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作者 | 苏绍智,张显扬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8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1000408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871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导论1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马克思主义新发展中的地位2
前言5
(二)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在对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再认识过程中实现的7
(三)坚持科学的方法论,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18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7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讨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27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38
(三)解放思想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48
二、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57
(一)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58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4
(三)认真吸取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73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80
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80
(二)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与实践8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97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反对机械论和空想论的强大思想武器108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112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117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17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原则,加速发我国社会生产力124
(三)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和途径131
五、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38
(一)商品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138
(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148
(三)适应商品经济要求,建立新的经济体制154
(四)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速实现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161
六、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66
(一)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66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172
(三)对外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75
(四)在改革开放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88
七、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194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曲折历程194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201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12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216
八、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224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225
(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231
(三)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240
九、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国家统一246
(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全新的科学的构想246
(二)尊重历史,立足现实,统一祖国255
(三)“一国两制”是祖国统一方针的新发展262
(四)“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268
十、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282
(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历来十分重视党风建设282
(二)中国共产党在党风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90
(三)执政党的地位使党风问题空前尖锐296
(四)端正党风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解决300
十一、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304
(一)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四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含义306
(二)按照独立自主四项原则同外国共产党、工人党恢复和发展关系313
(三)遵循独立自主四项原则同第三世界友好进步政党建立和发展关系319
(四)恪守独立自主四项原则同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进行接触与交往326
(五)独立自主四项原则对马克思恩格斯党际关系思想的丰富和发展332
十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341
(一)当今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341
(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任务350
(三)当代世界主题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的运用和发挥355
结束语361
198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绍智,张显扬主编 1988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与探索
- 198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第一
- 1991年09月第1版
-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 1988
-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中共湖北省委讲师团
-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
- 198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 1988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 1992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1988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事记
- 1987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 1949-1999
- 1999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 1984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 1986 北京:东方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