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当代哲学》求取 ⇩

第一章 泰戈尔1

第一节 思想概要2

第二节 形上学4

第一目 真实与上帝4

第二章 韦微凯纳达5

第二目 上帝的存在6

第三节 宇宙论8

第一目 创造观8

第二目 玛雅10

第四节 人11

第一目 人的性质11

第二目 人的有限面13

第三目 人的无限面16

第五节 宗教18

第一目 性质18

第二目 方法21

第六节 伦理24

第一目 人的最高鹄的24

第二目 邪恶问题26

第七节 结论30

第一节 韦氏哲学的形成36

第二节 形上学37

第一目 真实与上帝38

第二目 证明上帝存在39

第三目 上帝的性质43

第三节 世界的性质44

第四节 玛雅47

第五节 人的性质49

第一目 解脱与业力51

第六节 伦理观51

第二目 人的命运问题52

第三目 灵魂自明55

第四目 解脱的性质56

第五目 认知不死的方法57

第七节 宗教61

第一目 宗教起源61

第二目 宗教的性质62

第三目 普遍宗教的理想65

第四目 普遍宗教的性质67

第三章 甘地71

第一节 上帝与真理74

第一目 上帝74

第二目 真理77

第二节 世界的性质79

第三节 人的性质81

第四节 非暴力83

第一目 非暴力的本质86

第二目 非暴力的条件89

第三目 非暴力的方法91

第五节 伦理与宗教92

第一目 伦理的目的与意义92

第二目 宗教93

第三目 宗教与伦理的关系96

第六节 社会与政治97

第一目 社会97

(一)阶级的性质98

(二)劳动与工资99

(三)劳力与资本100

(四)反对过度工业化100

(五)婚姻101

第二目 政治101

(一)政治自由102

(二)个人与国家103

(三)分权政治103

(四)理想政治104

(五)国家主义与国际主义105

第七节 教育106

第四章 奥诺宾多111

第一节 思想背景112

第二节 对唯心唯物的批判113

第三节 形上学115

第一目 纯存在117

第二目 意识力119

第三目 绝对幸福120

第四节 宇宙论120

第一目 人的性质130

第五节 人130

第二目 重生与业132

第三目 无知的缘起与性质135

第四目 超心灵139

第五目 超心灵创造的三阶段145

第六目 进化中的三种转变147

第六节 伦理学149

第一目 神圣存在149

(一)性质149

(二)类型151

(三)人格与人格的神圣存在152

(四)神圣的存在与解脱的个人153

第二目 神圣的生命154

(一)加速生命神圣的历程156

(二)瑜伽的综合性质156

第五章 巴塔查亚165

第一节 思想背景165

第二节 理论的知识166

第一目 客观的哲学169

第二目 主体的哲学171

第三目 真理的哲学172

第三节 知识学说173

第四节 否定为哲学的基础175

第五节 主体与客体179

第一目 主体179

第二目 客体180

第三目 主体性182

第四目 主体的解说184

第六节 绝对188

第六章 拉达克利希南195

第一节 形上学196

第一目 概说196

第二目 最后的真实197

第三目 梵、绝对198

第四目 绝对与上帝200

第二节 现象世界203

第一目 人的性质206

第三节 人206

(一)人在有限方面208

(二)人在无限方面210

第二目 业与自由212

第三目 解脱214

第四节 宗教216

第一目 宗教经验217

第二目 宗教经验的性质218

第三目 宗教的本质219

第四目 宗教的方法220

第五节 知识论221

第一目 知识来源221

第二目 直观认知223

第七章 赛巴巴229

第一节 行状231

第二节 演讲选集238

(一)一九七三年三月十五日在摩华第一次演讲238

(二)一九七三年三月十八日在西蒙拉演讲242

(三)一九七三年三月廿二日在新德里演讲247

(四)一九七三年三月廿九日在卡曼尼大会堂演讲252

(五)我为什么要行化人间260

第三节 语录265

(一)与你同在内在于你265

(二)赛巴巴如是说267

(三)需要一条捷径吗270

(四)业272

(五)「如是我闻」275

(一)薄伽梵腾博士285

第四节 灵异285

(二)罗博士287

(三)提薇夫人288

(四)板里尔吉博士288

(五)蓝格博士290

(六)拉达克利希拉先生292

(七)韦卡塔牟氏的母与子294

第五节 赛巴巴协会组织简介296

中梵(英)文名词对照299

参考书目307

1977《印度当代哲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志夫著 1977 中华学术院印度研究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印度哲学史略(1960 PDF版)
印度哲学史略
1960 北京:中华书局
印度哲学史话(1960 PDF版)
印度哲学史话
1960
印度哲学史  2(1964 PDF版)
印度哲学史 2
1964 香港:中华文化出版社事业委员会
印度哲学史  1(1963 PDF版)
印度哲学史 1
1963 香港:中华文化出版社事业委员会
印度哲学史讲义(1979 PDF版)
印度哲学史讲义
1979 新文丰出版公司
印度哲学(1992 PDF版)
印度哲学
199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当代印度(1995 PDF版)
当代印度
1995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现代佛学大系22  印度哲学概论(1983 PDF版)
现代佛学大系22 印度哲学概论
1983 弥勒出版社
现代佛学大系22  印度哲学史纲(1983 PDF版)
现代佛学大系22 印度哲学史纲
1983 弥勒出版社
印度现代文学(1981 PDF版)
印度现代文学
1981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印度古代文学(1988 PDF版)
印度古代文学
1988 北京:知识出版社
当代印度宗教研究(1998 PDF版)
当代印度宗教研究
1998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1979 PDF版)
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
197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印度现代哲学(1991 PDF版)
印度现代哲学
1991 北京:商务印书馆
印度哲学史(1989 PDF版)
印度哲学史
1989 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