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收获期子粒含水率与10个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表2 收获期子粒含水率与10个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山西省中晚熟区玉米穗部相关性状与收获期子粒含水率的多重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X1~X11同表1,下同

通过对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研究,确定不同性状之间关系,这样可以在选择某一性状时预测到对其他某个或者多个性状可能产生的影响。由表2可知,穗粗、轴粗、粒厚、苞叶总面积、苞叶含水率与子粒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7、0.778、0.922、0.828、0.857;粒宽与子粒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3;行粒数与收获期子粒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80;穗行数与轴粗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9;行粒数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7,与轴粗、粒宽、粒厚、苞叶总面积、收获时苞叶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5、-0.665、-0.777、-0.699、-0.663,与穗粗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60;穗粗与轴粗、粒厚、苞叶总面积、收获时苞叶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6、0.816、0.695、0.727;轴粗与粒厚、苞叶总面积、收获时苞叶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8、0.672、0.821;粒宽与粒厚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2;粒厚与苞叶总面积、收获时苞叶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8、0.786;苞叶总面积与收获时苞叶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59。相关系数能够表明两个变量间的共变联系,但同时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个相关系数可能缩小或扩大了两个变量间原本的联系,不能完全准确揭示其内部的规律性联系,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收获期子粒含水率的上述各因素作进一步的通径分析。