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一体的历史轨迹》求取 ⇩

卷头脞语1

目录1

第一编导 论3

第一章对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几点看法3

一、理论问题4

二、国情问题6

三、创新问题8

四、批判问题12

一、研究“中华一体”的依据和标准15

第二章 “中华一体”构成概观15

二、“中华一体”结构20

三、“中华一体”结构特点29

第三章 中华史论31

一、释华夏31

二、由夏族到华夏族35

三、由中国单一民族的华夏到中国多民族的华夏41

四、由中原的中国、中华到全国的中国、中华46

一、对诸说的辨析52

第四章 “桃花石”的名与义研究52

二、“桃花石”的语词疏证57

三、“桃花石”的音值分解62

四、“桃花石”与“中华一体”66

第五章 “中华一体”观念论70

一、“人禽观”与“人道观”70

二、“中外观”与“一宇观”75

三、“文野观”与“文脉观”79

四、“正闰观”与“道统观”84

第一章 “中华一体”论93

第二编 中华一体论薮93

一、“前天下一体”94

二、“天下一体”99

三、“前中华一体”106

四、“中华一体”112

第二章 “中华一统”论118

一、“前春秋大一统”119

二、“后春秋大一统”124

三、“前中国一统”129

四、“后中国一统”134

第三章 “中华一家”论142

一、“前天下一体”的民族一家142

二、“天下一体”的民族一家147

三、“前中华一体”的民族一家154

四、“中华一体”的民族一家159

第四章 “中华一宇”论166

一、研究“一宇”的依据和标准166

二、政体、领土与疆域172

三、阶段、结构与特点177

四、环境、景观与格局183

五、一体与边疆政策188

第五章 “中华同态”论193

一、对社会形态与经济类型的研究问题193

二、“天下一体”的态与类197

三、“中华一体”的态与类205

四、余论214

第六章 “中华同轨”论217

一、“前天下同轨”218

二、“天下同轨”223

三、“前中华同轨”229

四、“中华同轨”235

第七章 “中华同文”论243

一、“前天下同文”244

二、“天下同文”249

三、“前中华同文”255

四、“中华同文”262

第八章 “中华同伦”论269

一、“前天下同伦”270

二、“天下同伦”274

三、“前中华同伦”283

四、“中华同伦”289

第三编 中华一体与北方民族政权299

第一章 中国北方民族政权发展的层次299

一、秦朝以前的民族与民族政权299

二、秦朝以后北方民族政权发展的四个层次301

三、“南北朝”正义309

四、发展层次与民族史观314

第二章 中国北方民族政权类型的划分322

一、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区域构成看323

民族政权的类型323

二、三种不同样式的奴隶制类型328

三、从历史的发展层次看封建制的类型332

第三章 中国北方民族政权的社会结构与系列340

一、“边境”民族政权的社会结构341

二、“中国”民族政权的社会结构347

三、民族与民族政权系列的划分353

第四章 中华民族发展与北方民族的关系362

一、中华民族形成以前的历史362

二、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其发展367

三、北方民族与政权在中华民族发展中375

的地位与作用375

第五章 儒家思想与北方民族政权发展的关系382

一、春秋战国——魏晋儒家思想的发展与382

民族关系382

民族政权的关系387

二、五胡十六国、北朝的儒家思想与北方387

三、儒家思想与后北朝辽、金399

四、儒家思想与元、清404

第六章 对中国北方民族封建化途径的探讨409

一、不同类型和不同情形的封建制410

二、关于封建化的途径问题415

三、“计口授田”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421

第七章北方民族心史探微428

一、共同的心理素质428

二、共同的思想基础434

三、共同的心愿所集438

四、向心与离心的辩证观445

第八章 北方民族与政权对物质文明和454

精神文明的贡献454

一、辽以前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455

的继承与贡献455

二、辽、金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460

三、元统一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469

四、北方民族的地位与作贡献的关系478

第四编 中华一体丛谈485

第一章 历史上的“一家两国”与“一国两制”485

一、两种不同的历史观485

二、“一家两国”与“一国两制”的历史489

及其特点489

三、“一家两国”、“一国两制”与496

政统、道统的关系496

一、俗域观505

第二章历史上的俗与域505

二、俗域类型的划分511

三、俗域发展的层次516

四、“中华一体”中的俗域520

第三章历史上的和与战524

一、历史上的两种和战观525

二、对和战要作具体分析529

三、谈与和战有关的理论运用问题533

四、和与战的时代特点540

五、对和战中的人物评价问题549

第四章历史上的“内向”与“外向”发展问题558

一、历史的大环境559

二、历史的“内向”、“外向”与类型562

三、开放、引进、创新与历史568

第五章历史上服与制的几个问题573

一、服与制的关系问题573

二、服与制的构成问题577

三、外制与内制的发展问题583

一、从两种不同的民族观谈起588

第六章 历史上的“汉化”、“华化”与应用问题588

二、华与汉的演变过程591

三、谈“汉化”、“华化”与“融合”597

四、关于“汉化”、“华化”的应用问题600

第七章对“征服王朝论”、“正闰观”的剖析603

一、“征服王朝论”的出现及其与604

“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论”的结合604

二、“征服王朝论”的理论内容607

三、“征服王朝论”与历史上的“正闰观”612

附记618

1995《中华一体的历史轨迹》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博泉著 1995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智慧的轨迹(1998 PDF版)
中国智慧的轨迹
1998 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思想的轨迹(2020 PDF版)
思想的轨迹
2020
轨迹( PDF版)
轨迹
开明书店
心的轨迹( PDF版)
心的轨迹
轨迹(1952 PDF版)
轨迹
1952 开明书店
历史的轨迹  中国金融发展小史(1987 PDF版)
历史的轨迹 中国金融发展小史
1987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轨迹(1981 PDF版)
轨迹
198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心的轨迹(1989 PDF版)
心的轨迹
1989 大连:大连出版社
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1999 PDF版)
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
1999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1993 PDF版)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1993 长沙:湖南出版社
文化的轨迹(1987 PDF版)
文化的轨迹
1987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当代中国货币理论的历史轨迹(1999 PDF版)
当代中国货币理论的历史轨迹
1999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1989 PDF版)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1989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轨迹(1979 PDF版)
轨迹
1979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的历史轨迹(1997 PDF版)
经济学的历史轨迹
1997 重庆市:重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