艺道数一般选用范围139

三、前罗拉速度一般选用范围139

第四章 并条工程139

一、棉条定量配置及有关因素的关系139

二、棉条定量一般选用范围139

七、头、二道并条总牵伸分配与棉条质量的关系140

六、牵伸型式、并合数和部分牵伸配置的关系140

五、总牵伸倍数、牵形伸式和并合数的关系140

十一、罗拉握持距的配置141

十、调节张力牵伸的因素141

八、并条机牵伸分配141

九、决定后罗拉牵伸的因素141

十二、并条机隔距参考资料142

十三、粘胶纤维用适当罗拉隔距143

十五、并条机罗拉加压144

十四、并条机罗拉隔距及加压144

十六、各种牌号并条机的牵伸装置146

十七、并条机每眼产量换算表147

十八、并条机罗拉表面速度149

十九、前罗拉速度与产量换算150

二十、棉条重量及亨司产量对照表151

二十一、棉条重量及支别换算表152

二十二、棉条筒容量153

二十六、决定喇叭口直径之方法154

二十五、棉条筒弹簧压力154

二十三、棉条筒最大贮容量的棉条圈直径154

二十四、棉条筒直径与圈数偏心154

二十七、并条机机械状态调查标准参考资料155

二十九、熟条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57

二十八、熟条质量参考指标157

(二)各种牵伸型式的部分牵伸分配159

(一)粗纱机总牵伸倍数一般配置范围159

第五章 粗纱工程159

一、粗纱定量选用范围159

二、粗纱机锭速一般范围159

三、粗纱机牵伸159

五、弹性销皮圈架长度及钳口隔距160

四、各种牵伸型式罗拉握持距配置160

(二)粗纱拈系数一般进用范围161

(一)粗纱拈系数的计算公式和经验公式161

六、各种牵伸型式的加压配置161

七、粗纱拈系数161

2.粗纱号数变动,原棉长度不变时,粗纱拈系数换算公式164

1.原棉长度变化、粗纱号数不变时,粗纱拈系数换算公式164

(三)影响粗纱拈系数的因素164

(四)粗纱拈系数的调整和控制164

4.粗纱拈系数对细纱后牵伸区握持力、牵伸力的影响165

3.细纱后罗拉加压方式对粗纱拈系数的影响165

5.原棉长度、细度与粗纱拈系数的关系166

6.原棉、粗纱支数与拈度167

7.粗纱支别拈系数及每时拈数表169

8.决定粗纱拈度之测定图表172

(二)粗纱伸长率于一落纱内校正方法174

(一)影响粗纱伸长率的因素及其调整方法174

八、粗纱伸长率174

(一)粗纱轴向卷绕密度175

九、粗纱卷绕密度175

(三)粗纱卷绕层次176

(二)粗纱轴向卷绕密度与粗纱支数176

(四)粗纱每吋排列数177

十、粗纱机停车率178

十一、粗纱格林、亨克及亨克平方根表179

(二)粗纱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83

(一)粗纱质量参考指标183

十二、粗纱质量183

十三、S·K·F摇架PK1500,PK598罗拉隔距参考表185

十四、S·K·F摇架PK1500配用部件简表186

(一)粗纱机用S·K·F摇臂加压装置PK1500、PK598187

十五、S·K·F摇架,皮圈架、皮辊187

(二)S·K·F,PK1500摇架配套用皮圈架188

(三)S·K·F,LP317系列活皮辊189

(四)纺纱条件对后牵伸的影响及使用实例190

(三)后牵伸倍数选用范围及条件190

第六章 精纺工程190

一、细纱机牵伸倍数及牵伸装置190

(一)常用牵伸装置总牵伸倍数的选用范围190

(二)纺纱条件对总牵伸倍数的影响190

(五)总牵伸及不同原棉的后罗拉隔距和后牵伸的分配191

(六)细纱机牵伸举例192

(八)后牵伸区牵伸力和后牵伸工艺的关系193

(七)前区牵伸牵伸力和皮卷牵伸型式的关系193

1.国内三种弹簧加压摇架的技术特征194

(十)各种弹簧加压摇架技术特征194

(九)罗拉牵伸装置罗拉加压常用范围194

2.细纱机用S·K·F摇臂加压装置,PK225,PK235,PK220195

3.S·K·F摇架牵伸区调节范围和纤维最大长度196

4.S·K·F细纱用上皮圈架197

5.S.K.F.EP10系列固定皮辊和LP302系列活皮辊198

(三)皮卷钳口隔距选用范围199

(二)前牵伸区罗拉中心距及浮游区长度199

二、细纱牵伸装置隔距199

(一)后牵伸区罗拉中心距199

(一)常用国产钢领、钢丝圈的选配200

三、钢领、钢丝圈200

(四)纺纱条件对皮卷钳口隔距的影响200

(五)前区集合器开口尺寸200

(四)钢丝圈圈型主要参数201

(三)钢领边宽、支数及钢丝圈形状201

(二)钢领边宽与钢丝圈型式(型号)的关系201

(七)钢丝圈号数选用范围202

(六)钢丝卷轻重掌握要点202

(五)钢丝圈断面和运转性能202

(九)钢领、钢丝卷检修及掉换周期205

(八)钢丝圈烧毁程度鉴别205

(十)钢丝圈号数和重量206

(十一)各种牌号钢丝圈号数及重量对照表208

1.钢领直径钢丝圈速度、锭速图表210

(十三)钢领直径、锭速及钢丝圈速度210

(十二)钢丝圈除尘器隔距210

2.钢丝圈速度表211

(二)管纱重量212

(一)管纱体积212

四、细纱卷装容量212

(四)钢领直径,升降动程与管纱成形重量表213

(三)常用纺纱号数的卷装尺寸213

(五)卷取角、钢领直径及筒管直径对照表214

(一)拈度计算公式215

六、拈度、拈系数215

五、纺纱锭速参考数215

(二)支数、拈系数和吋拈对照表216

(四)纤维长度、细度与拈系数关系218

(三)原棉和拈系数关系218

(六)人造棉纱拈度和纤维细度、长度的关系219

(五)不同纤维长度的拈系数参考表219

(八)常用织布、针织用纱的号数拈系数实例221

(七)常用细纱号数拈系数221

(九)棉纱拈系数(α)与拈缩率(β)的关系222

(三)精纺机断头率和档车台数关系223

(二)精纺机运转效率举例223

七、细纱机断头、效率和档车看台223

(一)锭速与断头率关系举例(40S普梳纱)223

(四)细纱值车工工作分析举例224

八、前罗拉速度计算产量常数表……………………………………………………225(一)前罗拉直径为1吋时,锭速和常数换算表225

(二)细纱及拈线每小时锭产及亨司图表227

(三)棉纱折合标准单位产量的计算228

(一)细纱品质指标分等规定234

九、细纱质量要求及细纱疵品234

(三)细纱重量偏差分等规定235

(二)细纱重量不匀率分等规定235

(五)细纱条干均匀度分等规定236

(四)细纱棉结杂质分等规定236

1.条干不匀237

(六)细纱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237

2.成形不良238

(二)ARMSTRONG合成橡胶皮圈240

(一)合成橡胶皮辊使用举例240

十、皮辊、皮圈240

(三)ARMSTRONG皮辊胶圈型号、性能241

(五)ARMSTRONG胶辊、胶圈的成份分析242

(四)ARMSTRONG胶辊、胶圈的品种型号242

(二)牵伸部件243

(一)皮圈和皮壳243

十一、细纱机另件制造商(国外)243

(三)钢丝圈244

(四)锭子245

(五)钢领246

(一)棉纺247

十二、棉纺、化纤混纺各道工程定量设计参考247

(二)化纤混纺248

(一)国外各种细纱机技术特征254

十三、细纱机技术特征254

(二)国产新型细纱机技术特征260

(三)十种自动落纱机的技术特征261

一、拈线和绳子的拈向263

第七章 拈线工程263

二、各种单纱并合支数表264

(二)股线用拈系数举例265

(一)股线与单纱的拈系数比值265

三、股线拈系数265

(三)反向加拈时,双股线的拈伸(缩)率表266

(四)同向加拈时,双股线的拈缩率表268

四、干、湿拈的比较273

五、纱线穿绕方式273

八、使用细纱钢领和竖边钢领的比较274

七、钢丝圈号数选用参考表274

六、几种股线准备工艺的比较274

九、股线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275

一、气流纺纱和环锭纺纱的质量比较276

(一)气流纺棉纱的品质特性276

第八章 气流纺纱工程276

(二)气流纺混纺纱的品质特性277

(三)气流纺纱的疵点数278

(五)气流纺纱与普通棉纱U%的比较279

(五)拈线(双纱)每吋拈度表279

(四)气流纺纱粗、细不匀的比较279

(六)气流纺纱单纱强度的变化280

(九)气流纺纱对导纱钩的耐磨强度281

(八)气流纺纱整经时的断头数281

(七)气流纺纱的毛羽比较281

(十)气流纺纱粗细节数282

(十一)气流纺纱织布工程中的断头数283

(十二)气流纺纱各种织物的品质特性284

(一)气流纺纱机与环锭纺纱机的产量比较285

二、气流纺纱的产量比较285

(二)工资成本比较286

(一)加工成本比较286

(二)气流纺纱机与环锭纺纱机每台产量比较286

三、气流纺纱与环锭纺纱生产成本比较286

(四)动力消耗成本287

(三)纺纱杯速度、价格与每公斤纱成本的关系287

(二)各种气流杯速度、直径和电力消耗的关系图288

(一)不同气流杯直径、速度的电力消耗情况288

四、气流杯直径、速度与能源消耗的关系288

六、气流杯直径与速度的关系289

五、气流杯直径与纤维长度的关系289

八、分梳罗拉速度与针布规格290

七、气流杯速度与成纱质量的关系290

九、气流纺和环锭纺的纱、布质量比较291

十、气流纺纱有关参数举例293

十一、各种气流纺纱机的型号及其主要技术特征294

(一)支数CVT(100m)%标准299

一、棉纱重量(支数)试验299

第九章 棉纱试验299

(二)支数CV%与梭织布横档的关系300

乌斯脱统计资料300

(三)支数CV%与针织布质量的关系301

(一)乌斯脱统计资料302

二、棉纱强力试验302

(二)棉纱强力估计309

(四)强力换算公式310

(三)细纱支数对强力的修正310

(一)试验方法311

三、乌斯脱均匀度试验311

(二)乌斯脱棉纱均匀度标准参考313

1.条子和粗纱不匀率的经验值315

(三)乌斯脱统计资料315

2.纯棉梳棉纱不匀率的经验值317

3.纯棉精梳纱不匀率的经验值322

4.涤棉纱不匀率的经验值327

5.人造纤维纯纺纱不匀率的经验值(1)332

6.人造纤维纯纺纱不匀率的经验值(2)337

7.气流纺纱不匀率的经验值342

1 各类周期性不匀的波形、波长谱、波谱图及成因举例347

(四)周期性波长种类分析347

2.各类周期性疵点形成原因举例348

1.Uster Tester I型和GGP型纱线均匀度试验仪试验结果比较349

(五)Uster与Keisokki试验结果比较349

2.Keisokkl和GGP型纱线均匀度试验仪试验结果比较350

1.Kei okki KET型不同试验速度的U%和IPI值351

(六)不同试验速度的U%和IPI值351

2 乌斯脱(Uster)不同试验速度的U%和IPI值352

(七)纱线均匀度试验仪的主要技术特征353

2.Keisokki纱疵分级仪354

1.乌斯脱纱疵分级仪354

四、棉纱疵点试验354

(一)纱疵的分级方法354

(二)试验方法和程序355

1.纯棉梳棉纱358

(三)乌斯脱统计经验值358

2.纯棉精梳纱359

3.涤棉混纺纱360

4.人造纤维纱361

5.纯棉气流纺纱362

6.混纺气流纺纱363

7.纯化纤气流纺纱364

(四)纱疵分级仪的主要技术特征365

(一)梯形黑板规格366

五、梯形黑板检查周期性条干不匀366

(二)周期性条干不匀在梯形黑板上的反映和分析367

2.棉纱直径常用计算公式369

1.棉纱直径各种计算公式369

第三篇 棉织工程369

第一章 络筒工程369

一、清纱板隔距369

(一)棉纱直径369

3.不同纱线号数选用清纱板隔距表370

2.常用隔距配置规定370

(二)清纱板隔距370

1.日本及美国隔距规定参考370

2.电子清纱器372

1.机械式清纱器的主要型式和性能372

(三)清纱器类型372

(四)络纱速度与清纱器隔距关系参考376

三、气卷破裂器的规格和按装要求377

(二)不同纱线号数配置的张力器重量377

二、张力器型式与重量配置377

(一)目前一般使用的张力器的主要功能377

(一)常用络纱结头的种类378

五、络纱结头378

四、清洁装置378

(三)机械打结器379

(二)常用结头的结构和优缺点比较379

1.拈接技术的优点383

(四)拈接器383

2.拈接器和传统打结的比较384

3 拈接器的类型和主要特征385

(三)烧毛筒子疵品及其主要成因386

(二)影响烧毛的因素386

六、筒子烧毛386

(一)常用烧毛率386

(一)各种常用腊的规格、性能387

七、络纱上腊387

1.国内常用槽筒木管的规格388

(一)筒管的规格和种类388

(二)Schlafhorst动络筒机的腊辊规格388

八、主要配件388

2.国外常用槽筒筒管的规格389

2.单锭自动络筒机394

1.多锭型自动络筒机394

九、自动络筒机394

(一)自动络筒机的类型394

(二)自动络筒机常用的各种槽筒规格和特性396

(三)自动打结器的工作量397

(五)自动络筒机产量计算方法398

(四)自动络筒机效率图表398

(六)络筒机产量图表400

(七)自动络筒机效率参考表401

十、筒子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402

十一、国产络筒机的主要技术特征404

十二、各种自动络筒机的主要技术特征405

(一)整经张力变化的几个主要因素407

一、经纱张力407

第二章 整经工程407

2.张力圈配置实例409

1.张力圈配置409

(二)均匀经纱张力的主要措施409

3.国外张力调节主要形式410

(三)落针、停经片、三角铜片重量的配置412

(四)整经架主要形式413

(三)卷绕密度的最大范围415

(二)整经轴的卷绕密度计算公式415

二、卷绕密度415

(一)整经轴上经纱根数的配置415

(一)几种断经自停型式的比较416

三、整经自停装置416

(四)卷绕密度一般标准参考数416

(五)卷绕密度与张力、压力及相对湿度的关系416

(二)电路式断经自停装置型式417

四、经轴主要疵品形成原因418

(一)国外常用整经机的主要技术特征419

五、整经机主要技术特征419

(二)国内1452型整经机的主要技术特征424

1.淀粉425

(一)粘着剂425

第三章 调浆425

一、浆料的分类和特性425

2.褐藻酸钠430

3 变性淀粉432

5.纤维素衍生物433

4.动物胶433

7.合成树脂437

6 淀粉衍生物437

1.碱性分解剂的性能和使用442

(二)分解剂442

2.酸性分解剂的性能和使用443

3.氧化分解剂的性能和使用444

(三)各种减摩剂的组成、性能和使用445

1.常用油脂性能447

(四)柔软剂447

3.其它柔软剂448

2.常用油脂的使用要点448

(五)防腐剂的组成、性能和使用449

(六)渗透剂的组成、性能和使用451

(七)吸湿剂的组成、性能和使用453

(十)调色剂的性能及使用要点454

(九)防静电剂454

(八)消泡剂454

(一)浆料配合的依据和要求455

二、浆料的配合455

(十一)溶剂—水455

1.配方范围458

(三)配方实例458

(二)浆液浓度的确定458

2.分品种配方实例459

3.涤/棉配方实例462

(一)上浆工艺要求465

一、浆纱工艺465

三、浆液疵点及其产生原因……………………………………………………………………463第四章 浆纱工程465

(2)上浆率控制范围466

(1)上浆率的计算466

(二)浆纱工艺指标466

1.上浆率466

(1)伸长率及其计算467

3.伸长率467

(3)上浆率的经验公式467

2.回潮率467

(1)回潮率及其计算467

(2)回潮率的控制范围467

2.浆液供应温度468

1.浆液温度468

(2)伸长率控制范围468

二、浆纱主要操作468

(一)浆液468

3.压浆辊的包卷469

2.压浆辊的弹性469

3.用浆时间469

(二)压浆辊和压浆辊的包卷469

1.压浆辊压浆重量469

2.分绞穿法470

1.放绞线次数470

(三)绞线次数和穿法470

(四)伸长率的掌握与调节471

3.轻浆起毛472

2.经轴上的经纱打纽472

(五)突然故障的处理472

1.突然停车472

三、浆纱主要疵品及形成原因473

5.浆轴倒卷入拖引辊473

4.回潮过大、湿纱出烘房473

1.经轴排列和退绕的比较477

(一)轴架477

四、浆纱机主要机构性能比较477

2.轴承形式的比较479

1.压浆辊形式的比较480

(二)浆槽480

3.张力自动调节装置和制动装置480

2.浆纱引纱方式481

4.加压装置各种型式的比较482

3.浸没辊型式的比较482

1.干燥型式的比较483

(三)烘房483

3.各种引纱干燥方法484

2.分绞型式的比较484

(一)国产浆纱机485

五、浆纱机主要技术特征485

(二)国外浆纱机的主要技术特征487

(2)平幅染色488

(1)绳状染浆488

六、特种用途浆纱机488

(一)靛兰浆染联合机488

1.常用的工艺及流程488

3.单槽、多槽平幅染浆联合机489

2.绳状染色和平幅染色工艺的比较489

1.长丝浆纱机常用工艺及比较491

(二)长丝浆纱机491

4.三种染浆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491

3.长丝用整经、浆纱机的特种要求492

(2)整浆联合机492

2.浆纱机和整浆联合机主要机构配置492

(1)浆纱机492

二、每片综丝上的综丝数494

一、综丝密度494

第五章 穿经工程494

(一)筘齿间隙495

四、钢筘495

三、停经片密度495

(二)常用经密和筘号对照参考表496

(一)国产结经机的型号及技术特征500

五、自动结经机500

(二)国外结经机的主要技术特征502

(二)综框507

(一)停经片507

六、主要消耗材料的规格507

(三)综丝509

(四)钢筘511

一、织物组织512

(一)常见织物组织图512

第六章 织造工程512

(二)踏盘装置的技术特征和应用513

1.踏盘装置技术特征514

(三)正反织比较515

2.踏盘的应用515

2.贡缎织物516

1.斜纹织物516

1.布边组织图517

(四)布边517

2.布边组织的采用与选择518

3.加边装置521

(五)棉织物规格要览522

(六)织物用途对质量的要求524

1.正反面辨别法527

(八)织物辨别法527

(七)织物染整对质量要求的顺序527

3.混纺棉布的辨别法528

2.经纬向辨别法528

2.开口与投梭时间参考表530

1.经位置线530

二、工艺配置530

(1)制定工艺参数的原则530

(2)纯棉织物工艺参数参考530

3.上机张力531

5.边撑装置532

4.游筘装置的工艺参数表532

1.涤棉织物533

(三)化纤混纺织物工艺参数参考533

6.刺毛铁皮533

7.各类纯棉织物工艺参数举例533

2.维纶织物539

3.粘纤织物540

(一)风格特征541

三、产品质量541

(三)织物疵点造成主要原因542

(二)各类织物常见织疵542

(四)各工种操作要点558

(五)节假日停车应注意事项560

2.本色棉布的特征及紧度561

1.不计组织的紧度百分数561

四、织物设计561

(一)紧度百分数561

1.Law's最大密度计算公式563

(二)织物最大密度的设计、计算563

2.Brieley's最大密度计算公式564

2.复盖系数最大值的计算565

1.复盖系数565

(三)织物复盖系数565

3.纱支、密度和复盖系数的关系566

4.各种棉织物的覆盖系数567

5.涤棉织物覆盖系数569

3.织纹相同时,改变支数、密度、平方码布重及组织的推算公式570

2.织纹相同时,改变支数、密度、平方码布重的推算公式570

(四)相似品种的设计方法570

1.相同织纹,改变支数求密度或改变密度求支数的计算公式570

1.织物经纬纱缩率571

(五)织物的经、纬纱缩率571

(2)坯布和成布重量572

(1)原纱和成品支数572

2.纱和布、缩率及损耗572

一、各种织机生产率的比较574

第七章 无梭织机574

三、片梭织机575

二、无梭织机的比重及发展情况575

(二)各种入纬方式的元件质量及能耗576

(一)不同入纬系统的比较576

四、各种织机的比较576

(四)剑杆织机的入纬机构577

(三)有梭织机和剑杆织机的比较577

(五)片梭和剑杆织机的比较578

(七)各种织机所产织物所占的比率579

(六)喷气织机的入纬机构579

3.无梭织机的选用580

2.各种无梭织机的技术经济性能比较580

(八)各种无梭织机的比较580

1.各种无梭织机投资、成本的比较580

(一)各种织机的入纬率和动力消耗581

五、各种织机的产量和动力消耗581

(二)喷气、喷水织机动力消耗比较582

六、多相织机的技术特性583

(一)各种无梭织机的主要技术特征584

七、无梭织机的主要技术特征584

(二)各种喷射织机的技术特征589

(三)ITMA 1983展出的无梭织机590

(四)根据最近样本整理的无梭织机的技术特征593

(一)各种纤维纺纱支数规定597

一、棉纱计算公式597

第四篇 纺织常用算式换算表597

(二)定量制各种支数换算常数599

(三)定量制和定长制各种支数换算常数600

(四)常用定量制、定长制支数换算系数601

(一)纺纱生产常用公式602

二、棉纺常用计算公式602

(三)常用细纱计量表产量计算604

(二)纺纱各工序产量计算公式604

(1)号数和重量、重量偏差、混纺比605

1.常用计算公式605

(四)纺部常用试验公式605

(4)不匀率606

(3)品质指标、缕纱强力606

(2)回潮率和含水率606

(6)伸长率、拈缩率和烧毛率607

(5)拈系数607

(7)落棉率、除杂效率608

(2)棉和粘胶纱线强力、温度修正公式609

(1)纱线强力、回潮率修正公式609

(8)断头率609

2.常用经验公式609

(3)品质指标、支数修正公式610

(一)各工序卷装计算公式611

三、棉织常用计算公式611

(二)各工序产量计算公式613

(三)织布工程计算主要公式614

4.络筒机台数的配置617

3.整经机台数的配置617

(四)设备数量配置的计算617

1.布机总产量617

2.浆纱机台数的配置617

3.浆纱伸长率618

2.回潮率618

5.穿经机、结经机台数的配置618

6.验布机、折布机台数的配置618

(五)浆纱计算公式618

1.上浆率618

8.上浆效率619

7.波美、吐氏、比重换算公式619

4.浆纱增强率619

5.浆纱减伸率619

6.落浆率619

(一)试验数据的整理620

四、常用数理统计方法620

1.t检验621

(三)差异显著性检验621

(二)变异系数近似值的计算621

1.由平均差系数求变异系数621

2.由极差系数求变异系数621

(四)试验数据的相关628

2.F检验628

1.折纸法(0.618法)630

(六)试验设计方案630

(五)试验次数和试验误差的计算630

1.最少试验次数的计算630

2.试验误差率的计算630

2.简单正交试验设计631

(一)常用代号634

五、常用对照表634

(二)纺织常用计量单位635

1.长度单位及换算表637

(三)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637

2.主要面积和地积单位换算表638

3 主要体积和容积单位换算表639

4.主要重量单位换算表640

6.流量单位换算表641

5.单位体积的重量换算表641

8.力的单位换算表642

7.速度单位换算表642

10.主要压力单位换算表643

9.功率单位换算表643

12.温度换算表644

11.主要功、能、热单位换算表644

13.浓度换算表645

14.PH值和氢离子浓度(H+)的换算646

15.波美、吐氏、比重对照表647

《棉纺织实用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妙福编著 石家庄市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棉纺手册  上(1976 PDF版)
棉纺手册 上
1976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纺织材料学实验  附录  (棉纺织专业用)( PDF版)
纺织材料学实验 附录 (棉纺织专业用)
棉纺织材料学(棉织班用)(1968 PDF版)
棉纺织材料学(棉织班用)
1968
成人教育政策法规选编  上中下(1996 PDF版)
成人教育政策法规选编 上中下
1996
纺织产品价格工作手册  棉纺织、印染  色织分册(1986 PDF版)
纺织产品价格工作手册 棉纺织、印染 色织分册
1986
实用配棉手册( PDF版)
实用配棉手册
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配棉委员会
纺织标准化工作手册  纺织材料:棉纤维( PDF版)
纺织标准化工作手册 纺织材料:棉纤维
纺织手册( PDF版)
纺织手册
棉纺织实验教程( PDF版)
棉纺织实验教程
实用棉织学(1984 PDF版)
实用棉织学
1984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清棉(1985 PDF版)
清棉
1985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纺织原料手册  棉分册(1996 PDF版)
纺织原料手册 棉分册
1996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最新纺织染实用手册(1989 PDF版)
最新纺织染实用手册
1989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棉纺织保全手册(1980 PDF版)
棉纺织保全手册
1980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棉纺织厂化学检验手册(1980 PDF版)
棉纺织厂化学检验手册
1980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