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

一、什么是哲学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4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7

而上学的产生和发展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10

世界观和方法论1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12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2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6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19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19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21

第一篇 辩证唯物论25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25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5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5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29

第二节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3

一、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34

二、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的辩证统一36

三、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40

物质存在的形式42

一、空间和时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不能分离42

第三节 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42

二、空间和时间的客观性45

三、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47

第四节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49

一、物质运动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49

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52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55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55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55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58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61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61

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64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68

第三节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68

二、正确理解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71

第二篇 唯物辩证法76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76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76

一、联系及其客观性和普遍性76

二、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79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81

一、世界为什么永恒发展82

二、世界是怎样永恒发展的85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88

一、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88

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90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93

一、矛盾的同一性93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93

二、矛盾的斗争性96

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98

四、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100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02

一、矛盾的普遍性102

二、矛盾的特殊性105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07

第三节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110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10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12

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13

一、事物的质116

第一节 事物的质和量116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116

二、事物的量118

三、度是质和量的统一120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22

一、量变和质变122

二、质量互变是普遍规律123

三、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125

第三节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128

一、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129

二、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130

三、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131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134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134

一、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134

二、辩证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136

三、辩证否定观的实践意义138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139

一、事物发展的周期性140

二、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42

三、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144

第三节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46

一、什么是新生事物146

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48

三、正确对待新生事物149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52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152

一、因果联系及其客观性和普遍性152

二、因果联系的辩证关系和复杂多样性155

三、因果关系原理有重要实践意义158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159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159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61

三、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64

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164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165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166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168

三、立足于现实实际,争取实现最好的可能170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172

一、事物的内容和形式172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174

三、坚持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176

一、事物的本质和现象177

第五节 本质和现象177

二、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179

三、通过现象把握本质181

第三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86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186

第一节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86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186

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188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91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93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193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97

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00

一、由实践到认识203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203

二、由认识到实践208

三、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210

第四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212

一、归纳和演绎212

二、分析和综合214

三、抽象和具体216

四、历史的和逻辑的217

第十章 真理221

第一节 客观真理221

一、真理是客观的221

二、真理和谬误225

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27

一、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230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230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231

第三节 实践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中的作用235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35

二、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237

三、逻辑证明的作用240

第四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242

一、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242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44

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247

第一节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251

一、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飞跃251

第十一章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51

第四篇 社会有机体及其矛盾运动251

二、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254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55

一、地理环境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56

二、人口因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58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60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262

一、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262

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264

第十二章 社会基本矛盾268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68

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268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73

三、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76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278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78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80

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82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284

一、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284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86

第十三章 阶级、国家、革命291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291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291

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95

三、阶级分析方法297

第二节 国家299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299

二、国家的职能301

三、国家的类型和形式302

第三节 社会革命304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305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306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308

第四节 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311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311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312

三、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314

第十四章 社会意识317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317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17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19

一、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323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构成323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325

三、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327

的社会意识形式327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诸形式328

一、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特点328

二、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相互关系333

第五篇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人类解放338

第十五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38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38

一、在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338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341

三、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344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46

一、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47

二、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性349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352

第三节 个人和群众的关系354

一、个人和集体354

二、领袖和群众356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58

第十六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362

第一节 社会的进步362

一、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362

二、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366

第二节 人类的解放370

一、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370

二、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374

三、其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377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中惠,景晔,田荣武,国玉?编著 吉林商专马列主义教研部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哲学问题探索  改革之路的哲学沉思(1986 PDF版)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哲学问题探索 改革之路的哲学沉思
198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  校内教材(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 校内教材
吉林省五七干校
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教材(197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教材
197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教材(197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教材
197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干部教材(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干部教材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哲学研究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新编(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新编
198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9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
1987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9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91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82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9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94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9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98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9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98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1989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