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到邓小平 当代中国经济理论的演变》求取 ⇩

第一章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早期实践1

一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蓝图1

二 列宁的实践7

三 继承者们的抉择11

四 斯大林模式的兴衰14

五 我国的认识和实践19

第二章中国式社会主义模式的雏形24

一 早期探索24

二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30

三 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出39

第三章建国后的新思考51

一 国民经济的恢复51

二 经济恢复后的新思考——从一致到分歧56

三 原因何在?68

一 坚决反攻74

第四章开始转向“左”倾74

二 染上“急性病”79

三 战略上的重大失误88

第五章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更加完整的新格局95

一 个体经济是补充96

二 自由计划是补充100

三 自由市场是补充103

一 早期的启示108

第六章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108

二 否定“八大”决议116

三 针锋相对121

第七章幻想的破灭129

一 “爬行”,还是“冒进”?129

二 公社化运动132

三 自食苦果137

第八章历史性的论战144

一 纠“左”成了反右144

二 庐山正义之声147

三 双重不幸结局154

第九章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61

一 卓越的理论贡献161

二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175

三 究其原因179

第十章“妙论”百出183

一 鼓吹“政治决定论”183

二 批判“唯生产力论”187

三 批判“利润挂帅”191

四 批判“物质刺激”193

第十一章改革的曙光201

一 从严冬到解冻201

二 正式启动203

三 确立总纲206

第十二章发展与开拓216

一 初级阶段论216

二 特色论226

三 一部分先富论229

第十三章南巡讲话的丰碑235

一 惊世之言235

二 姓“资”姓“社”论241

三 根本性突破244

第十四章基本经济特征250

一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50

二 多种分配形式并存263

三 多种经济运行机制并存265

第十五章新的科学论断282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概念283

二 公有制经济的新含义285

三 对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新认识292

四 对市场机制作用的新理解297

结束语——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演变综述302

后记319

1998《从马克思到邓小平 当代中国经济理论的演变》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文奇等著 1998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资料,我会当即受理并将完整320页PDF电子档下载地址发送给你(有违法规的内容无法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