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求取 ⇩

一、历史的发展要求把理论推向前进(代前言)1

(一)新的实践对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1

(二)新时期理论工作的方针和任务5

(三)党中央重要文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0

二、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15

(一)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5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20

(三)“一国两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26

三、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32

(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32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历史的结论34

(三)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论意义37

(四)进一步论证四项基本原则是重大的理论任务44

四、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深入研究和阐述46

(一)恢复和发展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理论50

(二)把社会基本矛盾具体化53

(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新方针、新方法57

五、社会主义条件下全面改革理论的形成61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课题61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6

(三)改革是革命性的大变革72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全面改革78

六、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84

(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84

(二)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科学论断89

(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科学论断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意义95

七、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新探索103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103

(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107

(三)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两条根本原则112

八、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初步确立122

(一)历史新时期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122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伟大的创造127

(三)适合中国特点的农村合作经济形式134

(四)适合中国特点的农村产业结构140

九、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决策145

(一)“对外开放”的提出和发展145

(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148

(三)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相互关系152

(四)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55

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新贡献16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和发展16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要点167

(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要成果176

十一、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观念的进一步确立179

(一)在知识分子问题上走过的曲折道路179

(二)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82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86

十二、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新认识191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91

(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193

(三)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195

(四)民主要不断发展,民主只能逐步发展197

(五)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199

十三、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概括203

(一)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历史教训203

(二)对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反思和总结208

(三)学会进行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211

(一)明确了历史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215

十四、历史新时期的党的建设理论215

(二)阐明了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218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崇拜222

(四)把党风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27

(五)确立了处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关系的准则228

十五、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进一步阐述232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斗争中重新确立232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235

(三)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要求对社会主义不断进行再认识241

198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沈宝祥主编 198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